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兩宋係列四:真宗為政之二十五:王欽若罷免樞密使與名臣張齊賢病逝

(2020-10-30 12:20:29) 下一個

大中祥符七年(遼開泰三年)即公元1014年六月二十一(乙亥),樞密使王欽若被罷免,改任吏部尚書;樞密使陳堯叟也改任戶部尚書,副使馬知節則改任潁州防禦使。

王欽若生性傾巧,敢做很多荒誕的事。馬知節看不起他的為人,從不屈意追隨他。宋真宗趙恒曾將自己寫的《喜雪詩》賜給近臣,然而誤用了旁韻。王旦想提醒宋真宗,王欽若說:“天子作詩,哪裏需要禮部來校對?”王旦也就算了。王欽若退下後,馬上將誤用旁韻的事秘密奏聞。後來宋真宗曉諭二府(樞密院為西府,中書門下為東府)說:“先前所賜的詩,要不是王欽若進言,幾乎成了眾人的笑柄。”王旦隻是唯唯諾諾而已。馬知節十分不滿,詳細講了這事的本末,斥責他的奸佞,但宋真宗也不怪罪。王欽若每次奏事,經常懷裏藏著幾個奏折,隻拿出其中一二,其餘都藏匿起來;然後用自己的意思假稱上旨,加以實行。馬知節曾在宋真宗麵前盯著王欽若說:“為何不將懷中的奏折全都拿出來?”王欽若當時正異常得寵,馬知節更加不肯身居其下,所以多次在宋真宗麵前和他爭辯。

當都監王懷信等人上報平定蠻人的功勞時,樞密院商議要論功行賞。王欽若和陳堯叟請求為他們轉一資,但馬知節說:“邊臣長久無人立功。臣請陛下重賞他們,用以激勵其他邊將。”此事長久無法解決。宋真宗催促他們,馬知節非常憤慨,因此當麵攻訐王欽若的短處。後來他幹脆不等奏稟朝廷,當即超次授任王懷信等人官職。宋真宗非常憤怒,跟宰相向敏中等人說:“王欽若等人商議王懷信的賞典,開始時一直拖延,最終又擅自超次提擢;膽敢將爵賞高下的權柄當作自己的責任!近臣如此行事,難道朕就必須束手讓他們胡來。”又說:“王欽若他們相處得異常不和,事無大小,動不動就要爭個不停。馬知節又多次詆毀朝列,好像審官、兩製、三館、諫官、禦史都不稱職。他就是如此看不起他人,卻把自己太當回事!”於是將三人全都罷免。宋真宗很快又將馬知節支出去當潞州知州。

同一天,宋真宗聽從宰相王旦的推薦,任命兵部尚書寇準為樞密使和同平章事。寇準尚未入宮謝恩前,宋真宗命令向敏中代理樞密院的公事。此後樞密使被罷免後,朝廷當即命令宰臣代理樞密院事,成為慣例,就像向敏中這樣。同時,朝廷用驛馬召鎮州知州王嗣宗和鄜延都部署曹利用趕赴宮闕。

次日即六月二十二(丙子),宋真宗下詔,為遭受水災流亡他鄉,但又回歸複業的棣州百姓免稅三年。

同時,遼聖宗耶律隆緒將國舅二帳合為一帳,並任命伊勒希巴蕭迪裏為詳袞(理事官),總領此帳。

六月二十三(丁醜),退休的司空致仕張齊賢去世。張齊賢是曹州冤句人。他三歲時就遇到後晉亂世,搬家到洛陽。他孤苦貧窮,但努力致學,很有遠大誌向,欽慕唐朝李大亮的為人,所以字師亮。宋太祖巡幸西都時,張齊賢以布衣平民身份在他馬前獻策。宋太祖召他到行宮,張齊賢以手劃地,逐條上陳了十件事:分別是下並汾,富民,封建,敦孝,舉賢,太學,籍田,選良吏,慎刑,懲奸。其中四事頗讓宋太祖滿意,但張齊賢堅持認為他的十事全都很好。宋太祖勃然大怒,命令武士將他拖出宮去。回京後,宋太祖跟他弟弟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說:“我巡幸西都時,隻是得到了個張齊賢而已。我現在不想給他官爵,以後可以讓他為相輔佐你。”

