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33

(2016-08-08 05:32:31) 下一個

2.錢進中國-盲目工業化的必然結果

回頭再來說日本,日本人現在二難了。當初這麽花血本,收刮了全國建立了這個近代工業體係,為了什麽?一,不被人欺負,二,雄起於亞洲。日本要為世界繁榮和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的想法,在政治家裏麵大概最早是幣原吧,還被全國痛罵。我覺得幣原有這樣的想法和他平民出身有關,在日本當時是個稀有動物。就是說當日本社會快速進入了類似資本主義大生產的時候,日本人的意識形態才剛剛離開江戶時代,他的步子邁得太大,腦子跟不上。國際貿易,工業化這些東西都是全球化的工具,是世界主義的,而日本人將之拿來做民族主義的用處。人都是生活在自己製造的陷阱之中的,民族也是。日本民族在明治維新到二戰結束,也一直處於自己製造的這個陷阱裏,不是軍部暴走的問題,整個民族都在暴走,在對國際貿易,工業化的認識很膚淺的時候,不顧一切地暴走進去了。

現在怎麽辦?這個體係已經建立了,他就要運轉,日本國內需求又這樣狹小,勢必走向外部世界解決市場和原料,中國是他第二位的原料基地和成品銷售市場。進口原料出口製成品,順差必然產生,你還不能拿了順差走人,必須返回。這麽大的一個市場必定是全球化的重鎮,你要是將它弄毀了,那一定是天下共討之,國際共誅之。出路在哪裏?那你看別人是怎麽做的嘛,對中國有貿易順差的又不是日本一家,戰前德國也順差的厲害,德國人怎麽做的?德國一開始就是和英國合作的,將自己的順差賣給英國,拿了外匯走人,所以德華銀行第一次來上海的時候都做不出生意,關門歇業了。有匯豐嘛,德華來摻合什麽呢?後來野心大了,要和英國爭霸,德華銀行才二度來上海開業,外匯白銀都得德國自己搞定,上麵敘述過了,4億兩的順差加債權,4億兩全投回了中國。日本也隻能是和德國一樣的走法,舍此別無他途。

但是日本和德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一個是日本的對華順差太大了。還不光是貿易順差,服務項目下,運輸保險,投資收益入超也是天文數字。1904-1931,日本航運收益共33億日元,多少是來自中國的?我沒數據,假定1/3那就是11億日元,年平均將近4000萬日元。投資收益1920-1931,共5.8億日元,大部分來自中國,年平均5000萬日元,光1928年日本的投資收益就達到1.6億日元。所以論起中日二國的國際收支,1920年代,日本年均入超估計達1.5-2億日元,以1銀元比1.15日元的匯率,合1.30-1.74億銀元,0.93-1.25億兩白銀。如此巨額的白銀,是根本匯不出去的。這個坑,日本挖得越深,它在裏麵就陷得越苦。誰會來幫它?英國會幫它?大量白銀庫存在日資銀行這個事實就說明匯豐沒有為日本在中國的國際收支盈餘提供相應的外匯保障。既然你英國人不能幫日本人,那麽日本隻有別尋它途,什麽銀行團啦,G2啦,都是表麵文章,英國人想要日本遵守既定的規則,運用規則來解決問題。但是日本的問題隻是表麵上和英國一樣,實際上大不相同。而且英日二國的貨幣地位也天差地別,英國的那套外匯白銀周轉的辦法,對日本未必合適。所以日本人坐在銀行團裏麵,心裏整天琢磨著怎麽出去單幹。

二個,德國實際上是政府買斷順差,或由政府出頭組織德國銀行團買斷順差,然後以殖民的名義由政府投資。日本政府沒有能力全部買斷它對中國的貿易順差,他主要和財閥合作,以民間投資的形式,將順差轉化為投資。有時甚至鼓勵貨款不回流,政府在日本用貸款補償出口商。我以前很困惑,全世界的對華匯款都掌握在英國手中,日本對華匯款那麽一點點不足以供應中國對日貿易的逆差匯出呀?現在明白了,日本對華順差匯出難題是分幾部分,一點點解決的。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不匯出。日本商社和其他國家的商人不一樣,他的貨款其實並不一定需要全部匯出中國。更有甚者,他對英美出口得來的外匯,有時候都會放在上海的分社,三井1910年代就在上海放過英鎊貸款。這樣對中國當然好了,減輕了外匯的壓力,改善了收支。對日本實際上是日本的社會資本借貿易這個渠道轉移進中國,而且它也有充分的動機,中國的經營環境好過日本太多。[1]

實際上即使是僅僅對華順差部分留在中國,這個已經屬於日本社會資本向中國轉移了。還拿德國做比較:德國產品都是機械,化工產品,利潤率很高,那麽它的對華順差部分裏麵利潤占的比例也應該很高,所以德國對華順差部分轉向中國投資,大致是拿從中國人身上賺的錢投中國人的地,當然產權是德國的。日本不一樣,日本這個倉促造就的工業體係,效率不高,成本大,利潤低。大概直到明治末,日本的工業生產率和農業相差無幾。

