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夕陽無限好,雖是近黃昏 (圖/視頻)

(2016-06-27 05:01:56) 下一個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登樂遊原》的後兩句。傳唱千年、深含哲理的這兩句詩,人們的詮釋竟大相徑庭,算得上是淺者得其淺,深者得其深。

一種詮釋認為此詩凋悵而低沉,是嗟老傷窮、殘光末路之感歎。人到晚年,過往的良辰美景早已遠去,不禁歎息光陰易逝,青春不再。這是遲暮者對美好人生的眷念,借此抒發內心的無奈感受。然而我查了一下:李商隱生於約813年,約858年去世時不過45歲。這首詩作於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他年僅31歲,遠遠談不上遲暮。才華橫溢、正值風華之年的詩人,命運再不濟也不至於發出“殘光末路”的感歎。由是之故,我對此說存疑。

另一種詮釋則認為,此詩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堅持理想、執著人間的深情苦誌。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家周汝昌,充滿感情地詮釋此詩:“這無邊無際、燦爛輝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黃金世界的斜陽,才是真的偉大的美,而這種美,是以將近黃昏這一時刻尤為令人驚歎和陶醉!我想不出哪一首詩也有此境界。”我是一個普通的退休科學家,願以自己的經曆和感受,支持周汝昌先生的詮釋。

作為一個學者,我不懈努力了大半生,因為實現理想是美好的誘惑,它帶給我追求和行動的快樂,讓我感受到生活的充實。然而在三十多年的忙忙碌碌中,自己的研究究竟有多大意義,是無暇細想的。唯有退休了,有時間回顧走過的路,才能體味到為科學殿堂添磚加瓦的成就感,體味到造福人類的幸福。

六十六歲那年,我應邀到台灣和大陸作學術演講。按慣例接待單位先介紹演講者的學經曆,再表達歡迎之意。然而台北醫學大學的歡迎詞卻別開生麵,主持者問台下濟濟一堂的研究生與大學生:“你們上營養學課程時,學過人體組成嗎?”學生們齊聲應道:“學過!” 主持人又問:“你們還記得教科書上的人體組成模型嗎?”學生們又齊聲應道:“記得!”主持人說:“那麽你們一定想見見構建這個模型的學者吧?他今天就在這裏,為我們介紹他的研究成果。”其後我到上海複旦大學醫學院,主持人的歡迎詞竟不約而同。這讓我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已被載入教科書,正傳授給年輕學子們。衡量基礎科學研究的成果,標準之一是教科書采用與否;因為隻有公認可信且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才會被載入教科書。對於一個學者,一生能有一項成果載入教科書,就足以告慰自己了,這是任何浮華和虛榮都無法替代的。想到這裏,一股溫馨的暖流湧上心頭。人生最幸福的,莫過於從事真心喜愛的工作。而倘若在夕陽之年知道,自己的貢獻將被後人長久記起,那便是雙倍的幸福。

六十九歲那年,我參加了一次國際學術會議。此會議每三年一屆,已經舉行12屆;我參加過10屆,算得上是“元老”了。此會議有個傳統,在閉幕前安排老科學家發言,每逢此時,台下的學者們無不凝神聆聽。這次會議安排我和一些老科學家在最後環節發言,我回顧了一個世紀來,為了耕耘這塊小小的研究園地,前輩和我們付出的不懈努力,指出了有待解決的難題。當我結束短短十分鍾的演講,台下響起了經久的掌聲。我走下講台,耳邊仿佛聽到Sarah Brightman的歌聲“It’s time to say Good-bye”(告別時刻)。是的,到了向學術生涯道別的時刻了。三十多年來,我奮鬥過、挫折過、也成功過;我盡力了,這就足可告慰自己的了。有生之年,我仍將關注學術舞台,雖然不再作為演員,但依然是忠實的觀眾。這是科學人生在夕陽之年的完美結局,得以如此,夫複何求?

許多人認為李商隱的這兩句詩,道盡老年人的唏噓。我卻以為,眼前的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嬈,正是因為接近黃昏,才顯得無限美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將原句改為“夕陽無限好,雖是近黃昏”。一字之改,也許更能賦予執著人間、心光不滅的的樂觀主義精神。

(文後附上我喜歡的一首歌曲《最美不過夕陽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見風是雨' 的評論 : 謝謝!您也保重!
見風是雨 回複 悄悄話 保重好身體,6,70歲仍然是好時光。
加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言有罪' 的評論 : 談不上有成,盡力、無悔而已。這句詩您改得好,可以避免岐義。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祝賀樓主學業有成。我也曾把這句詩改了一個字:“夕陽無限好,隻因近黃昏”。沒有黃昏,哪來夕陽的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