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載亮水珠的文學作品
個人資料
正文

漫步華盛頓特區係列-7-衝破絕望大山的希望之石-馬丁路德金

(2019-02-10 07:18:24) 下一個

      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的南側不遠,有一片湖泊,潮汐湖。碧波蕩漾的湖麵上,可以看到遠處高高聳立的華盛頓紀念碑的倒影,它在蔚藍天空中朵朵白雲的襯托下,十分秀麗。湖邊的堤岸上,有很多櫻花樹。每年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粉紅的或潔白的櫻花布滿了一棵棵櫻花樹的枝頭。就像天上的一朵朵彩雲飄落在樹頭,隨著溫暖的春風輕輕地搖曳。不時會有花瓣從樹上飄然落下,灑在賞花人的頭發上,肩膀上,引起一陣陣歡快的笑聲。

 

圖片來自網絡

      在美麗的櫻花樹的簇擁下,湖邊聳立著一尊白色的巨型雕像。那裏就是馬丁路德金的紀念廣場。

      馬丁路德金博士是美國乃至世界聞名的民權運動的領袖人物。他一生為爭取黑人和不同種族的合法權益,反對種族歧視,為在美國實現“公正,民主,平等和希望”的社會而奮鬥,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他是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也是當時諾貝爾和平獎最年輕的獲得者。

      1998年,馬丁路德金遇刺30年後,美國政府批準了建立馬丁路德金紀念廣場。籌建委員會從52個國家中挑選了900名著名藝術家進行設計。在最後方案確定後,中國的雕塑家雷宜鋅被選中來雕塑馬丁路德金的雕像。

紀念廣場的設計采用了馬丁路德金的名句,“衝破絕望大山的希望之石”。在紀念廣場的入口,有一座象征著種族歧視,使有色人種絕望的大山。在大山的中間,馬丁路德金的雕像把大山衝出了個巨大的缺口。他巍然屹立,雙手環抱,堅毅的目光遙望著遠方。

 

圖片來自網絡

紀念廣場的建設過程充滿了像經費籌備等各種各樣的困難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反對選用中國雕塑家的聲音。反對者認為應該由黑人藝術家來雕塑;應該用黑色或暗色的而不是白色的花崗岩;不應該雇用來自中國的工人參加廣場的施工;雕像應該能看到馬丁路德金的腳;等等。反對者還懷疑中國政府為此工程提供了部分資金。籌建委員會經過再三討論,研究和論證,認為聘用中國雕塑家純粹是基於雕塑的藝術質量和水平。

在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馬丁路德金紀念廣場終於在2011年1月落成。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等社會名流出席了揭幕儀式。

 

      美洲大陸肮髒的黑奴製度是西方殖民者在18世紀建立起來的。美國在1776年獨立和1789年建立憲法時,延續了黑奴製度。當時為獨立自由而奮鬥的美國建國者們主張“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而所有這些權力僅僅局限於白人獨享,而與當時在美國的有色人種沒有任何關係。

      由於棉花和甘蔗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幾百萬黑奴被從遙遠的非洲運來,他們像牲口一樣被賣給白人奴隸主們。在奴隸的買賣中,買主們用年齡,性別,是否健康強壯來挑選黑奴。孩子和母親,妻子和丈夫,會被任意拆開,分別拍賣。

在奴隸主眼裏,黑奴和牛馬一樣,隻是他們的財產,可以任意買賣,使用,欺淩。為了保持黑奴的數量,奴隸主們讓黑奴在未婚情況下發生性關係,以便使女黑奴懷孕生子。同時,大量白人也購買年輕的女黑奴,成為他們的性奴隸。奴隸主和他們的家人可以任意挑選他們中意的女黑奴來玩弄。他們還為這些女黑奴起了專門的名稱,“情婦(fancy lady)”。這些女黑奴在市場上的價格比健壯的男黑奴還要高。曾經有統計,一個時期佛羅裏達州75%的黑人孩子有白人的血統。

