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元年(遼統和二十二年)即公元1004年閏九月初四(乙卯),宋真宗趙恒下詔,讓各地增援起來殺死契丹人的河北官吏和平民,並給他們發放賞格。
閏九月初六(丁巳),朝廷還從內庫拿出三十萬兩銀子交付河北轉運使,用以購買軍糧。
閏九月二十(辛未),北麵都部署王超等人帶領大軍進駐唐河,樹立營柵以備邊寇。
閏九月二十一(壬申),因江南幹旱,宋真宗派使者到那裏去判決刑獄案件,了解民間疾苦,並去祭祀江南境內的山川祠堂。次日,朝廷將明德皇太後(宋太宗三任妻子李氏)殯葬在沙台。
也在這天,遼聖宗耶律隆緒和蕭太後率軍大舉南下,任命統軍使蘭陵郡王蕭達蘭和奚六部大王蕭觀音努為先鋒,分兵劫掠北宋的威虜軍和順安軍。威虜軍使魏能和順安軍主帥石普等人帶兵抵禦。魏能率領威虜軍打敗遼軍先鋒。遼軍又進攻北平寨,但遭到北平守將田敏等人的抵禦。遼軍往東直趨保州,但攻城不克(《宋史》說宋三路都部署帶兵擊敗契丹,陣斬他們的偏將,還繳獲遼軍輜重)。
閏九月二十四(乙亥),宋真宗任命參知政事王欽若為判天雄軍府兼都部署。
閏九月二十六(丁醜,續通鑒作十天前即丁卯,但把此事放在閏九月二十二癸酉之後),蕭達蘭進攻遂城,生擒北宋守將王先知。他接著與遼聖宗和蕭太後合兵進攻定州。王超等人在唐河布陣,但根據詔書的指令,按兵不肯出戰。敵軍的勢頭雖然更加強盛,王超還是派人出擊他們的遊騎。契丹人於是往東進駐陽城澱。
當時遼軍深入國境,前線告急的奏折在夜裏連來五道。宰相寇準不予轉呈,反而飲笑自如。次日,同列宰相將這事奏聞,宋真宗大為驚駭,以此責問寇準。寇準說:“陛下要想結束這事,不過五天而已。”因而請求宋真宗臨幸澶州(即澶淵,今河南濮陽)。同列全都怕了,均想退下。寇準上前攔住,讓他們等候禦駕起程。宋真宗麵有難色,想返回內宮。寇準說:“陛下一旦回宮,那麽臣等就無法見到,大事也就去了!請陛下千萬不要回宮,還是啟程為好。”宋真宗於是開始商議禦駕親征。
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所以他秘密請求宋真宗臨幸金陵(今南京)。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是蜀人,所以他請求宋真宗臨幸成都。宋真宗因此征求寇準的意見,而當時王欽若和陳堯叟都在場。寇準心裏清楚是他們的主意,但假裝不知,說道:“誰為陛下出這樣的餿主意,罪可當斬!如今天子神武,將帥和諧。如果禦駕親征,敵寇自當遁去。不然的話,則應出奇謀以阻擾他們的企圖,堅守城池以疲勞他們的部眾。雙方的勞逸之勢,我們自然得到勝算。為何要放棄宗廟社稷,遠遁楚、蜀?”宋真宗這才打消了這念頭。王欽若和陳堯叟二人因此對寇準懷恨在心。王欽若足智多謀,寇準害怕他在宋真宗麵前胡說八道,擔心他妨礙了大事,便想排擠他出朝。剛好宋真宗想派大臣出鎮大名府,寇準便推薦了王欽若,而王欽若也請求出行。閏九月二十四(乙亥),宋真宗任命王欽若為判天雄軍府(即大名府)兼都部署、提舉河北轉運使,與周瑩一同商議那裏的防禦。
當初,原雲州觀察使王繼忠失陷在契丹後,曾趁機跟遼人言及與北宋和好的利益,掌權的蕭太後也有厭兵的意思。這時雖然遼軍大舉深入,蕭太後還是將王繼忠的話放在心上。此時她派四名小校帶著信箭和王繼忠的書信,前往宋莫州部署石普那裏,並附帶王繼忠給朝廷的密奏一封,希望石普盡速轉達宋真宗。就在閏九月二十四這天,石普派來的使者帶著密奏來到朝廷。宋真宗打開書信一看,原來是王繼忠的奏折,具體談到:“臣曾念及當年向陛下麵辭時,親奉朝廷的德音,唯以與民休息和停止幹戈為事。況且北朝欽聞陛下的聖德,願意重修舊好。他們必定會希望陛下的睿慈,聽從臣愚昧的進言!”
