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二十六:朱李爭雄之十八:田令孜和陳敬瑄之死與徐帥時溥兵敗自焚

(2019-02-14 16:53:23) 下一個

景福元年即公元892年六月初五(戊寅),宣歙節度使楊行密消滅了在江淮一帶橫行多年的割據勢力孫儒,成為淮南節度使,接著使淮南得以複興。七月二十七(己巳),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攻克鳳州,

 

 

 

 

八月十五(丙戌),唐昭宗李曄為京畿和關輔一帶的囚犯降罪一等,並蠲免淮南、浙西、宣州拖欠的租稅,獎勵楊行密對那一帶的平定。

 

 

 

 

同時,河東主帥李克用北巡來到天寧軍時,得知幽州節度使李匡威和雲州防禦使赫連鐸帶兵八萬入寇雲州,便派部將李君慶帶兵從晉陽出發去對付他們。李克用偷偷進入新城,在神堆埋伏兵馬,生擒了吐穀渾的三百巡邏騎兵。李匡威等人大驚失色。八月二十五(丙申),李君慶率領大軍來到,李克用於是遷移到雲州。次日,河東軍出擊並擊潰了李匡威他們。八月二十八(己亥),李匡威等人燒了兵營逃遁。河東軍追殺到天成軍,斬首和俘獲了不可勝數的敵兵。

 

 

 

 

八月三十(辛醜,《新唐書》作八月壬申,壬申是朔,所以隻是泛指八月;《舊唐書》則把這事放在十一月),李茂貞率領鳳翔和邠寧的部眾攻拔興元(漢中),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與前左軍中尉楊複恭和判官李巨川,以及楊複恭的養子楊守信、楊守貞、楊守忠、滿存全都突圍逃走,投奔閬州(《舊唐書》說本打算逃到太原)。李茂貞上表奏請他兒子李繼密代理興元府事。

 

 

 

 

九月,唐昭宗加荊南節度使成汭為同平章事。

 

 

 

 

同時,徐州主帥時溥逼迫監軍上奏,聲稱那裏的將士要留下自己,冬十月,唐昭宗重新任命時溥為侍中和感化節度使。汴州主帥朱全忠上奏請求朝廷追回對時溥新的任命,但唐昭宗下詔勸諭他和徐州和解。

 

 

 

 

當初,邢、洺、磁三州留後李存孝和李克用大將李存信都是李克用的養子,但關係很僵。李存信得到李克用的寵信,因此李存孝在邢州想建立大功超過他,於是建議出兵奪取鎮冀(即成德)。李存信從中作梗,而李克用時常聽取他的意見。當鎮州的王鎔包圍堯山時,李存孝前來救援,但無法取勝。李克用於是任命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和李存孝共同出擊王鎔。但他二人互相猜忌,逗留不進。李克用另派養子李嗣勳等人出擊,這才打敗王鎔。李存信回來後,大講李存孝的壞話,說他無心擊賊,還懷疑他和王鎔私下有約。李存孝得知後,自以為有大功於李克用,而李克用對他的信任卻不及李存信,因此既憤怒又怨恨,而且害怕禍及自身,便暗中勾結王鎔及朱全忠。也在十月,李存孝在邢州上表,表示要帶著山東三州歸附朝廷,請求唐昭宗賜給他旌節,他將會合諸道兵馬共討李克用。唐昭宗於是下詔任命李存孝為邢、洺、磁節度使,但不許他和諸道會合兵馬(通鑒沒寫具體日期,而(《舊唐書》把這事放在約兩年前即公元890年十一月,還說李存孝寫信給張浚和王鎔求援;還說,這年七月,幽州和鎮州二鎮合勢救援邢州,太原大將李存信率軍在堯山打敗王鎔,王鎔隻好回鎮州去了。關於李存孝和李存信的事,《舊唐書》和其他史書差異很大;此處以其他史書為準)。

 

 

 

 

十一月初一(辛醜),武寧軍主帥時溥屬下的豪州刺史張璲和泗州刺史張諫在州裏歸附朱全忠。

 

 

 

