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四年即公元933年十一月十六(戊子),後唐明宗李覃病危。十一月二十(壬辰),皇子李從榮率軍打算入宮,結果兵敗身亡。
十一月二十六(戊戌),明宗在大內的雍和殿駕崩,終年六十七歲。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李亶,原名李嗣源,是代北人,世代事奉河東主帥李克用家族,因此賜姓李,並編入他的屬籍。他四代祖名叫李聿,追贈麟州刺史,並在天成初年被追尊為孝恭皇帝,廟號惠祖,陵號遂陵;高祖妻子是衛國夫人崔氏,追諡為孝恭昭皇後。他三代祖名叫李教,追贈朔州刺史,追尊為孝質皇帝,廟號毅祖,陵號衍陵;曾祖妻子趙國夫人張氏,追諡為孝質順皇後。皇祖名叫李琰,追贈尉州刺史,追尊為孝靖皇帝,廟號烈祖,陵號奕陵;皇祖妻子秦國夫人何氏,追諡為孝靖穆皇後。皇父名叫李霓,追贈汾州刺史,追尊為孝成皇帝,廟號德祖,陵號慶陵;皇母宋國夫人劉氏,追諡為孝成懿皇後。明宗即李霓的長子,在唐懿宗鹹通八年丁亥年(867)九月九日出生於應州的金城縣。
當初,李霓是李克用父親振武節度使李國昌的愛將。李國昌失去振武時,遭到吐穀渾的進攻,部下紛紛離散,隻有李霓忠義,拚死奮戰,解了蔚州之圍。李克用鎮守雁門時,李霓去世。李嗣源那時才十三歲,就善於騎射。李國昌見了他後,安撫說:“這孩子的英氣如同其父,可以侍奉在我的身邊。”每次跟從圍獵,李嗣源總是仰首射擊飛鳥,控弦必中。他很快就轉到李克用帳下。李克用遭遇上源之難(被汴帥朱全忠陷害)時,遇害的將佐很多。李嗣源那時才十七歲,就翼衛著李克用跳牆脫險。當時亂兵流矢交集,隻有他一無所傷。李克用出鎮河東時,讓李嗣源掌管親騎。當時李存信是蕃漢大將,但每次總領大軍征討時,經常出兵失利。李克用便讓李嗣源當副手,結果所向皆捷。
李嗣源曾在雁門旅舍過夜,那時一個正懷孕的婦人為他安排膳食。她似乎聽到腹中嬰兒講話,好像在說:“大家(通常指皇帝)來了,必須趕緊進食。”那婦人感到奇怪,急忙起身,親自恭敬地捧著飯菜進獻給李嗣源。那婦人先前頗為傲慢,這時突然變得如此恭謹,李嗣源便問她為何。那婦人說:“明公將來貴不可言。”李嗣源問其中緣故,她便詳細把腹中語相告。李嗣源說:“老媼講這順耳的話,不過怕我責怪你罷了。”後來果如其言。李嗣源成年後,雄武獨斷,謙和下士。每有戰功,從未自伐。平時他隻管治理兵仗,清廉持重,安然自如。李克用常試探他,曾經召他到司徒泉府,讓他隨意選取物品,但李嗣源隻拿了一束布帛和數緡錢就出去了。凡是賜給的,他都分給部下。他曾與諸將聚會,大家都在那裏炫耀武勇。李嗣源慢條斯理地說:“你們以口擊賊,我是以手擊賊。”眾人都感到慚愧,也就不再炫耀了。唐昭宗景福初年(約892),黑山戍將王弁占據振武反叛,李嗣源率領部屬攻打,生擒王弁獻上。
乾寧三年(896),汴軍猛攻兗、鄆,鄆帥朱瑄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先派騎將李承嗣和史儼赴援,接著又派大將李存信帶兵三萬進駐莘縣。聽說汴軍非常強盛,攻打兗州甚急,李存信便派李嗣源率領三百騎兵前往。結果他在任城打敗汴軍,因此解了兗州之圍。兗帥朱瑾見到李嗣源時,拉著他的手哭著表示感謝。那年,魏博主帥羅宏信背棄盟約,在莘縣襲擊並打敗李存信。李嗣源作為殿軍拚死力戰,總算全軍而退。李克用嘉獎他的功勞,當即命名他的五百騎為“橫衝都”,在帳下禁衛。所以兩河之間的人們稱李嗣源為李橫衝。
