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佛法裏的析空觀和一些物理研究的相似
這些年聽了不少科學家的故事和理論,起初是蹭著聽,家家小的時候,玉看每天下班回來吃過晚飯,都會給家家讀一些英文版的科學的曆史,以及科學家們的故事,我每天也都會在一旁蹭著聽,盡管我當時身體不好,每天念佛,但晚上和他們坐在一起蹭著聽科學家們的故事卻基本沒落下,從亞力士多德,到培根,到麥克斯維,特斯拉,達芬奇,牛頓,愛因斯坦,波爾,費恩曼,等等等等,很多西方科學家的故事我都聽過,他們都發明了些什麽,提出過什麽樣的理論,對人類有什麽樣的貢獻,我大體都知道;玉看給家家講了十多年,我也蹭著聽了十多年,後來家家長大,離家獨立出去後,玉看仍然經常講一些科學家和其他對人類有貢獻的人物的故事,不過後來隻剩下我一個聽眾,我和玉看這些年幾乎每天都會一起出去散步,散步途中,他就講他的學術,講科學家們的故事,我是個很好的聽眾。我呢,就給他講中醫的一些理論,講一些病的症狀和怎麽樣飲食調理,講佛法的一些理論,我們還一起聽過一些曆史,藝術類的視頻,我寫的文章他也都會讀一讀,因此交流的話題很多。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玉看經常給我講量子力學裏的一些事情,他說有的科學家研究量子力學,從量子,到分子,原子,質子,中子,到誇克,最後有的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粒子也可能不存在,而可能是波,或信息。而有些科學家研究到最後,甚至得出了一個結論,說這個世界可能是虛幻的,是幻像。這些科學家們給周圍的親人和同事這樣說,周圍的人都很驚詫,驚奇地看著他們。我就給他講佛法裏的析空觀,感覺其中有些相似。
佛法裏有一種最初的修學法門,叫析空觀,好像是來自於《愣伽經》,(具體需要查證,有時讀經時間長了就會相混,讀那部經似乎已是近二十年前了。)佛法的析空觀大約是這樣的意思,如果我們將一個物質,具體的說,這物質可以是一座山,(或者是一個人,無論這物質是什麽,)我們將這個物質逐步細微處觀察剖析,現在具體比如說是一座山吧,它是由無數大大小小的石頭組成的,將這些石頭打碎,你會發現石頭是由無數小石頭組成的,再將這些小石頭打碎,會發現是由無數更細微小石粒組成的,再將這細微的小石粒打碎,會發現是由很多的微塵組成的,再將這些微塵打碎,會發現是由無數極細微塵組成的,如此窮其究竟,發現的就會是一切物質的含藏識,亦名阿賴耶識,和科學家們所說的信息或者波相似,我們所有的善惡種子都含藏在在這個阿賴耶識裏,這個含藏識其實不是物質的本體,而一切借助任何儀器或用六識思惟的研究都不能探究到那個本源。(含藏識的本體是我們光明的自性,需要六根從六塵裏回光返照,一心修證才能證入。)再返觀我們所見的一切物質,則是由塵,微塵因緣聚合短暫存在且不停變換的一種現象。
觀察以及窮究到物質的空性及含藏識其實不是圓滿的正知,圓滿的正知正見是回轉六識,澄心靜慮密密細觀本源光明心性,靜極光通達後照見萬象,而起妙用,方是圓滿正見,析空觀也隻是最初一步。
其實我們現在末法時期,大部分人很難證入,因此很多大師都是勸人,生活中修善修福,老實念佛,命終時求生佛淨土。到淨土去慢慢修證。那裏沒有生死,在那裏早晚一定會證入。所有一切有關現象和現象的本體的事情慢慢都會通達無礙。
人生迅速,呼吸之間,一口氣上不來,就是下一生了,不求生淨土,恐怕還沒等研究明白,沒等悟入證入,此生就結束了。因此修善修福,求生淨土,是為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