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我們說到日本加入金本位的時候有過這樣的敘述“你篤定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發行你的貨幣,紙頭的數字的都可以,反正你的日元流來流去,最終總要流向倫敦的嘛,1鎊9.7元,我有多少結算多少。”這個話是沒錯,但是日元是不會直接流向倫敦的,它最先流向的地方是最近的上海的外匯市場,當時的遠東第一大外匯市場,在那裏被賣出,兌成銀元,英鎊,美元,當日元供應過量時,套利者(一般都是銀行,具體到當時的上海就是匯豐等外資銀行)出手買入日元,同時在倫敦,紐約賣出日元,將這個過量的供應傳導過去,最終由日元平準基金買入日元注銷。這個就是所謂“二級外匯”的具體流程。它是依附在英鎊上麵的,二級外匯的持有人除去對日支付,剩餘部分必然要就近尋找市場兌換成一級外匯才算放心。嗯,不對呀?就近嘛,應該是東京外匯市場呀,怎麽跑到上海來了?這個就要說到日本的工業化的特殊性了,日本的工業化部分地發生在中國。
截至目前我的敘述中的外部對華投資都是因為國際收支出超而被動引發的。貿易也好,服務也好,盈餘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匯出去,留在了中國。或者由中國政府主動借債投資,比如鐵路。外部世界對中國主動投資這不太可能,在國際收支入超的情況下,將入超部分投出去,這是正常做法,超越這一部分,擴大投資這個即使在今天也比較罕見,大家把這種行為叫做援助,有辦慈善的意思。或者收購海外優質資產,作為外匯儲備的結構調整。這個好理解的,你有錢?你先投你自己呀!先己後人嘛!日本的工業化的特點是它在地理上溢出了日本的範圍,投到了朝鮮,台灣,中國。原因大家都清楚,就不說了,說說它的量。
日本1905年拿到了南滿,對東北的投資隨即展開。可是日本哪來的錢?都說馬關條約,這個不對。馬關的3.6億日元賠款,打仗的時候就已經用的七七八八了。人家是借錢打仗,賠款還債。馬關賠款對日本最大的貢獻是讓日本能在倫敦存一筆平準基金,大概8500萬日元吧,以此為本,加入了金本位。錢都是從金本位上來的。這個就是鬆方正義的高明之處。滿洲的第一筆開發資金是在倫敦發債而來的,1400萬鎊,合1.35億日元,有張表告訴你這1.35億哪裏去了。(見後頁)那麽你看,日本這1400萬鎊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倫敦,它是用日元投下去的。日本人非常喜歡玩這樣的把戲,日元投入,七繞八繞,最後到達倫敦被平準基金買入注銷,這段從生到死有個life span,生命周期越長,日本就越占便宜,實際上日元在透支信用,延長外匯儲備消耗的時間。日本對中國入超之外的投資都是這種日元投資。這種投資,比如眼前的這1.35億裏麵除去對海外進口的支付,必然有一部分花費在了東北。土地購買,工人工資,建築材料,食物。就是說日本用日元在東北調集了中國的資源。豈止是在東北,當時建設中的南滿形成一個高物價中心,牽動整個中國北方的物
投資類別 | 投資額(千日元) |
鐵路 | 72262 |
其中南滿線 | 48125 |
其中京奉線 | 24137 |
工廠 | 6065 |
船舶 | 4893 |
港灣工程 | 10967 |
礦業 | 12248 |
電氣及煤氣 | 6045 |
旅館 | 1617 |
地方機關營造 | 4061 |
地產 | 9771 |
建築物 | 10550 |
合計 | 138434 |
資向這個中心流動。中國商人交付了物資,服務,拿到的是日元。這在當時是很自然的事。當時的天津在中日貿易額中約占13%的交易量,均以日元支付。因此日元在天津公開流通,且數額不小。[1]那麽必然有部分天津的日元流入上海。這就是上海外匯市場日元供應的來源之一。好,最重要的問題,量是多少?
