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八:後漢興亡之一:負義侯石重貴遷徙黃龍府與趙在禮自縊身亡

(2020-03-28 13:45:06) 下一個

後漢乾佑元年即公元947年春正月初一(丁亥),契丹主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進入開封,後晉正式滅亡。正月初三(己醜),遼太宗將縱兵劫掠京城的契丹前鋒後晉降將張彥澤斬首棄市(暴屍集市)。次日,堅決主張和契丹絕交的原後晉權臣景延廣,在押送契丹途中自殺身死。

當初,後晉北伐主帥杜重威帶著大軍在中渡投降契丹後,遼太宗將後晉士兵的鎧甲和兵仗數百萬件都收繳,並貯存在恒州。他接著驅趕後晉軍隊的數萬馬匹回契丹,然後讓杜重威帶領他的部眾南下。到了黃河邊,遼太宗因為後晉士兵人數眾多,擔心他們鬧事,想讓契丹的胡騎將他們全都推擠進黃河。有人勸諫他說: “在其他地方的晉兵還很多。如果他們聽說降卒全被害死,必定會抗拒詔命。不如暫且撫慰他們,再慢慢考慮對策。”遼太宗於是讓杜重威帶領他的部眾進駐陳橋。但那時一直下雪,官府也不再為他們提供軍餉,士卒又凍又餓,全都抱怨杜重威,經常聚在一塊哭泣。每次杜重威出來,路邊的人全都在罵他。

遼太宗還想將後晉士兵都殺了。幽州節度使燕王趙延壽跟他進言說:“皇帝親冒矢石征服了晉國,是想自己擁有呢,還是為他人奪取?”遼太宗變了臉色,憤怒地說:“朕舉國南征,五年不解盔甲,才勉強得到晉國,豈能是為他人奪取!”趙延壽說:“晉國南有唐,西有蜀,經常成為他們的仇敵。皇帝也知道這事嗎?”遼太宗說:“知道。”趙延壽說:“晉國東自沂、密,西及秦、鳳,領土有數千裏之廣,並和吳、蜀(指南唐和後蜀)接鄰,常派兵衛戍。南方炎熱潮濕,上國(即契丹)民眾居住不慣。他日皇帝的禦駕北歸,而晉國如此之大,一旦無兵守衛,吳、蜀兩國必定相率趁虛入寇。如此一來,豈非為他人奪取晉國了嗎?”遼太宗說:“我真沒考慮到這。那又該怎麽辦呢?”趙延壽說:“皇帝可以將陳橋的降卒分別派去衛戍南邊,那麽吳、蜀就成不了禍患。”遼太宗說:“我當年在上黨時,就很失策,將唐兵全交給晉人。後來晉人反而變成寇仇,北上和我開戰。我辛苦了好幾年,才勉強戰勝他們。今天晉兵幸好都落到我的手裏,不利用這一時機把他們全都除掉,難道也像從前那樣留下成為自己的後患?”趙延壽說:“以前將晉兵留在河南,因為沒有將他們的妻兒當人質,所以才造成那種局麵。今天假如將他們的家人都遷徙到恒、定、雲、朔之間,每年輪流讓他們衛戍南邊,那就不用擔心他們會發動事變了!這才是上策。”遼太宗高興地說:“的確是好主意!那就按照大王的建議辦吧。”因此陳橋的眾多降卒才保住了性命,被分別遣送回自己的行營。

當初,後唐末帝李從珂在即將敗亡時,派宦官秦繼旻和皇城使李彥紳到昭信節度使李讚華的宅第殺了他。李讚華即當年逃到後唐避難的契丹東丹王耶律突欲。所以也在這期間,遼太宗下令殺了已升任右金吾衛大將軍的李彥紳和秦繼旻,並將他們家族的財產賜給東丹王的兒子永康王耶律兀欲。耶律兀欲壞了一隻眼睛,為人雄健好施。