翌年,李克用派大將李嗣昭率軍東下馬嶺關,將要收複邢、洺二州。汴將葛從周帶兵應援。李嗣昭兵敗,退入青山口。汴軍扼住他的歸路,晉軍步兵不戰自潰,李嗣昭無法遏製。剛好李嗣源率領本軍前來,跟李嗣昭說:“步兵雖散,但如果我們空著手回去,那麽大事就完了。我為你試決一戰,打不贏再死,也總比被俘虜來得好。”李嗣昭說:“我當你的副手。”李嗣源率領他的部屬,解下馬鞍,磨礪箭鏃,憑高列陣,左右指揮。汴軍不知他的虛實,李嗣源的士兵趁機大喊道:“我王命令我專取葛司徒,其他士兵用不著拚命。”當即徑自衝向汴軍陣容,奮擊如神。李嗣昭率軍繼進,汴軍隻好當即退走。李嗣源和李嗣昭得以收兵入關。李嗣源身上四處中了流矢,血流得滿腿都是。李克用親自解下衣服為他包紮授藥,還親手賜他一杯酒,摸著他的背脊說:“我兒真是神人!要不是你,我幾乎被葛從周譏笑。”自從青山之戰後,李嗣源名聞天下。
天複中年,汴帥朱全忠派大將氏叔琮帶兵五萬進駐洞渦。當時,諸道汴軍都集中在太原城下,晉王李克用下屬郡縣大多陷於汴梁。晉陽(太原)城外,敵兵的營壘相望。李克用登上城牆指揮號令,忙得飲食都顧不過來。又遇上幾十天大雨,壁壘多處損壞。李克用命令李嗣源和李嗣昭分兵四出,突入各個敵營,汴軍因此引退。李嗣源率領偏師追襲,收複了許多郡邑。唐昭宗被帶到鳳翔時,朱全忠率眾攻圍岐下(即鳳翔)。李克用奉詔救援,派李嗣昭和周德威出師晉、絳一帶,進駐蒲縣。李嗣昭等軍大多被梁將朱友寧和氏叔琮所敗,汴梁追兵再次直抵晉陽,在晉祠紮營,每天都派步騎環繞著城池。李克用登城督眾,憂形於色。梁軍攻城甚急,李克用和大將商議,打算突圍逃奔雲中。李嗣源說:“攻守的戰略,守城有百倍優勢。隻要兒等健在,必能固守。”李克用這才打消了出逃的念頭。幾天後,潰散的部隊開始回來,李嗣源又率領敢死戰士,日夜分出諸門掩襲梁軍,還生擒了他們的驍將遊昆侖等人。梁軍失勢,隻好燒營而退。
天祐五年(908)五月,李克用兒子晉王李存勖親自帶兵救援潞州之圍。李嗣源當時率領突騎左右軍與周德威分為二廣。李嗣源早晨來到梁軍修築的夾城東北隅,令人砍掉紮營的鹿角,背著茅草填平壕塹,下馬上城大肆呐喊。當時周德威登上西北隅,也呐喊響應。李嗣源首先進入夾城,大破梁軍,當天就解了潞州之圍,居功為首。柏鄉戰役中,兩軍陣容擺成後,晉王覺得梁軍過於強盛,擔心晉兵衝鋒時會膽怯,想激勵他們,便手持盛滿酒的白金巨鍾賜給李嗣源,跟他說:“愛卿見到南軍的白馬和赤馬了嗎?看了都令人膽破心驚。”李嗣源說:“他們虛有其表而已,改天將都到我的馬廄裏來。”晉王拍著大腿叫好,大笑道:“愛卿已經氣吞敵兵了!”李嗣源把整鍾酒全灑在地上,當即背上弓箭,躍馬挺身,帶領部下一百人直接衝向梁軍的白馬都,奮棒舞槊,生擒了二名騎校回來。梁軍的飛矢插在李嗣源的甲胄上,如同蝟毛。於是三軍士氣高漲,自早晨直到午後,騎軍經曆百戰;李嗣源往來衝擊,擒獲的敵兵不可勝數。當天,梁軍大敗。李嗣源因功出任代州刺史。晉王派周德威討伐幽州時,李嗣源分兵征服山後八軍,與燕主劉守光的愛將元行欽在廣邊軍交鋒,先後八戰。李嗣源控弦發矢,連中七的。元行欽也酣戰不解,還射中李嗣源的大腿。李嗣源拔矢複戰,結果元行欽窮途末路,隻好麵縛乞降。李嗣源斟酒讓他喝了,摸著他的背脊說:“我兒真是位壯士!”因而厚待於他。