有一本書“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投資”可以告訴你直接投資多少,間接投資多少,日本多少,英美多少,以美元計價。它的數據來源估計還是來自雷麥。根據雷麥的研究截至1930年,外國在華投資共30億美元,其中歐美20億,日本10億,按20年代的日美購買力平價匯率的平均值來計算大概27億日元,要是按32年貶值後的日元匯率算就是30億日元。那麽這個數據對不對?我們來看看日本方麵的資料。根據日本戰前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日本資本項下從1894-1913年是淨流入長債,淨流出短債,流出餘額為2.6億日元。這個流出的方向不外韓,台,滿。大部分應該流入了東北。[2]1914-1929年,日本改變了外債策略,淨流入短債,淨流出長債,流出餘額27.5億日元。就是說1894-1929年日本對外投資減去外國對日投資總共30億日元左右吧。外國對日直接投資在20年代就是NEC,通用汽車等一些電氣合資企業,截至1928年的投資總額才1億日元。因此30億日元應該被看作是日本對外投資額,這個數據和雷麥的研究對的起來。
這個錢大部分應該投到了中國。而且這錢不是日本自己的,是日本從倫敦市場借來的,1894-1929年日本長債淨流入14.1億日元,短債淨流入32億日元,共流入46億日元,日俄戰爭打掉10億,其餘都是建設費用,6億留日本,30億投出去了。當然日本對本國的投資不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不要誤會日本隻留6億給自己。不過日本對外投資,的確可以用“瘋狂”來形容,1913-1925年,其海外投資額常年盤桓在國內固定資產值的15%左右,1916年達到25%。你沒有聽錯,是全部國內固定資產總值的25%!就是說日本差不多在海外建設了相當於國內的整套現代工業和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難怪20年代日本本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是負的。錢都投到海外去了嘛!這還是借錢投資啊!別說,日本人還真是把別人的老婆當成了自己的老婆。童真的可愛。那30億的投資,不管是投在東北,朝鮮,台灣,隻要是日元投下去的,最終這些日元不外二個去處,回流日本,流入上海,香港外匯市場,主要是上海,這就衝擊了上海外匯市場。1913-1920年是戰前日本投資中國最厲害的時候,也是衝擊的最厲害的時候。
說到這裏,把問題說清楚了嗎?還是沒有。中日關係太複雜,一般人對中日關係的理解又太簡單。奈何!頭腦活絡的同學應該注意到了我上麵講中日貿易逆差的數據24億日元。中國對日出超又何止這24億? 1920-1929年日本的運輸入超就14億元,大部分來自中國。那還有投資收益呢?估計1894年到戰前這段時間裏,中國對日國際收支出超總額應該不會低於 40億日元。這40個億裏麵總會有通過匯豐匯出的,要不匯豐的橫濱分行開著幹啥?多少?不知道,10億好伐?那剩餘的30億,不管是不願或者不能匯出,直接從經常項目轉入資本項目,還是利用投資進來的日元匯出的,其金額總歸是30億進,30億出,正正好好。哪裏來的日元供過於求呢?以1918年到1925年的白銀流入金額來估計,這個過量的供應至少是10億日元。這10億日元哪裏來的?以我目前的知識還不能清楚地回答這個問題,可以試著說說我知道的幾個來源:
一個是中國政府借款。按理政府借款應該包涵在30億裏麵的,但是日本的事情很難說,日本人喜歡搞很多特別賬號,到處藏藏掖掖。對中國政府的貸款為什麽要藏著掖著?不是說銀行團規定不能單獨行動嗎,日本就讓西原出麵以私人名義貸款。所以也有可能這筆款子在30億統計之外。
日本參與的第一個銀行團大貸款就是老袁的善後大借款。日本人不滿意這樣的貸款形式,因為這種貸款是外匯貸款,參加者必須拿出英鎊入賬,然後兌出自己庫裏的白銀。這種形式的貸款是英國安排的中國金融貿易管理的一部分,前麵說了必須要先有英鎊入賬的道理。但是對日本這是很大的麻煩。因為日本缺的就是英鎊。日本政府的外匯儲備不是錢,實際上是債務抵押品。什麽債務?商家出口創匯,日銀拿日元買斷了這個外匯,叫做結匯。發出去的日元就是對日本人民的負債,收進來的外匯就是抵押品。隨便動不得的。當然人人想動這個抵押品,變著法兒地動它。那麽如果對外投資也好,放債也好動用了外匯儲備,而且變現程度不高的話,實際上就是抵押品貶值,規模大了危及日元的信譽。你欠條不值錢了嘛!
