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八:後漢興亡之四:契丹永康王囚禁趙延壽與楚王馬希範病故

(2020-03-31 13:32:39) 下一個

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即公元947年四月二十一(丙子),契丹主遼太宗耶律德光在撤回契丹的路上,於殺胡林病故。

《遼史》的史書家對他評價時讚道:太宗甫定多方,遠近向化。建國號,備典章,至於厘庶政,閱名實,錄囚徒,教耕織,配鰥寡。求直言之士,得郎君海思,即擢宣徽。嘉唐張敬達忠於其君,卒以禮葬。輟遊豫而納三克之請,憫士卒而下休養之令。親征晉國,重貴麵縛。斯可謂威德兼弘,英略間見者矣。入汴之後,無幾微之驕,有“三失”之訓。《傳》稱鄭伯之善處勝,《書》進《秦誓》之能悔過,太宗蓋兼有之,其卓矣乎!

大意是:遼太宗平定多國,遠近歸化;建立大遼,製定章典。至於親理朝政,他能做到了解下情,名實相符;過審囚徒,不致冤獄;勸課農桑,鼓勵耕織;配偶鰥寡,關懷百姓。他還尋求直言人士,得到賢能郎君海思時,當即提拔他為宣徽使。他嘉許張敬達的忠誠,以禮安葬了他。他還采納三克的諫言,取消了遊幸。他憐憫士卒的勞苦,下達讓他們休養的詔令。他親征後晉,結果少帝石重貴自縛歸降。這真可謂是威德並舉,英略罕見。進入汴梁後,他沒有絲毫驕橫之舉,卻意識到三失的教訓。《左傳》稱讚鄭伯(鄭莊公)在勝利後一直保持清醒,《尚書》則宣揚秦公(秦穆公)在失敗時作秦誓反省自己的過錯。遼太宗兩者兼而有之,的確非常卓越!

契丹所署大丞相、政事令、東京留守、燕王趙延壽恨遼太宗背約(本來答應讓他稱帝),便跟人說:“我不再到龍沙(契丹牙帳所在)去了。”當天,他率先帶兵進入恒州。契丹永康王耶律兀欲(其他史書也作烏裕)及南北二王,各自率領所部兵馬相繼進入恒州城。趙延壽本想抗拒,但害怕將來失去契丹極大的援助,便接納了他們。

當時契丹諸將已經秘密商議,決定奉戴耶律兀欲為主。耶律兀欲於是登上鼓角樓接受叔父和兄弟的拜禮。而趙延壽不知道這事,還自稱接受契丹皇帝的遺詔,暫時代理南朝軍國事務,並下教布告中原諸道,讓他們為耶律兀欲與諸將提供相同的軍餉。耶律兀欲因此懷恨在心。恒州各座大門的管鑰及倉庫的出納,耶律兀欲全都控製在自己手裏。趙延壽派人向他索取,耶律兀欲拒絕給他。

契丹主的喪報抵達契丹,述律太後沒有哭泣,隻是遙祝說:“等到各部跟以前一樣安寧之後,我再安排你的葬禮。”

後漢高祖劉知遠自壽陽回來後,留下一千士兵衛戍承天軍(今山西平定縣東)。衛戍兵聽說契丹北撤,因此沒有防備。契丹於是趁機襲擊他們,衛戍兵驚慌潰散。契丹焚燒了那裏的集市和城邑,一天之內那裏舉起了百餘次告急的狼煙。後漢高祖說:“這隻是胡虜將要逃遁,虛張聲勢罷了。”於是派了親將葉仁魯率領三千步騎赴援。剛好契丹人外出搶掠,葉仁魯趁機擊潰了他們。四月二十二(丁醜),後漢又收複了承天軍。

同時,冀州人殺了契丹任命的刺史何行通,推舉牢城指揮使張廷翰主持州事。張廷翰是冀州人,也是後唐宣武節度使符習的外甥。

四月二十六(辛巳),後漢高祖為陝州節度使趙暉加檢校太尉,華州節度使兼陝州馬步軍都指揮使侯章加檢校太傅,並任命陝府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兼絳州防禦使王晏為晉州節度使兼檢校太傅,丹州都指揮使兼代理軍州事高彥珣為丹州刺史。當時,後漢高祖威名未振,而王晏等人就來歸附,所以他非常高興,當即授他為節度使(通鑒說王晏的任命是在五月初七辛卯)。