 

十一月初五(乙巳,通鑒誤作乙未),朱全忠派兒子朱友裕帶兵十萬攻打並占領了濮州,生擒刺史邵倫(《新唐書》作邵儒)。朱全忠接著命令朱友裕移兵進擊時溥。

 

 

 

 

同時,孫儒的部將王壇攻陷婺州,刺史蔣環(《新唐書》作蔣瑰)逃往越州。

 

 

 

 

廬州刺史蔡儔發掘了楊行密祖父的墳墓,與舒州刺史倪章連兵,並派使者將刺史印章交給朱全忠,向他求救(《新唐書》把這事放在十月)。朱全忠厭惡他反覆無常,接受了他的印章,但沒派兵救援,並派人將這事告訴楊行密。楊行密向他表示感謝,然後派行營都指揮使李神福帶兵討伐蔡儔。

 

 

 

 

也在十一月,有彗星出現在鬥、牛二宿。

 

 

 

 

朝廷使用的《宣明曆》誤差逐漸增大,太子少詹事邊岡負責製作的新曆造成,並於十二月呈上給唐昭宗。朝廷將它命名為《景福崇玄曆》。

 

 

 

 

十二月十二(壬午),西川節度使王建派部將華洪到閬州進攻並打敗了楊守亮他們。王建派節度押牙延陵人鄭頊出使到朱全忠那裏。朱全忠向他了解劍閣的地形,鄭頊極力吹噓那裏的險要。朱全忠不信,鄭頊說:“如果真不相信,恐怕會誤了明公的軍機。”朱全忠聽了大笑不止。

 

 

 

 

這年,明州刺史鍾文季去世,他的部將黃晟自稱刺史。

 

 

 

 

景福二年即公元893正月初一(辛醜),唐昭宗下製任命代理劍南東川兵馬留後顧彥暉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兼梓州刺史、禦史大夫,出任劍南東川節度觀察等使。顧彥暉和王建有矛盾,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要和王建爭奪東川,便先安撫顧彥暉,想讓他依附自己,所以上表請求正式授予顧彥暉節度使的旄鉞,以示友好。李茂貞又奏請派代理興元府事李繼密去救援梓州(即東川)。沒多久,王建派兵在利州打敗東川和鳳翔的聯軍。顧彥暉隻好向他求和。王建起初不肯,後來顧彥暉請求和李茂貞絕交,王建這才答應。

 

 

 

 

也在正月,時溥派兵攻打宿州,刺史郭言戰死。

 

 

 

 

李茂貞自己請求出鎮興元,唐昭宗便任命他為山南西道兼武定節度使,然後任命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徐彥若帶著同平章事的頭銜出任鳳翔節度使,又割出果、閬二州隸屬武定軍。但李茂貞想要兼得鳳翔,所以不肯奉詔。

 

 

 

 

二月初五(甲戌),唐昭宗加西川節度使王建為同平章事。

 

 

 

 

同時,太原的李克用帶兵包圍邢州。王鎔派牙將王藏海帶上他的書信去見李克用,想調解他和李存孝的矛盾。李克用勃然大怒,居然殺了王藏海,然後進軍攻打王鎔,並在平山打敗鎮州兵馬。二月十二(辛巳),河東軍開始攻打天長鎮,但十天了也無法攻下。王鎔派兵三萬救援,李克用率軍在叱日嶺下截擊,擊潰了他們,斬首萬餘級,鎮州的殘餘部眾潰敗而去。河東軍沒有糧食,居然把陣亡的士兵屍體弄成肉幹後吃掉。

 

 

 

 

時溥向兗州的朱瑾求救,朱全忠派部將霍存帶領三千騎兵進駐曹州防備他們。朱瑾帶兵二萬來救徐州,霍存率軍迎戰,和朱友裕在石佛山下合擊徐、兗兵馬,擊潰了他們。朱瑾逃歸兗州。二月二十二(辛卯),徐州兵馬再次出擊,結果霍存戰死。

 

 

 

 