正月十七(癸卯),負義侯石重貴與李太後、安太妃、馮後以及弟弟石重睿、兒子石延煦和石延寶一道北遷,隨行的有宮嬪五十人、內官三十人、東西班五十人、醫官一人、控鶴官四人、禦廚七人、茶酒三人、儀鸞司三人、軍健二十人。原後晉宰相趙瑩、樞密使馮玉、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彥韜也跟隨石重貴入蕃。遼太宗派三百騎兵護送他們前往,並防範他們鬧事。負義侯一行經過各個州郡,有些地方長吏前來迎奉,但都被契丹人拒絕,贈饋的東西也到不了他們的手裏。因此石重貴和太後有時都沒東西吃,舊臣也不敢前來拜謁。唯獨磁州刺史李穀在路旁迎候拜謁,和負義侯相對落淚。李穀說:“臣做不了任何事,辜負了陛下。”於是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產進獻給負義侯。有一天,負義侯和太後找不到食物,隻好殺了牲畜吃。

負義侯到了中渡橋時,見到杜重威當時的營寨殘跡,慨然憤歎,跟身邊的隨從說道:“天哪!天哪!我家有什麽地方對不住他,竟然被這賊徒搞得家破人亡!”慟哭而去。到了幽州,全城的士人和平民都到路上迎接他們一行。大家見到負義侯的慘狀,無不嗟歎。他們在幽州停留了十來天,州將秉承遼太宗的命令,在州府公署犒勞負義侯。趙延壽的母親也進獻饌食給他。

負義侯一行離開範陽後又走了數十程,經過薊州和平州,然後抵達榆關沙塞之地,一路上幾乎都沒得到什麽供給;每晚過夜,無非都是在路旁。他們一行人缺乏食物,宮女和隨從官員隻能靠采摘野果和野菜度日。這些都是後話。

正月二十七(癸醜),後蜀主孟昶任命左千牛衛上將軍李繼勳為秦州宣慰使。

同時,遼太宗任命前燕京留守劉晞為西京留守,永康王耶律兀欲的弟弟耶律留珪為義成節度使,族人耶律郎五為鎮寧節度使,耶律兀欲姊婿潘聿撚為橫海節度使,趙延壽的兒子趙匡讚為護國節度使,漢將張彥超為雄武節度使,史佺為彰義節度使,客省副使劉晏僧為忠武節度使,前護國節度使侯益為鳳翔節度使,代理鳳翔府事焦繼勳為保大節度使。劉晞是涿州人。後來雄武節度使何重建依附後蜀,彰義節度使史匡威不受替代,契丹的勢力開始稍稍受挫。

晉昌節度使趙在禮到大梁入朝,他的裨將留在長安起兵作亂。節度副使建州人李肅率軍鎮壓了叛亂,軍府才得以安寧。

後晉少帝跟契丹絕交時,匡國節度使劉繼勳作為宣徽北院使曾較深地卷入他的密謀。遼太宗進入大梁後,劉繼勳入朝拜謁。遼太宗責難了他。當時馮道在殿上,劉繼勳急忙指著馮道說:“馮道作為首相,其實是他和景延廣製定了這一謀略。臣職位卑微,怎敢發言!”遼太宗說:“這老叟(指馮道)並非多事的人,你不許亂咬人!”劉繼勳不敢再說什麽。他當時有病,遼太宗於是令人給他診斷,說他患有風痹。遼太宗說:“北方地涼,搬到那裏居住這病就能痊愈。”於是下令將劉繼勳拷上枷鎖,準備將他送往黃龍府。

趙在禮到了洛陽,跟人說:“遼太宗曾說莊宗(即後唐李存勖)之亂是由我引起的。我這趟進京著實令人擔憂。”遼太宗派契丹將領述軋、奚王拽剌、勃海將領高謨翰衛戍洛陽。趙在禮到他們那裏謁見,在庭下下拜。拽剌等人都張開兩腿坐著,傲慢地接受他的拜禮。他們不但淩辱趙在禮,還勒索他的錢財,所以趙在禮氣憤得難以忍受。正月二十九(乙卯,《舊五代史-趙在禮傳》作二十五日),趙在禮到了鄭州,聽說劉繼勳被上了枷鎖關押起來,大驚失色。當天夜裏,他就在馬廄的馬槽之間用衣帶上吊自殺了。

