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元年即公元930年四月初六(己亥),後唐明宗李覃臨幸會節園。
當初,明宗作為藩臣在真定時,兒子(非親生)李從珂曾和後來的樞密使安重誨飲酒爭辯。李從珂惱火地要毆打安重誨,安重誨趕緊跑掉。酒醒後,李從珂很後悔,並向安重誨謝罪,但安重誨卻始終懷恨在心。到這時,安重誨專權用事,甚至皇子李從榮和李從厚都唯恐巴結他不及。當時李從珂任河中節度使兼同平章事,安重誨屢次在明宗麵前講他的壞話,但明宗從沒把它當回事。安重誨於是偽造明宗的命令,讓河東牙內指揮使楊彥溫想法驅逐李從珂。接到朝命當天,李從珂正好出城閱馬,楊彥溫趁機率軍關閉城門,不讓他進來。李從珂讓人扣門,並責問楊彥溫道:“我待你十分優厚,為何做出這種事來?”楊彥溫答道:“我不敢對不起你的恩典,隻是接受了樞密院的宣旨罷了。還是請明公入朝吧。”李從珂停留在虞鄉,派使者將這事奏聞朝廷,說:“臣本月五日到黃龍莊閱馬,衙內指揮使楊彥溫據城反叛。臣當時就責問他,他說是秉奉宣命(胡三省《通鑒注》:樞密院用宣,三省用堂帖)。臣現在虞鄉縣。”使者到了朝廷後,明宗於四月初九(壬寅)問安重誨說:“楊彥溫說的這話是什麽意思?”安重誨說:“這奸人胡說八道罷了,陛下應當盡速出討。”明宗頗為懷疑,想召楊彥溫進京了解詳情,於是改任楊彥溫為絳州刺史。安重誨一再請求發兵出擊,明宗便命令西都留守兼檢校司徒索自通和步軍都指揮使藥彥稠帶兵出討。明宗交待藥彥稠一定得活捉楊彥溫,他想親自當麵審訊。
也在這天,明宗加樞密使安重誨為留守、太尉、兼中書令;為青州節度使王建立加侍中,讓他移鎮潞州。他還召李從珂前來洛陽。李從珂知道自己被安重誨陷害,便急忙飛馬進京,為自己辨明。李從珂到了洛陽,明宗責令他回歸自己在清化裏的宅第,拒絕他朝見的請求。
四月十四(丁未),因為戶部尚書李鈴引薦淮南的南吳細作,送給安重誨一條寶帶,明宗將他貶為兗州行軍司馬。次日,明宗為宰臣馮道加右仆射,趙鳳加吏部尚書。
四月十六(己酉,《舊五代史》誤作乙酉),明宗因左龍武統軍劉君鐸去世取消朝會。
四月十八(辛亥),索自通等人攻拔河中,殺了楊彥溫。兩天後,楊彥溫的首級寄到了朝廷。明宗非常生氣藥彥稠沒有生擒楊彥溫,嚴厲責備了他。
安重誨暗中指使馮道和趙鳳上奏指控李從珂失守河中,還跟馮道他們說:“蒲帥失守河中,根據責帥的大義和法律,應當如何處置?”馮道他們於是次日就奏請為李從珂加罪。明宗說:“朕的兒子被奸黨傾軋,是非曲直還沒搞清。你們為何這麽說,難道不想讓他活在人間?這其實都不是你們的主意。”他二人惶恐地退下。另一天,趙鳳又提及這事,堅持認為:“依照慣例有責帥的大義,用以激勵藩臣郡守。”明宗沒回答。次日,安重誨自己提到了這事。明宗說:“朕當年還隻是個小校時,家裏貧寒,就靠這小孩拾馬糞養活一家人,才有了今日。作為天子,朕能不庇護他嗎!愛卿想要如何處置他才心滿意足?”安重誨說:“陛下父子之間,臣怎敢再說什麽!惟陛下裁決!”明宗說:“讓他閑居私第就行了,何必多說什麽!”
