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24

(2016-06-08 06:05:21) 下一個

2.靜水流深-經營匯豐的秘密

我們知道匯豐是皇家特許銀行。不光是它,麗如,麥加利,有利都有皇家特許狀。特許什麽呢?不是說自由貿易嗎?有人有錢就可以開銀行,麗如,匯豐都是先開業,後得到特許狀的。[1]特許了之後你就加入了那個網。變成了加盟店,成了帝國財政部和英格蘭銀行的派出所,必須執行帝國的經濟政策。一個,要壟斷匯兌,這不難,沒有英鎊你根本匯不出錢去,而英鎊隻有這幾家英資銀行裏有。二個,要無限製地供應英鎊,所謂特許,就特許在這裏。誰可以無限製地供應英鎊,英格蘭銀行啊!那匯豐就是做了英格蘭銀行的中國分行。三個,由於中國經濟的特殊性,白銀短缺,並且外流,匯豐還必須阻斷這種外流,努力向市場投放白銀,這樣匯豐又成了中國的中央銀行。一個雙麵央行。

央行之稱不是今天回顧曆史才叫上的。1860,70年代在中國的外國人已經把央行桂冠賜給了麗如銀行,因為它最大嘛。那時匯豐還是個小弟弟。後來麗如貪圖商業利益,風險敞口太大,在1880年以後的金融風潮裏屢屢中招,垮了。匯豐才躍居老大地位。1880年之前,匯豐的經營偏多商業利益考量,業務飄忽不定,有一陣子很艱難,有點撐不下去的樣子。1880年左右天降貴人 ,湯姆斯,傑克遜執掌匯豐,從此一帆風順,直達雲天。[2]據說清末中國有二個長期執政並且影響巨大的人物,一個是慈禧,一個就是傑克遜。[3]這人店員出身,應該沒受過什麽良好教育。但是領悟能力是超一流的。在中國的外國銀行裏,他是第一個悟到央行的行為應該和一般商業銀行不同。有所為,有所不為。他領導下的匯豐基本沒有什麽風險敞口。消滅了風險,匯豐才能一心一意將雙麵央行的事情辦好,這可不是件容易的差事。有個數據,1880年到1901年20年間匯豐的資產收益率平均才1.04%,而且曆年非常平均,沒有大的起伏。即使是同期的淨資產收益率也隻有4.21%。那作為匯豐的股東你拿錢去讓傑克遜經營,還不如存銀行,匯豐活期利率還有3.5%一年呢。不但賺不了什麽錢,還得年年倒貼。因為由於匯豐的巨大聲譽,它的存款增加很快,1880-1901年平均增長20%[4],但是同期負債在總資產裏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5% 左右,就是說匯豐規定它的股東權益必須保持在總資產的25%。那你又賺不了什麽錢,股東們為了保持這個25%的比例就必須年年增資擴股。所以匯豐能夠成功,也不光是傑克遜一人之功,也多虧它有一群通情達理的好股東。這些股東都是各霸一方的企業巨頭,本來也不指望從匯豐賺錢,人家賺的是匯豐股東這個聲譽。再說股票身價這個虛名也值不少錢。

拉拉雜雜地說了這一大堆,就是要你明白匯豐的行為模式,它是沒有倉位的。除了白銀的多倉,這個它作為中國央行必須持有以外,其他任何倉位它都會及時平掉。即使是白銀的多倉,匯豐也會在倫敦或印度買入英鎊政府公債做對衝。Lucky Jackson, 其實沒有什麽高招,就是沒有倉位嘛。所以利潤率才會這麽低。你明白了這些,就理解了為什麽一樣是搞匯兌,匯豐和其他比如中國銀行,華僑和豐銀行,日本橫濱正金銀行不一樣的地方。這些銀行都是一門心思學習匯豐的,都沒學好。因為匯豐的精髓你學不來的。你做匯兌都先要買入英鎊不是,否則你拿什麽去兌,去匯?而且你有買入英鎊的天然衝動。從1880年開始英鎊就對白銀升值,從一鎊四兩升到1890年的六兩,再到1910年的八兩。那你就是買了保值都要加大英鎊倉位不是,何況你天天要做英鎊的匯兌。20多年下來,你對英鎊多倉的危險性幾乎不會有任何警覺,就算有一,二清醒之人也是沒用的。那麽你看看同時期的匯豐是怎麽搞匯兌的。匯豐在匯兌發生之前是沒有英鎊倉位的。你白銀來了,我就兌下,建一英鎊空倉,就是說匯豐其實是憑空賣出英鎊,特許在哪裏,特許就在這裏!

