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民族都用過銅作為貨幣,都放棄了。為什麽呢?太重了。不方便大額支付。唯有中國堅持了2500年。那麽中國人是怎麽解決“錢重難行”的問題的呢?隻有一個辦法,大額支付不用青銅。戰國西漢用黃銅,唐宋用絹,細麻布。宋元明用紙幣,明清用白銀。所以中國貨幣體製一直是雙軌運行的。小額用銅,大額用隨便什麽合適的東西。其間也發明過純信用貨幣,比如說大錢,直十,直百,一刀當五千,後來被逼無奈,幹脆用紙。能用紙幣,說明中國人是世界最早領悟貨幣本質的。它隻是個信用嘛。聽到這裏你是不是很自豪?不要自豪,要悲傷才對。這種理解的背後中國人經曆了多少辛酸,多少苦難!沒有一樣合適的東西來做貨幣,自古以來到明末清初一直是限製中國經濟發展的緊箍咒。曆史上商品經濟忽然繁榮的時期都是暫時解決了大額支付問題的時期。戰國西漢的黃銅,唐中期以後的絹,宋的紙幣,明清的白銀。如果古代真有二,三百噸黃金儲備的話,早就用作貨幣了,哪裏還要那麽辛苦地尋找替代物?比如漢武,急得沒辦法,殺了皇家園林裏的白鹿,敲上圖章用鹿皮當錢使,你不有黃金嘛?比如王莽,他要是真有七十萬斤黃金,他何至於亡國?還一刀當五千,一個金餅扔出去,說它當十萬都行。
這些都是從中國曆史上的貨幣困境來看,中國古代不可能有大量的黃金。其他曆史資料也可以佐證這一看法。管子一書裏說黃金一斤直錢四千;王莽官方牌價金一斤值錢一萬。那麽可以大致算出金銅比率的。秦漢斤等於260克。錢,管子時算秦半兩好了,一錢8克吧。王莽時是五銖錢,一錢3.5克。這樣子從戰國到西漢的銅金比一直穩定在123比1附近。再來看清中期的數據。當時金銀比價是金一銀十,一兩銀可換製錢千文以上,算它千文好了。則金一兩可換錢萬文。一兩37.5克,製錢一文3克。那麽銅金比800比1。如此一比,結論似乎是中國古代金賤銅貴,這顯然不對頭。合理的解釋可能是古代的這些所謂金是成色各異的合金銅。那它自然比青銅貴。古代拿它來以近似1比123的匯率代替銅錢執行大額支付。這樣50萬錢的交易,用銅錢重約1.5噸,用金不過50斤,約合13公斤。出土文物中也有漢銅錠,上刻斤數,指而稱之為漢金當然證據不足,提供思路則足夠了。
最後來談談問題的另一麵。你據上所說得出結論說漢金是銅不是金也是不很妥當的。中國地界上的黃金,現在用科學方法勘探似乎到處都有。在古代隻有二個地方出金,山東,湖北。當然周邊也有產金的,長城線以北從大興安嶺到阿爾泰山,雲南廣西越南北部都是產金區。但是唐以前這些地方我們夠不著,隻能靠貿易輸入。所以三代二漢出土的黃金製品哪些是我們自己冶煉出來的,哪些是貿易輸入的都很難說。而中原的黃金往往附著在銅礦石裏。金銅熔點隻差20攝氏度。古代隻憑目力觀察,能區別這20度的有幾個?等到溫度一下到達1084度的時候,金銅就一起溶化了。所以古代有些銅裏還真有黃金。這些金的成色肯定是上品。交易起來1比123怕是打不住。而且可能市麵上也看不到。因為漢朝的規矩,每年的祭祀,諸侯王,侯都要以金助祭。數量,成色都有嚴格的規定,一個不對就罪罰。你說數量還好辦,成色怎麽辦?這不是逼著諸侯們不計代價收羅全國的上好成色的金嗎?所以西漢皇帝賞賜有稱金的,有稱黃金的。稱黃金的銅裏怕是真雜有黃金,也未可知。不要說銅了,就是青銅錢幣裏有的也是含有黃金的。錢幣學界老是有傳聞某某年某某錢裏有黃金,怕不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