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四:明宗治世之十一:王晏球唐河擊潰契丹與趙德鈞幽州生擒惕隱

(2019-09-05 09:40:59) 下一個

天成三年即公元928年四月二十五,後唐明宗李覃下詔削奪反叛的義武節度使王都的所有官爵,並在兩天後任命王晏球為北麵招討使,大舉討伐王都。王都用重金賄賂奚族酋長禿餒(史書也作托諾),向他求救。

五月初一(乙巳),明宗冊封回鶻可汗仁喻為順化可汗,並在兩天後為鄴都留守兼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和河陽節度使趙延壽一並加駙馬都尉。他還任命右仆射李琪為太子少傅。五月初七(辛亥),明宗為沙州節度使曹義金增加爵位和封邑。

五月初,禿餒率領一萬騎兵突然進入定州(中山)。王晏球急忙退保曲陽。王都與禿餒馬上開始進攻。王晏球率軍與他們在嘉山下開戰,擊潰了他們。禿餒帶著二千騎兵逃回定州。王晏球追至城門之下,趁機攻城,還占領了西關城。但定州城牆堅固,後唐軍無法攻下。王晏球增修西關城,作為行營軍府,讓義武下屬三州百姓向官軍輸送租稅,供應軍糧,守在城外(《舊五代史》說王晏球上言,說他奪取了定州北麵和西麵的兩座關城)。

五月初九(癸醜),湖南的楚王馬殷上奏,說二月中旬,楚軍大破淮(即南吳)寇二萬,生擒將士五百餘人。

同時,中書上言說:“諸道推薦的人,不能全都任用,也難以全都駁回。請求今後節度使每年允許推薦二人,帶平章事的允許推薦三人,團練使和防禦使各允許推薦一人。節度判官和觀察判官一並聽旨授任,書記以下則允許隨府任用。”明宗準奏,並任命六軍判官兼尚書司封郎中史圭為右諫議大夫,出任樞密直學士。明宗還下詔,規定州縣以下官員每三十個月為考限,刺史以下則二十五個月為限,以到任日開始計算。

五月十五(己未),幽州有關契丹禿餒率領二千騎兵往西南直趨定州的奏折抵達朝廷。同時,明宗任命前同州節度使盧質代行兵部尚書,兼判太常卿事。

五月十七(辛酉),明宗任命天雄軍節度副使兼判興唐府事趙敬怡為樞密使。他還下詔說:“上柱國是勳位的頂峰。近代以來,文臣官階稍高的就授柱國,有些人資曆尚未很深,便轉為上柱國。也有些資曆很淺的武官也授上柱國。今後凡是加勳,先自武騎尉開始,經十二轉後才能授上柱國。這將成為永久規定,不得逾越。”

再說,王晏球得知契丹發兵救援定州,急忙率領大軍直趨望都,並派宣徽使張延朗分兵退保新樂。張延朗於是前往真定,留下趙州刺史朱建豐帶兵修複新樂城池。契丹已經自其他道路進入定州,並於本月十八日與王都一道帶兵在夜裏襲擊並攻破新樂,殺了朱建豐。五月二十一(乙醜),王晏球和張延朗在行唐會師,並於次日抵達曲陽。王都乘勝率領他的全部兵眾與契丹的五千騎兵,共萬餘人,到曲陽截擊王晏球。五月二十三(丁卯),雙方在城南交戰。王晏球召集部下將校,下令道:“王都輕率而且驕傲,可以一戰拿下他。今天是諸君報國的時候。大家全部去掉弓矢,帶上短兵出擊。回頭張望的人斬!”於是騎兵先進,奮棒揮劍,直接衝進敵陣,擊潰了王都和契丹聯軍。敵兵的屍體滿山遍野。契丹士兵陣亡過半,殘餘部眾往北逃走。王都與禿餒隻帶著少數幾個隨騎,僅僅得免一死。盧龍(幽州)節度使趙德鈞又出擊契丹殘兵,往北逃跑的也沒幾個活著回去。

