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6月22日是蘇德戰爭爆發75周年的日子,現轉載這段視頻作為紀念)
蘇德戰爭爆發於1941年6月22日,至今已經75周年了,那些在戰火中誕生的歌曲至今還在傳唱。其中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歌曲,作為20世紀獨特的文化現象,已成為人類文化史上不可複製的藝術珍品。
投入神聖戰爭的怒吼
1941年6月22日淩晨4點,德國法西斯向蘇聯發動閃擊戰。蘇聯政府立刻發出全民總動員令:“祖國麵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祖國召喚下,作曲家和詩人們也投入到偉大的衛國戰爭中。
戰爭爆發後的次日,詩人列別傑夫•庫馬契寫出了號召全民抗戰的詩篇——《神聖的戰爭》;24日,該詩見諸報端;25日,蘇軍紅旗歌舞團團長亞曆山大•瓦西裏耶維奇•亞曆山德羅夫為詩譜曲;27日,在莫斯科的白俄羅斯火車站,歌舞團第一次演唱這首歌。歌聲響起,數千名整裝待發的戰士唰地一下全站了起來。“起來,巨大的國家,做決死鬥爭!要消滅法西斯惡勢力,消滅萬惡匪群!”戰士們神色凝重地聽完歌曲,登上列車,開赴前線。第二批戰士進站集合,歌曲再次唱響。就這樣,歌舞團先後演唱了5遍,為一批批戰士壯行。
《神聖的戰爭》是響應衛國戰爭的第一首歌曲,是由民間發布、用音符寫成的第一篇檄文和戰爭動員令。一位蘇聯軍官回憶道:“每逢艱難處境,一唱起《神聖的戰爭》,就會增添新的力量。我和我的同誌們意識到,不僅是我們在作戰,而且是整個國家在為人民的自由而戰,為人類的幸福未來而戰。”這首歌後來被譽為“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音樂紀念碑”。
記述戰地生死悲歡
幾乎同時,許多作曲家和詩人紛紛拿起筆,《海港之夜》就在這時誕生。麵對強敵壓境,列寧格勒人民自發地組成誌願隊伍,250萬城市人口,每天有50萬人輪番參加構築城防工事,誓把列寧格勒變成堅不可摧的堡壘。8月的一個傍晚,作曲家索洛維約夫•謝多伊在港口幫助裝卸木材。勞動結束後,他倚在防波堤上休息。港口停泊著“馬蒂號”布雷艦,晚風從艦上吹來隱隱約約的手風琴聲和歌聲。作曲家心中一動:“也許那些水兵明天就要踏上危險的征途,在這美好的夜晚,他們在想些什麽?”回到家裏,他寫下了後來流傳極廣的抒情歌曲《海港之夜》,詩人丘爾庚填詞:“啊,別了,親愛的海港!明晨將啟程遠航……”含有城市浪漫曲元素的《海港之夜》氣息寬廣,以曼聲結合吟誦的旋律,將愛國主義融入其中,開“戰時抒情曲”的先河。
德軍分三路向蘇聯大舉進犯。1941年9月26日,基輔失守,近70萬蘇聯紅軍僅15萬人突圍。作為軍事記者的詩人多爾瑪托夫斯基從敵人包圍圈中衝出來,擔任西南戰線歌舞團指揮的弗拉德庚也隨部隊撤到第聶伯河岸,在這沉痛的時刻,他倆合作寫了《歌唱第聶伯河》。作曲家後來回憶道:“每放棄一寸國土,都會在我們心頭激起痛苦。”歌舞團排練時,當唱到“誰為祖國死,永遠有光榮,壯烈犧牲是英雄”,所有的人都抽泣起來。
1941年秋,德軍向莫斯科發動進攻,蘇聯軍民頑強抵抗,衛國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歲月。歌頌莫斯科保衛戰的經典歌曲無疑是杜納耶夫斯基在次年創作的《我的莫斯科》(李相斯基詞)。這首歌一反他戰前明朗歡快的音樂風格,顯得嚴峻深沉。1996年,莫斯科市政府將《我的莫斯科》定為莫斯科市歌。
莫斯科保衛戰告捷,隨即蘇軍全線反攻,至1942年4月20日,蘇聯紅軍向西推進數百公裏。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戰場上第一次遭到挫敗,“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產了。博利斯•阿列克桑德羅夫此時創作的一首歌曲《萬歲,我們強大的祖國》如石破天驚。在戰爭年代,“祖國”這個詞所包含的崇高、神聖和親切的意義格外突出。這首明朗、豪邁的男聲合唱進行曲,音調高亢積極,展現了蘇聯人民堅不可摧的必勝信心。