有人勸趙延壽說:“契丹那些大人物這幾天都聚在一起密謀,估計一定會鬧事變。如今漢兵不下一萬人,我們不如先下手對付他們。”趙延壽猶豫不決。四月二十七(壬午),趙延壽下令,定於來月初一朔日在待賢館聽取臣屬上書言事,同時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他規定的禮儀是:宰相和樞密使在階上下拜,節度使以下則在階下下拜。前後晉宰相李崧覺得契丹人可能會反對,到時會發生什麽將很難預測,所以一再請求趙延壽不要舉行這一禮儀,趙延壽這才作罷。

五月初一(乙酉),契丹永康王耶律兀欲召趙延壽及張礪、和凝、李崧、馮道到他下榻的賓館飲酒。耶律兀欲妻子平時把趙延壽當作兄長,耶律兀欲因此私下裝作若無其事地跟趙延壽說:“你妹妹自上國(即大遼)過來,你難道不想見見她嗎?”趙延壽毫不懷疑,欣然和他一道進入內屋。過了一陣子,耶律兀欲出來,跟契丹相國張礪等人說:“燕王謀反,適才已經被我上了枷鎖拿下了。”又說:“先帝在汴梁時,留給我一道籌謀,讓我代理南朝軍國事務。近來先帝突然駕崩,也沒有留下遺詔。而燕王擅自出掌南朝軍國,真是豈有此理!”他當即下令說:“趙延壽的親黨,一律赦免不問。”

隔了一日,耶律兀欲到待賢館接受蕃、漢官員的拜謁道賀時,笑著跟張礪等人說:“燕王如果真的用這道禮儀上朝,那麽我率領鐵騎把你們都包圍起來,諸位公卿的大禍就很難避免了。”

過了幾天,耶律兀欲召集蕃、漢大臣到他的府署,宣讀遼太宗的遺製,大略意思是:“永康王是大聖皇帝(即已故契丹主耶律阿保機)的嫡孫,人皇王(已故耶律倍)的長子,也是太後鍾愛和群情歸附的人。他可在中京即皇帝位。”這才開始為遼太宗舉哀,穿上素服。很快他又更易吉服去接見群臣,不再遵守喪製,歌吹之聲不絕於內。

同時,後漢高祖召集群臣到宮廷商議進取事宜,諸將都請求出師井陘,攻取鎮、魏二道,先平定河北,那時河南即可拱手自服。後漢高祖想自石會直趨上黨,兵馬都孔目官郭威說:“胡虜主子雖死,他的黨羽和部眾還很強盛,各自都占據著堅固的城池。我們如果出兵河北,不但兵少,道路也很迂回,邊上又沒有援軍接應。如果群虜合勢,共同出擊我軍,那麽我們前進他們則擋在前頭,後退他們則帶兵追殺。到時我們糧餉路絕,那將是自取危亡的辦法。上黨山路艱險,穀粟很少,百姓殘弊,根本無法提供軍糧,所以這條路也行不通。近來陝、晉二鎮,相繼歸附我們,帶兵跟他們合並,那將萬無一失。不出二十天,洛、汴一帶即可平定。”後漢高祖說:“愛卿說得對。”宰相蘇逢吉等人說:“史弘肇大軍已經進駐上黨,群虜相繼逃遁。不如兵出天井,直抵孟津較為方便。”司天部門上奏說:“太歲在午的方位,不利南行。還是應當經由晉、絳二鎮直抵陝州。”後漢高祖聽從了。五月初七(辛卯),他下詔定於五月十三日(通鑒作十二日)從北京(太原)出發,並派人告諭諸道。

五月初十(甲午),後漢高祖任命太原尹劉崇為北京留守,趙州刺史李存瑰為副留守,河東幕僚真定人李驤為少尹,牙將太原人蔚進為馬步指揮使,讓他們輔佐劉崇。李存瑰是後唐莊宗的堂弟。後漢高祖還任命皇子劉承訓和武德使李暉為大內巡檢。