再者,放出去的外匯你又控製不住它的流向,一部分會回流日本,造成二次結匯,一份抵押品,借出去二份的錢。你把你房子同時抵押給二個不同的銀行試試?所以日本最願意借出日元,不願借出外匯。這就是二級外匯國家的窘態。不獨日本,誰都一樣,現在也一樣。昨天新聞,中國向尼泊爾地震災民捐了2000萬人民幣,合300萬美元,那為什麽不直接捐美元呢?尼泊爾災民拿美元多好,全世界可以使用。道理是一樣的。這個就是英國拉攏日本加入銀行團,日本卻不怎麽上心的根本原因。日本想單幹,單獨對華貸款,出借日元。西原貸款就是這麽來的。這個貸款有廣狹義之分,狹義的西原貸款就是指段祺瑞借的1.45億日元,廣義的西原貸款指1914-1925年間所有日本公私單位對各級中國政府的日元貸款。金額約3.86億日元。這些日元一到手就會被拋向上海外匯市場換取銀元,老段的丘八們可是要白花花的大洋的。
二個,是當時中國流通著各種各樣的日本鈔票。第一要說得就是日本軍票。軍票就是欠條。日本這個國家有意思,軍隊開到哪裏,吃飯就吃在哪裏。你看英國,隨便軍隊開到哪裏都使用當地貨幣,軍隊不直接使用英鎊,銀行跟著軍隊走,用英鎊兌了當地貨幣發給軍隊使喚。老少無欺,軍民相安無事。日本就不是這般行徑了。他老是用白條,美其名曰軍票。據說和日本金票等值,那你直接用日本金票好了。No, 就是軍票,戰後保證給你兌成正經鈔票。這個其實是日本人的老把戲了。江戶時代就一直在玩。那時藩國財政困難,就發行藩紮,就是紙幣,拿幕府的正幣做準備金,發紙幣玩,玩殘了,就新發另一種藩紮,按比例以舊兌新。反正是賴賬的把戲,但是比明搶好很多,據說對當地的商業還能起到促進作用。甲午戰爭就有軍票了,日俄戰爭發了1.5億,不光是在東北,天津也發,當時日本軍隊的兵站設在天津,購買物資全用軍票。1914-1922年整個一戰和西伯利亞行動直接軍費8.8億日元其中陸軍6.24億日元,裏麵軍餉隻占16.7% 其餘5.2億的大部分是在中國購買了物資。這5.2億還是日本賬上的日元數字,軍票還不止這個數。這些軍票,戰後日本政府一般會小心處理掉,不會讓你兌成黃金白銀,日本人哪來的真錢呢?可是不給真錢,又要維持軍票的價值,怎麽地一元軍票得值個5毛吧?怎麽辦?老辦法,用新鈔票按日本人規定的比例兌換。先用橫濱正金銀行的銀元卷兌掉軍票,再用朝鮮銀行的金元卷兌掉正金票。這樣七搞八搞,你手上的軍票就貶值了一半都不止了。不過你好歹還有另一半呢,這個鈔票都是日本政府開設的銀行的正式鈔票,有日本政府的擔保,就是說是二級外匯,可以拿到上海外匯市場出售的。具體金額是多少就不好算了,3億日元起碼的。日俄戰爭前,東北被俄國統治,他發了2億多的盧布,俗稱羌帖的。戰後朝鮮金票進入東北,一戰後取代盧布,在哈大洋統一東北貨幣之前,朝鮮金票的流通量也達到了2億多,說明當時東北經濟的貨幣需求量就是2億多元。以東北和上海的傳統經濟,金融聯係,東北應該有大量的朝鮮金票匯來上海。