抒發勝利者的豪邁
殘酷的戰爭還在進行,藝術家們卻已經在為將要到來的勝利“幹一杯再幹一杯”。作曲家留班創作的祝酒歌《我們舉杯》充滿蘇聯軍民的樂觀主義精神。留班說:“我們深信不疑,我們一定能熬過一切考驗、災難,一定能最後戰勝法西斯。”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成為蘇德戰場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這一年的歌曲創作一掃壓抑和沉重,如同烏雲過後顯露出晴朗的天色。亞曆山德羅夫的《蘇軍之歌》和查哈羅夫的莊嚴頌歌《光榮歸於蘇維埃強國》成為這一年的佳作。
1944年,衛國戰爭進入第四個年頭,蘇聯紅軍轉守為攻,解放了大片國土。春天終於來到戰場,夜鶯的鳴囀勾起戰士們的思鄉之情。由法梯揚諾夫作詞、索洛維約夫•謝多伊作曲的《春天來到了我們的戰場》與《在靠近前線的森林裏》有異曲同工之妙。盡管此刻還有“炮在響”,盡管“到明天又要拿起槍”,但人們已經透過硝煙,聞到和平生活的氣息。
那年,蘇聯拍攝了一部音樂故事片《戰後晚上六點鍾》。影片敘述幾位年輕人各赴戰場,臨別時相約,戰爭結束後的晚上六點鍾在紅場相會。影片中有許多插曲,尤其感人的是一首男中音獨唱《但事情還不在這裏》,歌中唱道:“要我舉起杯向你們敘述戰地,我能說上幾天幾夜,說子彈呼嘯,又說大炮在轟擊——但事情還不在這裏。在於我們的心不怕猛烈的炮火,它永遠是有所依托,在我們的心中有著珍貴的一切,這一切也就是祖國。”當這部充滿勝利感的詩意影片上映時,衛國戰爭還沒有結束。影片結尾,勝利的禮花滿天綻放,觀眾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熱淚。
1945年4月30日,勝利的旗幟終於在柏林國會大廈高高飄揚。6月24日,莫斯科要舉行勝利閱兵式,攻打柏林的部分蘇聯紅軍陸續啟程回國。由杜納耶夫斯基作曲、奧沙寧作詞的《我從柏林出發》,以一位正要返回家園的士兵的演唱,道出了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人民歡欣鼓舞的心聲。5月9日,納粹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索洛達裏作為軍事記者參加了投降簽字儀式。當天,他在返回莫斯科的飛機上,把在柏林看到的情景寫進歌詞,這首《哥薩克在柏林》成為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最後一首創作歌曲。曲作者波克拉斯後來回憶道:“我們為有幸寫了一首偉大衛國戰爭的壓軸之歌而深感自豪。”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歌曲或深沉、或悲壯、或激憤、或昂揚,猶如吹響戰鬥的號角。這些歌曲體現了正義對於邪惡、人性對於獸性、光明對於黑暗的勝利。正如一位西方評論家所言:“能在如此沉重的、悲劇性的曆史時刻,創作出如此明朗的藝術的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戰後70年,每年都有圍繞戰爭與和平主題的新歌曲誕生,逢五逢十的“勝利日”,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和音樂會。1985年,在紀念衛國戰爭勝利40周年時,巴赫慕托娃創作的《向那偉大的年代致敬》被認為是“以公民的愛國主義”為內容的最出色作品:“向那偉大的年代致敬,向世界各國的將領和士兵,向活著的人和犧牲的人,向所有一切不該忘卻的人——致敬!”星移鬥轉,滄海桑田,但那些在血與火中誕生的歌曲還在,如同莫斯科紅場上無名烈士墓前的長明火,永遠不會熄滅。
(文章轉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