宋真宗跟輔臣說:“朕想到往昔朝廷全盛之世,也覺得和狄戎和好頗有好處。朕剛即位時,呂端等人建議,想利用太宗仙逝的機會,命令使者到遼國告訃。後來何承矩也請求,利用轉戰之後,向邊臣表達和契丹和好的意願。朕當時覺得雙方一直沒有來往,不好勉強。朕又念及自古以來獯鬻(通指北方異族,此處特指契丹)一直是中原強敵,除非用至德加以感懷,用大兵加以威懾,他們那般獷悍的習性,豈能柔服!這封奏折雖然來了,但未必可信。”畢士安等人說:“契丹兵鋒屢次受挫,自己撤退又會感到恥辱;所以通過王繼忠前來請求,諒他們也不會作假。”
宋真宗說:“你們但知其一,未知其二。對方因出兵無功而請求和盟,然而一旦我們答應之後,必定又會提出種種要求。如果為了百姓安寧而屈尊自己,特派使者前往複命,送給他們一些貨財,那也無非不可。朕所顧慮的是,關南的地盤曾屬於對方,如果他們提出這一要求,那就必須拒絕和議。朕將治兵誓眾,親自出討進擊。”於是他下達手詔,讓石普交付契丹小校賜給王繼忠,說:“朕繼承大業,撫育群民,經常思念著停息戰爭,好讓百姓安寧,哪裏想要窮兵黷武!今天閱覽了封奏,對愛卿的誠懇深感嘉許。詔書到達那日,愛卿可以向遼主秘密轉達朕的意思。如果真有和好的誠意,可以當即附給邊臣奏聞。”王繼忠想要朝廷先派使者到契丹人那裏,但宋真宗沒有答應。
閏九月二十五(丙子),宋真宗任命天雄軍都部署周瑩為駕前東麵貝、冀路都部署,潁州防禦使杜彥鈞為副手,供備庫使綦政敏為鈐轄;他又任命馬軍都指揮使葛霸為駕前西麵邢、洺路都部署,步軍都虞候王隱為副手,西上閣門使孫全照為鈐轄。宋真宗召見孫全照,和他交談後,又讓他兼任天雄軍及貝、冀等州鈐轄,並派他去視察北麵的機事。孫全照上言說:“如果契丹南逼魏城,臣隻要得到騎兵千百,必能設奇計取勝。”宋真宗讚賞他的忠誠果敢,因此下詔給周瑩說:“如果孫全照原意率軍擊敵,可立即分兵給他。”
當天,因敵兵入侵的緣故,朝廷下令,讓河北靠近南麵的州縣百姓搬進城中的營寨。
次日,宋真宗又下令說:“府州自今以後,千萬不要擅自發兵進入唐龍鎮管內進行劫掠。如果有蕃、漢民眾逃亡到那裏,而且必須追究的,朕將下詔讓對方遣返他們。”
閏九月二十八(己卯),岢嵐軍使開封人賈宗上奏,說數萬敵騎入寇草城川,但他率軍擊敗了他們。次日敵騎重新前來,但又被打敗。宋軍並將他們趕出邊境。宋真宗下詔嘉獎了他們。
當時,並、代鈐轄高繼勳首先率軍前來增援。他登高眺望草城川,跟賈宗說:“敵騎雖然人多,但陣容不整,說明主將沒有才幹。我們的兵馬雖少,但可以出奇製勝。我們先設伏在山下,等到交戰時,再往南退卻。待他們追來,你們可率領伏兵出擊,他們必當全麵潰敗。”雙方交戰時,到了寒光嶺,宋軍伏兵出擊,敵兵果然潰敗,自相蹂躪殘殺的多達萬餘人。宋軍還繳獲了很多馬牛和駱駝。後來賈宗自供奉官兼閣門祗候升遷為儀鸞副使,高繼勳則自洛苑使升遷為弓箭庫使。
