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七:後晉之亡之五:南唐平定張遇賢之亂與後晉青州楊光遠陰謀反叛

(2020-03-04 20:32:32) 下一個

天福八年即公元943年冬十月初三(戊申),後晉少帝石重貴立吳國夫人馮氏為皇後,並下令所司部門選擇吉日備禮冊命。當初,晉高祖石敬瑭喜愛小弟石重胤,把他當作兒子養育。當他留守鄴都時,為石重胤娶了副留守安喜人馮濛的女兒為妻。石重胤很早就死了,所以馮夫人寡居。但她很有美色,少帝見了很喜歡。晉高祖駕崩時,梓宮在殯,尚未下葬,少帝就納她為妃。群臣都向少帝道賀,少帝跟宰相馮道等人說:“遵照皇太後的誥命,不能和愛卿們舉行結婚大慶。”群臣出去後,少帝和馮夫人暢飲欲醉。經過晉高祖的梓宮前,少帝將酒灑在地上,祭告說:“遵照皇太後的誥命,也不能和先帝舉行大慶。”身邊侍從都忍俊不禁笑了起來,少帝自己也笑了,然後望著身邊侍從們,問道:“朕今日作新郎,如何?”馮夫人與左右隨從全都大笑。太後雖然有點生氣,卻也無可奈何。馮夫人正位中宮後,頗為幹預政事。皇後兄長馮玉,當時任禮部郎中兼鹽鐵判官,少帝馬上提拔他為端明殿學士兼戶部侍郎,還和他商議政事。

十月初五(庚戌),少帝封皇十一妹為嘉興長公主,十二妹為永泰長公主。當晚五更,有彗見出現在東方的角宿,十天後才消失。

十月初七(壬子),少帝任命代理延州軍州事和前鳳州防禦使杜重威為延州留後。十月初九(甲寅),他任命國子祭酒兼戶部侍郎田敏為宏文館學士,兼判館事;吏部侍郎張昭遠為史館修撰,兼判館事;給事中司徒詡為集賢殿學士,兼判院事。同時,西京上奏,說那裏的百姓馬知饒因他兒子馬吳九奪了母親的食物,要將他打死,但馬吳九沒死。少帝下詔赦免了馬知饒。

十月十九(甲子),少帝任命前延州節度使何健為涇州節度使,並於兩天後任命涇州節度使王周為陝府節度使。十月二十四(己巳),少帝任命左散騎常侍兼代理開封府事邊蔚為工部侍郎,照樣知府事。十月二十七(壬申),他任命前兵部侍郎李玘為吏部侍郎,並於次日讓右仆射平章事和凝攝理太尉為正使,給事中邊光範攝理司徒為副使,追冊已故魏國夫人張氏為皇後,帶著寶冊到西莊影殿舉行冊禮,鹵簿儀仗如同正式。

也在十月,南漢主劉晟命令韶王劉弘雅退休致仕。

同時,南唐主李璟派洪州營屯都虞候嚴恩帶兵討伐入侵南唐虔州的南漢盜匪張遇賢,任命通事舍人金陵人邊鎬為監軍。邊鎬啟用虔州人白昌裕為謀主,率軍出擊張遇賢,並屢次攻破他。張遇賢向神仙祈禱,神仙這次沒理他,他的徒眾因此大為恐懼。白昌裕勸邊鎬伐木開道,繞到張遇賢兵營背後襲擊他。張遇賢丟棄他的部眾逃奔到別將李台那裏。李台知道神仙已不再應驗,於是拿下張遇賢,投降了南唐。南唐主將張遇賢送到金陵集市處斬。