後來宋太宗選拔進士時,想讓張齊賢登上高第。但有司部門選拔失當,所以他沒有高第。宋太宗很不高興,幹脆將整榜進士都任命為京官。於是張齊賢以大理評事出任通判衡州。當時衡州正在判處劫盜,要將他們全部處死。張齊賢到任後,救下了其中五人。自荊州直到桂州,水遞鋪(即水路驛傳)有民夫數千戶,因此郵役被搞得十分貧困,衣食大多無法自給。張齊賢上奏將他們減少了一半。太平興國四年(979),他接受替代回朝,剛好遇上宋太宗親征晉陽(北漢)。張齊賢拜謁後,宋太宗升遷他為秘書丞。忻州剛被攻下不久,宋太宗於是任命他為忻州知州。翌年宋太宗召他回朝,改任為著作佐郎兼直史館,不久改任他為左拾遺。冬季,禦駕北征,議政的人都上言說,應當盡速攻取幽薊。張齊賢上疏說:

“方今海內一家,朝野無事。關切陛下聖慮的人,豈能不因河東(北漢)剛剛平定,那裏的駐兵還很多,幽燕尚未攻下,而為車馬運輸的辛勞感到焦慮?但臣的愚見認為,這些都不足以憂慮。自河東剛被攻下以來,臣出任忻州知州,捕得契丹負責納米的典吏。他們都說契丹人都是從山後(今河北太行山北部和軍都山以北地區)轉運糧食到河東。以臣的預料,契丹能夠自備軍糧救援晉陽,不能說是沒有為此盡力。然而太原最終還是被我所有。這隻能說明他們力不從心而已。現在河東初平,人心未定;嵐、憲、忻、代都沒有軍寨。一旦契丹入寇,那麽那裏的田牧將頓時損失;萬一他們擾邊,那麽太原的守備就值得擔憂。等到國家守住要害,增加壁壘;左控右扼,鞏固邊防;恩信已行,民心已定;那時再到雁門陽武穀和他們爭奪小利,這樣就能估計到對方的智慧和能力。聖人舉事,都得尋求萬全。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勝。如果辦事格外謹慎,那麽吞並契丹和攻取燕薊,實在不算難事。

“自古以來,疆場的困難,並非全是來自敵國,很多也都是因為邊將自擾導致的。如果邊境諸寨得到能人撫禦,隻要讓他們峻壘深溝,養精蓄銳,那麽就能以逸待勞,寧我致人(安寧自己控製對方)。這就是當年李牧之所以得到趙王重用的原因。所謂擇卒不如擇將,任力不如任人,就是這個意思。如果這樣則邊鄙安寧,邊鄙安寧則車運減少,車運減少則河北的百姓得到休息,百姓得到休息,則田業增加而蠶織增廣;朝廷就能重視農耕,積累穀糧,充實邊用。況且敵人的心思固然也懂得趨利避害,他們又怎肯投諸死地而為寇?

“臣聽說擁有六合的人(即帝王)以天下為心,豈止爭奪尺寸之地,角逐強弱之勢而已?所以聖人先本而後末,安內以養外。人民是根本;疆土是枝末。五帝三王中,從未有過不將根本放在先前的。堯舜之道沒有其他,隻是在於安定人民和讓他們獲利而已。人民既然安定獲利,那麽遠人也就歸順而至。陛下愛護人民和讓天下獲利之心,真就像堯舜一般。臣擔心群臣大多以纖細的小利,尅扣下民的政術,侵害窮苦百姓,以此作為自己的功能。至於民眾的疾苦,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快速招來無比的怨恨,無大於此。還希望慎重挑選通達儒者,讓他們分路去采訪兩浙、江南、荊湖、西川、嶺南、河東。凡是先前稅斂苛刻沉重的,都加以改正,從而讓百姓獲利,使賦稅和課利公允便利,可以長久實行;為聖朝製定律法;除去舊日弊病;天下各州有不便於民眾的,委托地方長吏奏聞朝廷;對膽敢因循守舊的官吏,處以重法。這樣就能使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心意,感戴陛下的恩惠。以德懷遠,以惠利民,那麽遠人的前來歸附,就可立馬而待。”