在美國有識之士的一再抗爭下,美國1808年開始禁止進口黑奴。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之後,美國建國89年之後,美國廢除了黑奴製度,賦予黑奴正常人的權利。

雖然黑奴由奴隸變成了黑人,但種族歧視的陰雲始終壓在他們的頭頂,環繞在他們周圍。當時存在著很多種族歧視的法規。例如,黑人孩子不能和白人孩子上同一所學校;黑人付同樣的公共汽車票,但必須乘坐在汽車的後部,並且要主動為白人乘客讓座;很多酒吧和餐館僅僅為白人服務,而不允許黑人入內;在軍隊裏,黑人和白人被分在不同的連隊;在公共洗手間,黑人和白人的洗手池是分開的;等等。

 

圖片來自網絡

種族歧視不僅僅是針對黑人,它針對所有那時在美國的有色人種,盡管很多有色人種是美國公民,本應該享有美國人應有的各種權利,也難以躲避種族歧視的惡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強製收容日裔美國人”就是一個例子。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之後,羅斯福總統簽署命令,將在美國的大約13萬日本人強製收容到拘留營。盡管其中將近8萬日本人是在美國出生的,甚至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美國人。但隻要一個人有1/16的日本血統,就被認定為日本人。

從1942年2月開始,這些日本人不得不在很短的時間裏用低價賣掉自己的農場,商店和財產,攜帶有限的衣物,拖家帶口地進入拘留營。

 

圖片來自網絡

美國最高法院1944年12月命令停止執行強製收容日裔美國人的法令。在拘留營的日本人每人領到25美元和一張返回原住地的火車票。收容日本人的拘留營在1945年底被撤銷了。而那時,很多日本人已經無家可歸,隻好返回日本或前往其他國家。

在日裔美國人社團的持續要求下,卡特總統1980年命令調查此事,並於1988年向當年被拘留的日裔美國人道歉,同時發給幸存者或他們的後裔每人2萬美元的補償。

美國曆史上的排華法案又是一個嚴重種族歧視的例子。美國1848年開始期修建橫跨東西的鐵路,隨後西部的淘金熱,都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工。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背井離鄉橫渡大洋來到美國。他們為美國建設和繁榮做出了巨大而不可低估的顯著貢獻。隨著鐵路的完工和地表金礦的減少,自1868年開始,各種排華的聲音和勢力紛紛抬頭。他們認為華人工資低,工作時間長,搶了當地白人的工作。反對者則反駁說,華人勤勞且肯吃苦,給政府帶來大量稅收,而且他們多數人年輕而不需看病,沒孩子而不需占用教育資源,對社會有貢獻而無負擔。

最後,排華勢力占了上風,美國國會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在此法案下,禁止任何中國勞工和礦工進入美國境內,而當時要向美國邊境官證明自己不是勞工是極其困難的,這就基本斷絕了除了中國外交官以外入境美國的可能。法案也禁止中國婦女入境,以免她們與境內的華人結婚,也不允許美國境內華人的家屬從中國來美團聚;已在美國境內的華人不允許加入美國籍,不允許取得永久居留權;也不允許他們與白人婦女結婚;除了正常的稅收之外,他們必須按期向政府再交一種特殊的稅。每個在美國的華人必須向當地政府登記,取得證明,否則就會被遞解出境。自1888年開始,拒絕境內的華人在離開美國後返回美國。

而在同一時期,美國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移民限製。到了1924年,部分排華方案被擴展到除了菲律賓以外地亞洲人種。

這是在美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以種族為理由而全美實施的歧視法案。此法案開始時是十年有效,但1892年繼續有效後,在1902年變成了一項永久有效的聯邦法律。