這樣匯豐就有了白銀的多倉,英鎊的空倉。那邊中國銀行說了,這個我也會,無非就是悄悄賣出英鎊空頭,隻要能悄悄收回,神不知鬼不覺,有何難哉。我們上海1850年代就有買空賣空的了。誠然,小數量上悄悄地幹,誰都可以這麽做。全部的匯兌都這麽幹,那就和大勢作對了。多空二倉一天天地貶值,這況且不說,你巨額英鎊賣超拿什麽來平?平不掉的話你又將如何收場?所以匯豐的做法就是有人想得到也肯定不敢做。一開始的操作人家就不和你玩在一起,以後的歸宿自然不一樣。1918-1922年白銀大升值,英鎊反映的銀價幾乎退回了1860年,你的銀行裏英鎊多倉這麽大,還是做白銀匯兌的,這個賬麵損失就足以抹掉你十幾年來英鎊多倉產生的利潤,十幾年白幹不說,還虧了本金。嘩嘩倒下一批。好容易熬過來了,知道要將白銀和英鎊倉位保持平衡,白銀對英鎊又開始跌了,跌到1931年,大概12個便士一盎司白銀。1920年的時候可是89個便士一盎司。你說你一個商業銀行,要麵對股東,要盈利,你怎麽可能不加大英鎊的倉位?你一邊加大倉位一邊還在心裏對自己說:大英帝國總還是大英帝國,1920年那個事應該不會再來了。得,1931年9月21日[5]英國宣布退出金本位,英鎊貶值40%。這下你可終於撐不下去了。那個時代本土做匯兌能撐下來的隻有二家,中國銀行,橫濱正金銀行,都有國家政策扶持,虧了也不要緊。[6]

 

[1]發行鈔票可能是特許之一。

[2]如今香港中環矗立著他的塑像。

[3]其實還有一位,赫德。

[4]這裏的存款包括賣出匯票的收入,因為都是經營性負債,所以放一塊說事。

[5]“九一八事變”後的第三天,這二個事件是有聯係的。

[6]1889左右年日本銀行給正金的每年補貼額度是1千萬日元,其實每年都超出的。那個時候正金的總資產才八,九千萬元,虧了1百萬都是天大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隻能以宿命來解釋了,老子不就曾經推崇過小國寡民麽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所以你看,南美這些國家,defualt是出了名的,爛透的地方,希臘,自打獨立以來3/4的日子是default中度過的。按正常邏輯,誰會借錢給他們?可是你看他們缺貸款嗎?從來不缺。這似乎變成了一種製度化的分配。偏偏這些都是弱國,怎麽會200年來一直占強國的便宜?以前我們一說到債務就是喪權辱國,萬劫不複。就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就是民族仇恨。就是別人的提款機。可是你觀察希臘,照片裏人都穿得體麵,人家的default的社會生活似乎好過中國內地。人家150年來就是靠不斷地default, 小日子過得不錯。似乎天道劫富濟貧,扶弱抑強。這對我形成新的刺激,資本主義全球化真是個千麵怪妖。還是這句話,隻有做到人人為自己,人類作為整體才能繁榮起來。隻是不知道資本主義裏麵的運行機製到底是怎麽樣做到這一點的。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對呀。阿根廷defualt是很大的事,倒了巴利還是巴克利兄弟銀行。有篇文章研究8百年來的default,結論所有default都是資源耗盡發生的。其實就是龐氏堆積到了尾聲。我覺得是製度的一部分。有個英國爵士曾經說過:收不回貸款也好過從來不發放貸款。說明這些人心裏明鏡般的透亮。經濟製度說到底是分配遊戲。不管是人為製定還是自然形成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分配向權勢傾斜。良性社會的定義就是盡量平衡,對衝這個傾斜,惡性社會就是加大固化這個傾斜。如此而已。用貸款來製造龐氏效應,不管表麵上的受益人是誰,阿根廷也好,希臘也好,最終全是受害人,隻有放貸款的那幫人才是真正的贏家。就算貸款損失,實際上也是全民買單。你看08年這麽大的事,富人俱樂部裏的位子有空出來的嗎?那麽對食物鏈底層的老百姓或第三世界國家,這種不斷興起的龐氏堆積堆到誰頭上,就是誰走運,南柯一夢,也好過沒夢呀!這其實是一種全球分配的溢出。所以300年殖民史到底怎麽看待,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記得你前文好像說過各國對華政府貸款很多都打水漂了,
發現這個打水漂真是曆史普遍現象,
後來還有米國銀行對拉美政府打了水漂,
TG銀行對地方國企打了水漂,
將來一帶一路也會打出很多水漂,
麵對僵屍政府,僵屍國家,僵屍企業,
主事者心裏是怎麽想的呢,
是後知後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或者本來就是製度的一部分?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哈神探' 的評論 : 辛亥革命前匯豐主要以拆票形式向市場投放白銀,革命後轉成以政府貸款為主。對,都是白銀貸款。匯豐很少向企業提供商業貸款,除非1, 英資,2,短期。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匯豐努力向市場提供白銀是什麽意思?提供白銀貸款?

股東不指望匯豐賺錢,因為股東自己已經賺到錢了,匯豐是維穩機器,
就好比TG不指望國企賺錢一樣,國企是維穩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