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獎。1949年至今,中國大陸重要的原始創新主要有三項: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雜交水稻與青蒿素。屠呦呦實現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零的突破,可喜可賀。
諾獎評選委員會指出,瘧疾是最危害人類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億人罹患瘧疾,100多萬人死亡。對付瘧疾的最有力藥物,一是法國科學家19世紀初從金雞納樹皮上提取的奎寧,二是以屠呦呦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在1970年代從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使瘧疾患者死亡率顯著降低,極大地改善了人類健康和減少患者病痛。
屠呦呦1930年生於寧波,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的名字與青蒿素的“蒿”相關,出自《詩經 小雅 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這是巧合還是天意?說來難以置信,青蒿素的問世竟與戰爭有關。1961年越南戰爭爆發,交戰雙方的美軍與越軍皆深受瘧疾之害,減員嚴重。美國投入巨額資金研製抗瘧特效藥,但篩選了20多萬種化合物,也沒有找到理想藥物。
越南則求助於中國。1967年被稱為“五二三項目”的緊急援外軍事項目啟動,集中了全國科技力量研發抗瘧新藥,篩選了4萬多種化合物和中草藥,但沒有取得滿意結果。1969年,職稱僅為研究實習員(相當於助教)的屠呦呦以中醫研究院科研組長的身份,參加“五二三項目”。屠呦呦受古代文獻啟發,想到青蒿有效成分的萃取,可能與常用的水煎熬法不同,於是她改用乙醚在攝氏60度萃取青蒿。經曆了190次失敗後,青蒿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製率達到近100%。1972年屠呦呦報告了實驗結果;1973年青蒿結晶的抗瘧功效得到臨床證實。“五二三項目”於是將青蒿結晶物命名為青蒿素,作為新藥研發。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實現了中國大陸零的突破,媒體及互聯網讚揚聲一片。單是科學網,不到24小時就發表近30篇博文,跟帖數千。然而在排山倒海的歡呼聲中,也夾雜了若幹對立觀點掀起的軒然大波,反映了當今中國社會不同階層對許多事物的深刻歧見。
歧見之一:屠呦呦是一位無博士學位、無留學背景、無院士頭銜的“三無科學家”。許多網友質疑,她沒能獲得國內大獎,沒當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卻牆內開花牆外香,獲得了世界級的諾貝爾獎,豈非咄咄怪事?許多學者認為,屠呦呦獲獎是對院士遴選製度的巨大反諷。現行的中國院士體製不是國際上通行的榮譽製度,而是連帶著種種特權與巨大的經濟利益。於是有人靠腐敗手段,不擇手段地變成院士。這就造成了奇怪的現狀:有些學者明明夠格卻選不上,有些人明明不夠格卻選上了。屠呦呦以85歲高齡獲得諾獎,她還有機會獲得國內最高科技獎項嗎?還能當上院士嗎?Yes或No,有關當局皆有為難之處。
歧見之二:屠呦呦的獲獎是否意味著諾貝爾委員會對中醫藥的認可?許多人認為,“屠呦呦的獲獎是中醫藥裏程碑式的勝利。中醫藥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寶,這下終於熬出頭了!”就連李克強總理在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賀信中也說:屠呦呦獲獎“是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體現。”
然而許多學者不同意此說,他們認為青蒿素是現代科學送給人類的禮物。諾獎委員會給屠呦呦頒獲獎,是表彰她在中藥的啟發下,把中藥有效成分分離出來,使其成為一個純化學藥物。這並不意味著,基於解剖學與生理學的現代醫學,認可與接受基於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中醫。中藥是一個寶庫,但前提是要用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理論,才能使中藥變寶。在得獎名單宣布會上,有記者問這是不是第一次給中藥頒獎,諾貝爾委員會予以明確否認:“這不是對傳統中醫藥的頒獎,我們頒獎是給從中醫藥獲得啟發、作出貢獻的個人,她從中做出新藥,讓我們在全世界銷售。”