天祐十三年二月,晉王與梁將劉鄩在故元城北麵決戰。李嗣源率領三千騎兵圍住梁軍,擊鼓呐喊,奮勇出擊,內外合勢,結果劉鄩大軍被消滅殆盡。晉王接著在慈、洺一帶攻城略地。四月,後梁相州守將張筠逃走,晉王於是任命李嗣源為相州刺史。九月,滄州節度使戴思遠棄城逃回大梁,小將毛璋占據州城投降。晉王命令李嗣源率兵慰撫。李嗣源進城後,向晉王報告軍府安然。書吏誤寫成:“已至滄州,禮上畢(拜見主上的禮儀完畢)。”晉王看了後憤怒地說:“李嗣源要造反呀!”李嗣源得悉後很害怕,歸罪於書吏,把他殺了。沒多久,晉王承製(還自稱唐朝臣子)授李嗣源為邢州節度使。
天祐十四年四月,契丹主阿(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眾三十萬攻打幽州,周德威派使者走小路向晉王告急。晉王召諸將商議進取的策略,諸將都說:“契丹的勢力不能持久,一旦野外搶掠不到糧食,軍糧沒了他們自然就要退走,然後我們可以跟踵追擊,必勝無疑。”李嗣源上奏說:“周德威盡忠於家國,孤城被攻,危在旦夕,我們不能等到契丹衰弱時才去救援。希望撥給臣突騎五千作為前鋒,前往救援。”晉王說:“你說得對。”當即命令李嗣源與李存審和閻寶率軍赴援。李嗣源作為前鋒,和其他晉軍在易州會合。李嗣源跟諸將說:“契丹以馬上為生,不需要營壘。何況敵眾我寡,所以我們隻能銜枚箝馬,秘密行進在溪澗之間,然後襲其不備。”八月,他率部從上穀出發。當時天氣陰晦下雨,李嗣源仰天祈禱,登時放晴。李嗣源沿著大房嶺的溪水前進。次日,契丹騎兵蜂湧而至。每到一處穀口,敵騎就扼住前方。李嗣源和長子(養子)李從珂奮命血戰,契丹騎兵退走,晉軍才得以前進。距幽州兩舍(六十裏)路時,敵騎又擋在穀口布陣,晉軍大驚失色。李嗣源說:“為將的人受命忘家,臨敵忘身,以身徇國,正在今日。你們看看我們父子如何與敵周旋!”於是挺身衝入敵陣,用北方胡語跟契丹騎兵說:“你們不是我的匹敵,我應當與你們的天皇較力。”於是揮舞大槌奮擊,契丹萬眾望風披靡。李嗣源很快就生擒了他們的隊帥回來。晉軍呼喊著躍馬奮擊,敵眾大敗,勢如席卷,丟棄的鎧仗羊馬幾乎不可勝數。當天,他解了幽州之圍。大軍進入幽州,周德威出迎李嗣源,拉著他的手,感動得歔欷落淚。九月,他班師回魏州,晉王親自到郊外慰勞,進位他為檢校太保。
天祐十八年十月,他跟從晉王在戚城大破梁將戴思遠,斬首二萬級。晉王於是任命李嗣源為蕃漢副總管,加同平章事。天祐二十年,他取代李存審為滄州節度使。四月,晉王李存勖在鄴都即位成為後唐莊宗,李嗣源也進位為檢校太傅兼侍中。不久莊宗命令他率領步騎五千襲擊鄆州。他攻下鄆州後,就地出任天平軍節度使。五月,後梁攻陷德勝南城,進圍楊劉,以扼製後唐出師之路。李嗣源孤守汶陽(鄆州州治),四麵抗拒梁兵。許久之後,莊宗才解了楊劉之圍。九月,梁將王彥章帶領步騎一萬緊逼鄆州,自中都渡過汶河。李嗣源派長子李從珂率騎在遞坊鎮應戰,擒獲梁將任釗等三百人。王彥章退保中都。莊宗得到捷報,率軍自楊劉前往鄆州,然後用李嗣源為前鋒,在中都大破梁軍,生擒了王彥章等人。當天,諸將稱賀,莊宗向李嗣源敬酒說:“不久前朕在朝城時,諸君大多都勸朕放棄鄆州,以黃河為界。幸賴副總管在前抵禦大敵,郭崇韜在內出謀劃策。如果都相信了李紹宏之輩,大事早已掃地出門了。”