同時,明宗任命前邢州節度使兼檢校司徒李從溫為左武衛上將軍。四月二十三(丙辰),明宗任命索自通為河中節度使。索自通上任後,秉承安重誨的旨意,登記了軍府甲仗的數目,上呈朝廷,指控李從珂擅自私造兵甲。幸賴王德妃居中保護,李從珂才得免於難。士大夫都不敢與李從珂來往,惟有禮部郎中兼史館修撰呂琦,因為住在附近,時常去看望他。李從珂每有奏請時,也總是谘詢呂琦後才上呈。
四月二十四(丁巳),雲州上奏:說他們派兵襲擊契丹,俘獲牲畜和人口數以萬計。
次日,明宗登禦文明殿接受冊命徽號。冊命說:“維長興元年,歲次庚寅,四月甲午朔,二十五日戊午,金紫光祿大夫、守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太微宮使、宏文館大學士、上柱國、始平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五百戶、食實封一百戶臣馮道,銀青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判集賢院事、上柱國、天水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臣趙鳳,及文武百官特進、太子少傅、上柱國、酒泉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臣李琪等五千八百九十七人上言:
“‘臣聞天不稱高而體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無不載,高無不覆。四時行於內,萬物生其間,總神祗之靈,葉帝王之運。日出而星辰自戢,龍飛而雷雨皆行,元氣和而天下和,庶事正而天下正。
“‘伏惟皇帝陛下,天授一德,時曆多艱。翊太祖以興邦,佐先皇而定難,拯嗣昭於潞困,救德威於燕危,遏思遠而全鄴都,誅彥章而下梁苑。成再造之業,由四征之功。洎纂鴻圖,每敷皇化。去內庫而省庖膳,出宮人而減伶官,輕寶玉之珍,卻鷹鸇之貢。淳風既洽,嘉瑞自臻。故登極之前,人皆不足;改元之後,時便有年。遐荒旋斃於戎王,重譯徑來於蠻子,東巡而守殷殪,北討而王都殲,破契丹而燕、趙無虞,控靈武而瓜、沙並複。
“‘近以饗上元而薦太廟,就吉土而配昊天,輅已降而雨沾,事欲行而月見。燔柴禮畢,作解恩覃,帝命鹹均,人情普悅。非陛下有道有德,至聖至明,動不疑人,靜惟恭己,常敦孝禮,每納忠言,則何以臨禦五年,澄清四海!時久纏於災害,民驟見於和平。休征備載於簡編,徽號過持於謙讓。三年不允,眾誌皆堅。天不以上帝自崇,日不以大明自貴,於烝民有惠,於元後同符,列聖皆然,舊章斯在。今以明庭百辟,列土諸侯,中外同辭,再三瀝懇。臣等不勝大願,謹奉玉寶玉冊,上號曰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
“‘伏惟皇帝陛下,體堯、舜之至道,法日月於太虛,威於夷狄,恩及蟲魚。奉國者繼加榮寵,違天者鹹就誅鋤。典禮當告成之後,夙夜思即位之初,千秋萬歲,永混車書。’”