李克用率軍出了井陘,李存孝帶兵來救王鎔,趁機進入鎮州和王鎔商議軍事。王鎔又向朱全忠求救。朱全忠當時正和時溥全力相攻,不能來救,隻是寫了封信給李克用,說:“我在鄴下有十萬精兵,隻是還沒用上而已。”李克用回信說:“如果你真的有大軍在鄴下,還希望派過來。倘若真要一決雌雄,我願意和你在常山之尾進行一場角逐。”

 

 

 

 

王鎔看到汴軍不能來,隻好再次向幽州求救。二月二十五(甲午,《舊唐書》作十天前即甲申,疑有誤),李匡威帶兵來救王鎔,在元氏打敗河東軍。李克用隻好帶兵回到邢州城下。王鎔在槁城犒賞李匡威的將士,並運送了二十萬金銀布帛酬謝他。

 

 

 

 

再說,朱友裕包圍彭城,時溥多次出兵,但朱友裕總是關閉壁壘,不肯出戰。朱瑾在夜裏逃跑時,朱友裕也不追趕。都虞候朱友恭寫信給朱全忠,大講朱友裕的壞話。朱全忠非常憤怒,用驛馬下令給都指揮使龐師古,讓他取代朱友裕為將,並要調查他的事。命令結果錯送到朱友裕那裏。朱友裕怕得要命,便帶著兩千騎兵逃入山中,暗中前往碭山,躲在他伯父朱全昱那裏。朱全忠夫人張氏聽說後,讓朱友裕獨自騎馬到汴州去見朱全忠,哭著拜伏在使府廳堂上。朱全忠命令左右將他按住,準備殺了他。張夫人趕來抱住兒子,哭著說:“你丟下部眾,束手前來請罪,不是明顯沒有異圖嗎?”朱全忠翻然醒悟,赦免了他,並讓他代理許州事務。朱友恭即壽春人李彥威,幼年時是朱全忠的家僮,朱全忠把他當作養子。張夫人是碭山人,足智多謀,朱全忠對她十分敬畏;即使軍府的大事,也時常和他商議。有時兵馬都出到中途了,張夫人覺得不行,便派個小廝去召他回來,朱全忠也會立馬帶軍隊返回。

 

 

 

 

這期間,龐師古攻拔了佛山寨。此後徐州兵馬再也不敢出城交戰。

 

 

 

 

三月初一(庚子),唐昭宗下製,任命捧日軍都頭陳珮為廣州刺史兼嶺南東道節度使;扈蹕軍都頭曹誠為黔州刺史兼黔中節度使;耀德軍都頭李鋋為潤州刺史兼鎮海軍節度使;宣威軍都頭孫惟晟為江陵尹兼荊南節度使。他還為他們一並加特進和同平章事的頭銜,命令他們各自赴任,同時罷免軍權。當時朝廷的輿論都因為李茂貞傲慢無禮,蔑視朝命,覺得武臣難以控製,便想讓太尉杜讓能及親王負責禁兵,所以罷免了該四將的兵權,讓他們帶著平章事的頭銜,想以此取悅他們。杜讓能接著得到冊拜,增加食邑到六千戶(通鑒說曹誠與李鋋和孫惟晟的任命在閏五月,陳珮的任命在六月)。

 

 

 

 

李匡威帶兵前來救援王鎔時,在離開幽州前和家人告別。他弟弟李匡籌的妻子非常漂亮,李匡威喝醉時把她奸淫了。三月下旬(通鑒作二月為誤,以《新舊唐書》為準),李匡威自鎮州回來,到了博野時,發現李匡籌已於三月二十二(辛酉)占據軍府,自稱留後,並用兵符追回幽州行營兵馬。李匡威的部眾因此潰散回到幽州,他自己隻好和少數親信留在深州,沒地方可去。他派判官李抱真入朝上奏,請求回歸京師。京師屢次經曆大亂,人們聽說李匡威要來,街坊市井全都大為恐慌,說:“金頭王要來篡奪社稷了。”士人和平民紛紛逃到山穀躲藏。王鎔很感激李匡威,覺得他因為自已的緣故失去了幽州,便派人將他迎回鎮州,為他修築府第,把他當作父親般侍奉。

