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禁忌

百無禁忌,隨想隨記,折鬆煮鶴,亂花迷眼。
正文

耍回成都(三)

(2017-08-03 15:50:54) 下一個

關於成都茶館的介紹數不勝數,我隻說自己回國喝過的“兩三碗”。

 

眾所周知,說成都必說成都的茶館,否則很多“過筋過脈”的情結民風,外人搞不醒豁。放眼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像成都平原這樣,令人發指地“茶”成一片。在這裏,茶是節奏,是脈,是進入方式,以定神,起勢,安閑,慰心。

 

來嘛,桌子板凳支起了,開始扯。

 

第一碗,喝隨意。

 

隨意的意思是不分地點時間,喝啥也隨便。於是,某天無事,沒朋友約,便梭到“文殊院”喝。

 

現在文殊院進門不收錢了,茶園有個很雅的名字:“心香”。

 

本想進這幽深處見識哈,最終隻瞄得這一眼,也夠了。

 

本來也想喝得斯文點,看看書,打打望。

 

那幾天成都的天氣很熱,喝著喝著,曲風就變成了這樣。文殊院的瓜子花生5元一袋,很香。沒人收錢,自覺就算功德。

 

更早的一次,人民公園“鶴鳴”茶莊一角,帶娃們見識下成都的百年老茶鋪。爹在此紀念過“保路運動”,拍過小學畢業照,在後麵的湖裏劃過船。

 

第二碗,喝檔次。

 

紫荊南路“成都映象”背後的這家茶院,去過兩次。上次是七、八年前回國的頭晚,疲倦而興奮,對這個雅致清幽的品茶小院印象很深;這次再去是回美前的最後一晚,坐的是包間,專人侍茶,喝580的陳年生普。逼格雖高出很多,但心卻似已在路上,大不如上次恬然。一接風,一送別,交友如此,我信“壺言”。

 

包間內部。趣致的擺件,溫潤的紫砂,讓不懂茶的人,也多出幾分恭恭敬敬的“向茶之心”,於是身段漸軟,思忖漸寬。

 

精致的茶坊不勝枚舉,再如寬窄巷子裏的這家“聽香”。

 

再來,青城山上,獨門別院的這處。你可偷得浮生半日閑,聽鬆品茗,邀月對飲 --- 隻要你舍得1500一天的閑錢。裝逼,也是種剛需。

 

第三碗,喝...茶。

 

真正愛茶的人,要求不高,茶對,茶具趁手,水質清正,環境不喳鬧,足矣。我也愛茶---打點折扣---隻要一回成都我就愛茶,端杯茶,捧本書,我便“樂不離蜀”。如果再有點好茶葉(比“三花”好點就行),再來點沙仁條桂花糕,口味再重的飯菜也解了,再說不清楚的明天也淡了。

 

第四碗,喝...人。

 

朋友三四,人對了,茶就對了。這一晚,鬧市邊上,故人家的小院,我們把茶言歡。其實,人家是真的愛茶,家中藏茶頗豐,小院也是花了很多心思才拾掇出來的。夜色裏隱去的,有青磚灰牆瓦當,池魚浮萍尖角荷,還有茶桌旁一株筆直參天的銀杏。據說,每個老成都人,都小隱於市......

 

第五碗,喝山水泉林。

 

這張,地點是青城前山“天師洞”道家客棧的茶廊。這碗茶,我承認是十足的擺拍,那天是去爬山,沒福氣坐個安穩。即便是片刻的功夫,幾泡“飄雪”,也望足蒼翠,灑然心中無一掛礙。

 

這張,還是青城,卻是後山“五龍溝”前。憑欄遠眺,任你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此時的茶,不再重要。

 

哥喝的不是茶,是時間。

 

(下回,不知是否還有下回,回美日久,事漸不由心)

 

 

謹遵醫囑:"記錄、上傳、分享”。請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關注。

 

鏈接: 耍回成都(一)

            耍回成都(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