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二:梁晉相爭之十四:後梁大將賀瑰去世與南吳王楊渭病逝

(2019-07-07 16:48:28) 下一個

後梁貞明五年(公元919)八月初一(乙未),後梁宣義(滑州)節度使賀瑰去世。他自從德勝南城戰敗後就氣病,到這時死了。賀瑰字光遠,是濮陽人。他曾祖父賀延因賀瑰而富貴,被追贈為左監門上將軍;祖父賀華追贈為左散騎常侍;父親賀仲元追贈為刑部尚書。賀瑰少年時風流倜儻,負有雄勇的大誌,遇到亂世而從軍。朱瑄任濮州刺史兼鄆州馬步軍都指揮使時,提拔他為小將。唐光啟初年(約885),鄆州三軍推舉朱瑄為留後,朱瑄於是任命賀瑰為馬步軍都指揮使,上表授他為檢校工部尚書。當朱瑄和朱全忠(即後來的梁太祖)構隙時,賀瑰接受朱瑄的命令,多次領軍在邊境對付汴軍。乾寧二年(895)十月,朱全忠親征兗、鄆二州。十一月,朱瑄派賀瑰與太原將領何懷寶率軍萬餘人去救援朱瑾,進駐待賓館,斷絕汴軍的糧運。朱全忠偵知後,自中都帶兵連夜急馳百餘裏,拂曉時趕到钜野東麵,與賀瑰等人接戰,結果兗軍大敗。賀瑰逃到到處都是荊棘的墓地上,大聲喊道:“我是鄆州都將賀瑰,願意束手就擒,有幸不要傷了我!”朱全忠得知後,騎馬來到墓地前,於是生擒了他,連同何懷寶及將吏數十人,然後在兗軍壁壘下向朱瑄軍隊示威。朱全忠接著令人把他們都殺了,隻留下賀瑰一人,為他鬆綁,安排在自己麾下。很快他又任命賀瑰為教練使,奏請授他為檢校左仆射。賀瑰感激朱全忠寬宥保全的恩典,私下發誓以身報國。

天複中年,他參預平定青州王師範的戰役,因功被授予曹州刺史兼先鋒都指揮使,加檢校司空。天祐二年(905),他和楊師厚跟從朱全忠平定荊、襄二州,被授予荊南兩使留後。沒多久,朱全忠征他回來出任行營左廂步軍都指揮使。開平二年(908)十月,梁太祖(即朱全忠)授他為左龍虎軍馬步都指揮使,並於十二月改任他為左衛上將軍,出任六軍馬步都虞候。開平三年五月,他轉任右龍虎統軍,沒多久又加檢校司徒和邢州團練使。開平四年二月,他改任澤州刺史,出任昭義軍節度留後、檢校太保,進封開國侯。乾化二年(912)七月,他授任相州刺史,很快又加檢校太傅。不久,他轉任左龍虎統軍。

貞明二年(916),慶州反叛,為李繼陟占據。賀瑰以本官出任西麵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兼諸軍都虞候,與張筠一道打敗涇、鳳二道兵眾三萬,攻下寧、衍二州。貞明三年秋,慶州平定。十二月,賀瑰因功被授予滑州宣義軍節度使,依前擔任檢校太傅,加同平章事,很快又被授予北麵行營招討使。貞明四年春,晉軍攻取楊劉城,並占據了它。八月,賀瑰與許州節度使謝彥章率領大軍駐紮在濮州的行台村,和晉軍對壘數月。一天,晉王率領輕騎挑戰,賀瑰與謝彥章發動伏兵奮擊,晉王僅僅逃得性命。先前,賀瑰和謝彥章就有矛盾。那年冬十二月,他又被諸軍都虞候朱珪挑撥,於是埋伏甲士,在軍中殺了謝彥章及濮州刺史孟審澄和別將侯溫裕等人,然後誣告他們謀叛,奏聞朝廷。那月,賀瑰與晉軍在胡柳陂決戰。晉軍起先敗績,梁軍臨陣殺了晉將周陽五(即周德威)。但到傍晚時,賀瑰的梁軍戰敗。貞明五年春正月,晉軍在德勝的黃河兩岸修築城堡。四月,賀瑰率領大軍攻打南柵,用艨艟戰艦扼製中流。晉軍砍斷連排艨艟,大軍得以渡過黃河救援南柵。賀瑰退軍到行台,不久就去世了,終年六十二歲。梁末帝為他取消三日朝會,下詔追贈他為侍中。