這都是宰臣馮道的用詞。大意是:明宗讚助太祖(李克用)興邦,輔佐先皇(李存勖)定難;拯救困於潞州的李嗣昭,救下危於幽燕的周德威;遏製梁帥戴思遠而保全了鄴都,誅殺汴將王彥章而攻下了大梁。他成就了唐朝再造的大業,都是由於四處征討的功勳。他還省去內庫,減少禦膳,放出宮女,裁減優伶;輕視珍寶,拒絕鷹隼。所以淳樸風氣盛行,嘉瑞征兆遍地。明宗登基之前,百姓貧困;改元之後,多年富足。遠近歸心,戎夷臣服。他東巡而朱守殷斃命,北討而王都被殲。他攻破契丹而燕趙一帶得以安寧,控守靈武而瓜沙二州一並收複。接著還談到作為帝王他舉行的南郊大禮;說要不是因他有道有德和至聖至明,從不猜疑,聽納忠言,怎能做到登基五年而四海澄清!長久災害之後,百姓突然見到太平。他還十分謙讓,三年都不肯接受徽號,而群臣的要求更加堅決。等等。
四月二十七(庚申),明宗任命左金吾上將軍史敬熔為鄧州節度使,右金吾上將軍符彥超為兗州節度使,驍衛上將軍張敬詢為滑州節度使,閬州防禦使孫嶽為鳳州節度使。他還下詔將鳳翔管內的應州改為匡州,信州改為晏州,新州管內的武州改為毅州。
五月初二(乙醜),因鄭州城中出現盜匪搶劫居民,明宗將鄭州防禦使張進和副使鹹繼威一並停職。次日,他任命少府監韋肅為洺州刺史,並讓潞州節度使王建立作為太傅退休致仕。王建立曆來和安重誨不和,安重誨便利用他入朝的機會,指控他從潞州入朝經過鄴都時,每天都有動搖軍心的言論。所以明宗讓他致仕。五月初四(丁卯),明宗任命前興元節度使劉仲殷代理潞州軍州事務。
次日,他因安州節度使高行珪去世取消朝會。高行珪是燕人,家中世代勇敢驃悍。他和弟弟高行周都有武藝,最初在燕國擔任騎將,驍勇果敢出於諸將之上。燕帥劉守光僣逆不道,晉王李存勖命令大將周德威征討。劉守光大為驚懼,便任命高行珪為武州刺史,讓他與自己形成犄角之勢。當時後來的明宗李嗣源帶兵協助周德威平燕,聽說高行珪來了,便率領騎兵前去抵禦。李嗣源用逆順的道理勸諭他,高行珪因此投降了晉人。劉守光的部將元行欽在山北,得知高行珪有變,當即率領部下軍眾進攻高行珪。高行珪派他弟弟高行周向周德威告急,周德威於是命令李嗣源、李嗣本、安金全帶兵救援。李嗣源在廣邊軍打敗元行欽,元行欽也投降了。很快晉王就任命高行珪為朔州刺史;他接著曆任忻、嵐二郡,後升遷雲州留後。天成初年(926),明宗授他為鄧州節度使,很快又讓他移鎮安州。高行珪生性貪婪卑鄙,短於為政;在安州時,行事大多不法。副使範延策是幽州人,性格剛直,累次擔任賓佐。當他輔佐高行珪時,目睹他的貪婪猥褻,因而強諫,但高行珪不聽。後來範延策利用入朝奏事的機會,上呈密封奏章到闕下,談到三件事:一是請求不要禁止過淮的豬羊,而要禁止運到淮南的絲綿匹帛,以此充實中原;一是請求在山林要害的地方設置軍鎮,以斷絕寇盜;一是敘述藩侯的弊病,請求朝廷下達敕令讓幕府從事明言諫諍;如果藩侯不從,應當讓諸軍校列班在使府大廷諫諍。高行珪得知後,非常痛恨他。後因衛戍士兵作亂,他就誣陷範延策和亂兵同謀,結果將他們父子都在汴州處死。聽說這事的人都為範延策喊冤。沒多久,高行珪也病死了。明宗下詔追贈他為太尉。
同時,有司上言說:“皇後受冊,朝廷內外誥命婦人理應奉表稱賀。如今還沒有誥命婦人遵照慣例上表稱賀。中書和諸道節度使隻用進表上言皇帝,朝外誥命婦人隻要上呈給皇後的賀箋表。進呈完畢,不用答複。一應皇親或有慶賀及問候起居的表章,內使進呈後,隻用宣示來使,一並不用答複。”明宗準奏。
