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幣,是上海錢業的叫法,準確的翻譯應該是“標準幣”。它的含義是和金屬貨幣的使用分不開的。比如用銀,各人口袋裏各有各的銀塊,各人的銀塊拿出來一比的話,各個不同。度量衡的差別尚且可以做硬性的規定。純度方麵那就五花八門了。明清小說裏留下了大量因為銀子成色不同而產生糾紛的故事情節,沒有標準,無法交易嘛。那自然要由國家出麵,定一個標準:規定某種純度,某種重量的銀塊為標準貨幣。市麵上的一切銀塊都要折算成這個標準的倍數使用,如此則貨幣統一了。有趣的是,這個標準貨幣不必是實物,虛設一個標準就足以統轄全國的貨幣交易。所以英國有虛鎊,中國有虛銀兩。所謂的紋銀就是虛的,它的純度935374是印度造幣廠用科學儀器實測一錠紋銀得出的,而實際上各錠紋銀都各有不同,一般認為935就可以了。這就是一個虛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中國的本位幣,其他各種通商口岸的本位幣都是從紋銀裏變通過去的。比如上海規元,漢口洋例,天津行化銀。上海規元的“元”不是銀元的意思,是本原的意思。它就是紋銀九八升水而來的。紋銀好歹還有個類似的實物做參照,規元全無實物,完全是一個虛的標準。從1855年到1933年,79年間上海市麵上所有的白銀交易都是用它來計價的。[1]那麽具體支付呢,用銀塊折算成規元,哪怕鷹洋這樣的精準的銀元,也隻能當作銀塊來使用。這樣的一套做法,製度,對於交易是相當不便的。一旦當工業技術發展到能夠大量製造純度,重量都精準的銀元的時候,銀元自然大量通用,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到了這個時候,其實就無所謂本位不本位了,大家的口袋裏拿出來的都是本位幣。這個時間大概在19世紀初,其代表就是墨西哥鷹洋,那時它可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成為全世界第一種真正的通用貨幣,為後來隨便哪家的銀幣樹立了一個標準。所以金本位之前,幾乎全世界的貨幣都是1比1 的兌換率,中國銀元,日元,美元,港元,叻元,加元,墨元,五先令英鎊,五法郎。這些貨幣之間的匯兌關係是自然發生的。[2]換句話說,銀本位下的各國貨幣,既是本幣,又是外匯。請記住這一點,這對我們以後的敘述相當重要。
到了1816年,就是當人類終於實現了自己幾千年的夢想,有了一種通用貨幣的時候。英國,這個當時世界的最大貿易國,不幹了。他說從現在開始,我的這塊銀元不是普通的銀元了,它是金子,價錢嘛,就按現在的金銀比1比15來算好了。大家一想,金銀比價長期穩定在1比15上,你願意叫它銀15也好,願意叫它金1也好,隨您得便。這樣過了50年,因為金銀比價穩定,銀本位國家就和英國相安無事,大家也慢慢習慣了把五先令英鎊叫做金1,忘了它曾經也是銀15這樣一個事實。1850年後歐洲金價慢慢上漲了。到了金銀比1比30的時候,銀本位國家才醒悟過來:你那塊銀幣變成了銀30, 我的仍然是銀15。我3000塊錢的東西,你花1500塊就可以拿走,反過來你3000塊錢的東西,我要花6000塊錢才能買下。一個進出口6000塊的貿易,我平白無故虧了4500塊。這還不算,還有更要命的東西:以前大家手上都是銀塊,盡管你咋咋呼呼地叫它金1, 實踐中都當銀15來用的。你我之間的匯兌關係自然而又平等。現在呢,大家已經習慣了你手中的那塊銀元就是金子,實踐中也當金子來對待,那麽你我貨幣之間就不平等了嘛,金銀之間是沒有自然的匯兌關係的,需要通過折算,先將銀兌成金才能匯出,而這個折算率完全浮動,由市場決定。