十一月初三(丁醜),後晉少帝任命鄧州節度使宋彥筠為晉州節度使,涇州節度使何建為鄧州節度使;並於兩天後任命前鄴都留守兼廣晉尹李德珫為涇州節度使。

十一月十三(丁亥),南漢主到南郊祭祀,大赦境內,改元乾和。

十一月十四(戊子),吳越王錢弘佐納王妃仰氏。她是宰相仰仁詮的女兒。

十一月二十二(丙申),後晉所司部門奏議,為已故天下兵馬都元帥吳越國王錢元瓘上諡號為莊穆;少帝下詔改為文穆。

十一月二十四(戊戌),少帝任命前複州防禦使吳巒權代理貝州軍事,並下詔讓節度使王令溫奔赴宮闕。

當初,晉高祖石敬瑭將三百匹戰馬借給平盧(青州)節度使楊光遠。這時,宰相景延廣用少帝的詔命向他要回。楊光遠憤怒地說:“這分明是猜疑我。”於是暗中召他兒子單州刺史楊承祚回來。十一月二十四(戊戌),楊承祚謊稱母親生病,在夜裏開了城門投奔青州。十一月二十六(庚子,《舊五代史》誤作庚戌),單州軍事判官趙嶽的奏折抵達朝廷,說刺史楊承祚初夜開門出城,聲稱母親生病,前往青州省親,將刺史牌印留在孔目官齊琪那裏;還說自己已代行州事。當天,少帝就任命左飛龍使金城人何超代理單州事務,並派內班宦官去賜給楊光遠玉帶和禦馬,好讓他安心。

十一月二十七(辛醜),高麗派使者前來朝貢。同時,少帝為昭化軍節度使兼瑞慎等州觀察等使杜建徽進封鄖國公,並於次日派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郭謹領兵去衛戍鄆州,防止楊光遠的偷襲。

也在十一月,南唐將光文肅武孝高皇帝李昪安葬在永陵,廟號烈祖。

後晉少帝知道楊光遠陰謀叛亂,又於十二月初一(乙巳)派左領軍衛將軍蔡行遇帶兵去加強鄆州的衛戍,並派二十六名供奉官殿直,在自河陰至海口一帶,分段負責巡檢。

同時,楊光遠派騎兵進入淄州,劫持刺史翟進宗後回歸青州。

十二月初六(庚戌),少帝為前左禦正齊國夫人吳氏以下二十一人,一並進封郡國夫人,太後宮和皇後宮的知客夫人等也得到進封。

同時,退休的太子太保致仕梁文矩去世,少帝追贈他為太子太傅。梁文矩字德儀,是鄆州人,他父親梁景曾任秘書少監。後梁福王朱友璋喜好接待賓客,梁文矩少年時就經常出入他的門下,最初任試太子校書,後轉秘書郎。朱友璋出鎮鄆州時,奏請梁文矩為項城令。當朱友璋移鎮徐州時,聘他為從事。朱友璋死後,梁文矩改任兗州觀察判官。當時後唐莊宗李存勖派大將李嗣源襲擊並占據鄆州。梁文矩因為父母身在鄆州,擔心一旦隔離,將不知父母的存亡,所以作為兒子,內心異常焦慮,便走小路回歸鄆州。很快他就去拜謁莊宗。莊宗很喜歡,於是授他為天平軍節度掌書記,在李嗣源帳下任職。李嗣源曆任汴、恒二鎮,梁文矩也都隨府遷職。天成初年(926),李嗣源即位成為明宗後,授他為右諫議大夫,代理宣武軍軍州事務。他接著曆任禦史中丞、吏部侍郎、禮部尚書、西都副留守,兼判京兆府事,不久改任兵部尚書。梁文矩因曾在霸府(即即位前的幕府)任職,所以總懷著當上公輔的企望。當時石敬瑭自外鎮入朝覲見,曾將梁文矩推薦給明宗,說:“梁文矩很早就事奉陛下,相當勤勞;但至今尚未升上相輔,外論頗為不滿。”明宗說:“朕長久竟忘了這人,的確是朕的過失。”很快朝廷就有旨降命,但梁文矩因父親去世丁憂離職,入相的事這才作罷。清泰初年(934),他官拜太常卿。石敬瑭即位成為晉高祖時,授他為吏部尚書,後改任太子少師。梁文矩喜歡清靜之教,收集了道書數千卷,企盼和仰慕赤鬆和留侯的事,而服飾和食用尤其尊重道家的習慣。他後因風痹症,上表請退,晉高祖讓他在太子太保位置退休致仕。他在洛陽居住了很久,這時病故,終年五十九歲。