也在五月二十三這天,鎮州的奏折抵達朝廷,說本月十八日,王師在新樂失利。五月二十八(壬申),王晏球的奏折抵達朝廷,說本月二十三日(《舊五代史》作二十一日,疑有誤),官軍在曲陽擊潰定州賊軍及契丹人,斬首和擒獲數千人。王都與禿餒隻帶著數十步騎重新逃回定州。

這期間,南吳派使者去向楚國求和,請求歸還被俘虜的吳將苗璘和王彥章。楚王馬殷歸還了他們,還讓大將許德勳為他們餞行。許德勳跟他二人說:“楚國雖小,但舊臣宿將都還在。希望吳朝不要再打。得等到眾馬駒爭搶馬廄時,才有這可能。”當時馬殷有很多內寵,兒子也不分嫡庶,還都很驕橫奢侈,所以許德勳這麽說。

六月初五(己卯),明宗任命右金吾上將軍毛璋為左金吾上將軍,前安州節度使史敬鎔為右金吾上將軍,前華州節度使劉彥琮為左武衛上將軍。

六月初七(辛巳),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季興再次請求向南吳稱臣,南吳因此進高季興為秦王。明宗為此下詔讓楚王馬殷討伐高季興。馬殷派許德勳帶兵攻打荊南,任命他兒子馬希範為監軍,進駐沙頭。高季興的侄子雲猛指揮使高從嗣單騎前往楚軍壁壘,請求與馬希範單挑交戰決勝。副指揮使廖匡齊出陣與他對決,使用長棒殺了高從嗣。高季興怕了,第二天就請和。許德勳於是凱旋而歸。廖匡齊是贛州人。

六月初八(壬午),明宗將內園的七隻鹿放回深山。兩天後,他追贈皇子已故金槍指揮使兼檢校左仆射李從璟為太保。

六月十五(己醜),幽州節度使趙德鈞的奏折抵達朝廷,說他們在幽州東麵殺了契丹千餘人,繳獲戰馬六百匹。

六月十八(壬辰),宰臣馮道率領百官上表,請求為明宗上尊號為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明宗下詔不許。四天後,馮道等人再上尊號,但明宗還是不肯。

再說,王晏球知道定州有備,未必容易攻下。宣徽使朱弘昭和王晏球的都監張虔釗揚言說大將畏怯,所以明宗下詔催促攻城。王晏球不得已,隻好於六月二十二(乙未)開始攻城,結果將士傷亡了三千人。

六月二十四(戊戌),明宗任命西京副留守兼知留守事張遵誨代行京兆尹。

先前,明宗下詔征發西川兵馬去衛戌夔州,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派左肅邊指揮使毛重威帶領三千人前往。不久後,孟知祥奏稱:“夔、忠、萬三州已被平定,請求召回衛戌兵馬,好節省軍糧運輸。”明宗不許。孟知祥暗中指使人誘使他們,於是毛重威率領他的部眾擊鼓喊叫著逃歸成都。明宗命令對他們治罪,但在孟知祥請求下赦免了他們。

陝州行軍司馬王宗壽請求安葬已故前蜀主王衍。秋七月初二(乙巳),明宗下詔,追封王衍為順正公,以諸侯的禮儀安葬了他。次日,他任命前武信軍節度使李敬周為邠州節度使。

七月初四(丁未),明宗因北麵招討使兼滄州節度使安審通在出征軍中戰死而取消朝會。安審通是大將安金全的侄子,年輕時在晉王李存勖手下任職,累有戰功,後轉先鋒指揮使。同光初年(923),他任北京(太原)右廂馬軍都指揮使,駐紮在奉化軍。同光四年春,他應明宗的急詔,作為前鋒率軍直趨夷臒。天成初年(926),他任單州刺史,不久改任齊州防禦使,兼諸道先鋒馬軍都指揮使。他接著奉詔北征,跟從房知溫進駐盧台。剛好遇上龍晊部下兵變,安審通從酒筵上脫身,奪船渡河,並率領騎兵趁亂兵南行把他們都殺了,因功被授任檢校太傅和滄州節度使。他率軍跟隨王晏球將王都包圍在定州時,他親冒矢石,結果被飛石擊中而死。明宗追贈他為太尉。