冬十月初一(壬午),宋真宗下詔讓磁州刺史兼邠州駐泊部署許均兼任永興駐泊部署,仍然與知府向敏中和鳳翔的染鼎一同提總陝西諸州巡檢捕盜事。宋真宗因為已經決定北征,考慮到關、隴一帶的重兵大多都在邊郡,所以認為自陝西直抵兩川,都必須做好防備,因此才有了這道任命。同一天,他下詔修複曆代聖賢的陵墓。
十月初二(癸未),宋真宗讓引進使兼潘州刺史何承矩兼領英州團練使。起初朝廷商議為官員進秩時,宋真宗跟宰相說:“何承矩不但有學問,而且愛惜名聲,常以才能自許。必須挑選一個名聲很好的州授他。”
十月初三(甲申,《宋史》作前一天即癸未),麟府路鈐轄韓守英和張誌上言,說他們在朔州地界擊潰契丹軍,殺死了很多敵兵,並攻破大狼水寨。當時遼師正包圍岢嵐軍,得知敗訊後,當即撤圍逃走。
先前,宋真宗曾下詔,派大將雷有終等人取土門路與大軍會合。這時因為敵寇東行,並緊逼武強縣,所以宋真宗又下詔讓雷有終等人率軍趕赴鎮州。
王超上言,說遼軍兵眾沿著葫蘆河東進。宋真宗於是下詔,讓諸將嚴整兵馬防備,並下令岢嵐、威虜軍、保州、北平寨等都部署率軍深入敵境,腹背縱擊,分散他們的軍勢。
十月初四(乙酉),宋真宗下令,讓漕運經過的各個州軍長吏兼管車運事務。
十月初五(丙戌),遼軍抵達瀛州(今河北河間)城下,晝夜攻城,四處都能聽到他們擊鼓伐木的聲音。遼軍還大規模設置攻城器具,讓奚族人背著木板登上城牆。知州李延渥率領州兵和強壯(民兵)抵禦,又召集貝、冀巡檢史普所部幫助拒守,發射壘石和巨木打擊敵兵。想爬上城牆的遼兵紛紛墜落城下。雙方攻守長達十來天,遼兵傷亡很大。遼太後親自擊鼓激勵部眾猛攻,城牆上都是插進磚縫的箭矢,如同刺蝟。遼兵死了三萬多人,傷的成倍。遼軍最終無法攻克,隻好撤退(《宋史》說遼軍傷亡十多萬後逃走)。
十月初七(戊子),朝廷將明德皇後的神主牌位遷祔到太廟。先前,宋真宗曾下詔讓有司部門詳定升祔的禮儀,有司部門上呈建議說:“唐睿宗的昭成和肅明二後,在武則天先天初年,隻以昭成配享。唐玄宗開元末年,又以肅明遷祔。東晉驃騎將軍溫嶠有三位夫人。溫嶠去世時,朝廷下詔征求學官陳舒的意見。陳舒認為,秦、漢之後,廢除一娶九女的製度;妻子死後再娶,不算是繼室。活著時既然加了禮,死後就不應貶黜。所以東晉朝旨認為李氏死於溫嶠富貴之前,所以不能沾贈典的光,因此隻為王、何二氏一道追加章綬。唐朝太子少傅鄭餘慶將要建立家廟時,祖上有二夫人。禮官韋公肅建議采用陳舒當年的建議。”有司又說:“晉南昌府君有荀氏和薛氏,晉景帝(司馬師)廟有夏侯氏和羊氏,唐朝魯公顏真卿廟有夫人商氏和繼夫人柳氏。所以粗略考察禮文,參照以前的先例,二夫人並祔在道理上很說得過去。臣等覺得懿德皇後(宋太宗二任妻子符氏,死於宋太宗即位之前,所以生前不是皇後)很久以前就升祔太廟,不能中間移走。明德皇後後來接受了皇後的崇高尊名,所以也應當配享。雖然先後有別,但尊親必須一貫。請將二皇後同祔太宗廟室,以先後次序排列。”宋真宗下詔讓尚書省召集官員詳議,結果大家都讚同禮官的請求。兩皇後一同配享的做法就是自這時開始的。
