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25

(2016-06-15 06:23:30) 下一個

3.扼住外匯供應的咽喉

再來說說中國那個時期(1900-1930)的外匯供應。中國由於外貿的巨額逆差,其貨幣有很強的貶值動能。偏偏中國沒有自己的貨幣,他使用銀塊作為貨幣,即使是墨元這樣精準的銀元在中國也當作銀塊使用[1]。所以中國的外匯牌價實際上就是以先令標識的銀塊價格。而國際上銀塊是有公認的國際牌價的。結果銀塊在國內國際上經常會出現差價,國內以外匯標識的銀價往往低於國際價格。這就給白銀外流提供了充足的動機。但是中國大規模的白銀外流直到1930年才發生。那時已經是南京政府當家了。匯豐當家的時候這種事情沒有發生。匯豐的戲法又是怎麽變的呢?來看看這張圖表:[2]

年份

國際銀價1盎司=美元

國內銀價1關兩=美元

1關兩國際價

差額

1895

0.663

0.8

0.81

0.01

1896

0.682

0.81

0.83

0.02

1897

0.608

0.72

0.74

0.02

1898

0.591

0.7

0.72

0.02

1899

0.605

0.73

0.74

0.01

1900

0.621

0.75

0.76

0.01

1901

0.597

0.72

0.73

0.01

1902

0.528

0.63

0.64

0.01

1903

0.512

0.61

0.62

0.01

1904

0.578

0.66

0.7

0.04

1905

0.61

0.73

0.74

0.01

1906

0.674

0.8

0.82

0.02

1907

0.66

0.79

0.8

0.01

1908

0.535

0.65

0.65

0.00

1909

0.522

0.63

0.64

0.01

1910

0.542

0.66

0.66

0.00

1911

0.54

0.65

0.66

0.01

1912

0.62

0.74

0.76

0.02

1913

0.612

0.73

0.75

0.02

 

從這張表裏可以看出從1895到1913,一關兩白銀的國內年平均美元價格總是比國際價格低。但是總是隻低一到二美分。[3]這是張神奇的表格,它既表示了中國白銀的貶值壓力,又說明了這種壓力最終沒有變成白銀外流的動力的原因,隻差個一,二美分,不值得嘛!這樣的整齊劃一的差價,你一看就明白有人在做外匯套利。誰呢?那還有誰,除了匯豐和它那幫子難兄難弟還會有誰!匯豐是通過不停頓地在中國外匯市場上套利來幹預牌價,[4]阻止中國銀價下跌從而幾乎無限製地供應外匯,阻止中國白銀外流的。隻有莊家才敢於和大勢做對,也隻有莊家才命中注定隻能和大勢做對。具體操作可能是這樣的:

當國際銀價高於國內銀價達到一定的利差時,匯豐就會在上海賣空英鎊,買多白銀,同時在倫敦買多英鎊,賣空白銀,二廂衝抵,差價落袋。這樣的英鎊倉位就平掉了。但是白銀倉位平不掉,實物白銀在上海,不可能運到倫敦去交割。倫敦的白銀空倉就一直在那裏轉倉,轉倉雖然花費些,但是白銀呈下跌趨勢,這個空倉還是拿得住的。但是這個空倉總還是要平掉的嘛。必須要有一筆匯向中國的第三方外匯,不管它出現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匯豐一定要將它拿住,匯往倫敦,買入白銀,平掉空倉。(這裏麵還有一筆差價)匯豐在中國從白銀多倉中向收款人支付白銀。

這樣的操作最最安全,不管風吹浪打,幾乎不存在風險,唯一的問題是這筆第三方匯款哪裏去找? 那麽你看匯豐在中國之外的分行的分布就能看出名堂來。匯豐的分行是不能夠隨便開設的,它必須經過英國財政部的批準。因為財政部和英格蘭銀行對匯豐的期盼就是做好中國的業務,不要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分散精力。可是你看看匯豐在全世界的分行開的不老少。那你向財政部申請的時候,你必須給出開設這個分行的理由並指望得到財政部的讚同。這樣的理由隻有一個:有利於匯豐在中國的經營。匯豐在全世界開了這麽多分行,這些分行從來不介入當地的經濟金融活動。[5]它們的業務非常單一,就是抓住當地對華匯款。隨便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隻要出現對華匯款,匯豐的分行就會隨之而設。比如緬甸,以前是沒有什麽華人的,後來曼得勒才慢慢有了2萬多華人,這能有多少僑匯?匯豐照設分行不誤。其他如舊金山,紐約,漢堡,馬賽的情況都是這樣。匯豐完全不和中國業務有關的分行隻有二個:一個在科倫坡,是財政部要求它去處理麗如拆下的攔汙的;一個在海參葳,1918年英國遠東幹涉軍進去了,財政部要求匯豐跟進,為軍隊發工資。軍隊撤退後分行就撤除了。你了解了匯豐開設國外分行的原則,你就明白了為什麽匯豐的國外分行大多數都不賺錢,就一個門麵,幾個櫃員,專做對華匯款,辦事處的樣子,怎麽賺錢?非但不賺錢,而且耗費成本。但是匯豐必須忍受這個耗費,不然何以壟斷全世界的對華匯款。