那麽,理論上說,當金銀之比走向極端的時候,比如1 比1百萬,我手中的這些銀塊就是一堆廢物,無法匯兌,隻能在自己國內折騰,換句話說,金本位製度下的銀幣已經不是外匯了,隻能充當本幣。沒有外匯,你怎麽來參加國際貿易?你out 了,就這樣簡簡單單,飛來橫禍地被剝奪了你與生俱來的權利。那憑什麽呀,不就是一個規定含金量嘛,我也可以規定,我手上的這塊銀元銀30現在也是金1了,我們雙方的貿易不就又扯平了?我不是又回到了國際貿易大家庭中來了嗎!1873年德國轉入金本位,成為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因為德國在歐洲大陸的貿易量巨大,它一轉身, 整個大陸不得不跟它一起轉,到了1890年,不管真真假假,全世界基本上都是金本位了。銀本位的就隻剩下我們中國。
為什麽我們中國不進入金本位?可以這樣來回答:那就是我們中國慣性巨大,任何進步都要人逼。好言相勸還不行,非要人家惡形惡狀地做出來才肯向前邁出一小步。例子不勝枚舉:漕運改海運,修鐵路,辦銀行,都是如此。好處大家都知道,都說要辦,就是辦不起來。幣製改革也是這樣的。表麵的道理都懂的,我銀本位對你金本位,支付上吃虧嘛。還創造出來個專用名詞-鎊虧。至於本幣不統一,任憑銀塊流轉市麵,不方便貿易更是眾口一詞,要改。庚亂之後,中國和各國重修商約,都將這個“要改”寫進了條約作為中國國家的義務承擔了下來。那麽到底改了沒有呢?是改了一點,清末民初,通過鑄造龍洋,袁大頭,中國的白銀貨幣慢慢地走向了銀元的形式。1910年度支部查實當時中國金融機構裏的銀元13億枚,其中中國銀元才2億枚。所謂幣製改革到清末就是這2億龍洋的成績。北洋政府別的方麵一塌糊塗,袁大頭鑄造得不錯,基本上取代了外國銀元,就是說至少有10億枚的數量,難能可貴的是其規格成色能做到統一,這個算是我中華金屬貨幣三千年來頭一次,遺憾的是也是最後一次。但是統一銀幣,那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啊,以後呢?以後我們停步不動了。對於這個“不動”怎麽來評價?比之反對興辦鐵路,銀行的固步自封,墨守成規,幣製這件事我認為還多虧了中國的“不動”。因為這件事沒有那麽簡單。統一銀幣,其理甚明,沒有什麽阻力。再進一步,規定含金量,則有很多的狐疑。誠然當時中國沒有人能真正理解金本位。但是直覺是有的,你一個銀元硬說它值二個銀元,點石成金,天下可有這麽便宜的事?
對於中國的幣製改革,英美的態度是不同的。英國隻要求貨幣統一,並不特別在乎中國是不是金本位。美國則非常積極。中國幣製改革上幾次大的事件,1904年“精琦”訪華團,1910年的5000萬美元的幣製改革借款,1929年的甘末爾設計委員會,1935年的白銀危機美國都是主要推手。英國則冷眼旁觀。無利不早起呀,美國為什麽對中國的幣製改革這麽關心?因為美國以前也是銀本位國家,從銀本位進到金本位的整個曆程它都過了一遍,其中的奧妙它清楚得很。它為了它自己的利益看中了中國,非要中國改了幣製不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那麽就來看一看美國的幣製改革。
讀日本近代史,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江戶時代的日本經濟中的很多東西似乎是為百年後的西人到來作準備。
各個省鑄造的銀兩的成色都是不一樣的,需要折算,
當時的中國就是這樣,政治上中央集權,經濟上各省自治,
這大概是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離不開的,
省和省之間又有學者所說的“小生產,大流通”,
小農生產,大商流通,錢莊商號主管著流通領域的經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