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二十多年前在美國怎樣看春晚?

(2017-01-25 09:34:35) 下一個

來到美國二十六年,倒有二十四個春節是在紐約過的。說起在異國他鄉過年,有一件事是不能不提及的,那就是能不能看到“春晚”、又如何看“春晚”。所謂春晚,就是大陸中央電視台(CCTV)每年都要推出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檔節目從除夕夜八點鍾開始,一直要進行到新年鍾聲敲響,再持續一個小時才結束。在整整五個小時裏,相聲小品、舞蹈歌曲、雜技魔術等表演逐一登場、百花紛呈。文藝界的大腕自然是當仁不讓,要在一年一度的春晚亮相。眾多新秀們更是卯足了勁,以能在春晚露臉為榮,事實上春晚也確實捧紅了許多當今的名星。這台節目是向全國直播的,這些年來數以億計的中國家庭已經養成了習慣,即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要說春晚是全世界收看人數最多的一檔電視節目,大概是錯不了的。

春晚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推出的。我們家在出國之前,就已有多年看春晚的曆史,不過那時候是用12英寸的黑白小電視看的。九十年代初來到了美國,雖說買了大彩色電視,卻幾乎沒有中文電視節目可看,春晚當然就更看不到了。這樣,當我們在紐約過第一個春節時,隻能隔洋遙想親友們圍爐看春晚的情景,心裏免不了空蕩蕩的。

不過第二年,我們就看到了春晚節目。我所在的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從中國駐紐約領事館,取到了春晚錄像帶。留學生們紛紛去登記,按順序借來看,輪到我時,天都快熱了。那錄像帶不知被放過多少遍,圖像和聲音都模糊不清了。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興致勃勃地在夏天的晚上來欣賞春晚。管錄像帶的同學還一再叮囑我們要準時歸還,因為後麵還有不少同學在等著看。

一部錄像帶當然不能滿足百家、千家的需要,加之大批新移民從大陸湧入紐約,腦筋轉得快的人就從中嗅到了商機。春晚剛播出,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搞到錄像帶,又立即以專人乘直達航班帶到紐約,然後馬不停蹄地大量複製。這樣,人們在年初四、年初五就可以在法拉盛和中國城買到複製的錄像帶或VCD光盤。此舉大大拉近了我們同春晚的距離;隻是這種經反複翻錄的春晚節目,音像質量多半不敢恭維。

隨著中文電視台在美國的開設,大約從本世紀初開始,春晚開始在美國電視中播出。例如設在紐約的美國中文電視,從年初一開始,分兩、三個晚上轉播春晚節目。每年的那幾天晚上,我們必定坐在電視機前觀看聲光俱佳的春晚節目。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中文電視的時段與春晚播出不同步,要晚12個小時左右。當我們給在大陸的親友打電話祝賀新年時,他們往往提起剛剛看過的春晚的某個有趣片段,我們就接不上話茬了,隻能說“我們要再等幾個小時才能看到”。

最近幾年,這唯一的缺憾也終於消除了。隨著衛星電視與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紐約觀看春晚的方法如今已是五花八門。中國大陸的CCTV電視台已在北美落地,年齡大的可以按照老習慣,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實時全球直播的春晚節目。年輕人則喜歡在電腦前,透過互聯網來觀看春晚或者更多的其他節目。在法拉盛和中國城還是有翻錄的春晚光盤賣的,那些未趕上觀看實時直播的人,可以買回去慢慢品味。而手持iPhone 或iPAD,邊走邊觀看春晚,大概會成為一個亮點吧。

隨著觀念的開放和科技的進步,人類社會已進入了“地球村”形態。在紐約觀看春晚之方式的變遷,就是一個極好的事例,使人不由得不感歎如今信息傳遞之神速和無遠弗屆。

(圖片取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ppaloosa' 的評論 : 是啊,那時候有許多出租錄像帶的店,現在都消失了。
appaloosa 回複 悄悄話 在法拉盛租帶子,預付100塊可以看120盤。恍如隔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