當天,契丹西京留守劉晞丟棄洛陽,逃回到大梁。

再說,楚國的武安節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領鎮南節度使馬希廣,是楚文昭王馬希範的母弟。他生性謹慎恭順,馬希範很喜愛他,讓他掌管內外諸司事務。五月初八(壬辰)夜裏,馬希範病故。

馬希範是楚武穆王馬殷的嫡子,生性奢侈。他嗣位沒多久,便要求按照慣例設置天策府僚屬,於是提拔了幕府從事中有才幹和操行的人,諸如都統判官李鐸、靜江府節度判官潘玘、武安軍節度判官拓拔坦、都統掌書記李皋、鎮南節度判官李莊、昭順軍節度判官徐收、澧州觀察判官彭繼英、江南觀察判官廖圖、昭順軍觀察判官徐中雅、靜江府掌書記鄧懿文、武平軍節度掌書記李鬆年、鎮南軍節度掌書記衛曮、昭順軍觀察支使彭繼勳、武平軍節度推官蕭銖、桂管觀察推官何仲舉、武安軍節度巡官孟元暉、容管節度推官劉昭禹等十八人,一並擔任學士。其餘的將校,自袁友恭和張少敵等人以下,也依次得到授任。他還大興土木,修建府庭,其中最為壯麗的即有九龍和金華等殿。宮殿建成後,總是用丹砂塗壁,共使用了數十萬斤石。每次僚佐入宮謁見,即將上殿時,隻覺得丹砂之氣,藹然襲人,其費用也可想而知。當初,教令下達時,主持工程的人們因丹砂是很難弄到的材料,無不麵麵相覷,帶有憂色。沒多久,東部山崩,湧出很多丹砂,推積如同丘陵,楚人於是運來使用。契丹南侵時得知這事,以為馬希範非同常人,急忙派人冊封他為尚父。馬希範得到冊封,以為契丹人推奉自己,也就欣然接受了。

馬殷的騎將丁思僅曆來很有才略。他因馬希範接受外族契丹的冊命,深以為恥,因此跟馬希範說:“如今朝廷失守,正是忠臣義士奮發之時。大王應當派人馳檄四方,率領大軍直趨京師,驅逐契丹,讓天子反正,然後凱旋而歸。如此一來,則齊桓公和晉文公都無法和大王相比。時不可失,希望大王盡快下決心。”馬希範本無長遠謀略,加上正忙著興建府署,所以不忍心放棄而去北伐,便壓下了丁思僅的謀略。丁思僅不勝憤慨,跟自己的親友說:“古人總是為死時功名未立而遺恨。如今遭逢亂世,卻不能立功於天下,反而留戀這幾間屋子!誠然令人痛心。”此後丁思僅常常怏怏不樂。

馬希範夫人彭氏封秦國夫人,經常到城北報恩寺燒香拜佛。當時僧魁稱作長老,問她道:“夫人是誰家的婦女?”彭氏勃然大怒,乘坐轎子很快就回來了。馬希範吃驚地問道:“夫人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夫人說:“今日好沒興,被個老禿賊問妾是誰家婦女。而且一般說來提到婦女都是難聽的話,他怎能稱妾作婦女!”馬希範笑道:“這就是所謂禪機。夫人應當回答說弟子是彭家女,馬家婦,那麽道理就說得通了。為何要發怒呢!”秦國夫人平時頗因才智自負,這時卻答不上來,並為此感到羞恥,於是說:“這麽說妾就是所謂的沒有見識。”因此羞赧了好幾天。

