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載亮水珠的文學作品
個人資料
正文

當幸運從眼前飄過(5):難道你就沒有不順或者背氣的事兒嗎?

(2015-12-14 18:38:33) 下一個

聽到我的問題, 老孫緩緩地看了我一眼慢慢說到,“有人說, 人生一世, 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咱們這些人, 經曆文化大革命, 又上山下鄉, 不幸運的事, 倒黴的事, 遭難的事多得很.”

“我原來小時候的夢想是當科學家, 搞發明創造. 你知道北京四中是北京市有名的好學校, 我就想著將來能上清華大學. 可文化大革命一來, 全亂套了, 夢想泡湯了. 我母親是中學老師, 班主任, 更是首當其衝, 關到學校的牛棚裏挨批鬥.”

“是呀, 文化大革命真是一場災難.”我也想起我們家那時因為爸爸是個幹部, 家裏被抄家的事.

“咱們到農村插隊, 從城市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中學生, 一下變成了臉朝黃土背朝天, 自己種地, 砍柴, 做飯的農民. 這裏咱們吃的苦頭, 遭的罪就多了去了. 你說是吧?”

“可不是嗎.”老孫的話使我回憶起在陝北的山溝裏的經曆.

“經過插隊我們失去了很多, 要說得到了什麽, 那就是我們吃過了插隊的苦, 經過了陝北的磨練, 以後再有什麽困難就擋不住我們了.”

“我可從來沒有這麽想過.”我聽了老孫這麽說, 有點兒意外.

“後來, 我被招工到了油田, 一晃幾年過去了. 工農兵可以上大學了. 我那當科學家的夢又有點兒死灰複燃. 我在油田連續三年報名, 要求上大學. 一開始是隊上不同意, 好不容易把隊上說同意了, 處裏還是不批準. 理由隻有一個, 你是幹活的好手, 你上學去了, 誰來幹活呢?”

“到了第三年, 清華大學整好在我們油田要招學生. 我先找了從北京來招生的清華老師, 他很同情我, 說隻要油田同意, 他就可以招我去上學. 我興奮得一溜煙地闖到油田勘探處的黨委書記辦公室, 滔滔不絕地講我如何盼望能上大學, 畢業後保證回油田來工作, 那時將能多做貢獻. 書記倒不介意我闖他的辦公室, 我講了三個小時, 他就悶著頭聽了三個小時, 可就是不說話. 末了, 他隻說了一句, 你是油田的勞模, 標兵. 你不能走. 就這樣, 他把我精心準備的計劃給槍斃了. 我難過得一塌糊塗, 可又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我徹底理解和明白老孫當時的處境和心情, “你真是倒黴, 可又沒辦法. 那個時候, 人人都是在單位的人, 是在組織裏, 根本沒有什麽自己決定的餘地, 更談不上辭職, 自己找工作了.”

“又過了幾年, 高考恢複了. 我那死灰被高考的風一吹, 又冒出了似隱似現的火星. 我立即在工餘時間開始複習功課. 不, 應該說是學習功課. 咱們在文化大革命開始時初中一年級還沒讀完, 現在要去考大學, 那就要學會中學所有的課程, 什麽數學, 物理, 還有化學. 我都要現學. 我們油田是在窮鄉僻壤, 遠離城市. 我想方設法找齊了中學的課本. 油田工作當時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每天下工回到駐地都很晚. 別人都去打撲克, 下棋, 吹大牛, 而我則千方百計找個安靜的地方學習, 有時在汽車的駕駛室, 有時在倉庫, 沒有電燈, 就收集蠟燭. 反正我是下死決心, 無論如何要抓住這個機會.”

“高考的日子終於來了. 我當時已經跟著油田來到江蘇參加油田會戰. 所以我是在江蘇當地參加高考. 高考那年在江蘇是分為地區考和省考. 油田所在的縣有二百多人參加地區考試, 考試通過的有二十八人, 我在名單上. 省考後隻剩下五人, 我還在名單上. 突然在通知體檢時我的名字被換了. 當時我就急了, 趕緊找油田負責的領導想辦法. 他們也著急, 帶著我到當地的高考招生辦公室交涉. 可那裏的土地爺根本不告訴我們任何理由, 甚至沒有任何信息. 我憤怒, 我咆哮, 可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油田的領導也是愛莫能助. 記得當時我回到駐地, 在洪澤湖畔的大堤上狂跑, 恨不得一頭紮到洶湧的湖水裏.”