有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一戰日本公認是發了洋財。1920年日本黃金存量國內外加起來1600噸。那是日本最牛B的時候。但是很奇怪,戰後日本工業總資本對比戰前並沒有怎麽增值。[2]就是說辛辛苦苦幹了四年,日本居然還沒有賺錢?!1914-1919年,日本對世界貿易順差共1.3億日元,其中對中國順差3.95億關兩,8億日元[3],就是說,日本實際上對除中國外的世界還逆差了6.7億日元,一戰期間的日本工業繁榮除了擠占國內需求和工業設備加速折舊外,沒有給日本帶來實際的好處。從這個例子裏,可以看出日本工業體係效率之低劣。日本的一戰橫財靠的是航運,1914-1919,航運賺進13.7億日元,整個服務項下共入超16億日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服務業的賺錢效率比工業高得多,入門的成本也低得多。還有一個例子,日本棉紗使用印度棉花,居然在印度長驅直入,打垮了印度本地的棉紗,可見價格之低。所以日本產品裏到底有多少實際利潤一直是個問題。那麽它的對華貿易順差裏麵本金部分一定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順差留在中國,就是意味著日本工業資本逐漸轉向中國,這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順差越大,日本資本流入中國就越快。1936年上海棉紡業500萬紗錠,日資占一半。20年代起日本對中國的棉紗出口就逐漸下降,到了30年代初,中國已從棉紗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至少從GDP的那個D上來看,日本的紡織工業慢慢地脫離了日本,跑到了人家家裏去了,後來鋼鐵工業也步了紡織的後塵。日本明治維新的諸雄們,你們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吧?!

好好地辦工業,做貿易,賬麵上都是盈利的,錢實際跑去了中國,那麽你人是不是要跟過去?你是不是會半夜醒來睡不著覺?是的。以日本人這樣神經質的性格,內心一定是非常焦慮的。怎麽辦?辦法有二個,遵守國際秩序,以秩序保財產。二戰後日本就是這條路,因為二戰後的日本經濟還是那個追求順差的工業體製,必然出現資本的外移,如何保護自己的海外資本?所以說日本緊跟美國,是本身利益的邏輯結果,並不一定是什麽挨過原子彈啦,美國駐軍啦等等。嘿嘿,其實中國也在往這條路上走,什麽反美,你仔細看看自己的錢到底在哪裏?跟什麽過不去也別跟錢過不去,還是自己的錢。另一個辦法就是不甩老大,推翻舊秩序,建立新秩序,自己的錢自己看牢它。日本那個時候真是年輕啊,血氣方剛。而且似乎還不是血氣方剛,是一種由焦慮轉化的變態:越是焦慮,越要全控製,於是軍隊,二十一條,青島,貿易摩擦,越是這樣,越是引起中國人民的反感,於是反日,抵製日貨,越如此,日本人就越焦慮,於是加大力度,這是個負反饋的漩渦,中日二國隻會在這個漩渦裏越陷越深。那麽中國這張牌桌,二家主要玩家爭鬥如此,英國這個莊還怎麽坐?罩不住就沒人把你當回事了。20年代開始英國的控製力開始減弱,日本人不把它當回事,中國人同樣不把它當回事,而且中國人認為英國對中國如此混亂應該負的責任比日本人大的多,賬都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算的。

 

[1]中國到了清末,人均稅負不過5錢,1930年才1元多一點,1936年達到2.5元,這個算是曆史高峰了。日本1895年人均稅負7銀元。

[2]這個說法來自大野健一“從江戶到平成”。大戰期間日本國內固定資產和公司總資本都是增長的。高需求引起高投入嘛,怎麽可能沒有增長,大野可能是指戰前的存量工業資本沒有增長。至於大戰期間的工業利潤,很多大公司都超過了20%,但是從更高的層次上看,這不能算作真正的利潤,它不過是從設備加速折舊和工人實際工資降低裏麵轉移出來的。看看1918年的米騷動就明白了。