太平興國六年,他出任江南西路轉運副使,並於冬季改任右補闕,加正使。張齊賢至任後,尋訪了饒、信、虔諸州土產的銅、鐵、鉛、錫的場所,尋求前代鑄冶的技術,以饒州永平監所鑄的產品作為樣式,每年鑄造五十萬貫錢,共使用八十五萬斤銅,三十六萬斤鉛,十六萬斤錫。然後他前往宮闕向宋太宗當麵陳述此事,敷奏得十分詳細準確,議政大臣都無法反駁。

先是,各州罪犯大多都被禁錮後押送闕下,而在路上死去的常有十之五六。張齊賢在路上遇見從南劍、建昌、虔州押送來的犯人,取來犯人檔案檢查後,發現他們全非首犯,因此為所有這些人申冤。他這時在朝堂極力爭辯,後來凡是押送至京的囚犯,朝廷都要委托強幹的明吏重新審訊,一旦發現罪證不實,那麽將對原審的官員治罪。此後江南押送進京的罪犯減少了大半。

早先,江南各州的小民,住在官府地盤的都得交納地房錢。吉州靠江的地方即使被淹沒,那裏的百姓還得交納所謂勾欄地錢。那些住在木筏浮居的人也得交納所謂水場錢。這些都是前代的弊政,在張齊賢到任後全都奏論免除了。

當初,南唐的李氏據有江南,交納稅錢三千以上的民戶必須出丁一人,麵上刻字,自備兵器甲胄,交給官庫。出征時官府發還給他們;每天自己還得拿出二升糧食,名為義軍。江南歸附朝廷後,北宋讓這些義軍全都歸農。到這時,言政的人認為這些人長久在行伍,不樂意從事農耕,便請求朝廷派使者去選拔他們從軍,連同他們的家屬送到闕下。張齊賢上言說:“江南義軍,本來都是良民,隻是因橫遭黥麵充軍,才無處逃避。朝廷收複江南之後,便將他們放回歸農。他們長久沐浴皇風,全都樂意務農。現在如果逐戶搜索,將造成極大驚擾。法律貴在穩定,朝政崇尚清淨。先前敕令既然已經放他們歸農,不如現在暫且依舊。”張齊賢身居轉運使要職,勤於探究民間弊病,一心尋求寬仁為政,所以江南百姓思念而不能忘記他。不久宋太宗召他回朝,拜樞密直學士,並提擢他為右諫議大夫兼簽署樞密院事。

雍熙初年,宋太宗升遷他為左諫議大夫。雍熙三年(986),宋太宗大舉北伐時,代州的楊業戰沒。宋太宗征求近臣對策,張齊賢自己請求出行。宋太宗當即授他為給事中兼代州知州,與部署潘美一同統領邊境兵馬。當時遼兵自湖穀入寇,兵臨城下。神衛都校馬正率領所部在南門外布陣,但眾寡不敵。副部署盧漢贇為人畏懦,隻是保壁自固。張齊賢挑選了廂軍(平時不參戰的役兵)二千,在馬正的右邊布陣,並陣前誓師。宋兵無不慷慨激昂,以一當百。結果遼軍退卻。

早先,他和潘美約定,讓並師(太原部隊)前來會戰。沒多久,派去的使者被遼人擒獲。張齊賢覺得會戰的日期已經泄露,並擔心潘美的部眾會被遼軍趁機偷襲。後來潘美的使者來到,說軍隊已經從並州出發;但到了柏井時得到朝廷密詔,說東邊大軍已在君子館戰敗,所以並師全體都不許出戰;因此軍隊已經返回太原。當時遼兵充斥川野,張齊賢說:“賊兵隻知道潘美前來,而不知道潘美已經撤退。”於是將潘美的使者關進密室,半夜裏派兵二百,每人拿著一麵旗幟,背著一束幹草,在距離州城西南三十裏的地方,高舉旗幟,點燃幹草。遼兵遠遠看見火光中有宋軍大旗,以為並師已到,無比驚駭,急忙撤退逃走。張齊賢先在土磴寨埋伏了兩千步兵,趁機掩殺,擊潰了遼軍,還生擒他們北大王的兒子一人,帳前舍利一人,斬首數百級,繳獲戰馬二千,兵器甲胄無數。捷報上奏時,張齊賢將功勞都讓給盧漢贇。

