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載亮水珠的文學作品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女記者問,“警官先生,你在這裏做什麽?”:一不小心,在美國和中國的電視上露臉(3):知青洋外傳(6)

(2016-01-24 14:01:20) 下一個

     寒風在怒吼,雪花在飛舞。龍春亮小心翼翼地開著車,魏曉霞不停地在旁邊提醒著他。汽車外是一片銀白的世界,大雪覆蓋了一切它遇到的東西,填平了路邊的溝,已分不清哪裏是路邊的溝,哪裏是汽車馬路。路邊的樹被風吹得不停地左右搖擺,樹枝隨著風和雪在空中抖動著,像是在跳著無可奈何的舞蹈。偶爾一輛汽車駛過,卷起一道雪霧,很快寒風又把它吹散,抹平汽車在地上留下的痕跡。

     龍春亮隻能憑著記憶,和路兩邊搖擺的樹來確定汽車行駛的路線。大片大片的雪花迎麵撲到汽車前麵的擋風玻璃上,仿佛爭先恐後地要告訴他們什麽,可汽車的雨刮器又飛快地把它們掃到了一邊。汽車的引擎吼叫著,仿佛在和風雪努力抗爭著。車裏的暖風已開到了最大,可還是難以抵禦陣陣寒氣。

     路上,魏曉霞看著車外的漫天大雪說,“在農村插隊的時候,要是遇到這樣的大雪,我們都躲在屋子裏給家裏寫信,補衣服。”

     “我們可不那麽清閑。”龍春亮一邊小心地開著車,一邊說,“我們在陝北的村子是在塬上,每天要從山下的溝裏用毛驢馱水。我們八個大小夥子,每天兩桶水。那剛剛夠做飯和我們喝的,根本不夠我們刷牙洗臉,更不用提洗衣裳了。”

     “那衣服髒了怎麽辦呢?” 魏曉霞問。

     “把髒衣服扔在窯洞後麵,換件其他從北京帶來的衣服唄。”

     “那帶來的衣服都穿髒了怎麽辦?” 魏曉霞追問道。

     “那就要用篩選法來換衣服了.”

     “什麽篩選法?”

     “就是到窯洞後麵的髒衣服堆裏用相對比較法挑一件相對‘幹淨’的衣服穿上。” 龍春亮笑了笑,“當然,我們也不是不洗衣服,隻是好幾個月到山下的小河裏集中洗一次。”

     “這還靠點兒譜。” 魏曉霞說。“要不身上的肉都臭了。”

     “要是下這麽大的雪,”龍春亮繼續說,“毛驢就不能下山馱水了。我們隻好燒柴化雪水做飯吃。可柴是寶貴的,有時我們就兩個人一組下山挑水。一個人在前頭用钁頭掏出一個個腳窩,後麵的人挑著一桶水踩著腳窩一步步地爬上山來。 那來回都是山路,有七八裏路。挑水的人不能休息,唯恐摔跤把水灑了,那可就前功盡棄了。挑這一趟水回來,倆人都是渾身大汗淋漓。這樣挑回的水可真是‘滴滴皆辛苦’呀。”

     “可不是嘛。”魏曉霞說。

     龍春亮他們要去的農貿市場是在費城城裏東部的一個意大利農貿市場。說是意大利市場,實際是在意大利裔人們的聚集區的農貿市場。由於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在美國的城市裏,來自同一地區和國家的移民由於有著相同或類似的風俗習慣,常常願意聚集地住在一起。這就形成了一個個不同的城中城。中國城就是在美國大城市裏華人聚集居住的地方。就像不少華人經營中國餐館一樣,不少意大利裔的移民常常開蔬菜水果店,所以在美國城市裏的意大利城通常會有農貿市場。 這些菜店一般隻有很小的店麵,在店前的人行道上搭個棚子,擺上菜攤。這裏的農產品都是從附近的農場批發來的,相對新鮮,可又不像在超市裏的產品經過處理,所以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當然價錢也比在超市裏便宜一些。在美國的大超市裏,蔬菜和肉的價錢差不了多少。而我們華人都有著需要大量吃蔬菜的胃。中國留學生們當時為了節省錢,大多數是在意大利農貿市場買菜。