趙在禮字翰臣,是涿州人,曾祖父趙景裕和祖父趙士廉都沒有當官。他父親趙元德曾任盧台軍使。趙在禮最初在燕帥劉仁恭手下任小校,唐昭宗光化末年(約901),劉仁恭派他兒子劉守文驅逐浮陽節度使盧彥威,占據他的城池,並提升趙在禮為軍使,讓他輔佐劉守文。劉守文死後,他事奉劉守文的兒子劉延祚。後來劉延祚被他叔父劉守光所害,劉守光的兒子劉繼威又被部將張萬進所殺,趙在禮便改為事奉張萬進。張萬進投奔汴梁,趙在禮則和滄州留後毛璋歸附太原。後唐同光末年,他出任效節指揮使,進駐貝州。當軍士皇甫暉等人作亂時,推舉指揮使楊晸為帥,但楊晸不肯,結果被亂兵殺害。亂兵提著楊晸的腦袋威脅趙在禮,趙在禮知道無法抗拒,便答應了。同光四年(926)二月六日,他率眾進入鄴都,自稱留後。後唐莊宗派總管李嗣源率軍討伐,結果官軍在城下發生動亂。趙在禮迎接李嗣源入城,待他很好。李嗣源即位成為後唐明宗後,於天成元年(926)五月授他為滑州節度使兼檢校太保。製命下達時,趙在禮秘密上奏,說鄴都軍情不穩,其實是不想移鎮,並請求看情況再說。明宗很快就地改任他為天雄軍兵馬留後、鄴都留守、興唐尹。後來趙在禮的部將皇甫暉和趙進等人相繼被任命為郡守,前去赴任。皇甫暉自軍卒這時被提拔為陳州刺史,而趙進則被任命為貝州刺史兼鄴都衙內指揮使。趙在禮於是上表請求移鎮別處。同年十二月,明宗便授他為滄州節度使。天成二年七月,他又移鎮兗州。長興元年(930),他入朝出任左驍衛上將軍,很快又改任同州節度使。石敬瑭接受明宗的命令統率大軍伐蜀時,任命趙在禮為西川行營步軍都指揮使。他收複劍州後歸來。長興四年,趙在禮移鎮襄州。清泰三年(936),後唐末帝授他為宋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和同平章事。根據《五代史補》:趙在禮在宋州時行為經常違法,害苦了百姓。當朝廷下製讓他移鎮永興時,百姓欣然相賀,說:“此人一走,算是眼中拔釘子,太令人痛快了!”趙在禮得知後非常憤怒。為了報“拔釘”的誹謗,他當即上表請求在宋州再呆一年。當時朝廷姑息勳臣,後唐末帝也下詔許可。趙在禮於是命令胥吏登記轄內戶口,不論主客,每年上交一千錢,交到他自己家裏,號稱“拔釘錢”。他還派官府差役公開督責,有不如約,則加以鞭打,即使征收租賦也沒這麽嚴厲。那年他獲錢百萬。

石敬瑭登基成為晉高祖後,趙在禮移鎮鄆州,並加檢校太師兼侍中,進封衛國公。天福六年(941)七月,晉高祖授他為許州節度使。天福八年四月,他移鎮徐州,進封楚國公。開運元年(944),因契丹成為外患,少帝商議北征,並於八月初一降製任命一十五員大將,其中趙在禮出任北麵行營馬步都虞候。十一月,他兼任行營副都統,都虞候如故,並受詔進駐澶州;少帝又讓他兼任兗州節度使。開運三年正月,朝廷授他為晉昌軍節度使。當時少帝為他的兒子石延煦娶趙在禮女兒為妻,婚禮那天,儀式非常隆重,京師為他感到榮耀,觀看的人很多。同年五月,他進封秦國公,累加食邑至一萬三千戶,實封一千五百戶。

趙在禮曆任十來個藩鎮,善於增殖貨物,積累了巨萬財富。他在兩京及任職過的藩鎮,都有成排的私邸和店麵。在宋州時,正值天下飛蝗成災,趙在禮讓民戶飛揚幡旗,鳴擊鼙鼓,蝗蟲全都越境而去,所以人們也佩服他的智慧。他將聚斂得來的東西,都用來敬奉權貴和施舍佛寺。趙在禮後來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他用衣帶自縊時,終年六十六歲。後漢高祖即位後,追贈他為中書令。趙在禮有四個兒子,雖曆任內職,但很早都死了。他孫子趙延勳曾曆嶽、蜀二州刺史。