七月初九(壬子),明宗又因朔方節度使韓洙去世取消朝會。韓洙是後梁靈州主帥兼中書令韓遜的兒子。韓遜去世後,三軍推舉韓洙為留後。梁末帝得知後,起複(終止服喪)他為靈武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貞明四年(918)春,靈武將軍尚貽敏等人上言,說韓洙已經服喪完畢,請求取消起複的名義。梁末帝讓中書省商量,宰臣奏稱:“依照舊例,藩鎮大臣取消起複時,如果先人已是一品官階,即為他加爵;如果不是一品官階,則理應加階。”梁末帝於是授韓洙為開府儀同三司。後唐莊宗和明宗也累次為他加官晉爵。這時韓洙去世,朝廷任命他弟弟韓澄為朔方軍節度觀察留後。同年,列校李賓在靈州作亂,導致部內不安。靈州便派人上表請求朝廷派給主帥。明宗於是任命前磁州刺史康福為朔方河西等軍節度、靈威雄警涼等州觀察處置度支、溫池榷稅等使,讓康福領兵萬人赴任。此後靈武開始接受朝廷的任命,不再世襲。這是後話。

七月十一(甲寅),王晏球六月二十二日攻城失利和將士傷亡三千人的奏折抵達朝廷。

次日,明宗因太子少保李茂勳去世取消朝會。李茂勳是岐王李茂貞的堂弟,唐末時任鳳翔都將,李茂貞奏請他為鄜州節度使。他經累遷官至兼侍中。汴帥朱全忠包圍鳳翔時,李茂勳帶兵進駐岐山。朱全忠用羸弱士兵引誘他,同時命令部將孔勍暗中率領勁兵攻下鄜州,俘虜了他的一家人。李茂勳隻好歸附汴梁,改名叫周彝,出任元帥府行軍司馬。後梁開平中年,他出任河陽節度使,跟從梁太祖朱全忠討伐鎮州,進圍棗強縣。當時有個奸細扮成平民用繩子縋下城牆出來。李茂勳接納了他,毫不懷疑。一天,那人突然用木簷將李茂勳打倒在地,幸賴身邊的人救了他,免於一死。沒多久,他升遷金吾上將軍,作為王瓚的副手帶兵駐紮在景店。王瓚命令他分兵駐紮在西寨,結果被晉王李存勖襲擊打敗。後梁將他降為左衛上將軍。一年後,他以太子太傅身份退休致仕。後來他歸順後唐。同光中年,後唐莊宗讓他恢複原名李茂勳。這時他在洛陽病故。

東都有些百姓違犯了嚴禁私自釀造酒曲的法令,留守孔循將他們滅族。有人請求朝廷聽任民間釀造酒曲,而在秋季以此向他們多征收每畝五錢的稅。七月十六(己未),明宗聽從了他的建議,下詔鬆弛曲禁。

同時,明宗將宗正卿李紓除名,將刑部侍郎馬縞貶為綏州司馬,刑部員外郎李慎儀貶為階州司戶。當初,李紓讓攝陵台令張保嗣等人各自虛稱試官頭銜,結果被奉先令王延朗告發。大理寺斷案後以詐假官名論處,而刑部詳細覆審後,說算不上詐假。大理寺堅持自己的意見,朝廷於是召兩司在宮廷當麵爭論。最終刑部理屈,所以這些人被貶官。明宗接著又下敕將李紓發配到隴州,執行一年徒刑。沒多久,明宗下詔說:“各地州府有很多攝理官員都自稱有試官頭銜,有時因朝廷調查急了,便弄虛作假。以前有人謊稱試官頭銜的,一律不予追問,但今後必須嚴加禁止。”

