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載亮水珠的文學作品
個人資料
正文

“我的小祖宗,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孩子,老人,鐵飯碗在美國(1):知青洋外傳(8)

(2016-01-31 14:28:36) 下一個

     大多數留學生在美國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自己的孩子們創造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特別是老知青們,自己在十幾歲就去了偏遠的農村,吃了不少苦,受了很多罪。雖然是個人生的磨練,可沒有人想讓自己的孩子再過那樣的日子,再受那種磨練。再加上知青們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都拚命地補習文化,像冬天裏挨過凍受過寒的人就格外珍惜春天一樣,玩命利用一切機會提高自己。他們那時常常顧不上照顧自己的孩子。現在到美國了,一旦情況稍微好了一些,工作相對穩定了,就千方百計地想補償對孩子的遲到的愛。有的留學生對孩子那真是說一不二,孩子要是說要星星,那說什麽也要想方設法地弄兩顆來。

     美國是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國家,也是一個無時無處充滿了誘惑的地方。隻要稍有一些物質基礎,小孩子生活在這裏, 那真是和在天堂裏差不了太多。 就說吃吧,超市裏五花八門的好吃的,麥當勞裏的特號漢堡包,冰淇淋店裏美味冰淇淋,各種餐館裏的山珍海味,保證把你在短時間裏像吹氣球一樣吃成一個大胖子。再說玩吧,電影院裏有無數形形色色的電影,遊樂場有各種千奇百怪的遊戲,電視裏有數不清吸引人的節目,還有那令人愛不釋手的遊戲機,琳琅滿目的玩具。孩子們整天被這些誘惑包圍著,隻要玩上了癮,早就把學習和功課扔到一邊去了。

     留學生們發現,孩子們來美國不久就有了他們意想不到的變化。如何教育孩子,使他們將來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成功,這是一個留學生們聚在一起的時候經常討論的話題。無論是在聚會裏,還是周末在買菜時相遇,留學生經常談論的就是各自孩子的情況。這不,在一次留學生的家庭聚會上,人們手裏端著各家帶來的豐盛的美味,又圍坐在一起談起了這個熱門話題。

     老趙在來美國之前是上海一家中學的副校長,他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套獨到的理論和方法。而且他的女兒在來美國之後在當地的學校裏不但學習成績很好,而且音樂,體育各方麵都很優秀。

     “老趙,你是怎麽教育你的小孩的?快給我們講講,我們都希望學學你的寶貴經驗呢。”龍春亮迫不及待地對老趙說。其他幾個人也立即湊了上來,希望聽聽老趙的教育高招兒。

     “孩子的教育可是一門挺深的學問。” 老趙雖然來美國之後改行做了計算機程序員,可畢竟在中學當了孩子王多年,一提起老本行,立馬來了精神。他直了直腰板,清了下嗓子,就打開了話匣子。“老話兒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全看家庭,學校和社會如何教育他們,影響他們。首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什麽樣的父母,就有什麽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你想要孩子不說髒字,你就首先不能遇上什麽不順心的事就罵罵咧咧。你要孩子努力學習,你就要自己平時在家別老看電視,有空兒就鑽研一下業務。你要是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背地裏老說別人的壞話,孩子遲早會跟著學。”

     “我們是很注意,” 小王插嘴到,“可孩子他們在學校,在社會上接觸很多人,他們的朋友對他們的影響有時比我們還大。”

     “這要看是好的影響還是不好的影響。在美國這地方和國內不同,方方麵麵的誘惑太多。中學裏就搞男女朋友,比衣服牌子,等等都是不好的。這就好像拔河一樣。做父母的要用正麵的東西去影響孩子,日積月累地引導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

     “可這河該怎麽拔呢?” 小王追問到。

     “經常講別人家孩子成功的故事,鼓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多和他們一起運動。更重要的是要在家裏建立好的規矩,像自己收拾房間,幫助父母做家務事,隻能在周末或假日做完作業之後才能看電視,玩遊戲機等等。要和孩子很好地講明白為什麽要有規矩,和賞罰的尺度。他們做到了,一定要表揚,肯定他們的努力,給點兒小的獎勵。”

     “可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就拿電視來說,有那麽多五彩繽紛的節目,他們的同學都在看,在學校裏談論。要孩子控製自己是非常難的。”小王還是不依不饒地說。