賀瑰死後,梁末帝任命開封尹王瓚為北麵行營招討使。王瓚和許州留後王彥章等人帶兵五萬,自黎陽渡過黃河去襲擊澶、魏二州。到了頓丘時,他遇到晉軍,這才撤回。王瓚治軍嚴格,令行禁止。他占據位處晉軍上遊的十八裏楊村,夾著黃河修築堡壘,運來洛陽一帶的竹木建造浮橋,自滑州過來的運輸車輛相繼不絕。晉蕃漢馬步副總管兼振武節度使李存進也在德勝建造浮橋。有人跟他說:“修建浮橋必須使用竹篾、鐵牛、石柱,而我們都沒這些東西,如何能修成!”李存進不聽,派人用葦草編成的繩索拉著巨大船艦,綁在土山的大樹上。一個月後浮橋建成,人們都佩服他的機智。

南吳宰相徐溫派使者帶著南吳王揚隆演的書信,將無錫的戰俘歸還給吳越。吳越王錢鏐也派使者請求和南吳和解。此後南吳休兵息民,三十多州的民眾得以安居樂業達二十多年之久。南吳王和徐溫多次寫信給吳越王,勸他在吳越獨立稱王,不再臣屬後梁,但錢鏐不肯。

九月初二(丙寅),因為廣州節度使南平王劉岩稱帝,梁末帝朱瑱下詔,削去劉岩的所有官爵,並命令天下兵馬元帥錢鏐討伐他。錢鏐雖然受命,但並沒派兵出討。

南吳王的弟弟廬江公楊濛很有才氣,經常感歎道:“我的國家被他人所有,能行嗎!”南吳國權臣大丞相徐溫得知後對他十分厭惡,於是在冬十月將他支出廣陵去擔任楚州團練使。

同時,晉王李存勖來到魏州,發動數萬民工去拓廣德勝北城。自此,晉軍在那裏天天和梁軍爭鋒,大小百餘戰,互有勝負。左射軍使石敬瑭與梁軍在河壖交戰時,梁軍士兵將石敬瑭的馬甲砍斷。橫衝兵馬使劉知遠將自己的坐騎給了他,自己騎著斷甲的馬慢慢撤退殿後。梁軍懷疑晉軍有埋伏,不敢追趕,因此兩人都逃過一劫。石敬瑭從此非常喜愛和信任劉知遠。石敬瑭和劉知遠的祖先都是沙陀人。石敬瑭還是晉王大將李嗣源的女婿。

後梁大將兗州安撫製置使、特進、檢校太傅、大彭郡開國公劉鄩將叛將張萬進包圍在兗州一年多,城中景況十分危窘。晉王正和梁軍在黃河沿岸交戰,無法前去救援。張萬進派親將劉處讓向晉王求援,但晉王沒有答應。劉處讓在軍門割掉自己的耳朵說:“大王要不答應我的請求,那真是生不如死!”晉王被他的義氣感動,準備出兵。但這時劉鄩已經攻占兗州,屠殺城裏的軍民,並將張萬進滅族。晉王隻好算了,但還是任命劉處讓為行台左驍衛將軍。劉處讓是滄州人。

十一月初,南吳武寧(徐州)節度使張崇帶兵入寇安州。

十一月十三(丁醜),梁末帝任命劉鄩為泰寧(兗州)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獎賞他平定兗州的功勞。