也在這期間,曹州刺史成景宏因接受本州倉吏賄賂的一百緡錢。被貶為綏州司戶參軍;明宗接著下敕將他長久流放宥州,很快又賜他自盡,七月十九(壬戌),齊州防禦使曹廷隱因奏舉失實,也被發配流放到永州,明宗接著下敕賜他自盡。

也在七月十九這天,契丹又派他們的酋長惕隱率領七千騎兵去救定州。王晏球率軍在唐河北麵應戰,再次擊潰了他們。兩天後,後唐軍追殺至易州。當時因久雨水麵上漲,契丹士兵被後唐軍俘虜或斬首以及落水淹死的不可勝數。七月二十一(甲子),王晏球七月十九日大捷的奏報抵達朝廷;還說他們追至滿城,又打敗叛軍,斬首二千級,繳獲戰馬一千匹。

七月二十五(戊辰),明宗下詔,讓福建節度使王延鈞照任檢校太師和守中書令,進封閩王。次日,王晏球追殺契丹至易州的捷報抵達朝廷,說他們掩殺四十裏,擒獲甚眾。同時,明宗為已故朔方節度使韓洙追贈太尉。他還任命兵部侍郎王權和禦史中丞梁文矩並為吏部侍郎,任命左諫議大夫呂夢奇為禦史中丞。

八月初一(癸酉),明宗任命翰林學士守中書舍人李懌和劉煦並為戶部侍郎,兼職翰林;任命吏部侍郎劉嶽守秘書監,吏部侍郎韓彥惲守禮部尚書,戶部侍郎歸藹守太子賓客,戶部侍郎裴皞守兵部侍郎,中書舍人張文寶守刑部侍郎。同時他還下詔,凡是有人姓氏犯廟諱(即和祖上名字相同)的,可以本地望族為姓。

再說,契丹往北逃走,一路上道途泥濘,人馬饑疲,總算進入幽州境內。八月初二(甲戌),趙德鈞派牙將武從諫率領精騎截擊,分兵扼守險要,生擒了惕隱等數百人(《舊五代史》作首領特哩袞及其部屬共五十餘人)。契丹殘餘部眾散逃到各個村落,村民舉著棍棒痛打,將他們全部殲滅,幾乎一個不剩;最終隻有幾十人騎馬從奇峰嶺北得以逃脫歸國。明宗還派人送書信去曉諭契丹。自此之後契丹人灰心喪氣,不敢輕易侵犯邊塞。

八月初五(丁醜),明宗任命檢校尚書右仆射兼守龍武大將軍劉訓為晉州節度使和檢校太傅。八月初十(壬午),幽州節度使趙德鈞的奏報抵達朝廷,說他們在城西截殺了契丹敗兵數千人。

八月十九(辛卯),明宗任命朔方軍留後韓璞(前麵作韓澄,疑有誤)為朔方軍節度使、靈武雄警甘肅等州觀察使、檢校司徒。明宗聽說隨、鄧、複、郢、均、房等州的百姓,父母親人有病時,因為害怕傳染,都隻用長竿老遠地送進粥食供養他們,出嫁女和夫家也不敢回來探望;因此下詔委托地方長吏嚴加禁察。房州上奏,說他們新開了四百裏山路,南通夔州,並畫了地圖敬獻。明宗還任命前洋州節度使戴思遠為太子太保,讓他在該位置退休致仕。

