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載亮水珠的文學作品
個人資料
正文

“海龜?什麽海龜?”:孩子,老人,鐵飯碗在美國(6):知青洋外傳(8)

(2016-02-05 15:25:57) 下一個

     老郭和龍春亮在一個公司的IT部門一起工作過挺長一段時間。老郭在國內是學物理的,到美國來之後拿了個物理學博士。畢業後老郭在美國南部的一所大學當了幾年教授。由於那幾年IT工作好找,他本身計算機編程能力挺強,就轉行搞了計算機。他為人熱情,廣交朋友,人又聰明能幹。龍春亮和他很合得來。雖然他離開了他們一起工作的公司,龍春亮和他一直保持著聯係,時常在聚會上相見。

     一個周末的晚上,龍春亮接到老郭打來的電話。

     “春亮,我要當海歸了。”老郭在電話裏一上來就冒出這麽一句話。

     “你要當什麽?海龜?什麽海龜?”龍春亮一下被他說得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哈哈,你連這海歸都不知道。不是烏龜的龜,是歸來的歸。現在國內把從國外回國工作的人叫海歸,是海外歸來的意思。”老郭爽朗地笑著在電話裏說。

     “這都是誰給起的亂七八糟的名字呀。那你的意思是說,你要回國工作了?”龍春亮半信半疑地問。

     “你說對了。我是來先報個信,免得你以後埋怨我這麽大的事不早告訴你。”老郭說。

     原來老郭和他太太的父母都八十多歲了。他們多次邀請他們的父母到美國來,老人們來了幾次,都呆不長。再加上老人們身體都不是很好。他的母親得過中風,又發現可能是肝癌,父親是常年的冠心病。他太太的父親是前列腺癌,母親是多年的帕金森氏病,基本癱瘓在床。老郭早就想找機會回國,離老人們進一點兒,好照顧他們。隻是一來家裏孩子還小,二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老郭以前私下裏曾經和龍春亮多次聊過回國工作的想法,他覺得不管別人怎麽想,他認為一個男人一輩子,應該有責任感,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家庭,都要負責任。不隻嘴裏說,重要的是應該腳踏實地地做些事情。他也是一直在找合適的機會回國工作。這次是一家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聘請老郭任大中華地區的計算機軟件係統的首席架構師。 老郭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就辭去了他在美國國立衛生院計算機部門的係統架構師的工作,準備回國工作了。老郭的太太在美國有工作,孩子也正在上學,所以老郭是一個人回國工作。據說國內把這類海歸又叫做海鷗,即在中國和外國之間飛來飛去的海歸。

     龍春亮和老郭是好朋友,老郭回國後,龍春亮和他一直保持著聯係。老郭有時利用假期回美國的家探親或因公司的工作來美出差,龍春亮總會和他聚一聚,聊聊他回國後的經曆和見聞。時間過得飛快,一晃好幾年過去了,老郭的工作和生活變化都挺大。而龍春亮和老郭聊天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老郭回國後與在美國工作生活的比較,有什麽不同和他的感受。每當老郭說起這個話題時,他也顯得興致勃勃。

     “老郭,你回國後覺得最大的益處是什麽?”龍春亮有一次問老郭。

     “要說回國的益處還真不少。最大的益處恐怕要數我和老人們生活在一起了,能和他們朝夕相處,盡一份孝心。”老郭想了一下,說到。由於他是一個人回去,就住在他父母家,一來省去了租房,做飯,買菜的麻煩,二來也可順便照顧一下老人。為了不增加老人的負擔,老郭堅持每月付房租給老人。

     “我回國工作,老人們可高興啦。”老郭繼續說,“因為他們都歲數大了,雖然家裏有保姆幫忙,可心裏總是不踏實。四個老人都說,我回來工作,他們心裏懸著的石頭落了地。”

     “四個老人?”

     “是呀,我父母和我太太的父母。四位都八十多歲,疾病纏身。”

     “那你又要工作,又要照顧這幾位老人。可夠辛苦的。”龍春亮感慨到。

     “其實是互相照顧。”老郭說。“我們小時候,父母工作很忙,基本上見不到人影。我們兄妹都是脖子上掛著家裏的鑰匙,整天在食堂吃三頓飯。文革中我們家和你們大家一樣,天各一方,都吃了不少苦。現在能和老人們生活在一起,我真的非常高興能有機會補償一下,盡一盡做兒女的一番孝心。我有空就開車帶他們出門,到公園玩,聽音樂會,吃有特色的餐館,他們都很開心。他們辛苦了一輩子,退休了,安度晚年,其實經濟上都還可以,最希望的就是能和兒女多呆一會兒。咱們很多人都往家裏寄錢,打電話,看視頻。我覺著,你隻要和他們多呆一會兒,和他們說說話兒,聊聊家長裏短,他們就很滿足了。”