歧見之三:屠呦呦的研究是在文革期間初步完成的,其第一篇論文裏有“毛澤東思想指導”的字眼。被稱為“毛粉”的學者由此說:“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青蒿素,都是毛澤東時代的頂尖研究成果。毛時代隻有二十多年,相比之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有什麽頂尖研究成果?”更有“毛粉”說:“屠呦呦獲獎的啟示是,隻有在毛澤東思想照耀下,中國才有希望在短時間內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持相反觀點的網民則反唇相譏:“別搞笑了好不好?毛時代許多教授與科學家被關牛棚、掃廁所,屠呦呦是漏網之魚,算她萬幸。要不是一次次運動侮辱打壓知識分子,何來知識斷層?在毛時代,很多中國科學家背著臭老九、右派、甚至反革命的罪名搞研究,付出了沉重代價,所以我們應該向屠呦呦致以最高的敬禮。”
屠呦呦的獲獎,也激發了國人的過度樂觀情緒,認為諾獎從此將年年花落中國。對此筆者不敢苟同。其一,中國社會嚴重的功利化導致科研功利化。評價科學家的水平,隻看論文篇數和影響因子,不看是否攻克了重要的科學難題。許多科學家趨於浮躁,無心做周期較長的研究,而是為多發論文作“短平快”式研究。屠呦呦潛心研究青蒿素45年,50歲才當碩導,70歲才當博導;而現在的年輕學者追名逐利,攀比誰更早當上教授、博導、院士,哪有潛心研究的耐心?其二,中國科學院代表著中國科學的最高水平,現有726位院士,其整體水平離諾貝爾科學獎的門檻尚遠。由此看來,中國已有實力在某些學科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但要在近期實現常態化的年年獲獎,則不容樂觀。中國要趕上日本(獲獎19次)、法國(34次)、德國(70次)和英國(78次)已屬不易,要達到美國(254次)的水平,更是任重道遠。
哈哈,是俺沒說清楚:那是俺的拙作,表達一下對屠教授的敬意。
關於牛胰島素與諾獎,近些年的文章澄清了當時隻報了鈕經義先生一個人,而且是文革結束之後才報的。那一年沒有選上而已。以下轉自維基:
經緯
1966年4月19日,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通過國家鑑定。但有列席者反對爭取諾貝爾獎[1]。
1972年,學者楊振寧建議總理周恩來,將上述成果推薦予諾貝爾委員會,但周氏拒絕[1]。
1977年6月12日至30日,學者錢三強率領中科院團隊訪問澳大利亞,該國科學家建議錢氏,將上述成果推薦予諾貝爾委員會[1]。
1978年9月,楊振寧準備提名中國科學家角逐諾貝爾獎,並就此知會政協主席鄧小平。同一時期,中科院收到瑞典皇家科學院來信,要求中方推薦來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1]。
1978年11月3日,國家科委黨組與中科院黨組舉行聯席會議,同意上述成果申報諾貝爾獎[1]。
1978年12月11日至13日,錢三強主持總結評選會議,徵選出4名候選人,分別是:鈕經義、鄒承魯、季愛雪、汪猷。基於多方考慮,最終保留鈕經義為唯一候選人[1]。會議報告總結:
“ 我們建議,以鈕經義同誌一人名義,代表我國參加人工合成胰島素研究工作的全體人員申請諾貝爾獎金,擬由楊振寧教授和王應睞教授分別推薦。[1] ”
結果
1979年諾貝爾化學獎分別授予赫伯特·布朗( 美國)與格奧爾格·維蒂希( 西德)[7],鈕經義沒有獲獎,成為紀錄上首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諾貝爾獎候選人。《南方週末》第1137期對此有詳盡介紹[8]。
倒是蘇聯的科羅廖夫本來應該得諾獎的,當時衛星上天,諾獎委員會給赫魯曉夫打電話,問誰是主持研究的科學家。赫魯曉夫的回答很共產主義:“蘇聯人民”!:) 結果諾獎就沒了。
科苑之巔有鹿鳴,廣思萃取煉蒿菁。
功垂本草通西域,淡蕩晚風傳至名。
回複 '零不是數' 的評論 : 無論如何,首先采用乙醚萃取法的還是屠呦呦。
**********************************************
同意. 不過如我所說,此法不是屠先生的發明,隻是她采用了而已.這獎不是給萃取法的.
樓下的噴子,詩經上是這樣的: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到底有沒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不要瞎噴,顯得那麽沒文化
1. 課題本身是國家戰略任務
2. 辦法是海選藥物。 就是說別人發現不是也是貢獻
3. 全國50多家單位, 600多人參加
4. 第一個發現青嵩有用的並不是老太太
5. 在中國也發過獎,但老太太排第六
所以這個是很水的獎。沒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