     “這就是為什麽規矩一旦建立了,他們也同意了,就要堅決執行。否則父母就沒有威信了。例如我的女兒房間裏有一台新電視機。我們家規定隻有周末或節假日才能看電視。她一直做得挺好。可有一天,我發現她周三的晚上在房間裏看電視,我問她為什麽不遵守規矩。她說作業做完了,同學們都在看一個節目,她也想看。我那天給了她一個警告,因為她違反了我們共同建立的規定。幾天後我又發現她悄悄地在工作日的下午看電視。於是我就宣布她的房間裏不能放電視了,因為這台電視不是為她所用,而是成了她的主人,使她無法控製自己,不能在平時安心學習。為了斷了她的念想,我把那台挺新的電視機從她的臥室裏搬到我家門外的街邊上。然後我和女兒一起坐在窗口邊看著那台放在街沿的電視機邊和她談話。女兒一直哭著承認錯誤,要我把電視機搬回來。我與她講,你已經犯過一次這種錯誤,我給過你警告,而你又不能控製自己,再次違反了規定。如果我把電視機搬回來,你就有可能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中國人到美國來不容易。這裏的競爭十分激烈,你要是不比這裏的美國人優秀很多,就無法在這裏生存,更不用說成功了。到那時,你就會像匹諾曹的故事裏變成驢的孩子那樣隻能任人宰割,掙紮在社會底層的生存線上。我們說話的時候,街上人來來往往,有個人看了看電視機,就抱起來走了。女兒頓時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睜睜地看著那個人抱著電視機走遠了。從那次起,她真正地明白了,我家的規矩隻要大家都同意了,製定了,就不能違反,否則就會受的懲罰。”

     “哇,真是舍不得電視機,教育不好孩子。” 小王在一旁感歎到。大家早有耳聞,老趙的女兒現在非常優秀,不但門門功課拿高分,還是學校交響樂團裏的小提琴手,又是校遊泳隊的主力。

     “唉,你們聽說了嗎?老高的孩子被政府收走了。” 小曹這時插嘴說到。

     老高是東北人,在國內是搞航空的,到美國之後雖然讀了個物理碩士,可是工作一直不怎麽理想。他的兒子鋼琴彈得特棒,別的孩子多半把彈鋼琴當成負擔,可他兒子喜歡彈鋼琴,每天都主動練琴。你聽他兒子彈琴,能感覺到琴聲中有一種感情。聽說他兒子在學校也小有名氣,經常在學校的晚會上表演,而且是壓軸的節目。龍春亮到老高家,也喜歡聽他兒子彈鋼琴,每次總免不了由衷地誇獎他幾句。他兒子也就彈得格外賣力,經常龍春亮要離開了,他兒子還要求他別走,讓他再彈一支曲子給龍春亮聽。龍春亮總是高興地留下來, 欣賞一會兒他那充滿感情的演奏再走。

     “快說說是怎麽回事。” 一聽到老高的兒子被政府收走了,龍春亮馬上想起他兒子那彈鋼琴的樣子和那雙在鋼琴鍵盤上靈活跳動的手。

     “嗨,” 小曹歎口氣說,“老高是東北人,脾氣不太好,再加上工作不順,在家裏有時就拿孩子出氣。他還認為對孩子打是疼,罵是愛。孩子稍有不合適的地方,他就打一頓。他也知道在美國不能打孩子,可又改不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就隻是打屁股。孩子挨了打,就去找媽媽哭訴。老高的太太小程管不了老高,隻好安慰孩子,還叮囑孩子千萬不能在學校裏說挨爸爸打的事。”

     “老高的孩子挺聰明的。講清道理就可以了,怎能老打孩子呢。” 龍春亮從心裏覺得這孩子真可憐。

     “誰說不是呢。” 小曹喘口氣繼續說,“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學校不知從哪兒聽到了老高打孩子的風聲,把小程找到學校去問。小程哪兒能承認呀,孩子當著媽媽的麵也是一口否認。學校沒有證據,也沒辦法。可在家裏,老高還是不改他的臭毛病。”

     “有一天,有個社區的工作人員,是個從台灣來的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她約小程一起吃中飯。吃飯的時候,東扯西扯,家長裏短地說在美國生活不容易,特別是帶個孩子。漸漸地小程對這人有了好感,就不由自主地向她訴苦,講老高在家如何脾氣不好,有時還打孩子。沒想到這女人私下裏悄悄地錄了音。當晚就帶著兩個警察到老高家,說他們虐待孩子,把孩子當場帶走了。”

     “這下糟糕了。這是社區把這事告到了法庭。如果法庭判你家虐待未成年人,可以剝奪你的撫養權,把你的孩子交給另外的家庭收養。” 老趙在一邊插嘴到。

     “可不是嗎。這下老高傻了眼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在家裏打孩子能闖下這麽大的禍。他和小程趕緊請律師,誠懇地認錯,說自己是新移民,初來乍到,以後絕不打孩子了,等等。經過律師的周旋,法院批準他們在以後的三個月裏繼續撫養孩子,社區的人定期上門檢查。 三個月後法院會根據老高他們的表現做決定。這樣,孩子在幾天後又被送回家來了。老高從此才痛改前非,再也不敢打孩子了。”

     “這老高,嚴重的虐待兒童案子是可以進監獄的。” 老趙說,“教育孩子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道理,他們才能自覺地去做。哪能打孩子呀。你打了孩子,他不但得不到教育,還很可能在心裏記恨你,弄不好會記你一輩子。”

     龍春亮心裏想,在教育孩子上,真得向老趙好好學學。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