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禁忌

百無禁忌,隨想隨記,折鬆煮鶴,亂花迷眼。
正文

喝杯咖啡

(2017-04-03 22:59:04) 下一個

老婆買了台現磨咖啡機,賊沉死貴,現在樓上樓下各一台,不喝反倒成了浪費。家裏的茶具看來是更沒機會用了,不由為家中剩的不少好茶可惜。好吧,買了就得消費,且容我喝著剛剛磨出的咖啡,愣會兒神。

 

 

茶還是咖啡,是買的還是自己家做的,半成品還是現磨的,自動的還是半自動的。這裏麵的選擇,有點意思。

 

茶還是咖啡,這在我家不用說了,東風絕對輸給了西風。單說咖啡,它算不算種文化?對於某些人,當然。當你用亮銀色的小匙攪動細沫,然後優雅地將其放在杯托沿上,再輕輕引杯咋上一口時,你會覺得瞬間入了港,遂了整個西方,入了這個調調。

 

為什麽“咖啡”?

故事太長簡單節說。問咖啡產自哪裏,一百個人裏應該有98個不知道,正解:人類發源的神秘國度,現在的鳥不拉屎,埃塞俄比亞。據說當初隻用於宗教儀式。13世紀時,埃塞俄比亞軍隊入侵也門,將咖啡帶到了阿拉伯世界。這應該是咖啡文明的培養階段,(是的,阿拉伯人,那些占著油井坐黃金馬桶的屁股和炸毀巴米揚大佛的暴徒,他們先人的算法醫術文明,都曾走在人類的前端。到頭來,成也伊斯蘭,敗也伊斯蘭)。

 

咖啡曾經是“大麻” --- 因為伊斯蘭教義禁止教徒飲酒,有的宗教界人士認為這種飲料刺激神經,違反教義,曾一度禁止並關閉咖啡店(像不像大麻的前世今生),但埃及蘇丹認為咖啡不違反教義,因而解禁(大麻的明天?),咖啡“神水”迅速在阿拉伯地區流行開來。因伊斯蘭教禁酒,阿拉伯人更有了浸淫在咖啡中的理由,“何以解憂,唯有咖啡豆”,那是他們那時抒情正確的打開方式。

 

 

但在15世紀以前,咖啡長期被阿拉伯世界所壟斷,僅在回教國家間流傳。直到16、17世紀,透過威尼斯商人(威尼斯的前世今生很有說道)和海上霸權荷蘭人(這個世界,曾經很荷蘭)的買賣輾轉將咖啡傳入歐洲,成為貴族士紳階層競相追捧的“黑色黃金”。從此,它成了一張逼格標簽。

 

接下來的關鍵詞是“大航海時代”,這張標簽同茶,香料,絲綢,瓷器一道,漂洋過海,征服同化不同人群的嗅覺和味蕾,攪動殺戮與買賣,開啟全球化的初級階段。

 

咖啡與歐洲是分不開的。而咖啡流入歐洲的起源,和大多數曆史書上的必考重點一樣,是“一不小心”發生的。16世紀某年某月某日,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土耳其也曾那麽牛?),結果虎頭蛇尾,離開時“一不小心”漏下一袋咖啡豆,落在維也納某奸商的手裏,開了歐洲第一家咖啡店(作為不成功奸商的我比較懷疑這段曆史的完整性:區區一袋咖啡豆,庫存嚴重不足啊,開了店貨源接不上怎麽辦。嗯,這樣的咖啡店多半是門外支兩張桌子,有做且做,哪兒完哪兒了。厲害了,創造曆史的雞毛奸商!)

 

接下來,歐洲的,便是世界的。咖啡成了攪動世界的一支棍子,助燃革命,引導宗教體驗,讓人窮幫人富。奇妙的是,它再怎麽讓你整夜無眠睜大雙眼,你還是無法辨別腳下的這些崩塌板結是何時發生如何休止的,一切故事,盡在以手托杯,咖啡香飄。

 

所以咖啡的路線圖是:非洲兄弟天性爛漫偶然“發明”,綠教兄弟不傳外人教內細研,再到歐州奸商撿漏培養消費,最終搭資本和科技的船,讓滿世界飄香上頭,鈔票滾滾。

 

 

說完咖啡簡史,再說咖啡的作用。兩個字:“刺激”。進嘴的東西分兩類,充饑,或者刺激,前者是糧,後者是藥(英文裏的“drug”,是泛指的“藥”)。咖啡和酒,煙,茶一樣偉大,因為它們統統“上頭”,刺激神經,充電打雞血;又和它們一樣沒用,想象下在沙漠裏你隻剩一袋貓屎咖灰。

 

想哪兒說哪兒,再聊咖啡的分類 ,兩個字:“等級(階級)”。如果店裏隻有一種咖啡或者咖啡豆賣,這世上會少好些事。但細分是人性中最魔性的強迫症,無藥可救。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產地,不同的時節,不同的包裝,不同的貓屎,像人一般形形色色三六九。咖啡也是很成功的物種,通過燒腦愛作的人,繁衍恣意到了變態的地步。於是,到今天,哥喝的不是咖灰,是情懷,身混,和鈔票。

 

於是對自己告誡:保持匹夫的舌苔,喝“三合一速溶”時要能“滋”得出聲,喝“貓屎”時最多一聲“我操”,喝完就了。

 

再一細想,紅酒,女人,回鍋肉,無不如此,原來,是二千年前的顏回哥,在巷裏支個破碗,向我招手。

 

 

微信公眾號:思無邪言無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百無禁忌91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RJDM' 的評論 : 緊急腦補了一下:維也納奸商開了第一家店,點燃了需求的火苗,眼看有燎原的希望,塊頭更大的威尼斯奸商和後起之秀荷蘭奸商便開足馬力,倒騰海上貿易,把歐洲撒滿咖啡豆 --- 您覺得說得通嗎? 要是還不通,您就當寫這破玩意兒的家夥抄書太粗心吧 ┌( ̄▽ ̄)┘
LRJDM 回複 悄悄話 看糊塗了!先是說: "直到16、17世紀,透過威尼斯商人(威尼斯的前世今生很有說道)和海上霸權荷蘭人(這個世界,曾經很荷蘭)的買賣輾轉將咖啡傳入歐洲,成為貴族士紳階層競相追捧的“黑色黃金”。"
後又說:"而咖啡流入歐洲的起源,.....16世紀某年某月某日,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土耳其也曾那麽牛?),結果虎頭蛇尾,離開時“一不小心”漏下一袋咖啡豆,落在維也納某奸商的手裏,開了歐洲第一家咖啡店"
到底咖啡是怎麽進入歐洲的?智商有點不夠了????????????
筱梅 回複 悄悄話 講得很風趣,長了知識了。
紅新 回複 悄悄話 有趣的咖啡曆史 :) 應該是“東風”好,偏堿性。 但“西風”味道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