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27

(2016-06-27 06:03:33) 下一個

第四章:變局-第三方入局,德國,美國,日本

對於鴉片戰爭以來,特別是1890年以來的中國白銀周轉和外匯平衡,我盡我所能,自以為闡述是清晰明了的。希望讀者也能同意。但是你要認為這就是曆史事實,你就錯了。曆史沒有簡單的事實,曆史是由各種因素糾纏在一起發酵出來的。取其主幹,去其枝葉,是曆史敘述的必然手法,優點是簡單明了,有利於教育。缺點就是簡單化。在上麵的敘述裏,我是取了英國這個主幹,取掉了其他帝國主義這個枝葉,簡單地描述了中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的金融運行模型。這個沒什麽不對。19世紀中期開始的針對中國的殖民運動主導者是英國,整個殖民經濟的框架是英國人製定並且維護的。但是殖民者並非英國一家,各家有各家的貿易模式和利益需求。這種第三方的參與,使得上述的外匯和白銀雙平衡的模式出現了變異。實際發生的要比這種簡單化的敘述複雜得多。事實上當時中國外匯和白銀的雙平衡是多家帝國主義共同參與的,也是他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並不隻是英國一家的功勞。實際上1900年後英國隻占中國外貿的三分之一, 假設誰家的貿易就在誰家的銀行裏做匯兌,那匯豐即便是處於匯兌的領導地位,其份額也隻有三分之一。德國1896年就占中國外貿的第二位,日本也趕超得很厲害。1920年後美國也緊隨日本之後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所以上述的中國國際收支的數字是針對全部的外部世界發生的,匯豐一家吃不了這麽許多。為了完整起見,也是為了實事求是,有必要說一說這個局裏的其他參與者。主要就是,德,美,日三國。

第一節:德國-大陸體係的殖民模式

你要是隻看海關的貿易國別報告,那麽19世紀末到一戰這段時間裏德國對於中國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報告紀錄的中德貿易隻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量的3%,4%這樣的水平。實際上蠻不是這麽回事。德國對中國的貿易發起的不比英國晚。1840年時香港的鴉片商裏就有德國人,匯豐銀行最初的股東裏就有德國商人。中德貿易對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麽為什麽報告裏看不出來。這和德國對貿易的理解有關。你仔細去看英德二國在中國的貿易行為,它的區別是明顯的。相比英國人注重貿易管理,外匯平衡等軟環節,德國則比較注重商品本身,德國出口貨物的科技含量明顯高於英國,而且它是將出口看得重於進口的。它的機械,化工商品行銷中國,但是並不從中國進口多少農產品。英國則是有進有出,比較注意貿易平衡,實際上1894年之前,中英貿易是平衡的,中國對英國沒多少逆差。但是對德國逆差巨大。所以德國洋行手上的白銀比英國人多得多。1895年前的曆次清政府借洋款,不管是問誰借,最終掏銀子的總是德國洋行。賺完銀子後的德國人並不像英國人那樣在華投資設廠,沿著貿易的產業鏈上下發展,他隻是簡單地匯回過國去。那麽這個時候他就需要英國人了嘛。所以英德在中國狼狽為奸,互相利用,是個絕配。德國人負責賺取逆差,英國人負責消化逆差,英德的貿易是混在一起做的,從船運到銀行都在一起做,本來德國人就是匯豐的股東嘛。而海關的數據是根據貨船的來去港口統計的,由於歐洲來貨的裝運港不是倫敦就是安特衛普,很多德國貨都變成了英國貨。英德在華貿易聯係是如此的緊密,以至於當他們各自的母國在歐洲都要開戰了,在中國他們仍然不能分開,事情後來搞到英國國會議員要譴責匯豐,認為它資敵。