當初,莊宗在河北攻城略地時,俘獲了一個小孩,把他收養在宮中。那孩子長大後,莊宗賜他姓名李繼陶。明宗即位後,把他放出宮去。後來王都得到他。當王晏球包圍中山城時,王都讓李繼陶身穿黃袍坐在城上的矮牆之間,跟王晏球說:“這是莊宗皇帝的兒子,如今已即帝位。你深受先朝厚恩,難道就不思念先帝嗎!”王晏球說:“你玩弄這些雕蟲小技有什麽好處!我今天就教你兩個計策,要麽率領全部兵眾出城決戰,要麽束手出降。其餘沒有任何生路可走。”

負責三司財政的宰相王建立因自己不識字,請求罷免兼判三司,但明宗沒有答應。

八月二十三(乙未),南吳國宣布大赦。

八月二十八(庚子),明宗下詔說:“今後翰林學士入院,以先後為班次;翰林承旨一員,不計官資先後,位在學士之上。”

吳越王錢鏐想立中間的兒子錢傳瓘為嗣,因此跟諸子說:“你們各言自己的功勞,我將選擇功勞多的人,立他為嗣。”錢傳瓘的兄長錢傳璹、錢傳瓘、錢傳璟全都推舉錢傳瓘。吳越王因此奏請後唐朝廷將兩鎮授給錢傳瓘。閏八月初五(丁未),明宗下詔,為兩浙節度觀察留後、清海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錢元瓘加杭州和越州大都督府長史,出任鎮東和鎮海等軍節度使。

閏八月初六(戊申),趙德鈞到宮闕之下敬獻抓來的契丹戰俘。大將們都請求殺了他們,明宗說:“這些人都是胡虜的驍將,殺了他們胡虜就會死心跟我們作對。不如留下他們好緩解邊患。”於是將蕃將惕隱(即特哩袞)等五十人留下擔任親衛,把其餘六百名契丹俘虜全都處斬。

閏八月十三(乙卯),明宗將楚州升格為順化軍,並任命明州刺史錢元珦為本州節度使,任命吏部尚書蕭頃為太子少保。

同時,契丹派梅老季素等人到朝廷入貢。

也在這期間,契丹平州刺史張希崇上表歸順。當初,叛歸契丹的盧文進來歸降時,契丹任命蕃漢都提舉使張希崇代替他出任盧龍節度使,守衛平州,並派親信將領帶著三百騎兵監視他。張希崇本是書生,後來成為幽州牙將,最後淪落到契丹人那裏。他生性和藹平易,契丹監將逐漸開始信任他。張希崇於是和部曲密謀南歸,部曲都哭著說:“南歸固然是我們寢食不忘的事,然而虜眾我寡,該怎麽辦?”張希崇說:“我可以引誘他們的主將來殺了他,胡兵必定會潰散而去。這裏離胡虜主帳千餘裏,等到他們得知而征兵前來,我們早已遠離這裏了。”大家都覺得是好主意。於是他們先挖了個大坑,倒進石灰。次日,張希崇召來契丹主將來喝酒,酒醉後,他將主將和隨從全都殺了,投進坑中。契丹人的兵營在城北,張希崇馬上派兵進攻,契丹兵眾全都潰去。張希崇於是率領所部二萬多人前來投奔後唐。

閏八月二十三(乙醜),明宗讓陝州節度使李從敏移鎮滄州,接著任命宣徽南院使張延朗為陝州節度使。他還下詔說:“京城執行極刑的日子,不應演奏音樂,並要減少平常的膳食。諸州執行極刑的日子,也必須禁止聲樂。”閏八月二十七(己巳),滑州掌書記孟升被告發隱瞞母親去世,沒有服喪(為躲避丁憂離職)。大理寺判決將他流放,但明宗特敕令賜孟升自盡。滑州觀察使、觀察判官、錄事參軍失於糾察,各被處以殿罰(本指科舉停考;此處估計是取消一次課考升官的機會)。襄邑縣平民聞威,父親被人殺害,不但不為父親報仇,反而上狀要和仇人和解。明宗特敕將他處死。本月二十七,許多地方發大水,河水泛濫。絳州也發生地震。

也在閏八月,南吳太後去世。

要想知道後唐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