十二月初九(癸醜),少帝因為契丹迫在眉睫的入侵,下詔召河陽節度使符彥卿、宋州節度使高行周、貝州節度使王令溫、同州節度使李承福、陳州梁漢璋、亳州李萼、懷州薛懷讓,讓他們一並趕赴宮闕;他還分命使臣到諸州郡巡檢。同時,少帝派給事中邊光範和前登州刺史郭彥威出使契丹。他們抵達恒州時,契丹已經侵犯邊境,因此無法繼續前行。邊光範他們在公館停留了數月,最終無法完成使命,隻好回去。這是後話(根據《遼史》,後晉不斷努力改善和契丹的關係。這年即天福八年二月初七乙卯,後晉派使者到契丹進獻先帝晉高祖的遺物。二月十三辛酉,後晉使者抵達契丹,請求允許少帝回到汴梁,契丹主也答應了。估計《遼史》誇張,後晉少帝大概隻是通知他們自己從鄴都回汴,未必要請求。三月二十九丁未,晉主回到汴梁,派使者到契丹謝恩。五月二十二己亥,契丹派使者前往後晉,奉送生辰禮。六月十五辛酉,後晉派使者到契丹進貢黃金。秋八月初一丁未,後晉再次進貢黃金。八月十三己未,後晉少帝派兒子石延煦來朝見遼太宗耶律德光。這些中原史書基本沒記載)。

十二月初十(甲寅),少帝為了姑息楊光遠,順水人情地改任楊承祚為登州刺史。

楊光遠因此更加驕橫,還秘密派人去告訴契丹,說後晉皇帝辜負契丹的恩德,違背盟約,而且境內鬧大饑荒,官府和民間都很困竭,應當趁機大舉進攻,一下子就能攻取大梁。契丹任命的盧龍節度使趙延壽也這樣勸遼太宗。遼太宗於是召集山後及盧龍兵馬總合五萬人,讓趙延壽統領,委托趙延壽對付中國,還跟他說:“你如果得到大梁,就當立你為帝。”他還經常指著趙延壽跟漢人說:“這就是你們的君主。”趙延壽信以為然,於是為契丹人盡心盡力,謀畫攻取中國的策略。

後晉朝廷也聽說他們的陰謀。十二月十二(丙辰),少帝派使者到南樂及德清軍負責修築城牆,征募近道的士兵到那裏衛戍,防備契丹入侵。

同時,華州陝府上奏,說那裏的逃亡民戶共有一萬二千三百。

十二月二十一(乙醜)是臘日(年終祭祀百神的日子,但一般是十二月初八),少帝沒有出宮,但下詔讓前陝州節度使石贇率領諸節度使到郡郊圍獵。也在這天,太子賓客聶延祚去世。十二月二十三(丁卯),少帝下詔讓宣徽使劉繼勳到杜重威的園亭去和在京各節度使和統軍等人練習射擊。同時,淄州的奏折抵達朝廷,說青州節度使楊光遠反叛,派兵奪取淄州,還劫持刺史翟進宗回青州。

這年冬季出現大饑荒,河南諸州餓死的人多達二萬六千餘。

南唐侍中周宗因為年老,恭謹自守。也在這期間,中書令宋齊丘廣樹朋黨,千方百計想搞倒他。周宗向南唐主李璟哭訴,南唐主因此開始薄待宋齊丘。南唐主寵信的五臣之一陳覺被疏遠後,南唐主也將宋齊丘支出為鎮海節度使。宋齊丘抱怨忿恨,上表乞求回歸九華山原來的隱居地。南唐主知道他不過裝模作樣,所以他一上表就答應了,並賜給他書信說:“宋公明日的出行,是朕以前就許諾的。朕其實很了解宋公,所以不想褫奪宋公的意誌。”於是賜號他為九華先生,封青陽公,食用一縣的租稅。宋齊丘於是在青陽修築了一座很大的府第,服飾和府裏的將吏,猶如王公一般,然而卻更加憤恨憂鬱。

這期間,寧州酋長莫彥殊率領所部溫那等十八州歸附楚國。他的屬州沒有官府,隻是在山崗上樹個牌子,基本上隻是靠恩惠和威嚴統治管區而已。

這年,後晉境內春夏兩季幹旱,秋冬兩季水災,各地都大鬧蝗災,東自大海,西達隴坻,南逾江淮,北抵幽薊,不管是原野和山穀或城郭和廬舍,到處都是蝗蟲,竹葉木葉全被吃光。後晉朝廷又派官員去搜括民間的穀粟,而使者的督查又非常嚴厲急迫,甚至封了百姓舂米磨粉的碓磑,連吃飯的糧食都不給民眾留下;發現私藏穀粟的人會被處死。不少縣令交不了差,往往自我彈劾,掛印而去。餓死的百姓多達數十萬人,流亡的更是不可勝數。於是留守和節度使,下至將軍,都各自進獻馬匹和金帛及糧草,用以幫助國用。