十月初九(庚寅),宋真宗讓青州知州張齊賢兼任青、淄、濰安撫使,鄆州知州丁謂兼任鄆、齊、濮安撫使,並提舉(負責)轉運及兵馬。他又下令張齊賢和丁謂將管區內諸州山河的地形和道路的廣窄,畫成地圖奏聞朝廷。後來遼軍繼續南進,百姓大為驚慌,紛紛趕往楊劉渡。船夫想趁機大撈一把,所以不肯及時過渡。丁謂將死罪囚犯裝作船夫,在黃河邊上斬首示眾。船夫這才怕了,百姓因此得以前往南岸。丁謂又找了部分民眾,讓他們在河邊高舉旗幟,猛烈擊打刁鬥(類似打更或報警的器具),響聲百多裏外都能聽到。遼軍這才退去。
十月十二(癸巳),宋真宗臨幸已故鄭國長公主的府第。他是宋太宗的五女兒,於至道三年封賢懿長公主,並在鹹平六年(1003)下嫁右衛將軍王貽永,進封鄭國長公主,宋真宗還賜給她一座宅第。這年即景德元年她去世,諡號懿順。
十月十三(甲午),遼將蕭達蘭和蕭觀音努率軍南下祁州,那裏的北宋士卒大多投降。遼聖宗耶律隆緒下手詔獎賞曉諭,又厚賞蕭觀音努,連同北宋降卒。
十月十四(乙未),宋真宗下詔讓王超等人率軍趕赴行在,讓知永興軍府向敏中兼管鳳州駐泊兵馬,允許他便宜從事。宋真宗將要北征,又顧慮西陲邊事,所以有了這道詔命。
向敏中得到詔書後,藏起來沒有下達,跟平常一樣視事。剛好大儺(臘月舉行的 一種驅疫逐鬼的舞蹈儀式)接近,有人密告,說禁兵中有人想利用大儺扮作跳舞的儺人作亂。向敏中暗中安排甲兵埋伏在廡下幕中。次日一早,他召來賓僚和軍官前來,置酒縱樂,然後命令儺人上來。向敏中振臂一揮,伏兵衝出將儺人全都拿下,果然發現他們各懷短刃。向敏中當即在座席上將他們都殺了。接著他下令將他們的屍體藏好,用灰沙掃清庭上的血跡,照樣張樂宴飲。邊籓因此得以安寧。宋真宗因此有再次啟用他的意思。
十月十五(丙申),宋真宗下詔說:“扈從禦駕的軍士將首先奔赴澶州。天雄軍及沿河駐泊的將士全都就地賜給行裝錢。” 次日,他又下詔讓威虜的魏能、環慶的張凝、北平的田敏進駐定州。
十月二十二(癸卯),宋真宗任命廝鐸督為朔方軍節度使、靈州西麵巡檢、西涼府六穀大首領。
十月二十四(乙巳),莫州、岢嵐、威虜軍、北平寨全都上言,說他們擊敗契丹。群臣為此向宋真宗稱賀。這場戰役,張凝和田敏都率領偏師抵達易州南麵,俘獲了人畜及數萬鎧甲兵仗。隻有魏能逗留不進,因而沒有戰功。
早先,王繼忠得到宋真宗的手詔,立即寫了奏疏附給石普轉給朝廷,言:“因為關南原是遼國舊疆,所以遼將已經領兵攻圍瀛州,恐怕難以固守。臣請求陛下及早派使者前來議和。”十月二十五(丙午),宋真宗看了他的奏疏後,跟輔臣說:“瀛州曆來很有防備,不用過分憂慮。但想要早派使者前往,自然也沒壞處。”於是又賜給王繼忠一道手詔,答應派人前往。他接著招募了神勇軍士李斌,讓他帶著信箭趕赴遼寨,並下令樞密院挑選可以出使遼國的官員。樞密使王繼英推薦殿直曹利用,曹利用自己也表示願意前往。宋真宗於是授他為閣門祗候,假以崇儀副使頭銜,讓他帶著朝廷給遼聖宗的書信前往,又賜給王繼忠一道手詔。