遼太宗聽說趙在禮死了,便釋放了劉繼勳。劉繼勳不久也因憂憤而死。劉繼勳是衛州人。後唐天成中年,石敬瑭鎮守鄴都時,劉繼勳任他的客將。石敬瑭喜歡他的端莊嚴謹,安排他在自己的帳下。石敬瑭曆任數鎮時也都帶著他。即位成位晉高祖後,石敬瑭提擢他為閣門使,不久又任命他為淄州刺史,接著升遷他為澶州防禦使,很快改到鄭州。他後來自宣徽北院使官拜華州刺史。一年多後,劉繼勳移鎮同州。劉繼勳後來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後漢高祖進入汴梁時,追贈他為太尉。

新任西京留守劉晞在契丹時曾擔任樞密使和同平章事。到了洛陽後,他責罵奚王拽剌道:“趙在禮是漢家的大臣,你不過北方一個酋長罷了,怎能如此傲慢無禮!”他懲罰拽剌站在庭下,以此挫敗他的神氣。因此洛陽人稍稍得到安寧。

遼太宗廣為接受全國各地的進貢獻禮,大肆縱酒作樂。他總是跟後晉臣屬說:“中國的事我全都知道,而我國的事,你們卻都不清楚。”

趙延壽請求為上國(即契丹)將士提供糧餉,遼太宗說:“我國沒有這一做法。”於是放縱契丹胡騎出城,以牧馬為名,輪番去搶掠民眾,稱作“打草穀”。因此中原人壯漢死於鋒刃之下,老弱死在溝壑之中;自東、西兩畿直至鄭、滑、曹、濮四州的數百裏地之間,民間的財產和牲畜幾乎全都被劫掠殆盡。

遼太宗跟後晉判三司劉昫說:“契丹將士三十萬平定了晉國,應當有所賞賜。你必須盡快營辦這事。”當時朝廷的府庫空竭,劉昫不知道該從何處弄錢,隻好請求搜括和借貸京城士人和平民的錢財布帛,自將相以下都不許豁免。遼太宗又分派幾十名使者到各州去搜括借貸,用嚴刑殺戮威脅百姓,致使民不聊生。最後遼太宗也沒頒賜給契丹士兵多少,將征斂的財富全都儲存在內庫,打算用車輛運歸契丹。於是京城內外無不報怨憤怒,吃盡了契丹人的苦頭,都開始思量著如何驅逐他們。

當初,後晉少帝與河東節度使兼中書令北平王劉知遠相互猜忌。少帝雖然任命他為北麵行營都統,但他徒有尊名而沒有實權,諸軍的進止,劉知遠其實都無法參預,甚至不能過問。劉知遠因此廣為招募士卒。陽城之戰,諸軍逃散的士卒跑到太原來的有數千人。此外,劉知遠又得到吐穀渾的錢財和牲畜,因此河東的富強稱冠諸鎮,步騎多至五萬人。

後晉少帝和契丹結怨時,劉知遠知道他必定將陷入危亡,然而卻從未奏諫。契丹屢次深入後晉境內,劉知遠起初也沒有截擊他們或入援京師的打算。聽說契丹大軍進入汴梁後,劉知遠才分兵守衛河東的四境以防止他們的侵軼。他派客將安陽人王峻帶著三道表章去給遼太宗:一是慶賀他進入汴梁;二是說明太原是夷人和漢人雜居及兵馬聚集的地方,所以自己不敢輕易離鎮;三是說本想進貢物品,但契丹將領劉九一軍自土門西入河東境內,在南川駐軍,所以太原城中軍民都十分憂懼;遼太宗如能召還此軍,待到道路開始暢通,他就可以派人入貢。遼太宗賜給他詔書褒揚讚美,在詔書上署名時,他還親筆在劉知遠的姓名上加了個“兒”字,並賜他一根木製拐杖。根據契丹人的慣例,優禮對待大臣時才會賜給木拐杖,猶如漢人賜給大臣桌幾和手杖。惟有契丹偉王,因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叔父,才得到這一尊榮。王峻帶著遼太宗賜給劉知遠的木枴回太原,一路上契丹人望見這木拐都為他讓路。