     當然在這兒買菜也需要些竅門。首先是淡價錢。雖然在菜上都有標價,但如果你買的多,或到了快關門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跟攤主談談價錢,當然你在談之前,最好先貨比三家,心裏有了數再出手。再就是看貨時不要隻看擺在攤上的菜,那都是麵子貨。你要盡可能地伸長脖子看攤位後麵的菜,因為當你買菜的時候,攤主是從後麵的筐裏拿菜給你的。最後是在攤主給稱菜時,你一是要把好關,看哪個菜不好,就堅決要求換菜,二是緊盯稱盤,嚴防他趁你不注意時耍缺斤短兩的小把戲。

     由於暴風雪,農貿市場隻有少數幾家菜店開門。龍春亮他們匆匆買好了請客和下周需要的菜就踏上了返程。

     風雪依然沒有減弱的樣子。路上的積雪已經很厚,更難分辨哪兒是路,哪是溝了。路上的汽車都盡量在路中間開,避免汽車一不小心滑到溝裏。結果時常有車在路中間頂在哪。碰到這種情況,龍春亮就會小心翼翼地讓道,可即使再小心,他們的汽車還是滑到了路邊的溝裏幾次。每逢這時候,龍春亮讓魏曉霞留在車裏,自己拿著簸箕出來挖車。他在國內油田工作時,汽車要到大山溝裏進行勘探石油的作業,車開的都是石油工人自己修的臨時土路。汽車也經常陷在泥坑裏,所以他有一些挖車的經驗。等他氣喘籲籲地把車挖出來,開回路上,頭上身上都堆滿了雪。

     等他們曆盡多次雪中挖車,開車來到家門口的路口時,不禁大吃一驚。 在大路拐到他們住的公寓樓街道的路口上堵上了有將近一尺高的雪牆。原來在美國的城市裏,街道分為普通街道和雪天緊急路。雪天緊急路一般都是城市的主要街道。當下大雪時,市政部門先清掉雪天緊急路上的雪,然後再清理普通街道的雪。龍春亮他們住的公寓在普通街道上,離雪天緊急路的路口有一百多米。這場暴風雪很大,清雪車把雪天緊急路上的雪堆在路兩邊,到路口處就堆起了雪牆。

     這可如何是好?眼瞅著就要到家了,都看到自己住的公寓樓了。可路口被雪封了,過不去。要不把車留在這兒,把菜拎回家,等雪停了,街道通了再把車開回去。不行,雪天緊急路上清出來的路很窄,車停在這路上會妨礙交通,弄不好會被拖走,還要交罰款。再不咱用簸箕在雪牆上挖一個通道出來,好讓車開過去。不妥,這雪牆有一尺多高,三尺多寬,用這小簸箕要挖多少時間呀。再說龍春亮這一路挖車,早已是又餓又累,早就沒有了那剛開始愚公移山的勁頭。龍春亮他們思前想後,最後決定現開車衝向雪牆,然後再挖,說不定能快點兒。

     說幹就幹,龍春亮把車調準方向,跟魏曉霞叮囑了一聲,坐穩,把牢,就掛好檔,轟著油門,開著汽車向雪牆衝去。隻聽轟的一聲,一片雪霧騰空而起,他們的小汽車就結結實實地一頭紮進了雪牆裏。車前車上車下都是雪塊。他們的汽車被雪從下麵架了起來。

     龍春亮叮囑魏曉霞留在車裏別出來,然後費力的推開車門,踩著積雪,拿著簸箕到車頭去挖雪。刺骨的寒風使勁地刮著,一個勁地把冰冷的雪花向龍春亮的脖領裏,衣服的縫隙裏塞。不一會,龍春亮就感到凍得直打哆嗦。他的帽子上,衣服上都堆上了不少雪,眼鏡上掛著冰碴,都看不太清楚了。他可顧不了這些,隻是一股勁地挖著。

     魏曉霞也從車裏爬出來幫忙。她看到不遠的地方有一輛鏟雪車在鏟路上的積雪,旁邊有一輛警車停在那裏。她想,要是能請鏟雪車來幫忙把路鏟開就好了。可人家鏟雪車正在工作,怎麽能來這裏幫忙呢?還是請警察來幫助叫鏟雪車吧。“有困難,找警察”,魏曉霞腦子裏不知從什麽地方冒出了這個念頭。