莊宗接著與諸將商議下一步計劃,多數將領們都說:“青、齊、徐、兗現在都是空城而已,王師一旦兵臨城下,將不戰自下。”惟有李嗣源和郭崇韜勸莊宗徑自奪取汴州,莊宗十分嘉許。李嗣源當即率軍前進,莊宗從中都繼發。十月十九(己卯)黎明,李嗣源率先到了汴州,攻打封丘門,汴將王瓚開門迎降。李嗣源到了建國門時,聽說梁末帝已死,便號令安撫城中軍民,回軍於封禪寺。早晨,莊宗來到,李嗣源在路旁迎候拜謁。莊宗非常高興,拉著李嗣源的衣服,用頭和李嗣源相碰,說道:“朕有天下,都是愛卿血戰的結果。朕當與愛卿共有。”很快就進位他為兼中書令。
同光二年(924)正月,契丹侵犯邊塞,李嗣源受命北征。二月,莊宗在南郊祭天禮畢,賜給李嗣源鐵券。四月,潞州小將楊立反叛,李嗣源又受詔出討,並於五月生擒楊立獻上。六月,他進位太尉,並移鎮汴州,取代李存審為蕃漢總管。十二月,契丹再次入寇。
同光三年正月,李嗣源領兵在涿州打敗契丹後,改任鎮州節度使。先前,李嗣源領兵經過鄴都,那裏的府庫平時藏有禦甲,李嗣源便取了五百副帶在路上。同年,莊宗臨幸鄴都,知道了這事,非常憤怒。沒多久,李嗣源奏請長子李從珂為北京(太原)內衙都指揮使。莊宗更加不高興,說:“軍政在朕手裏,他豈能為兒子奏請!朕的禦甲細鎧,他不奉詔旨就強行取走,這到底是什麽意思?”於是下令留守張憲親自前往取回,但身邊的人一再勸說,莊宗才算了。李嗣源因此擔憂恐懼,很不自安,於是上表為自己辯護解釋,莊宗的氣才消了些。
同年十二月,李嗣源到洛陽朝見。當時,莊宗失政,導致全國饑饉,軍士也十分匱乏;到處有人賣兒鬻女,怨聲載道。李嗣源在京師時,頗受到謠言的騷擾。後來朱友謙和郭崇韜等重臣名將都無辜被殺,朝廷內外大臣無不心懷憂懼。諸軍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密旨去問候李嗣源,暗中跟他說:“勳德振主的人身危,功蓋天下的人不賞。明公可算得上是勳德振主,應當為自己想想,不要惹禍上身。”李嗣源說:“我心不負天地,禍福的到來我也無法避免。聽天由命吧,你千萬不要再多談了。”後來莊宗遇害,李嗣源率軍進入洛陽,登基成為後唐明宗,以及後來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明宗生性毫不猜忌,與世無爭,登基時年齡已逾六十。他為人純厚仁慈,本是天性。每晚他都在宮中焚香祝天,說:“某是胡人,因天下大亂而被眾人所推。但願上天早生聖人,為百姓做主。”他在位的幾年年穀屢次豐登,他也盡量避免使用武力兵革。他的朝代在五代史裏可算作小康。
《舊五代史》的史臣評論說:明宗戰場征伐的功勳,雖然高於佐命功臣,然而於潛龍騰躍的事,本來卻並不經心。遇上王室多艱,而皇位神器自然來臨;諒是由於天讚,並非出自人謀。當他應運登基,君臨天下,力行王化,政皆中道。當時百姓也得到小康,近代以來,也算得上值得讚美的君主。假使安重誨有房玄齡和杜如晦那樣的才能,李從榮有夏啟和姬誦那樣的賢明,那麽後唐的宗廟也不至於危亡,社稷的祭祀或許也能源遠流長。惜乎!君親可輔,臣子非才,因此烝嚐(秋冬二季祭祀,也泛指祭祀)驟然中斷,實在令人深為歎息!
要想知道五代十國後來的事,請看下個係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