端拱元年(988)冬,宋太宗拜他為工部侍郎。遼人又自大石路南侵,張齊賢預先挑選了一千廂兵,分為兩部,分別駐紮在繁畤和崞縣。他下令說:“如果代西有寇,則由崞縣的部隊應戰;代東有寇,則由繁畤的部隊應戰。等到開始接戰時,郡兵也都集中起來了。”到這時,遼軍果然被繁畤的宋軍打敗。

端拱二年,朝廷設置屯田,張齊賢出任河東製置方田都部署,入朝官拜刑部侍郎兼樞密副使。淳化二年(991)夏,他出任參知政事,並在幾個月後官拜吏部侍郎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齊賢母親孫氏年已八十多,宋太宗進封她為晉國太夫人。她每次進入禁中拜謁,宋太宗總要感歎她的福壽和有個好兒子,還經常下手詔安撫慰問,給她很多賞賜。朝廷搢紳大臣無不為張齊賢感到榮耀。

當初,王延德和朱貽業一同掌管京庾(大糧倉)。王延德想要補任外職,而朱貽業和參政李沆有姻親關係,他便想通過朱貽業去請托李沆。李沆則為他向張齊賢請托。張齊賢將此事奏聞。宋太宗因王延德曾經在他即位前的晉王邸辦過事,生氣他自己不來請求,反而要請托執政大臣,便將他召來責備。王延德和朱貽業含糊其辭,都不肯說實話。張齊賢不想連累李沆,便獨自承擔了責任。淳化四年六月,他因此被罷免,改任尚書左丞。同年十月,宋太宗任命他為定州知州,但他因母親年老不願前往。沒多久,他因母親病故丁憂離職,服喪期間水漿不入口,長達七日,之後也隻是每日喝一碗稀粥,在整個喪期不吃酒肉蔬果。很快宋太宗任命他為禮部尚書兼河南府知府。當時河南府監獄裏有個即將被處決的死刑犯。張齊賢到任後,立刻辨明冤情而釋放了他。三天後,宋太宗改任他為知永興軍(長安)。當時閣門祗候趙讚因為言事得到寵幸,成為提點關中芻糧,經常橫行霸道。張齊賢上奏他的罪行,趙讚最終伏法。不久宋太宗改任他到襄州,又移任荊南,接著又到安州。一年多後,朝廷加他為刑部尚書。

宋真宗即位後,召他入朝,官拜兵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曾私下從容地跟宋真宗上言,談到皇王之道,並推斷為何會成功的道理,還說:“臣受陛下非同尋常的恩典,所以也要做出非同尋常的回報。”宋真宗說:朕還以為皇王之道沒有什麽蹤跡,隻要政事適當,那麽就靠近皇王之道了。”當時皇親裏有些人因分財不均而互相訴訟,又進宮訴苦。張齊賢說:“這些事並非台府(禦史)能夠解決。臣請求自己處理。”宋真宗同意了。張齊賢於是坐在相府,召來告狀的人,說:“你不是覺得對方分到的財產多,你分到的少嗎?”那人說:“正是如此。”於是讓那人簽署狀紙。張齊賢接著召來兩名官吏,下令將甲的家產搬進乙舍,乙的家產搬入甲舍,財產原封不動,然後分別簽署進行交易。次日他將此事奏聞,宋真宗非常高興地說:“朕早就知道非你搞不清這事。”南郊祭祀後,宋真宗加他為門下侍郎。他和李沆同事,但關係不好,不久因為在冬至朝會那天醉酒失儀而被罷相。