十一月二十七(辛卯),後梁大將王瓚帶兵來到戚城,與李嗣源交戰,但出師不利。

梁軍在離楊村五十裏的潘張修築壁壘貯存軍糧。十二月初,晉王親自帶領騎兵自黃河南岸西上,到潘張截擊後梁的軍餉車隊,俘獲後回去。梁軍在要道上埋伏,結果晉兵大敗。晉王帶著少數隨騎逃走,梁軍數百騎兵將他們包圍起來。晉王愛將李紹榮(原名元行欽)認得他的旗幟,單騎衝進重圍,奮力救晉王出來,他倆僅僅得免一死。

十二月初五(戊戌),晉王重新與王瓚在黃河南岸交戰。王瓚先勝,還俘獲晉將石君立等人。梁軍接著結陣以待,晉軍靠鐵騎猛衝,然後諸軍繼進。梁軍大敗,王瓚乘著小船渡過黃河,退保北城。梁軍損失了數以萬計,淹死在河裏的士兵很多。

梁末帝聽說石君立非常勇猛,想讓他為將,雖然將他關在監獄,卻厚待於他,還派人去誘降。石君立說:“我是晉的敗將,卻為梁軍效力,即使竭誠拚死,誰又會相信!人各有自己的君主,我怎忍心反被他的仇人任用!”梁末帝還舍不得他。朝廷殺了所有被獲的晉將,獨獨留下石君立。

晉王乘勝攻拔了濮陽。梁末帝召王瓚回來,讓天平(鄆州)節度使戴思遠取代他為北麵招討使,進駐黃河沿岸抗拒晉軍。

十二月十六(己酉),前蜀雄武節度使兼中書令王宗朗獲罪,被削奪了官爵,恢複他原來的姓名全師朗。前蜀帝王衍命令武定節度使兼中書令桑弘誌出兵討伐他。

南吳嚴禁民間私藏兵器,結果導致盜匪越來越多。禦史台主簿京兆人盧樞上言說:“如今四方紛爭,應當教導百姓作戰。而且好人通常畏懼法禁,而奸民照樣擺弄幹戈。所以朝廷想要息兵偃武,卻反而招來更多盜匪。應當組織團結(即民兵),讓他們學習戰鬥,好保衛自己的鄉裏。”南吳王揚隆演聽從了。

貞明六年(公元920)春正月初五(戊辰),前蜀將桑弘誌攻克金州,生擒全師朗,將他獻交成都。前蜀帝赦免了他。

再說,張崇攻打安州,無法攻克後撤軍回來。張崇在廬州貪婪殘暴,行為不法。廬江百姓上告,說縣令受賄。南吳宰相徐知誥派侍禦史兼知雜事楊廷式前往調查,想以此給張崇來個下馬威。楊廷式說:“作為兼知雜事的侍禦史,我的責任重大,隻怕這次去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職責。”徐知誥問道:“這話怎麽說?”楊廷式說:“我打算用枷鎖銬上張崇,然後派官吏到升州(今南京)檢查都統的賬簿。”徐知誥說:“你隻是去調查個縣令而已,何至於此!”楊廷式說:“縣令固然是個小官,隻是張崇指使他去奪取百姓的財產,然後轉獻給都統罷了。我豈能舍大而責小!”徐知誥向他致歉說:“我就知道要真是小事,就不足以麻煩先生去了。”因此更加器重他。楊廷式是泉州人。

正月二十五(戊子),梁末帝任命曹州刺史朱漢賓為安州宣威軍節度使;任命許州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散指揮都軍使、檢校太傅王彥章為匡國軍節度使,進封開國侯,軍職如故。

二月二十一(癸醜),梁末帝起複(終止服喪)吳越王的兒子錢傳璟,依前擔任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宣州節度使(估計錢傳璟母親早先病故)。三月二十五(丁亥),他任命前申州刺史張紹圭為大理卿。

晉王李存勖自從得到魏州後,就任命李建及為魏博內外牙都將,讓他統領銀槍效節都,相當於晉王的禁衛軍。李建及為人忠誠豪壯,總是將所得的賞賜全部分給士卒,和他們同甘共苦,所以士卒都願意為他拚死效力,作戰時往往立功。但他也因此遭到同列的嫉妒。宦官韋令圖是李建及的監軍。他在晉王麵前大講李建及的壞話,說:“李建及用自己的私財到處舍施,可見他的野心不小。大王不能讓他掌管牙兵。”晉王開始對他猜疑。李建及也知道,但卻表現得若無其事。也在三月,晉王罷免了李建及的軍職,任命他為代州刺史。