連州人石文德外表矮醜,然而好學,尤其工於詩詞。馬希範尚未即位時,他屢次獻詩請求被任用,但馬希範覺得他醜陋,未曾禮待,所以石文德很是窮困潦倒。有個南宅的王子平時看重士人,因此延請石文德到自己門下。後來馬希範知道了,遷怒於王宅,想要當麵羞辱石文德後將他驅逐出去。沒多久,秦國夫人彭氏病故,馬希範十分悲傷悼念,便讓有文學才識的人各自撰寫挽詞。石文德也獻了十來篇,其中一聯是:“月沉湘浦冷,花謝漢宮秋。”馬希範看了後大吃一驚,說:“石文德有這樣的作用,可惜我因他的醜陋而看輕了他。真還不如南宮小兒,能知道賢能!”於是召石文德前來,慚愧地向他致歉。沒多久,他就承製任命他為水部員外郎兼融州刺史。石文德晚年時尤其喜好著述,撰寫了《大唐新纂》十三卷,大多是名人軼事;文詞雖然一般,但故事還有可采之處,時人因他懂得很多趣聞表示讚許。

營道人何仲舉姿容秀麗,十三歲時就無比俊美豪邁。當時他家貧,交不起租稅。營道令李皋很憤怒,將他上了枷鎖下獄,準備對他動刑。有人勸李皋說:“這孩子雖然年幼,卻能作詩,往往一會兒工夫就寫成了。還希望府君明察。”李皋於是召他來,問道:“聽說你頗有文采,而且思維敏捷。今日這事,如果你能文不加點,寫一篇自述,我就寬貸於你。”何仲舉舉筆而成:“似玉來投獄,拋家去就枷。可憐兩片木,夾卻一枝花。”李皋大吃一驚,當即親自為他卸下枷鎖,請他上廳和他並排而坐。此後何仲舉開始銳意就學。後唐明宗天成中年,他上了洛陽。當時皇子秦王李從榮任河南尹,尤其看重士人。何仲舉與張杭和江文蔚都投到他的門下。那年科舉,公開參加貢舉的數百人中,何仲舉獨占鼇頭,因而獻詩說:“碧雲章句才離手,紫府神仙盡點頭。”秦王非常高興,讚賞不已,所以他一舉登及上第。回湖南後,剛好馬希範嗣位,他依照唐太宗當年的做法,承製在天策府設置十八學士,以李皋為首,並讓他執掌朝政。而何仲舉覺得自己出自李皋門下,雖然在後唐策名,但事奉李皋卻從未懈怠。李皋既感動又高興,因此啟用了他。不久,他就升遷何仲舉和自己同列,接著又任命他為全、衡二州刺史。先前,湖南尤其出詩人,其中最著名的有沈彬、廖凝、劉昭禹、尚顏、齊己、虛中等人,而何仲舉在他們之中就顯得比較輕淺,惟有李皋獨自對他非常推許,往往對眾吟誦他的《秋日晚望詩》:“樹迎高鳥歸深野,雲傍斜陽過遠山。”並用腳踩地諧拍,歎道:“何仲舉真是詩人中的高逸,諸官應取用他,舍去其餘的過氣文人。”所以何仲舉感激李皋的知遇,最終能夠自奮。至於名節,他也始終白璧無瑕。輿論都覺得李皋有知人的明鑒。