     魏曉霞冒著風雪一步一滑地走到警車邊上,看到一個年輕的警察正坐在車裏,手裏端著一杯咖啡在休息。警察也不容易,暴風雪還要出來執勤。魏曉霞敲了敲警車的玻璃窗,警察這時才注意到車外的風雪中站著一個外國女子。警察把警車的車窗降下一點兒,露出一條縫。頓時車裏的熱氣帶著咖啡的香味就飄了出來。

     “出了什麽事嗎?”警察問。

     “我們的汽車被雪堵在了那個路口,”魏曉霞用手指了一下,“能請你和鏟雪車的司機商量一下,幫我們挖下那路口的雪嗎?”

     警察回頭看了一眼三十多米外龍春亮他們的汽車,又轉過來掃了一眼鏟雪車說,“這暴風雪很大,鏟雪車主要來鏟開雪天緊急路。你們還是自己想辦法吧。” 他停了一下又說,“暴風雪天,你們就應該留在家裏,不要出門。” 說完,他把車窗升了上去。不再看車外的魏曉霞。

     魏曉霞又氣又惱,可又沒辦法。她隻好頂著風雪磕磕絆絆地走回來,準備和龍春亮一起挖雪。

     龍春亮他們在風雪中忙碌著,一個用簸箕,一個用掃把,氣喘籲籲地挖著積雪。倆人的臉和手都凍得通紅。忙了不知多少時間,突然眼前一亮,身後有人說話。他倆回頭一看,有一對記者不知什麽時候來到他們的身後,正以他們為背景在錄像。女記者圍著一條淺色的大毛圍脖,上麵落滿了雪花,她有烏黑的頭發,瓜子臉,精致的濃眉下一雙大眼睛使人一看就會留下印象。她拿著話筒,麵對著攝像機在講話,“大風雪中人們都躲在溫暖的家裏。可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麽幸運。這一對夫婦就不妙。他們的汽車陷在了雪堆中,而他們隻有用簸箕和掃把來挖雪。”

     正在此時,女記者突然話鋒一轉,問到,“警官先生,你在這裏做什麽?” 龍春亮他們轉身一看,才發現那個警察不知什麽時候也來到他們身後,可能是看到記者,他就跟了過來。

     警察先是一楞,然後趕緊說,“我是來幫他們挖汽車的。” 說完,他返身從警車上取出一根一米多長的鐵棍,走到龍春亮他們的汽車邊,把鐵棍插進汽車底盤和下麵的積雪之間,用力來回揮了幾下。然後告訴龍春亮試著開開車。電視台的女記者一邊拿著話筒做著現場報導,一邊讓攝像師拍著這裏發生的一切。龍春亮讓魏曉霞去開車,他和警察在後麵推汽車。汽車吼叫著,車輪飛轉,奮力將積雪向後拋去。由於沒有了車底積雪的阻力,又有膀大腰圓的警察幫忙推車,龍春亮他們的汽車終於突破了雪牆,駛到了他們公寓前的街道上。

     龍春亮剛想停下來,謝謝警察,可警察還在努力地推著汽車,原來電視台的記者還跟在他們的身後。女記者還在一邊走一邊報道,攝像機也一直緊跟著他們拍攝。龍春亮想他們可找到了一個好新聞。就這樣,警察一直幫他們把車推到了公寓樓前才停下來。龍春亮他倆也在女記者和攝像機麵前,很誠懇地衷心感謝了警察在他們困難的時候的大力幫助。這一切都被攝像機隨著女記者的解說錄了下來。

     當晚,美國三大電視台之一的全國廣播電視台(NBC)就播出了這段新聞。這使龍春亮他們在同一天就在美國三大電視台中的兩家借這場暴風雪露了一下臉。隻是在第二次的新聞中,主角是那位能隨機應變的警官先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bjszh 回複 悄悄話 一尺多高,三尺多寬隻是個雪坎兒,踩踩結實就開過去了。
helloworld1000 回複 悄悄話 very interest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