在排華法案開始的幾十年裏,很多華人與美國政府打官司,進行抗爭,這類法律案件多達1萬多起。其中美國政府與朱托尼(Ju Toy)的官司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朱托尼是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具有美國國籍。他自以為不在排華法案的管轄之內,回到中國省親。在返回舊金山時被美國移民官以排華法案為由拒絕其入境。他隨即與政府打官司,一直打到美國最高法院。最後,最高法院的判決是,排華法案並沒有把美國公民中的華人排除在外;移民官有決定入境人是否具有公民權的最後決定權力;由於移民官對他已經做出了禁止入境的決定,即使朱托尼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不需再進行有陪審團的法律重審。於是,朱托尼被強行遞解回中國。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是美國的盟國。從1943年12月開始,排華法案有了鬆動,允許每年可以接受105名從中國來的移民。

直到1952年,即排華法案實施70年後,這個帶有明顯種族歧視的法案才被終止。

經過華人社團長期的抗爭和努力,美國參眾兩院分別在2011年和2012年通過法案,即排華法案建立129年後,宣布排華法案是種族歧視的產物。但是沒有道歉,也沒有賠款。

據201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華人在美國大約有330萬人,是亞裔美國人中人數最多的,占美國人口的1%左右。由於華人在不同年代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教育,經濟,從業等各方麵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還未形成引人重視的社會力量。

 

有醜惡的種族歧視,就有反對種族歧視的抗爭。多少年來,以黑人團體為主導的少數族裔進行了頑強持續的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公正的民權運動。馬丁路德金就是民權運動的傑出代表。既然種族歧視是有著社會基礎和邪惡勢力的支持,反對種族歧視的抗爭就必然有巨大的風險。美國政府懷疑馬丁路德金與共產黨有聯係,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和國家安全局長期監視他的行動,監聽他的電話。馬丁路德金多次被捕,多次遭到暗殺威脅,直至1968年4月被害身亡。

在馬丁路德金和其他民權運動活動家的領導下,美國的民權運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一係列反對種族歧視的法律被通過。不僅種族歧視是違法的,年齡歧視,性別歧視等目前都是被美國法律所禁止的。這些法律為包括華人在內的少數族裔,能夠在學校裏,工作中,社會上享有與其他種族一樣的權力和待遇提供了法律保障。

正如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馬丁路德金紀念廣場揭幕式上講的那樣,直至今天,我們的民權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包括種族歧視的形形色色各種歧視還躲在陰暗的角落裏伺機而動。人們應該繼續馬丁路德金未完成的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使世界更加美好。

來到馬丁路德金紀念廣場,跟隨他的足跡,穿過那座意味著絕望,充滿歧視的大山,站在他巨大的雕像旁,迎著他那堅毅的目光,仿佛聽到他那鏗鏘有力的聲音,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人人真正實現生來平等;有一天,人們不再以膚色而以品格來評價他人; 有一天,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孩子們情同手足,攜手並進。… 有一天,美國社會能真正實現平等,自由,公正和正義。

這是馬丁路德金當年的夢想,也是大多數美國人的夢想,更是美國夢的重要部分。很多人隻知道美國夢是有房有車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而平等,公正和正義的精神是美國夢的基礎和重要部分,是美國夢的靈魂。隻有實現了美國夢的靈魂,才能保證大多數人實現物質的美國夢,並能持續地保持和發展。

夕陽西下,紀念廣場周圍的團團櫻花在夕陽下顯得更加美麗動人。金黃色的陽光灑在馬丁路德金的雕像上,他的身邊是來自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的遊客。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年齡,不同語言,不同穿著,他們在紀念廣場上一起重溫著馬丁路德金的奮鬥曆程。遊客們仿佛聽到馬丁路德金在默默地無聲地叮囑人們,不要忘了夢想,不要畏懼絕望和挫折,夢想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夢想要靠大家克服困難,共同奮鬥才能實現。

參考網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Luther_King_Jr._Memoria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Luther_King_J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Exclusion_A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ment_of_Japanese_American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Exclusion_A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v._Ju_To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Chinese_American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lavery_in_the_United_Stat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cism_in_the_United_States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