     “其實我和他們住在一起,也得了不少好處。你想,我在國內,下班回家有現成的熱飯熱菜,不用洗碗,洗衣服, 打掃衛生。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那生活有點兒像神仙似的。雖然吃晚飯的時候,老爸老媽經常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坐在桌旁數叨我,我管他們倆叫我的司令和政委。”

“他們數叨你什麽呢?”龍春亮有點兒好奇。

     “嗨,無非是吃飯不能太快,生活習慣要注意衛生,工作忙但不能熬夜,等等,都是生活瑣事。在他們眼裏, 我們永遠是小孩子.”老郭笑笑說。

“那是你老爸老媽關心你,體貼你。”龍春亮說,“我倒是希望有人在邊上經常這樣數叨數叨我呢。你這一回去,一定幫了他們不少忙。”

     “我是體會到,人到了老年,真是需要有人在身邊,有時候真的很無助。”老郭輕輕歎口氣,“就拿上醫院來說,人老了肯定會得病,有了病就要上醫院,說不定還要住院做手術。可在國內上醫院,那在家裏可是重大事件。要早起掛號,陪老人去醫院,和醫生講解病情,排隊交費拿藥, 取化驗結果。醫院裏人擠人,那看病弄不好可是個重體力活兒。老人身邊沒個兒女,可真是挺困難的。”

     聽到這些,龍春亮心裏也想起自己年邁的爸爸媽媽。他們也是一大把年紀,體弱多病,也一定是需要經常去醫院看病。可他們從來在電話裏不提這些事情。老人們總是在電話裏叮囑龍春亮他們注意身體。想到這些,龍春亮心裏挺不是滋味的,真想能親自幫幫老人們,可隔著這麽遠,又真沒什麽好辦法。

     “你回國了,和老人們在一起了。那你就沒有什麽遺憾了嗎?” 龍春亮有一次問老郭。

     “有人和我說,你回國工作。工資一定沒在美國多。一定挺遺憾的吧。” 老郭說,“其實,你剛回去,工資肯定會比美國減少不少。像我,雖然位置挺不錯,可工資待遇比在美國的工作要少了一半兒。你要回國工作,就不是為工資而回去的。和老人們在一起生活,能在他們最需要兒女的時候照顧他們,這可不是用金錢可以買來的。可能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

     “我最大的遺憾是離開了我的小家,把家和孩子交給了太太。她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忙裏忙外,很是辛苦。我雖然和家裏人每周通視頻電話,可畢竟在千裏之外,很多事情隻能靠她一人承擔。我的心裏實在是過意不去,也經常想念她和孩子。”

     “是呀, ”龍春亮說,“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有得就要有失。”

     “對。”老郭說,“關鍵是什麽對你最重要。我隻好盡可能地補償她們。老人們都八十多了,他們的時間不多了。等以後我再好好地和太太和孩子在一起。”

     還有一次,龍春亮和老郭問起了國內的機會多不多,工作相對美國忙不忙。老郭說,國內各方麵變化都很快,機會就相應多一些。現在留學的門檻比以前低了不少,從國外留學回國的人多了很多,各種海歸參差不齊。有的剛剛畢業就回來了,有的不但沒有工作經驗,能力也一般。所以海歸的含金量也不如以前了。有的海歸回到國內找不到工作,被人們稱為海待。其實如果你在國外有幾年工作經驗,同時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相比留在美國,那機會還是很多的。

     老郭說,“我剛回國工作的時候是公司大中華區的技術負責人,由於公司的業務發展很快,一年後我就被任命為高級經理,負責組建一個技術顧問團隊。我就開始招兵買馬,從我一個光杆司令,最後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建立起一個有二十多人的技術團隊,其中有五個是和我一樣的海歸。從搞技術到搞管理,那真是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那主要有什麽不同呢?”龍春亮好奇地問。

     “搞技術,你是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一起工作。而帶隊伍,你的主要事情是能使團隊像一個人一樣完成公司布置的項目和目標。你不但要技術上在團隊裏能出類拔萃,更重要的是要能了解每個成員,能激勵他們每個人都能自覺地努力工作,同時在工作中提高自己。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還應該給他們創造學習和進步的機會。這裏的學問可大了。有時間我可以好好給你講些故事。”