南漢的楊洞潛請求建立學校,開設貢舉,並任命銓選官員的大臣。南漢帝劉岩聽從了。

這年春季,幽州農夫在田裏發現一枚金印,上頭的銘文寫著:“關中龜印”。幽州節度使李紹宏將它獻到晉王的行台。

夏四月初八(己亥),梁末帝下製說:“王者愛育萬方,慈養百姓;恨不得能以仁壽驅使,以淳和安撫。而炎、黃也有戰伐之師,堯、舜也有幹戈之用;都是萬不得已,其猶病諸(即也有不足的時候;語出《論語》: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然而去害除妖,興兵動眾,殺黑龍而救濟中原,刑白馬而誓師諸侯,終能一勞永逸,以至天下同文共軌,古今無異,方冊具存。朕以渺小之身,位居億兆之上;四海尚未安寧,至今已有八年;兢兢業業,日慎一日。雖逾山越海,肅慎(古代異族)方來;而召雨征風,蚩尤(炎黃死敵)尚在。眼看這幫殘渣餘孽,困擾我的大邦;將士長久從事征戰,黎庶疲於後勤徭役。糧運暫時歇息,那麽出征將士就有缺乏軍糧的擔憂;車馬全都征用,那麽百姓又有民不聊生的痛苦。何況春季即將過去,炎夏已經來臨,妨礙我的農時,逼迫我的軍事。朕總是不忘大計,要導致民間小康;必須普及寬宥的恩典,表示憂勤的旨意。朝廷用兵的地方,賦役的確煩多,如果沒有適當蠲免,如何救濟百姓?現除了兩京已經放免之外,宋、亳、潁、鄆、齊、魏、滑、鄭、濮、沂、密、青、登、萊、淄、陳、許、均、房、襄、鄧、泌、隨、陝、華、雍、晉、絳、懷、汝、商等三十二州,貞明四年年終以前拖欠的所有夏秋兩稅,連同鄆、齊、滑、濮、襄、晉、輝等七州,貞明四年以前拖欠的營田課利等各色賦稅,一並委托租庸使逐州根據各自名額數目予以蠲免。地方官吏,不許擅自停止製命,征督下民,以致恩澤無法普及鄉閭,租稅虛捐於官府帳籍。至於私自發放遠年的利貸,產生的盈利過倍,本來就違犯了朝廷的格式條目;所在州縣沒有必要強行征收。兗州城內,自張萬進背叛朝廷和結連蕃寇以來,經過長久攻討,生靈困乏。朕念及那裏民眾的傷殘,很快將另加蠲免。一應天下在押罪人,如犯有大罪理應判處極刑的,應當示以朝廷的好生,特令減免死罪。除了依照格律平常大赦不能原宥的之外,流放發配以下的罪犯,全都遞減一等。尚未得到量移(酌量遷移到近處)的被貶官員允許得到量移,已經量移的應當恢複資曆。”

次日,宗正卿朱守素上言說:“請依照前朝的慣例設置匭院,讓諫議大夫專門負責。”梁末帝聽從了,於是任命右諫議大夫鄭韜光兼知匭使。

四月十四(乙巳),他加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判度支、開國公敬翔為宏文館大學士、延質庫使、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其餘如故;任命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判戶部事鄭玨為監修國史兼判度支;任命中書侍郎兼平章事蕭頃為集賢殿大學士兼判戶部事。

同時(通鑒誤作乙亥,四月無乙亥),梁末帝任命尚書左丞李琪為中書侍郎和平章事。李琪是已故侍講學士李珽的弟弟,生性粗疏超逸,仗著趙岩和張漢傑的權勢,經常受賄。蕭頃與李琪同為宰相,蕭頃則比較謹慎縝密。他在暗中尋找李琪的短處。不久,有個攝理官職的人請求正式入仕,李琪馬上就將攝官改為守官。蕭頃於是將這事奏聞。梁末帝勃然大怒,想將李琪流放到遠方。趙岩和張漢傑在梁末帝身邊一直勸阻,所以梁末帝隻將他罷相,改任太子少保。這是後話。