鹹平四年(1001),西夏的李繼遷攻陷清遠軍後,宋真宗任命張齊賢為涇、原等州軍安撫經略使,任命右司諫梁顥為副使。張齊賢上言說:“清遠軍陷沒以來,和青岡寨燒棄之後,靈武一郡,孤立無援,與外界隔絕。這是李繼遷之所以會覬覦和必定入侵靈武的原因。就事勢而言,增兵討伐也許不行,但防禦遏製還是綽綽有餘;所以不必采用其他辦法。蕃部大族首領曆來和李繼遷有矛盾,朝廷如能用官爵和貨利引誘,靠恩信籠絡,再以利害關係刺激他們,那麽山西的蕃部族帳,誰不會傾心於朝廷?臣所統領的十二州軍,現有二萬多人;如果再到邊境挑選本城的部隊,又能得到五萬多人;此外再招致蕃部,那麽總數就超過了十多萬。到時彼出則我歸,東備則西擊,使他們奔走不暇,疲於奔命,哪裏還能成為我們的禍患?如今靈武軍民不過六七萬,陷於危亡之地。如果李繼遷來年春季在我們兵馬尚未集中之前,發兵攻打靈武,驅趕他的全部兵眾,並力攻圍,那麽靈州不過一座孤城,必定難以固守。萬一靈州失陷,那麽賊勢將日益增強。那時即使我們集聚眾多甲兵,廣積眾多財貨,也很難保證必定取勝。所以臣請求封潘羅支為六穀王,賜給他豐厚的金帛,正是擔心李繼遷日後用兵,會斷絕他們賣馬的道路。如果朝廷信使能抵達潘羅支,那麽泥埋等族和西南的遠蕃,就不難招集。西南一旦聽秉朝命,而邊境的勢力增強,那麽鄜、延、環、慶一帶的淺蕃,原、渭、鎮戎的熟戶(淺蕃和熟戶就是和漢人交往密切的外族)就會自然歸化。然後讓他們和朝廷輪換的甲兵及駐紮在那裏的兵馬互為聲援,這樣萬山族得知,必定不敢在靈州和河西駐軍。萬山人一旦退走,那麽賀蘭蕃部也會稍稍叛離李繼遷。雖然說名器不可以假人,爵賞不可以濫及;但這的確是聖人為治常用的辦法,並非是隨時變易的做法。”

張齊賢又請求調用江淮和荊湘的八萬丁壯增加防禦。但朝臣的看法認為這會動搖民心,另外傾動內地的民眾,派去遠戍西鄙荒壤,也很不方便。所以張齊賢的建議也就被壓下了。

張齊賢又上言說:“靈州是個鬥大的絕域,即使城鎮還完好健全,道路也還通暢時,朝廷內外就已上言說理應放棄。自從李繼遷為患以來,靈州的困境日益嚴重。靈州往南距離鎮戎約五百多裏,往東距離環州也有六七天的路程。路途如此艱險,即使李繼遷不派兵攻奪,城中的百姓也無法出來,城中的士兵也無路回歸。要保全靈州軍民,理應派兵接應。就今日而言,最好能增益精兵,去會合西邊駐屯和輪換的士兵,加上原、渭、鎮戎的部隊,率領山西熟戶從東界進入,嚴格約定會師日期,兩路交相進發。假設李繼遷分兵應敵,我們就可以乘勢進攻,那時也比較容易。況且他們遠途逃命,首尾難以護衛;千裏趨利,不敗則擒。臣覺得依照臣的主張,兵鋒尚未相交,而靈州之圍就會自動解除。然後再將靈州軍民,安排在蕭關和武延川險要的地方,設置營寨讓他們僑居在那裏。如此一來,蕃漢和土人的心就會有所依賴。等到局勢安定時,再讓他們回到原有的籍貫,然後縱使蕃漢的兵馬,根據形勢決定進退。那麽成功就不難實現了。”但是朝廷不能采用他的建議。沒多久,靈武果然失陷。

同年閏十二月,張齊賢官拜右仆射兼判邠州,但他沒有赴任,很快就改判永興軍兼馬步軍部署。當時薛居正兒子薛惟吉的妻子柴氏沒有兒子,很早就守寡。她帶著所有家產和書籍奏告朝廷,想改嫁給張齊賢。薛惟吉的兒子薛安將這事上訴。宋真宗不想插手此事,便命令司門員外郎張正倫就地審理此案,結果發現柴氏說的和薛安說的很不一樣。他將此事交給禦史,結果發現柴氏的狀紙是張齊賢兒子太子中舍人張宗誨教她寫的。張齊賢因此被貶為太常卿分司西京,張宗誨被貶為海州別駕。