衡山人歐陽彬家裏世代都是縣吏,而歐陽彬卻特別好學,工於詞賦。馬氏占有湖南時,歐陽彬希望得到啟用,便攜帶自己的所著來到節度使府,作為求見之禮。求見時必須先通名片。被眾人稱作樊知客的節度府掌客吏十分貪財。他暗中讓人跟歐陽彬說:“足下此來,自然不是白來,其實就是想當官顯耀家族罷了。然而不送點禮物,能行嗎?”歐陽彬以行賄為恥,最終沒給他送禮。後來樊氏十分憤怒,將他的名片擲在地上說:“難道縣吏的兒子也想來拜謁王侯!”歐陽彬深為懷恨,退下後寫了首詩說:“無錢將乞樊知客,名紙生毛不為通。”因而落魄街市,到處跟歌姬酒徒親熱。有個叫瑞卿的歌伎仰慕他的才華,便請他到家裏。瑞卿很能唱歌,每年楚王馬殷生日時,都會請她到筵席上唱歌。當時湖南除了最早的七郡外,又加了武陵和嶽陽,所以共有九州。歐陽彬便寫了首《九州歌》給瑞卿,讓她到時在筵席上唱,正是為了感動楚王。但馬殷並無反應,歐陽彬因此歎道:“現在正是天下分裂之際,廝徒差役都能自奮,而我卻一貧至此!”他無計可施,便想到鄰道求發展,但還沒決定去哪裏。沒多久,得知西蜀朝政將會重振,歐陽彬便考慮入蜀,並私下跟瑞卿說:“我因為無法去拜謁楚王,隻好住在你家,你也從不感到厭煩,我怎能輕易離開!然而士人將功名看作不朽的事,我如現在不去爭取,隻怕今後會後悔。今天我打算到其他地方去,也許能成功。希望你不要為我掛念。”瑞卿說:“先生對妾不能說是無情,然而如今先生不想被妾拖累,割愛而去,難道不正是功名馬上就要到來了嗎!妾誠然感到驚異。妾家財約有數緡,雖然不很豐厚,願意分出一半資助先生的路費。”歐陽彬也不推讓,便用瑞卿所贈都用來賄賂綱吏(漕運官吏;一般十艘糧船稱作一綱),請求成為駕船仆夫,綱吏也答應了。到了後蜀,他獻上自己寫的《獨鯉朝天賦》。後蜀主非常高興,提拔他身居清要。後來他官至尚書左丞相,又出任夔州節度使。他出任夔州時,楚武穆王馬殷已經病故,他兒子馬希範繼立。於是他寫信給馬希範,敘述自己當年入蜀的原因,並請他照顧自己的衡山宗族。馬希範看了信後非常慚愧,為歐陽彬的親友全都減免了賦役,並下令搜訪民間賢才,因此不論賢能或不肖,士人紛紛去參謁馬希範,而馬希範也都延聘他們為賓客;這都是因歐陽彬而起的。歐陽彬很有風儀,他寫的文章既容易懂也很有道理,聽說的人即使不識字,也都懂得其中道理,他也因此得到知遇。

金陵人戴偃能作詩,尤其喜好規諷。唐末大動亂時,他到湘中出遊,正值馬氏擁有楚國。當馬希範以公子得位後,尤其喜好奢侈,還設置天策府,修建九龍和金華等宮殿,土木之工,斤斧之聲,晝夜不絕。戴偃不讚同他的做法,便自稱玄黃子,寫作了《漁父詩》一百篇敬獻,想以此譏諷馬希範,所以其中有詩句:“才把咽喉吞世界,蓋因奢侈致危亡。”又有:“若須拋卻便拋卻,莫待風高更水深。”馬希範看了後非常憤怒。一天,他問賓佐們道:“戴偃到底是什麽人?”當時賓佐們都不知道他的用意,還以為戴偃得到馬希範的器重,因此有人答道:“戴偃是詩人,章句深為同輩所推許。如今他正十分貧困,大王如果哀憐他,安排他當個髯參短簿(東晉權臣桓溫的幕僚郤超多髯,王珣矮小,所以人稱髯參軍短主簿)那樣的幕僚也足夠了。”馬希範說:“此人幾天前獻了首詩給我。估計他的為人,大抵是專門靠漁釣自娛罷了。應當讓他到碧湘湖去,既滿足了他的愛好,也算是優待賢人之道。”當天就讓戴偃遷居到湖邊,並暗中告戒官府和私人都不許和他往來。此後戴偃日益窮困窘迫,無以為計,隻好跟妻子說:“我和你是結發夫妻,已生了一男一女。如今估計不但光是餓肚子,恐怕連腦袋也難以保住。應當讓兒女分開逃走,或許還能獲免,不然早晚得死。”便投骰子和妻子約定說:“彩多得兒,彩少得女。”於是攜帶女兒和妻兒痛苦訣別。戴偃準備逃奔嶺南,到了永州時,剛好馬希範病故,他也就留下了,但後來不知所終。