四月十五(丙午),梁末帝任命吏部侍朗趙光允為尚書左丞。

這期間,河中護國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製置度支解縣池場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保、兼中書令、冀王朱友謙帶兵襲取同州,驅逐忠武節度使程全暉,程全暉逃回大梁。朱友謙讓他兒子朱令德為忠武留後,上表為他請求節度使的節鉞。梁末帝非常憤怒,沒有答應。但後來他又怕朱友謙心生怨恨,隻好於四月十八(己酉)讓朱友謙兼任忠武節度使。製書下達後,朱友謙已經向晉王請求節鉞,而晉王也以墨製任命朱令德為忠武節度使。

四月二十二(癸醜),梁末帝為鄜延節度使兼西麵招討接應等使、檢校太保、兼中書令、渤海郡王高萬興進封延安王,賜號匡時定節功臣。前衡州長史劉騭進獻他撰寫的《地理手鏡》十卷。四月二十八(己未),梁末帝任命租庸判官兼尚書工部郎中張銳為戶部郎中和崇政院學士,並於兩天後任命前吏部侍郎盧協為禮部侍郎。

五月初四(乙醜),梁末帝追贈已故左衛上將軍齊奉國為太傅,並下詔說:“一應文武朝官,有些被替罷多年而漂泊在外。必須讓中書門下省量才授任,不要拖延遲滯。也有些進士及第卻累年不得封官的,應當給予一個官職,已當官的,也須依照先前資曆加以敘用。”五月二十四(乙酉),後梁將宋州升格為大都督府,其餘的大都督府都被廢置。

南吳宣王楊渭(通常以他的字隆演稱呼)為人厚道,恭敬謹慎。徐溫父子專權,南吳王從未有過不滿的神色,徐溫也很放心。當被迫建國稱製後,他心中更加鬱鬱不樂,因此經常飲酒而很少進食,逐漸便臥病不起。

五月初,徐溫自金陵到廣陵入朝,商議誰應當為嗣。有人迎合徐溫的旨意說:“蜀先主曾跟武侯說:‘嗣子不才,君宜自取。’”徐溫嚴肅地說:“我如真有意奪取王位,當時在誅殺張顥時就這麽做了,怎會等到今日!即使楊氏沒有男孩,有女兒也應當立她。膽敢妄言的斬!”於是以南吳王的名義將他弟弟丹楊公楊溥迎進宮監國,並改任楊溥兄長楊濛為舒州團練使。

五月二十八(己醜),南吳宣王病故。南吳王楊渭是淮帥楊行密的兒子,楊渥的弟弟。楊渥字奉天,是楊行密的長子。楊行密去世時,楊渥襲位,自稱吳王,將軍政大權交給大將張顥。楊渥生性猜忌,不能禦下。天祐五年(908)六月,楊渥被張顥所殺。張顥準備向後梁稱臣,因此自稱留後,把兵權交給別將徐溫。沒多久,徐溫殺了張顥,立楊行密次子楊渭為主。當楊渭稱王時,追尊楊渥為吳景王。楊渭即位後,政事全交給徐溫。當時徐溫任鎮海軍節度兼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並在揚州上遊的上元縣設置升州(即金陵),開設了很龐大的幕府,自己在那裏掌握兵權,讓他兒子徐知訓等人在揚州秉政。十多年後,徐溫讓楊渭成為天子(通鑒說隻是獨立的國王),國號大吳,改唐天祐十六年為武義元年。楊渭任命徐溫為大丞相、都督朝廷內外諸軍事。楊渭在位三年,這時病故,諡號為宣(《舊五代史》作惠)。

六月十八(戊申),楊溥即吳王位,尊母親王氏為太妃。

要想知道五代十國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