中德這樣的貿易模式對中國為害不淺,因為它會導致白銀流出,多虧英國截留了白銀,將之重新投回中國。到了19世紀末,德國人總算開了竅,看明白了大英帝國稱霸的關鍵,也要學英國把住匯兌這個關。於是德華銀行在上海二度開張了。但是德華的匯兌和匯豐的匯兌不是一回事。帝國主義國家總的對華經濟政策大致差不多的同時,各自的行為模式是區別的。英美國家,比較青睞於市場運作,國家權力喜歡躲在資本後麵,而大陸國家則比較幹脆,國家權力直接出麵解決問題。比如德國,它也需要對華進行外匯和白銀的平衡,它的平衡手段比英國簡單的多。我們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德華銀行每年流入的白銀平均數:甲午戰爭後的二筆英德借款大概平均每年還本付息1000萬兩;貿易逆差,德國算占上20%吧,年均2000萬關兩:庚子賠款年均450萬關平兩,這樣1917年之前德華銀行年均收入的中國白銀3450萬兩。支出方麵呢,整個帝國主義在華開支年均5000萬關兩,其中駐軍費是大頭。德國在山東有駐軍,就算也占總額的20%好了,1000萬關兩:僑匯德國是沒有多少的。所以大致的對華支出就是年均1000萬關兩。收支相抵德華銀行每年入超2450萬兩,17年下來是4億兩左右。這個4億兩也是德華銀行設立馬克空倉兌下來的。接下來怎麽辦呢?匯豐是運用複雜的市場運作努力平掉這個空倉,而德國人則簡單的多。每年空倉7350萬馬克,除了洋商銀行之間買賣外匯,互通有無之外,餘額報上去,財政部直接撥款下來衝抵,所以德華銀行的日子比匯豐好過得多,也不需要像匯豐那樣在海外設立分行。那麽白銀部分如何辦理?除了通過外匯買賣,移交一部分給其他洋商銀行外, 就是直接投資,以德國國家的名義直接投資。據說光是膠州灣德國人就投了1.5億兩白銀。這個的確和英國人的風格不同。再比如修鐵路,英國人先由匯豐和怡和成立中英公司,對口盛宣懷的中國鐵路公司。簽約,發債,擔保囉裏囉唆一大堆市場運作。德國人的膠濟路就是和清政府簽一個意向協定,規定從哪兒到哪兒可以由德國來修鐵路,然後德國財政部撥款1750萬兩成立個山東鐵路公司就修起來了。 大陸國家沒有英美國家那樣的囉嗦。俄國也是這樣的,一條中東路, 說好讓它修,幾千萬兩白銀的投資,一下到位,幾年就修好了。那德國好歹還是用從中國貿易中入超的白銀,俄國根本就是對華逆差,它在東北投入的黃金白銀完全是掏法國口袋拿出來的。俄國根本就不參與中國的外匯白銀的平衡問題,它還沒到這個實力。所以說具體到各國,還是各有各的情況的。一戰以後,德國在華投資灰飛煙滅了。別說,俾斯麥真是個神人,他老人家早就說過了:海外投資就是場往水裏扔錢的遊戲,對德國毫無用處。不過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德國投資當然很有用處羅,德國的這4億兩的投資,在中國留下了機械工業,染料化工,食品工業的傳統,留下了一條膠濟鐵路,留下了一個夢幻般的城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德國人的長處在於製造業。德國人走到哪裏都靠機械工業吃飯,加拿大也是這樣。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德國是大陸國家,內部的治理機製與英國不同,反映到對外政策也會有不同;
另外德國是工業化後起國家,
前期主要關注製造業,所以需要與英國銀行洋行合作,
也許這正好符合所謂的"比較優勢“說:)

德國在俾斯麥的時候有過所謂“culture struggle",好像是新教迫害天主教,
天主教於是就出走海外,青島有個德國大教堂就是被迫害出走的天主教徒修的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沈成涵' 的評論 : 是的。謝謝來訪。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金融視角是個很好的視角,曆史需要用不同視角反複品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