李皋和他弟弟李節都在湖南幕府任職,李節也有文學才能。後唐同光初年,馬殷任命李皋為湖南諸道都統,並下詔賜給他戰馬數百匹。李皋書寫謝恩表章,但百餘字後,就寫不下去了。當時李節在旁邊,李皋望著他說:“曾聽說馬有旋風的馬隊,有什麽能和這句話成對嗎?”李節說:“戰馬既有旋風隊,那麽軍隊就有偃月營,何必擔憂?”李皋因此欣然下筆道:“尋當偃月之營,擺作旋風之隊。”表章上呈後,輿論都覺得這個對子最為親切。

當時有個僧人洪道,精通內外學問,道行特高,非常得到時人的看重。後晉天福中年,他居住在衡州石羊鎮的山穀中。馬希範嗣位時,聽說他的名聲,便召他到府上,想讓他擔任報慈寺住持。僧洪道不肯應命,但馬希範卻堅決要他前來,督責州縣去辦這事。州縣非常憂懼,又無計可施,隻好帶著五七十人想去劫持他。僧洪道知道後,便帶著幾批徒弟轉移進入深山中。到了一塊大岩石,他們便停在那裏休息。然而他的舊居就在山岩下不遠處,又有千萬飛鳥鳴叫著跟隨他們。州縣雖然找不到他的行蹤,但有些人說:“那深山之中,哪有這麽多飛鳥鳴叫,聲韻又如此優逸。難道這和尚就在那裏?”試著去那裏尋找,果然在大岩石下找到他。父老對他兩次下拜,求道:“和尚是佛祖的弟子,佛祖不會不顧眾生的心願。大王崇重和尚,要和和尚相見。和尚卻不應召,逃入山林。如果和尚如願逃成了,那麽州縣和鄉村能不被騷擾嗎?和尚怎忍心不為我們垂垂慈憫!”僧洪道於是點頭說:“如此,我就為你們走一遭吧。”到了節度府,馬希範以國師的待遇對待他。沒多久,僧洪道又堅決請求歸山。馬希範知道留不住他,也就答應了。僧洪道後來也不知所終。當初,僧洪道逃到大岩石時,見到一隻老虎在洞穴脯乳兩隻虎仔。他的徒弟大為驚駭。僧洪道叱喝道:“不要害怕,它自己會離去。”話剛說完,老虎便銜著虎仔跑出了洞穴。他到各處人們也是這樣被他感動。

馬希範常看重一名僧人,稱作報慈長老。他能在入定後預見人的幸運與不幸。馬希範因而問他:“至於富貴,我自然沒有遺恨。但不知壽命幾何。師傅覺得如何?”報慈長老說:“大王不用擔憂,應當與佛齊年。”馬希範非常高興,以為自己享壽無窮。不過他死時,也才四十九歲。

先前,馬希範常嫉妒重臣高鬱的為人。高鬱是他父親馬殷的謀臣,後唐莊宗聽說他的名聲。當莊宗得到天下後,想離間馬殷的君臣關係。剛好他兒子馬希範入覲,莊宗覺得馬希範年輕,容易被激怒,便趁著他上奏時的敏速,撫摸著他的背說:“國人都說馬家的社稷遲早必定會被高鬱奪取。如今楚王有這樣的兒子,高鬱怎能奪取!”馬希範本就嫉妒高鬱,忽然聽到莊宗這麽說,更加深以為然。回到長沙後,他請求馬殷殺了高鬱。馬殷笑道:“主上(即莊宗)通過爭戰得到天下,會用詐術。他因高鬱輔助我成就霸業,所以隻想離間而已!就像梁朝罷免了王彥章的兵權一樣,就是因為中計,以至破滅。今天你要殺高鬱,正是落進了他的圈套。千萬不要再提這事了。”馬希範覺得他父親猶豫不決,禍患就在朝夕,因而指使人誣告高鬱謀反,將他給滅族了。此後軍國朝政,往往失序,有見識的人都為此感到痛心(通鑒說高鬱是被他兄長馬希聲殺的,而不是馬希範)。這年,馬希範到江邊觀看端午節舟船競渡,還沒開始喝酒時,忽然驚起,望著他弟弟馬希廣說:“高鬱來了!”馬希廣也吃驚地說:“高鬱已死很久了。大王千萬不要亂說!”然而馬希範已經鼻子大出血,當晚就死了。

要想知道五代十國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