我默默地看著老孫動情地述說, 心裏充滿了對他的同情.

“後來, 我回到了北京工作, 遇到了電視大學招生. 雖然聽說上了電視大學, 分房和漲工資都會失去資格, 我還是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入學考試. 當時我們院還在北京遠郊區, 辦公室緊張. 我們的教室就在一間活動板房裏, 冬天賊冷, 夏天極熱. 這不算什麽, 咱們在農村幹過, 這點兒苦不算啥. 你知道, 電視大學就是看著電視上課.. 做作業沒人批改, 有問題沒人求教. 咱們的中學的課程底子全是自學的, 遇到的難處多極了. 而我想, 好不容易有了這次學習的機會, 拚了命也要學好. 我就多找課程的參考書, 周末回到城裏, 就騎著自行車到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 打聽到教那門課的老師, 到老師家裏去登門請教. 老師們都非常熱情, 詳細給我講解, 直到我明白為止. 就這樣, 三年多的電視大學一晃就過去了. 我真是覺得學到了很多知識. 由於成績優秀, 我被評為北京市的電視大學優秀畢業生. 我也從心裏感激電視大學.”

聽著老孫興致勃勃地講著, 我想起自己也同樣有上電視大學的機會, 可是當時工資很低, 覺著在上電大的時候不能漲工資, 就放棄了那次機會. 那時候覺得就是上了電大, 拿了文憑, 也說不出會有什麽用處. 現在聽老孫這麽一說, 看起來是有一點兒後悔.

我突然有些好奇, “老孫, 你那時候那麽努力, 你是知道以後一定有這些機會, 能像現在這麽幸運嗎?”

“看你說的,”老孫笑了起來, “我又不是神仙, 當時怎麽能知道後來的事情呢. 我奶奶說過, 未來之事黑如漆嗎. 這一點兒都不錯.”

“那你那時候為什麽還能那麽努力呢?”

“我那時候總覺著吧, 人不能糊糊塗塗地活著, 總要有生活的目標, 對自己有所要求, 時時想著怎樣提高自己, 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我覺著吧, 隻要咱們不斷努力, 時間長了, 總會有機會的, 人家不是說什麽, 天生我才必有用嗎. 要不, 要是沒本事, 就是撞上個機會, 擺在你跟前了, 你可能根本看不到它, 即使看到裏, 你也沒法抓住它.”

“那你對那些不順的事難道不埋怨嗎?”我輕輕地試著問道.

“哪能不難過呀. 想起那些不順的事, 心裏就不舒服, 生氣, 甚至憤怒. 等我冷靜下來想想,覺得自己在那兒發火,抱怨,責備,認為不公平,又有什麽用呢? 是想得到別人的同情甚至憐憫嗎?就是得到了同情或憐憫,事情能有任何改變嗎?不但於事無補, 而且自己的情緒隻能沉浸在悲觀痛苦之中。世界上的事是複雜的,明白人應該多想想自己為什麽碰了釘子,踩了西瓜皮摔了跤,要琢磨如何對付以後可能的釘子,怎樣早點兒看到西瓜皮,而不去踩。說白了,什麽是聰明人,聰明人不是沒有倒黴的事, 他們是能吃一塹長一智,不斷磨練來提高自己,凡事都在學習而變得更聰明的人。你說是不?”

“有道理, 有道理.”我連連點頭.

不知不覺地天漸漸地亮了. 大街上的人慢慢地多了起來. 有早晨起來遛彎的老大爺, 有的手裏還提著個鳥籠, 一邊走, 嘴裏哼著京戲的調子, 一邊晃悠著手裏的鳥籠. 大媽們則提著菜籃趕著去菜市場買菜, 順便帶回早點. 已經有係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們背著五顏六色的花書包, 連跑帶跳地去學校, 留下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老孫站起來, 伸了個懶腰, 做了幾個擴胸運動, 扭頭對我說, “得, 咱們也聊了一晚上了. 你幫我看著這馬紮, 我得把自己打扮打扮, 該準備進去簽證了.”

我把他的馬紮朝我這邊拉了拉, “沒問題. 我給你看著.”

老孫伸手提起他那挺大的書包, 邁步朝著街對麵的胡同裏走去.

我心裏有點兒納悶, 他是幹啥去了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