五月初九(壬申),明宗任命代理昭義軍軍州事務劉仲殷為潞州節度使兼檢校太傅。
五月十四(丁醜),明宗在前殿臨軒,命使冊封淑妃曹氏為皇後。禮院上言,說百官上疏給皇後時應稱“皇後殿下”,而六宮及率土婦人慶賀時則隻用稱呼“殿下”,不加“皇後”。中書覆奏說,如果隻稱“殿下”,恐怕與皇太子沒有區別,所以建議凡是上呈給中宮的表章,一律稱呼“皇後殿下”。如果不形成文字,尋常可以隻稱呼“皇後”。明宗準奏。
五月二十(癸未),太子少傅蕭頃去世,明宗為此取消朝會。蕭頃字子澄,是京兆萬年人,已故宰相蕭仿的孫子,京兆尹蕭廩的兒子。蕭頃聰悟,善於寫文章,唐昭宗朝進士及第,曆任度支巡官、太常博士、右補闕。當時國家艱難,藩帥強悍,很多人都奏請要在本鎮建立家廟。蕭頃上表論奏,極力反對,朝廷這才拒絕。他經累遷官至吏部員外郎。先前,張浚自中書出為右仆射,汴帥節度判官高劭利用朱全忠的關係要求朝廷賜給他一個兒子官員的出身(資曆)。朝廷省寺都覺得沒有先例,但張浚屈法同意了。他還下令緊急執行,搞得吏徒惶恐不安。蕭頃判決說:“仆射還沒有召集郎官,就到省上擅自指揮公事。這不符合南宮原來的禮儀。”張浚得知後,慚愧驚懼地向他致歉;蕭頃因此知名,朱全忠也表示嘉許。後梁朝時,他曆任給諫、禦史中丞、禮部侍郎、知貢舉,任上都有能幹的名聲。他自吏部侍郎官拜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李琪同時輔佐梁室,但兩人經常有矛盾。後唐莊宗進入大梁後,蕭頃被貶為登州司戶,後來經量移(酌量近移)轉為濮州司馬。數年後,他升遷太子賓客。天成初年(926),他成為禮部尚書、太常卿、太子少保,在該位置退休致仕。這時他病故,終年六十九歲。明宗追贈他為太子少師。
五月二十一(甲申),回鶻可汗仁喻派使者來進貢地方特產。
再說,東川節度使董璋找募民兵,讓他們都剪發黥麵;又在劍門北麵設置永定關,還布列烽火。
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累次上表,請求朝廷割讓雲安等十三個鹽監,改為隸屬西川,用賣鹽收入贍養寧江的駐軍。五月二十八(辛卯),明宗下詔準許。
同一天,明宗任命翰林承旨兼兵部侍郎李愚為太常卿,並於次日任命前滑州節度使李從璋為左驍衛上將軍。
六月初一(癸巳),日食。六月初五(丁酉),明宗任命貴州刺史安從進為宣州節度使,照樣兼任護駕馬軍都指揮使;任命澄州刺史藥彥稠為壽州節度使,照樣兼任護駕步軍都指揮使。
六月十二(甲辰),明宗任命安重誨兒子皇城使安崇緒為河陽留後。同時,鳳翔上奏說:“轄下良、晏、匡三州並無屬縣,請改州為縣。”明宗準奏,但仍舊將它們當作軍鎮。
也在這天,前振武節度使安金全去世。安金全是代北人,世代都是邊將。他少年時就驍勇果敢,便於騎射。河東帥李克用任時他為騎將,他也屢次跟從李克用征討。晉王李存勖救援潞州及平定河朔時,他皆有戰功,累次出任刺史,後來因年老多病退居太原。天祐中年,汴將王檀率軍三萬,利用晉王人在鄴都,來襲擊並州。當時城中沒有多少防備兵馬,敵軍突然湧來,監軍張承業大為恐懼,無計可施,隻好叫來各司工匠,登城抵禦捍衛。梁軍攻城甚急,安金全出來跟張承業說:“老夫抱病退居,不管軍事。