 

 

 

 

同時,唐昭宗任命渝州刺史柳玭為瀘州刺史。柳氏自從唐文宗時河東節度使柳公綽以來,世代都以孝悌禮法得到士大夫的推崇。柳玼任禦史大夫時,唐昭宗想拜他為相。宦官為此十分嫉惡,所以長久將他貶謫在外。柳玼警戒自己的子弟說:“凡是門第很高的,都隻是可畏而不可恃。立身處世,隻要有一件事做錯,得罪了他人,那死後就沒臉見先人於地下。這就是為何可畏的原因。門第很高則容易產生驕傲之心,宗族強盛則容易被他人嫉妒。你有良好操行和真才實學,人們也未必相信。但稍有些小瑕疵,大家都會前來指責。這就是為何不可恃的原因。所以富貴的膏粱子弟,學習必須更加勤奮,行為必須更加勵誌,這樣也僅僅得以和他人比較而已!”

 

 

 

 

王建屢次請求殺了前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和前西川監軍田令孜,但朝廷不肯。夏四月初七(乙亥),王建指使別人誣告陳敬瑄謀反作亂,派人到新津下鴆毒把他殺了。他又誣告田令孜和鳳翔書信來往,將他關進監獄,結果田令孜死在那裏。

 

 

 

 

田令孜本姓陳,在唐懿宗鹹通中年,跟從他義父入內侍省成為宦者。他讀了些書,頗有謀略,自諸司小使成為諸鎮監兵,經累遷成為神策中尉和左監門衛大將軍。乾符中年,關東寇盜蜂起。朝廷派禁衛諸軍去誅討群盜,任命田令孜為觀軍容、製置左右神策、護駕十軍等使。京師失守時,他跟從唐僖宗逃往西蜀。鸞輿返正回京時,因田令孜頗有匡佐朝廷的功勞,唐僖宗十分依賴他,因此田令孜威權振於天下。當時關中寇亂剛剛平定,國用虛竭,禁衛諸軍的後勤供給都跟不上。田令孜於是想用屬於河中的安邑和解縣兩座鹽池榷鹽(專賣)課利,所以要求將這兩座鹽池隸屬神策軍管轄。詔書下達後,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上表論奏,說這兩鹽池長久以來一直隸屬本道,交給朝廷的稅賦自有常規。田令孜非常憤怒,於是改任易定的王處存為河中節度使,但王重榮不肯奉詔。田令孜率領禁兵討伐他,王重榮於是引來太原李克用的沙陀軍為援。雙方在沙苑開戰,結果禁軍大敗。京師再次大亂,唐僖宗先逃往寶雞(鳳翔),接著又跑到山南(漢中)。藩鎮大多也都抱怨田令孜無端生事。田令孜怕了,隻好引薦前樞密楊複恭代替自己。他跟從唐僖宗到梁州後,請求出任西川監軍。西川節度使陳敬瑄是田令孜的親弟弟。

 

 

 

 

唐昭宗即位後,三川大亂。唐昭宗下詔讓宰相韋昭度出鎮西川,但陳敬瑄不肯接受替代。田令孜招引閬州刺史王建為援,因為王建平時把田令孜當作父親般看待。當時王建正在東川製造混亂,得知田令孜召他,便覺得西蜀可圖,便欣然前往。王建率領一千多兵馬到了漢州,陳敬瑄開始覺得王建是個英豪,難以控製,便推辭他的增援,想讓他回去。王建說:“是十軍阿父召我前來的。到了門前又拒絕前往,一旦鄰藩得知,豈肯相容?請為我報告令公,我王建到了這裏,已經無法回歸了。”於是派使者上表,請求討伐陳敬瑄贖罪。朝廷表示嘉許,當即任命韋昭度為招討使,增加兵馬入蜀作戰。但一年多了卻沒有成效,韋昭度隻好返京。王建接著斷絕棧道,不再接受詔使。年中他率軍猛攻成都,陳敬瑄日暮途窮,隻好讓田令孜出城和王建媾和。王建最終占領成都,成為蜀帥。田令孜和陳敬瑄後來被王建所殺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王建接著讓節度判官馮涓起草表章上奏說:“開匣出虎,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專殺不行於閫外,先機恐失於彀中。”意思是大將如不能在外專權,將失去寶貴戰機。馮涓是馮宿的孫子,文筆斐然。