[3]1關兩=1.114規兩,1規兩=1.388銀元,1銀元=1.35日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嗯,就是這樣子的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哈神探:老冰是個人才。現在都不敢講話了。少壯派出於隴畝,都是無路可走之人,軍校幾乎是農家弟子唯一的出路。而宣揚戰爭又是軍人爭取利益份額的有效手段。日本就是這樣走向戰爭的。那麽官僚呢,財閥呢?怎麽不製止?關鍵還是分配製度,你不能建立一個合理的分配製度,一定要將最大份額留給自己,那你實際上是和全民為敵了。於是你必須依靠軍隊,就一個蛋糕,你不是和人民分享,就是和軍隊分享。而人民中的激進分子一般都會加入軍隊。嗬嗬,天道好還的。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有個旅日華人人寫過一本書,叫有一種戰犯叫參謀,認為主要責任是軍部的那些從小上軍校,有知識沒文化的年輕參謀們。反正二十世紀上半葉發生了很多令人看不懂的事情。比如蘇聯的東方外交政策,就有好多可咀嚼的地方。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真的。日本到底當年怎麽想的?沒人知道,日本人自己都說不清楚。41年中,是日美談判最要緊的關頭。美國實際上不想弄死日本,你想想1600多噸的黃金,後來日本人又從東亞各地搞出來4,500噸,一共2000多噸的黃金,就是通過日美貿易逆差不斷地輸往美國。這僅僅是逆差,日本商品的低價格本身對美國另有好處。你說要弄死日本幹什麽?就像今天美國也不想弄死中國一樣。所以美國那時實際想和日本妥協的,協議都談好了。犧牲中國,承認日本在華特殊利益,承認日本在華駐軍。隻求日本不要進駐南越。一切按現狀封存。這不能不說是日本偉大的外交勝利。提案到了內閣,蘇聯也不省油,日蘇友好條約的草本同時到達。二選一,居然選了蘇聯。而且還找不到責任人,據說會議記錄裏沒有人反對日美協議條款,就是拖著黃掉的。你說日本你到底在想啥?
德國在想啥,這個很清楚。我可以說明白。他就是想幹掉蘇聯。而斯大林愚蠢地給了希特勒一個機會。180個步兵師,大部分的空軍全部集結在邊界上,大量野戰機場就在邊界處興建,你說斯大林在想啥?進攻德國?希特勒難道不這樣認為?但是斯大林真是不想進攻德國,他隻是想訛詐德國,他一邊擺出一幅全麵進攻的架勢,一邊不斷地給德國運輸戰爭物資,而且擔保下一年度德國要什麽,蘇聯就給什麽,價錢好說。大街上混出來的國家領導人用的都是大街上的辦法,而且他相信希特勒看得懂,大家都是大街上混出來的嘛!希特勒應該是看懂了,而且還看到了另外的東西,那就是蘇聯的幾乎全部陸軍空軍都擺上了前線,而實際上又不想打仗,這是個難得的殲滅全部蘇聯軍事力量的好機會,希特勒也是大街上混出來的,這樣的人思維總和別人不太一樣,斯大林應該想到這一點的,他居然沒想到。所以德國進攻蘇聯並不是一個深思熟慮下的戰略行為,隻是一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急迫的戰術行為。基於對德國陸軍的巨大信任,希特勒相信他能一舉消滅蘇聯的全部軍事力量。他是對的,二個月後,蘇聯在歐洲地區的全部軍事力量被殲滅了。而他又是錯的,他低估了蘇聯重建軍隊的速度和能力,事實上蘇聯軍隊被消滅過二次了,第一次是莫斯科保衛戰之前,莫斯科戰役的軍隊除了最後西伯利亞調過來的部分(日蘇合約的結果),全部是新建的。第二年,反攻失敗,哈爾科夫,赤刻,又打光了大半,到最後十次打擊時的蘇聯軍隊都是第三次組建的。有的是人,而且有的是物資,美國給了多少!這點希特勒沒算著,大街上混出來的到底還是不行。你看過沙皇警察拍的布爾什維克早期領袖的照片嗎?列寧,斯大林,嗬嗬, 街頭混混的形象阿!20世紀一大半的曆史都是街頭混混們創造出來的。二次大戰其實打垮了好幾個帝國,英國,德國,蘇聯,日本,法國。美國這個老大基本上是撿漏得來的。
對了,有一點我和時尚的觀點不同,日本並不想像元清那樣征服中國。持這樣觀點的人比如李宗仁,整個思想還在古代。日本隻是想保衛他在中國的利益,再進一步,讓中日經濟融合,使得日本經濟突破日本地理的限製。這也是被日本工業化逼得。不得不走,中國人願意,就是中日親善,不願意就武力解決。就是這樣。所以說帝國主義就是戰爭。如今中國也正走在這條路上。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不知道日本當年的想法到底是什麽,是先征服滿蒙,再征服中國,像英國那樣成為殖民和貿易帝國?德國的想法也成問題,最後去進攻蘇聯,重蹈拿破侖的覆轍。小國家去進攻大陸國家純粹是找死,仗打輸了,一切經濟成就都是空的。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過獎了。我不是經濟學家,業餘都算不上。隻是對中國近代經濟金融有點研究,有點領悟。和你一樣,我也是移民很多年了。閑來無事。找點事做。
TommyZ 回複 悄悄話 拜讀了老兄的文章!二個字:佩服!雖說未能完全看懂您這經濟學家的所有,卻能從中學習不少經濟知識!謝謝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