劉知遠又派北都副留守太原人白文珂到大梁去敬獻奇繒和名馬,遼太宗知道劉知遠還在觀望,所以不肯入朝。當白文珂即將回去時,遼太宗讓他轉告劉知遠說:“你不肯事奉南朝,又不肯事奉北朝,到底要想等待什麽?”蕃漢孔目官郭威跟劉知遠說:“胡虜看來恨透了我們!王峻回來時說契丹貪婪殘暴,已經失去人心,必不能長久占有中國。”

有人勸劉知遠起兵進取。劉知遠說:“用兵有緩有急,應當因時製宜。如今契丹新得到投降的十萬晉兵,虎據京邑,沒有其他的變故,我們怎能輕舉妄動!況且我看他們不過一心想得到財貨;一旦財貨拿得差不多了,他們必將北去。何況冰雪已消,他們勢必難以久留。應當等到他們離去時,再去奪取中原,那時可以保證萬全。”

昭義節度使張從恩因為他的地盤靠近懷、洛,便想到大梁去朝見遼太宗。 他派人去和劉知遠商量,劉知遠說:“我占據這麽一小塊地方,怎敢跟這麽大的天下抗衡!使君應當先行,我將緊跟你後頭。”張從恩深以為然。判官高防勸諫他說:“明公是晉室的懿親,不能輕易改變臣子的氣節。”但張從恩不聽。左驍衛大將軍王守恩和張從恩是親家,當時人在上黨;張從恩於是讓副使趙行遷代理留後事務,下達文書讓王守恩代理巡檢使,和高防一道輔佐趙行遷。王守恩是晉高祖麾下天平節度使王建立的兒子。

荊南節度使高從誨也派使者到大梁向契丹進貢,契丹派使者賜給他駿馬。高從誨同時也派使者到河東,勸劉知遠稱帝。

也在正月,南唐主李璟立齊王李景遂為皇太弟,改封燕王李景達為齊王,讓他兼領諸道兵馬元帥。他還改任南昌王李弘冀為燕王,出任副元帥。

李景遂曾和東宮臣僚聚會宴飲,讚善大夫元城人張易有所規諫。李景遂當時正和賓客傳著欣賞玉杯,沒有理他。張易憤怒地說:“殿下看重珍寶而輕視士人。”當場取來那個玉杯摔碎在地,眾人無不大驚失色。李景遂當即嚴肅地向他致歉,待張易更加優厚。

李景達性格剛直,南唐主與宗室近臣飲宴時,馮延己、延魯、魏岑、陳覺之輩都極盡傾巧諂媚,有的還趁著酒興喧鬧嬉笑。李景達屢次嗬斥指責他們,還極力勸諫南唐主,叫他不要親近這些佞臣。馮延己覺得南唐主立兩個弟弟為嗣,並非自己的主意,所以想用花言巧語讚美他倆。他曾在東宮陪伴筵席,假裝喝醉,撫摸著李景達的背說:“你不能忘了我!”李景達勃然大怒,拂袖進入禁中,將這事告訴南唐主,請求殺了馮延己。南唐主解釋勸諭了一番,這事才算了。張易跟李景達說:“這群小人一旦爭相誣陷殿下,那將關係到禍福利害。殿下目前沒有能力除掉他們,卻多次當麵折損,讓他們感到害怕。他們會為此做好防備,到時什麽事都做得出來!”此後每次遊宴,李景達大多稱病沒有出席。

南唐主也派使者去慶賀契丹滅了後晉,並請求到長安去修複各座唐朝皇陵。遼太宗雖然不肯,但還是派人去回使南唐,禮尚往來。

後晉密州刺史皇甫暉和棣州刺史王建都為了逃避契丹,率眾投奔南唐。準北一帶的賊盜首領大多也都向南唐表示效忠。南唐虞部員外郎韓熙載上疏認為:“陛下恢複祖上的大業,今天正是時候。如果胡虜主北歸,中原有了其他主人,那時就不容易對付了。”當時南唐正忙著對付福州,無暇北顧。南唐人後來都為此感到遺恨,南唐主也十分後悔失去這一機會。這是後話。

要想知道五代十國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