第三個,日元和黃金,銀元之間的套利交易。當時上海的標金市場是世界第三大黃金交易市場。交易價格用規兩表示,銀元支付。而日元又是含金的,每100日元75克黃金。雖然一戰開始後,日本暫停保衛聯係匯率,日元匯率就浮動起來了。但是日元的名義含金量還是在100日元75克黃金。反觀上海的銀元價格則完全隨國際價格浮動,如果假定一日元等於一銀元,那麽當金銀32換的時候正好是par.1914年起,白銀上漲了,從30多換漲到20換以下。就是說100銀元在上海可以買到更多的黃金。比如25換時,可以得97克,20換可得121克。同時東京日元的價值被固定在100日元75克黃金,而且即使是這個75克,日本銀行也是隻買進不賣出的。那麽東京的日元自然會流入上海套利。賣出日元,買入銀元,再賣出銀元,買入黃金。然後將黃金運入日本,買入日元完成一個套利循環。這樣的套利也會增加上海市場日元的供應,壓低匯價直到建立起新par為止。比如上麵的25換時,日匯跌至一銀元1.29日元時,新par就建立起來的,套利者無利可套,匯率就穩定了。然後金價又跌了,到了20換,匯率打到1.62才得穩定。
這樣的解釋在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當時也肯定有人在這樣做,問題是量到底有多大? 因為這樣的套利動作實際上是日本用白銀和我們換黃金,如果它在20世紀一,二十年代的日元對華大貶值中起了主要作用的話,那麽我們應該看見當時有大量的黃金淨輸出日本。10億日元的供應量應該有750噸黃金的輸出,事實上,我們看不到這樣的淨輸出,整個1910年到1926年,海關紀錄的黃金淨輸出才價值1790萬關兩,考慮到一戰時的國際資本的撤離,這點淨流出根本不算什麽。我沒有國別輸出入的數據,以後要是觀察到上海流出日本黃金的具體數據才可以判斷這種套利的性質和意義。目前我隻能說它對上海的日元過量供應起了一定的作用。
總之,這些事情林林總總地加在一起可以勾畫出20世紀一,二十年代中日經濟,金融的密切聯係,基本說明了當時上海外匯市場日元供過於求的原因。好,日元供過於求的後果是什麽呢?綁架了英鎊,造成市麵上英鎊供應過多,市麵上外匯過多,則銀價上漲,匯豐們被迫從倫敦,紐約進口白銀來抵消這個上漲。這次跟著一起套利的還有華商銀行。其結果造成了1918-1929年的白銀大流入,總額大概8億多兩吧,其中大概5億多兩是由於日元供應過剩引發的,折合10億日元。這筆錢來得非常及時,因為戰中,戰後中國進入了高速的工業化進程,需要大量的白銀,中國當時沒有能力可以買進國際市場的白銀,沒有外匯。日元大量進入中國為中國人民提供了另一條白銀流入的渠道,中日間的貿易部分地在中國土地上直接發生,不通過海關,不在統計表裏。這是二戰前中日貿易的又一個特殊點。
海河水係以前有很多條河,各自入海入河,政府為了興辦交通發展經濟,把這些河都互相溝通,
匯合一起做大水流量,還不斷尋找新的水源作為補充,慢慢地就做成了一大水係,在天津附近入海,天津成為“九河下梢”,這樣做好處自不必說,帶來的問題是遇到區域降水比較多的時候,海河就因為處理不了流量而泛濫。
如果把每一種貨幣都看做一條河,然後匯總在一起到某條河,會怎樣?;)
另外很多大事都官府出於政治軍事目的做的,經濟效益往往是副產品
譚是複旦的吧。
前段時間去休假,回來的飛機上把譚其驤的長水集看完了,
譚教授對曆史上河道變遷很有研究,有一篇文章專講海河水係的變遷,
結論是海河水係的形成是政府不斷開發漕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