 

 

 

 

汴軍攻打徐州,累月無法攻克。通事官張濤寫信給朱全忠說:“進軍的時日不是很好,所以出師無功。”朱全忠也以為然。他的謀士敬翔說:“如今攻城已經累月,費用也已很高。徐人已經疲憊困頓,城池早晚就能攻下。如果讓將士們聽到這話,隻怕會不再賣力攻取。”朱全忠於是把那信給燒了。四月十五(癸未),朱全忠親自率軍來到徐州。四月二十(戊子),龐師古就攻拔了彭城(即徐州),時溥帶著全家人登上燕子樓自焚而死。

 

 

 

 

時溥是彭城人,原是徐州牙將。黃巢占據長安時,唐僖宗下詔征召天下兵馬進討。中和二年(882),武寧軍節度使支詳派時溥與副將陳璠率領五千兵馬赴難。行至河陰,徐州軍隊發生動亂,剽掠河陰縣後回徐州。時溥招撫勸諭,又將部眾集中到一塊。他們害怕獲罪,便進駐徐州邊境。支詳派人迎候犒勞,全都寬恕了他們;時溥於是移軍向徐州邁進。入城後,軍人大聲呼喊,推舉時溥為武寧留後,將支詳送到大彭館。時溥拿出大筆資裝,派陳璠護送支詳回京。支詳在七裏亭過夜時,被陳璠所害,全家都被屠殺。時溥任命陳璠為宿州刺史,但最終因他違命殺害支詳而殺了陳璠。他又命令別將率領三千兵馬赴難京師。天子反正回宮後,授他武寧節度使的節鉞。

 

 

 

 

當黃巢攻打陳州時,秦宗權占據蔡州,與賊兵連結。徐、蔡相鄰,時溥於是出兵討伐。他的兵鋒日益強盛,經常打勝仗。黃巢敗亡時,他的部將尚讓帶著數千人歸降時溥。後來黃巢的女婿林言又砍下黃巢首級歸降徐州,所以當時時溥功居第一。唐僖宗下詔授他為檢校太尉、中書令、钜鹿郡王。因秦宗權之亂未平,朝廷又授時溥為徐州行營兵馬都統。

 

 

 

 

秦宗權的蔡賊被平定後,汴帥朱全忠和時溥爭功,雙方結成怨仇。淮南大亂時,朝廷任命朱全忠遙領淮南節度使,派他平定孫儒和楊行密。汴人出兵時,路經徐州,但被時溥阻攔。朱全忠非常憤怒,於是出師攻打徐州。自光啟至大順的六七年間,汴軍四處雲集,徐、泗三郡百姓的耕地全都荒蕪,又遇到連年水災,人口喪失了十之六七。時溥的處境變得異常窘蹙,隻好向朱全忠求和。朱全忠說:“你隻要移鎮其他地方就行了。”時溥也同意了。朝廷於是讓尚書劉崇望代替時溥,任命時溥為太子太師。但時溥害怕出城後遇害(就像他前任支詳那樣),所以不肯接受替代。汴將龐師古於是陳兵於野,時溥隻好向兗州求援。兗帥朱瑾出兵救援,但遇到大雪,糧盡而還。徐州城中守軍饑饉,加上瘟疫,情形危急。這時龐師古手下汴將王重師和牛存節率軍在夜裏架起雲梯入城。時溥與妻兒登樓自焚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徐州陷落次日,朱全忠進入彭城(即徐州),任命宋州刺史張廷範代理感化軍留後,留下龐師古守衛徐州,並奏請朝廷任命文官為徐州節度使。

 

 

 

 

四月十七(乙酉),出現彗星進入太微恒的天象。



要想知道唐昭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