那麽匯豐這麽吃辛吃苦,在全世界收羅日常對華匯款,其金額到底能不能衝抵中國日常對外匯款?這是個謎。謎底靜靜地躺在匯豐的舊檔案裏。謎底揭開之前,中國近代國際收支研究就隻能是猜測。既然大家都在猜,我也不妨湊個熱鬧。

支出項目:(1900-1930,30年年均)

貿易逆差……………………………………………… 10800   萬海關兩

外債賠款……………………………………………… 1260   萬海關兩

服務支出……………………………………………… 1000   萬海關兩

—————————————————————————————

                             共            13060  萬海關兩

近代中國最大的國際支出項目是貿易逆差。這個逆差,從1896年開始出現,到庚子之亂以後忽然增強。1891-1900年的年平均是順差122萬關兩,1901年到1914年,貿易逆差驟然增加到年均1.02億關兩。所以庚亂之前的中國國際收支情況是良好的,隻是到了庚亂之後,隨著中國工業化運動的深入,中國的國際收支才大大惡化了。1915,1916年有過短暫的二年順差,之後直到1930年中國的貿易逆差一直保持在年均1.08億關兩左右。另外一大項就是外債賠款,1895年起算,截至1930年,中國外債實收13.22億兩,還本付息11.76億兩,進項盈餘1.45億兩,年均國際收入402萬兩。賠款部分,馬關條約的那2.4億兩,因為賠款轉成外債的緣故,已經統計進外債裏麵了。庚款從1902-1930年為止總支付4.82億關平兩。年均國際支出1662萬關平兩。[6]收支相抵,外債賠款部分年均支出1260萬兩。第三項是貿易過程中的運輸保險費和一些非貿易的對外支出總共一年1000萬關兩吧。[7]三項相加,1900-1930年的中國國際支出就是年均1.3億關兩白銀。當然這是30年的年均。仔細算起來,清末外債賠款出多進少,那時的國際支出起碼在1.5億關兩左右。

收入項目:(1900-1930,30年年均)

私人匯入…………………………………………………4000   萬海關兩

外人在華開支……………………………………………7500  萬海關兩

外資利潤匯出衝抵外資匯入……………………………-(5050)萬海關兩

                             共            6450    萬海關兩

支出13060萬海關兩-收入6450萬海關兩=6610萬海關兩。

再來看國際收入。那時的國際收入大的就是這麽幾個項目:一,私人匯入,其中較大的一筆就是僑匯,我們論證過了,4千萬關兩一年,不可能再多了,而且10,20年代未必有4千萬兩一年。除去僑匯,私人有大量匯入中國的就是中國人海外投資收益。其實我覺得那些越來越走高的僑匯數據參合進了大量的國人海外投資收益。這個收益,連同它的匯入都是無法計算的。假如你硬要考慮這一塊收入,那你得先考慮投資支出來與其衝抵。總得先有投資才會有收益呀!中國人哪裏來的外匯去投資?還不是靠出口產品,將外匯滯留海外。那你假設的出口創匯能全部匯入國內就不能成立,貿易逆差的實際發生額要比紙麵上大得多。以金額論,投資和收益,孰大孰小?認真挖下去,中國國際收支靠私人匯入來平衡的觀點如何站得住腳?!所以為簡約起見,就假設出口能全部收匯,國人的海外投資收益忽略不計。二,外國人在華開支,包括使館費,駐軍費,教會慈善,外人來華旅遊學習等等,大概年均7-8千萬關兩左右,20年代後期,中國民族主義的調門越來越高,列強對華軍事調遣也越來越多,軍費開支巨大。28年以後的外國人在華開支動輒1.5億關兩。但是30年平均下來的數字不宜估計得太高。三,外資,這裏不妨將外資和外企利潤匯出一並計算,得出淨值即可。關於這方麵的數據,都是糊塗賬,沒人能說得清楚。我隻取陳爭平先生的研究成果,一列如下:

百萬關兩

年均外資匯入

合計

年均外企利潤匯出

合計

1903-1913

28.2

310.2

49.5

544.5

1914-1919

15

90

85.5

513

1920-1930

48.2

530.2

117

1287

總計

 

930.4

 

2344.5

28年年均

 

33.2

 

83.7

 

從表中可以看出外資抵入後,年均利潤匯出仍然出超5050萬關兩左右。三項相加不過6450餘萬,抵入30年平均支出,得6500萬關兩左右的年均國際出超。以30年平均匯價6.5兩1鎊計,每年近千萬鎊的出超,30年下來就是3億鎊。當然這隻是估計數據,事實如何,唯有等匯豐開放它的檔案了。目前隻能按照估計來思考下一步的問題。

 