後晉朝廷因恒、定二州饑荒尤其嚴重,所以朝廷獨獨沒有派人到那裏搜括民間穀粟。順國(恒州)節度使杜重威奏稱軍食不足,請求也照其他諸州的辦法搜刮民穀,少帝也隻好答應。杜重威任用判官王緒的謀略,將他轄區的百姓搜刮殆盡,得到一百萬斛穀粟。杜重威隻奏報三十萬斛,其餘都落入了他的私家。他又命令判官李沼向民間借貸,又搜刮到整一百萬斛。到來年春天他將囤積的穀粟高價出賣,賺得二百萬緡錢。恒州全境吃盡了他的苦頭。定州官吏想援引杜重威的做法,但義武(定州)節度使馬全節不肯,說:“我身為觀察使,職責在於養育民眾,豈能忍心效法他的所作所為!”

楚地盛產金銀,茶利尤其豐厚,因此財富一直繁衍。而楚王馬希範非常奢侈淫逸,貪欲無厭,還喜歡自我誇大。他派人製作長槍大槊,然後用黃金裝飾,但隻能拿著擺樣子而不能使用。他還招募了八千富人家的肥胖年輕人作為銀槍都。他的宮室和園囿及服用的東西,無不奢侈靡麗。他還修建九龍殿,用沈香木雕刻了八條大龍,用金寶裝飾,長十餘丈,抱著柱子對麵相向。馬希範身居其中,把自己當作一條大龍;他頭戴的襆頭巾長達丈餘,用以象征龍角。

由於他的窮奢極侈,楚國用度不足;馬希範於是加重賦斂。他派出測量田地的使者專門以增加頃畝數量為能事,百姓忍受不了租賦的負擔,紛紛逃往。楚王說:“隻要田地還在,還怕沒有穀粟!” 於是命令營田使鄧懿文登記逃戶的田畝,然後招募民眾,將這些田地出租給耕農。百姓於是舍棄舊日的田地去耕種新地,也僅能養活自己而已。百姓自西往東遷徙,都失去了自己的家業。楚王又允許人們花錢買官,根據進獻財產的多少決定官位的高卑。富商大賈都名列大位。回到朝廷的外官,楚王都要求他們大筆貢獻。有罪的百姓,富人都可以靠交錢免罪;身強力壯的可以去當兵,隻有貧窮和瘦弱的才被判刑。楚王又設置函箱,鼓勵人們投遞匿名信相告攻訐,甚至有人因此被滅族。

這年,楚王還采用孔目官周陟的建議,在常稅之外,要求大縣進貢二千斛大米,中縣一千斛,小縣七百斛;沒有大米的可以進貢布帛。天策學士拓跋恒上書說:“殿下長期居住在深宮之中,靠著已經建成的基業,自身不知耕種的辛勞,耳朵也聽不到戰鼓的響聲;隻知道馳騁遨遊,雕牆玉食。現在府庫的資產全都耗盡,而陛下的浪費依然嚴重;百姓也已無比困弊,而陛下的厚斂照樣不息。如今淮南是仇讎的國家,番禺也懷著吞噬的野心,荊渚每天都在窺伺機會,溪洞蠻人也在等待我們對他們的姑息。諺語說:‘足寒傷心,民怨傷國。’還希望陛下取消進貢大米的命令,殺了周陟,向郡縣謝罪;去掉不很緊急的勞務,減少土木興建的工程。千萬不要讓將來的禍敗,成為四方的笑柄。”楚王勃然大怒。另一天,拓跋恒請見,楚王推辭說正在午休。拓跋恒跟客將區弘練說:“大王縱欲而剛愎拒諫,我看他一家千口到處流浪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楚王得知後更加憤怒,因此終身不再見他。

也在這年,閩主王曦嫁女。他後來取來班簿看了看,發現其中有十二名朝臣沒來為此事道賀。他勃然大怒,當場將他們在朝堂杖責。因禦史中丞劉讚沒有彈劾他們,他也想杖責他。劉讚不肯承受這一屈辱,想要自殺。諫議大夫鄭元弼因此勸諫閩主道:“古人刑不上大夫。中丞是監察百僚的大臣,豈能隨便加以捶打!”王曦變了臉色說:“你想效法魏徵嗎?”鄭元弼說:“臣將陛下當作唐太宗,所以敢於效法魏徵。”王曦的怒氣這才稍解,因此放過了劉讚,但劉讚終於還是因過度憂懼而去世。

要想知道五代十國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