然而大王的家屬在此,太原也是王業的根本,一旦被敵兵占有,大事就完了。請將兵庫的兵甲給我,我為張公抵禦敵寇。”張承業馬上就給了他。安金全披甲跨馬,招募子弟及退下閑居的諸將,得到數百人。夜裏他帶領他們兵出北門,到羊馬城內襲擊敵軍。梁人驚慌潰散,因此退卻。不久晉將石君立自潞州過來,梁軍隻好退走。要不是因為安金全的奮不顧身,太原城幾乎危亡。莊宗生性自矜自伐,凡是大將立功,都沒有及時行賞;所以安金全在莊宗朝代,始終名位不進。李嗣源和他有舊,所以當他登基成為明宗後,授安金全為同平章事,出任振武軍節度使。他在任二年,治理民眾和為政並非他的所長。明宗於是下詔讓他回京,安金全不久就在洛陽病故。明宗為他取消兩天朝會。當初,南北對壘,梁兵的遊騎每次出來時,總會被安金全俘獲。所以梁軍的偵邏都很怕他,稱他為“安五道”,因為鬼將有五道的名稱。
六月十九(辛亥),明宗下敕,防禦使、團練使、刺史、行軍司馬、節度副使,今後全都必須由朝廷任命,諸道不許奏請或推薦。
次日,中書門下上奏說:“臣等認真複查了禮部送來今年的及第進士:李飛、樊吉、夏侯珙、吳沺、王德柔、李穀等六人,希望陛下允許他們及第。其中盧價等七人及賓貢(異族應舉)鄭樸,希望準許他們將來就試。負責貢舉的張文寶試策進士時不得要領,希望罰他一季度的俸祿。”明宗準奏。
六月二十五(丁巳),明宗讓皇子北京留守兼河東節度使李從厚移領鎮州,任命左武衛上將軍李從溫為許州節度使。
秋七月初三(甲子),明宗任命宣徽南院使、行右衛上將軍、判三司馮贇為北京留守和太原尹。
這期間,董璋派兵掠奪遂、閬一帶。七月初七(戊辰),兩川因為朝廷繼續派兵進駐遂、閬二州,再次上疏論奏。此後東北過來的商旅很少膽敢進入西蜀。
七月初八(己巳),明宗因鄧州節度使史敬鎔去世取消朝會。史敬鎔是太原人,最早在河東帥李克用帳下擔任綱紀,深得晉王李克用的親信。李存勖剛繼承晉王時,他叔父李克寧暗中有野心,想害李存勖。要發動事變前幾天,李克寧秘密找來史敬鎔,將陰謀告訴他。後來史敬鎔轉告貞簡太後,太後惶恐驚駭,急忙召來監軍張承業和大將李存璋等人,去對付李克寧。李克寧等人因此伏誅,而史敬鎔也因功累曆郡守。同光初年(923),他出任華州節度使,後移鎮安州。天成中年,他入宮成為金吾上將軍。一年後他又出任鄧州,但上任幾個月後就去世了。明宗追贈他為太尉。
七月十三(甲戌),明宗任命左威衛上將軍梁漢顒為鄧州節度使,前兗州節度使趙在禮為左驍衛上將軍。七月十九(庚辰),明宗為奉國軍節度使兼威武軍節度副使、檢校太尉、兼侍中王延稟加兼中書令。他還下詔說:“諸州替換的防禦使、團練使、刺史都必須依照班次由中書擬定。如果沒有空缺,可跟隨常參官在上朝日站立班次。”這是新的規定。次日,明宗又下詔,挑選年少的宮女以及西川帶來的宮女,讓她們回家,無家可歸的任憑她們要上哪去。
七月二十三(甲申),明宗任命前齊州防禦使孫璋為鄜州節度使。七月二十七(戊子),他因右散騎常侍陸崇去世取消朝會。陸崇是福建冊使,在明州(今浙江寧波附近)去世,明宗追贈他為兵部尚書。同時,宿州進獻白兔,安重誨跟來使說:“豐年才是上等的祥瑞。兔子性情狡詐,即使純白又有何用!”命令退回去。
要想知道明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