十月二十六(丁未),宋真宗任命雍王趙元份為東京留守。
十月二十八(己酉),朝廷首次設置龍圖閣待製,任命都官郎中杜鎬和右正言戚綸擔任。同時,宋真宗任命衛州防禦使李重貴為大內都部署。
十一月初五(乙卯),宋真宗派使者去安撫河北軍民。同時,他提拔瀛州知州李延渥為本州團練使,獎賞他堅守州城的功勞。朝廷還為州裏的官吏進秩,給予不同的賞賜。
同時,北麵部署上奏說:“契丹雖然自瀛州退去,但他們的部眾猶有二十萬。臣等偵查到他們陰謀趁虛進攻貝、冀和天雄軍。”宋真宗下詔督促諸路兵馬及澶州戍卒到天雄軍會合。
十一月初九(己未),宋真宗派使者去安撫河東(太原)諸州。
自從遼軍南下以來,河朔一帶的宋將都堅守城池。冀州知州右讚善大夫王嶼,常有破敵的決心,因此每日檢閱衛戍兵馬,又召集強壯(民兵)加以訓練,照樣打開城門,讓百姓出去砍柴割草,像平常那樣。他曾上言說:“賊寇如果前來,我們必定能打敗他們。希望朝廷不要為一郡擔憂。”這期間,遼軍遊騎逼近州城,但被王嶼擊敗趕走。宋真宗下詔嘉獎了他。
十一月十三(癸亥),遼馬軍都指揮使耶律珂禮和宋軍在洛州遭遇,戰勝了宋軍。次日,遼東京留守蕭巴雅爾俘獲北宋魏府官吏田逢吉,將他獻到遼聖宗的行帳。
也在十一月十四(甲子),宋真宗到近郊狩獵。兩天後,他派使者去安撫和召集河北流民。
十一月十八(戊辰),石州發生地震。
也在這天,宋真宗任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繼隆為駕前東麵排陣使,馬軍都指揮使葛霸為副手,西上閣門使孫全照為都鈐轄,南作坊使張旻為鈐轄;他還任命武寧節度使石保吉為駕前西麵排陣使,步軍都虞候王隱為副手,入內副都知秦翰為鈐轄。
當初,張旻在定州時曾上言說:天道正有利於客軍,先起兵的一方將會取勝,所以朝廷必須大舉伐遼,並獻上興師出境的吉日。宋真宗征求輔臣的意見,大家都覺得不行,也就算了。到這時宋真宗決定禦駕親征,張旻此時正在並代一帶衛戍,又重新上奏了十幾件邊事。宋真宗於是召他回來應對,並問他道:“契丹入塞,和愛卿當時請求北伐的日期相同。朕後悔沒有采用愛卿的計策。如今必須派人守衛澶州,但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愛卿意下如何?”張旻請求自己前往。宋真宗非常高興,所以任命他為東麵鈐轄(續通鑒作西麵,但和上文矛盾),又讓他先到澶州偵查敵寇的遠近。張旻當即飛馬前往。
秦翰接受任命後,馬上監督部眾疏通環城的溝壑,用以抗拒遼騎。剛剛完工,遼軍果然蜂擁而來。秦翰連續七十多天不解甲胄,忙於帶兵防禦。
十一月二十(庚午),宋真宗禦駕開始正式北巡。司天上言說:“如今出現日抱珥(太陽兩旁出現光環)的天象,充滿黃氣。這象征不戰而卻,有和解的跡象。”
要想知道遼軍是否真的不戰而卻,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