     “聽起來還真是挺複雜。咱們搞技術,總有些規則可循,搞管理可能更靈活,更依賴經驗的摸索。”龍春亮感歎到。

     “說的就是。搞管理不僅僅隻管理自己的團隊,是全方位的管理。”老郭說。

     “什麽叫全方位的管理呢?”龍春亮問。

     “就是不但要向下管理你的團隊,而且要向周圍管理你工作中相關的領導和團隊。因為你的工作肯定要和其他領導和團隊配合,所以要擺正自己團隊的位置,想辦法和不同的領導一起工作。更重要的是,你要能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自己的頂頭上司?”龍春亮有點兒不相信地問。

     “對。”老郭笑笑說,“你不能隻是被動地當老板的下級,而是要主動地去通過各種方法了解老板對你和團隊的要求是什麽,你的團隊在公司這一盤棋中的位置。還有你應想辦法定期地讓老板知道你的團隊在做什麽,有什麽進展,問題或需要他幫助的事。記住,任何老板都不喜歡意外。”

     “哇,這裏麵學問還不少嗎。”龍春亮感慨地說。

     “責任也大多了,挑戰很多。我後來成了一個國際大公司軟件產品的負責人,在全世界對一個軟件產品的開發,支持負責。還有我曾經是一個國際電腦公司的全球企業資源管理係統的新版本上線的負責人,要與全球的公司負責人打交道,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係統的正常運行。那都是每天十幾個小時,每周七天地沒日沒夜地忙。可當解決了一係列問題,軟件產品或係統正常運行之後,成功的喜悅還是很令人興奮的。還是那句話,各人喜好追求有所不同,你要是喜歡挑戰,喜歡和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包括世界各地的人,和他們一起工作,喜歡接觸新鮮事,我回來後的經曆還是使人興奮,很有成功感的。”

     “真是挺令人羨慕的。我也是快年過半百的人了,有時也在想,我這一輩子到底想做什麽,過什麽樣的生活。老郭,你的故事還真挺啟發我。”龍春亮說到。“話說到這,你覺著回國生活有什麽不同嗎?”

     “咱們都是從國內來的,都習慣了國內和美國這兒的生活。”老郭答到,“我想你和我一樣,都不在意生活瑣事。國內的生活比這兒方便。銀行和商店一周七天每天都營業,公共交通很方便,也可能是我們在國內住在城裏,而在美國住在郊區。一般生活費用當然是國內便宜。我有高血壓,一樣的藥,一樣的一瓶一百片,在美國要十美元,國內是三元人民幣。”

     “那國內是不是假貨多,空氣汙染嚴重,還有不少問題嗎?”

     “這些都不假。中國在發展,還有貧富之差,貪汙腐化等等。可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地方。美國也有槍支犯罪,種族歧視等問題嗎。問題是有,先不說我們有沒有能力或責任去解決這些,我們也不要因為這些問題而影響了我們設定的目標。”

     “那問句不該問的話,有人說回去的人不少都有婚外情,叫什麽小三,二奶的。 是這樣的嗎?”龍春亮有點兒不好意思地問。“

     “沒那麽嚴重。”老郭笑了。“我八十年代初一個人來美國的時候,有人就對我太太說,美國是個花花世界,你可要小心你的丈夫。我和她說,我來美國是來學習工作的,我們要長相知,不相疑。現在我一個人回國,又有人和她嚼舌頭,說國內的二奶可厲害了,美國回去的人都招架不住。我說我回國是陪老人,去工作的,要做些事,哪有什麽拈花惹草的心思。”

     “你在國內這麽多年,難道沒有遇到一點兒什麽誘惑嗎?”龍春亮追問到。

     “國內有亂的地方。像我在深圳出差就在大街上遇到有人向我兜售小姐服務。也確實遇到有人開玩笑要給我介紹情人。據說我們公司的一些香港人就有二奶。我奶奶說過一句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關鍵是你自身是不是足夠堅強來抵禦各種誘惑。我在國內這麽多海歸朋友,還沒有一個有婚外情的呢。”

     “看來你這幾年的海歸經曆是挺豐富多彩的,也充滿挑戰和成果。” 龍春亮聽了老郭的經曆,很是感慨。

     “我自己當初回國的時候也沒想到。” 老郭也挺感慨,“當時因為工資減了一半,隻是想能像來美國一樣,在國內的崗位站住腳,能養活自己, 打開局麵, 不向家裏伸手要錢就可以了。其實,我還和朋友一起試著推廣美國的專利,試著其他的商業機會,隻是都沒做成。不過,你不去試,怎麽知道成不成呢。還是那句話,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如果有選擇的機會,你到底一輩子想過什麽樣的生活,什麽是你一生裏最重要的事情。”

     是呀,龍春亮想,我們成天忙工作,忙孩子,忙家務,忙得四腳朝天,真是應該找個機會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這一輩子到底要做什麽,以後該怎麽做。

     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