[1]銀元銀塊的區別,以後講費兩改元的時候可能會講到。

[2]這張表中,一盎司純銀=0.82037關兩。

[3]1904年庚子賠款剛開始,上海外匯驟然緊張,國內外銀價才差到4美分。

[4]這個牌價是匯豐自己參照國際牌價定的,每天掛牌。當時中國金融外匯市場唯匯豐馬首是瞻。匯豐自己掛牌,自己套利,反應要比別人快一點。他的利潤就來自於這“一點”。

[5]有些例外,比如新加坡分行。

[6]即使是庚子退款,中國政府也要先用外匯付清,然後各國再撥出,用來支付中國對外購買教育,機器設備的款項。所以還是支出項目。

[7]中國當時沒有自己的遠洋船隊,海運基本依靠日本,英國,以1900-1930年平均5.7億關兩白銀的出口額,按2.5% 計算運費也要1500萬關兩。所以中國出口貨物的運輸費用絕對不可能是1000萬關兩這個數字。但是中國出口貨物的目的地大部分是日本和香港,後程不和我們相幹,支付上可以使用白銀。而用白銀支付的勞務實際上算是國內支出,進不了國際收支平衡表。所以表上的這個1000萬關兩的數字應該是中國以外匯支付的遠洋航運暨保險部分,而且它也不太變動,貿易出口額不斷上升,它一直在1000萬左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我所說的主權貨幣就是主權政府發行的貨幣,
也可以說是法幣,因為它的供應量和利率也是政府說了算,其匯率則由政府的白手套公司說了算。
中國要到1935年才出現主權貨幣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也許與當時國家沒有統一或名義統一有關,但是即使出現了主權貨幣,但是也受製於其它強勢貨幣。
這個BREXIT挺有意思,去年是GREXIT, 明年不知道是什麽EXIT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哈總理解正確。銀塊是自然貨幣,不是主權貨幣。那時中國有主權貨幣,銅錢及後來的銅元,不過那是零售貨幣。大宗批發和整個經濟運行依靠白銀,零售的權重不高,所以可以說當時中國沒有主權貨幣。
匯豐是通過套利來縮小國內銀價和國際銀價的差距。從而無限製,不間斷地向中國市場供應英鎊。是利用中外的匯率差。市麵上外匯一多,白銀自然停止外流,甚至會流入。你已經讀過我的日本一章,後來的日本就是對中國大量投放外匯,造成上海市場外匯泛濫,白銀流入的。這本書講到現在,漸漸地圖窮匕首見了,匕首是哪個?外匯!外匯!這是他們統治世界的樞紐,也是我們不得不被統治的關鍵。在真錢麵前,假錢黯然失色。必須依附真錢。這套東西能想出來,真是本事!是他們的利益,也是人類的福音,從此刀劍不見血也能成就霸權,最終為世界政府提供了一條人道之路的可能性。我馬上就要說到金本位了。看看這套機製到底是怎麽運行的。
上海從1880年代左右其就有完整的隔夜拆借利率的紀錄,我都放在表格上了。你有興趣可以給你。總體而言中國的資金要比世界緊張得多。1880年的歐洲5%的利息算是不錯的了。中國起碼12%。隔夜利息衝上25%是常有的事。所以中國政府的外債利息8%在歐洲市場還是很吃香的。大使簽名簽到手軟。這個也算是歐洲資金的一種套利行為吧。
東南亞的主權貨幣就是叻幣羅,網上應該有賣的。不過我又想了一下,不知哈總的“主權貨幣”怎麽解釋?有沒有排他性?如果以政府權力排斥其他貨幣,而且發行量理論上不受限製。那它就是法幣羅。法幣這個概念是很後來才有的。19世紀裏麵紙幣都是兌換券。實際上是金銀。好像也不限製發行,誰都可以發,發行額依從銀行法。一般是30%的保證金吧。中國人地方相信真金白銀,保證金會高到50%,甚至100%。 就像香港,紙幣有好幾種,還有銀元都是可以流通的。
英國人從來不會讓英鎊在大不列顛之外流通,一定是因地設一本地貨幣,在和英鎊形成匯兌關係。因為使用統一貨幣,意味著生產要素可以瞬間傳導過去,在經濟,政治,文化不同的地區使用統一貨幣,意味著強行打通各地的生產要素,造成分配陷阱,英國人從來不幹這事。這不brexit了。
國際間匯錢都是先令匯票。誰會收白銀?當然你一定指定要匯10噸白銀到倫敦也是可以的,匯費另算。誰會去做這個事呢?人家匯進來的都是先令匯票,你要白銀就換成白銀支票到錢莊換成莊票通行全國。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沒有主權貨幣,
白銀隻能說是半主權貨幣或者四分之一主權貨幣,
因為政府不能控製其供應量或影響其利率,
匯豐通過控製白銀和英鎊的匯率來影響白銀在中國的進出,
實際政策是鼓勵白銀內流,或製止白銀外流。
你前麵說過匯豐向中國政府,可能主要是北洋政府,提供白銀貸款,
白銀貸款的利率水平,相比英鎊如何?
估計價格的設置不會允許有第三方套利的機會

另外東南亞也沒有自己的主權貨幣,
多半是英鎊和白銀同時流通,或者主要是英鎊流通?
當時有沒有白銀的長途匯兌,就像山西票號那樣的業務?
從你的敘述看起來,對華匯款都是以英鎊的形式,然後到口岸在按匯價換成白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