景德初年(1004),宋真宗又起用張齊賢為兵部尚書兼青州知州。宋真宗臨幸澶淵時,任命他兼任青、淄、濰州安撫使。景德二年,他改任吏部尚書。張齊賢上疏說:“臣在先朝時,經常擔憂靈、夏二鎮最終要被李繼遷吞並。言事的人都覺得臣的擔憂很過分,所以臣想略舉些既往的事以表明事情的本末。當時臣下都覺得李繼遷隻是懷念父祖的舊地,別無他心。先帝任命他為銀州廉察(觀察使),希望他會滿意。然而他後來攻劫不已,直到降服了麟、府州界八部族的蕃酋,又脅迫賀蘭山下的帳族。而言事的人還覺得朝廷對他的封賞不夠豐厚。自從陛下賜給他銀、夏二州的土壤,以節度使的節旄表示對他的寵幸以來,李繼遷的奸威更加滋長,逆誌尤其暴虐。他屢次截斷靈州的糧道,又包圍沿邊的城池。數年之間,靈州終於被他吞噬。當靈池和清遠軍即將失陷時,臣正接受經略使的任命。臣考慮到必須找到一兩處強大的蕃族,與李繼遷為敵。這就是以夷克製夷的辦法,古今的上策。於是臣請求以六穀的名目封潘羅支,讓他為朝廷效力。當時朝廷近臣的看法,全與臣的謀略不同,所以大多數人都加以阻擾。當李繼遷被潘羅支射殺後,大家都覺得邊患或許可以平息。如今他兒子李德明照樣到處攻劫,析逋遊龍缽等人都是他的部下。李德明的誌向似乎也不小。臣擔心李德明會利用大駕東幸之際,去進攻六穀。那時瓜、沙、甘、肅、於闐等地將逐漸被他所控製。假使潘羅支尚在,那麽李德明就不足為慮。如今潘羅支已亡,廝鐸督恐怕並非他的敵手。還希望陛下委托大臣去經辦這事。”

張齊賢扈從禦駕東封泰山回來後,宋真宗再次拜他為右仆射。當時朝廷正修建玉清昭應宮,張齊賢上言說,在宮裏繪畫符瑞,有損陛下的謙虛美德,又有違奉天的旨意,因此屢次請求取消這一工程。

大中祥符三年(1010),他出判河陽,也扈從禦駕去祭祀汾陰。回來後,宋真宗進位他為左仆射。大中祥符五年,他接受替代後從河陽歸來,請求告老。宋真宗讓他在司空位置退休致仕。他入宮告辭時宋真宗為他賜坐,他剛下拜就摔倒在地。宋真宗急忙攔住他,並讓他兩個兒子扶掖著他上殿,命令將坐茵增到三個。他回歸洛陽後,得到當年唐朝名臣裴度的午橋莊,裏麵有茂盛的池榭和鬆竹。張齊賢每天都在那裏和親故舊友喝酒詠詩,十分心曠神怡。這時他病故,終年七十二歲。宋真宗追贈他為司徒,諡號文定。

張齊賢姿儀豐碩,論事時慷慨激昂,很有大略,以輔佐君主為己任。他留心刑獄案件,救活了不少無辜。他也喜歡提拔獎勵寒俊。張齊賢少年時家裏很窮,父親死後沒錢安葬。有個河南縣吏為他操辦喪事,所以張齊賢對他十分感戴,以兄禮待他,即使後來自己富貴了也沒改變。他仲兄張昭度曾教授張齊賢經史;當他去世時,張齊賢上表請求朝廷追贈他為光祿寺丞。他也曾依附過太子少師李肅的家。李肅死後,張齊賢為他經辦葬事,還在年關和四季祭奠他。宰相趙普曾將張齊賢推薦給宋太宗,但宋太宗當時沒有重用他。趙普當即列舉了以前的事,說:“陛下如果進用張齊賢,那麽張齊賢他日感恩,將超過臣的今日。”宋太宗聽了很高興,因此重用了他。隱士種放的啟用,也是由於張齊賢的推薦。張齊賢四次出任兩府,九次位居八座大臣,以三公歸就私第,一生康寧,享受福壽,時人罕能相比。然而他不拘禮儀規矩,頗好養生之學;再次入相時,幾次興起大獄;又和寇準互相傾軋,有些人因此對他有所非議。

張齊賢的幾個兒子都很能幹:張宗信任內殿崇班;張宗理任大理寺丞;張宗諒任殿中丞;張宗簡任閣門祗候;張宗訥任太子中舍。張宗禮最賢,雖然經累遷登朝,然而不想被羈束,所以大部分時間退居田裏。

要想知道宋真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