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二十:文宗治世之二十:甘露事件與李訓和鄭注之死

(2018-09-19 11:45:52) 下一個


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十月初九(辛巳),唐文宗李昂派中使李好古到前神策軍中尉王守澄的府第賜給鴆酒,毒殺了他。接著,寵臣李訓和他的黨羽密謀,找機會在十一月二十七王守澄葬禮前把他們都殺了。起事那天定在十一月二十一(壬戌)。


這天,唐文宗登禦紫宸殿。百官班次站定後,李訓的同謀韓約沒像平時金吾大將軍該做的那樣先報平安,而是奏稱:“左金吾聽事廳後麵的石榴樹葉子上,夜裏出現甘露。臣已讓守門內官上奏過了。”接著舉行慶賀的舞蹈禮儀,兩次下拜。宰相李訓和舒元輿他們也率領百官稱賀。李訓和舒元輿勸唐文宗親自前往觀看石榴葉上的甘露,接受上天的恩賜,唐文宗也答應了。百官退下,依班次站在含元殿上。辰時(早七八點左右)剛過,唐文宗就乘坐軟輿出了紫宸門,登禦含元殿。他先命令宰相及兩省官員到左仗(即左金吾廳)後院去看甘露。大家去了很久後才回來。李訓上奏說:“臣和眾人去查驗了,好像不是真的甘露,不敢匆忙向外宣布,恐怕天下人會胡亂稱賀。”唐文宗說:“怎會有這樣的事!”於是望著左右中尉仇士良和魚誌弘,讓他們帶領宦官們再次前往查視。宦官們離去後,李訓急忙將同謀邠寧節度使郭行餘和河東節度使王璠召來,跟他們說:“趕快前來接受敕旨!”王璠嚇得雙腿戰栗,不敢上前,隻有郭行餘獨自在殿下下拜。當時他二人的幾百部曲都拿著兵器站立在丹鳳門外,李訓已先派人召他們前來接受敕令。結果隻有河東的士兵進來,邠寧的士兵最終沒進來。


仇士良等人來到左仗查視甘露,韓約嚇得臉色蒼白,汗流滿麵。仇士良奇怪地問道:“將軍為何如此?”須臾之後,風將帳幕吹起,仇士良他們見到帳幕背後有很多拿著兵器的士兵,又聽到兵器撞擊的響聲,急忙驚慌地跑出去。守門的想把門關起來不讓他們離開,仇士良大聲喝叱,因此門沒關上。仇士良等人跑到唐文宗那裏告變。李訓見到後,急忙呼喊金吾衛士說:“來上殿保衛陛下乘輿,每人賞錢百緡!”宦官們說:“事情非常緊急,請陛下回宮!”當即抬起軟輿,扶著唐文宗上輿,然後衝開殿後的門屏,急忙往北跑。李訓拉著軟輿喊道:“臣奏事尚未完畢,陛下不能回宮!”金吾士兵這時已經登殿。李訓親信羅立言率領京兆府的三百多巡邏兵從東邊過來,李孝本率領禦史台的二百多隨從從西邊過來,全都登殿出擊。不少宦官喊著冤枉被砍倒,血流滿地,死傷了十來人。其他宦官簇擁著唐文宗的乘輿,蹣跚地進入宣政門。李訓攀著軟輿呼喊得更急,唐文宗喝叱住他,宦官郗誌榮揮拳打在他的胸膛,李訓於是摔倒在地。乘輿進入宣政門後,大門隨著關了,宦官們因此高呼萬歲,百官既驚駭又愕然地散出宮去。李訓知道事情不妙,急忙換上隨從官吏的綠官服穿上,騎馬逃出宮門,在路上還假裝抱怨道:“我有什麽罪而遭到貶謫流放!”因此沿途關卡都沒人懷疑。


宰臣王涯、賈餗、舒元輿回到中書省,對望著說:“主上過一會就會在延英殿召我們去議事。”兩省官員都跑到宰相那裏,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麽,他們都說:“不知出了什麽事,你們各自請便吧!”仇士良等人知道唐文宗參與了他們的陰謀,因此十分怨恨,出言不遜。唐文宗也感到慚愧恐懼,不再說什麽。


仇士良等人命令左、右神策副使劉泰倫和魏仲卿等各自率領五百禁兵,拔刀出閣去討伐叛賊。王涯等人正要進食,胥吏前來報告說:“有兵自內宮裏出來,逢人便殺!”王涯等人狼狽地徒步逃跑,兩省及一千多金吾吏卒爭著逃命,把門給堵住了。很快中書大門就被關上,沒跑出去的六百多人全被殺死。仇士良等人分兵關閉宮門,搜索朝廷各司,誅討賊黨。各司吏卒以及在那裏賣酒的商販也都被殺死,又死了千餘人,到處都是屍體,血流滿地,一片狼籍;各司的官印及書籍、帷幕、器皿全都喪失殆盡。仇士良又派一千多騎兵出城追殺逃亡的人,同時派人在城中大肆搜捕。舒元輿換下官服騎馬逃出安化門,但被禁兵追獲。王涯徒步逃到永昌裏的茶肆,禁兵也將他逮捕,捉回到左軍。王涯當時已七十多歲,被拷上桎梏,無法忍受痛苦,隻好自誣服罪,承認和李訓密謀舉行大逆,尊立鄭注為帝。王璠逃回到長興坊自己的府第,關閉府門,讓自己的親兵防衛。神策將領來到門下,喊道:“王涯等人謀反,想起用尚書為相。魚護軍讓我向尚書致意!”王璠喜出望外,出門相見。神策將領向前再三向他道賀,王璠這才發現上當,隻好哭著跟他去了。到了左軍,他見到王涯,責備他說:“二十兄自己造反,為何還要亂咬一口?”王涯說:“五弟當年任京兆尹時,要沒把話透露給王守澄(指當年王璠出賣宰相宋申錫),哪裏還會有今天的事!”王璠低著頭說不出話來。禁軍又在太平裏收捕了羅立言,以及王涯等人的親屬和奴婢,將他們全都關進兩軍的監獄。戶部員外郎李元皋是李訓的隔代堂弟,李訓其實對他毫無恩典,這時也被禁軍殺了。已故嶺南節度使胡證,家裏巨富;禁軍想劫掠他的家產,便用搜捕賈餗為借口,衝進他家,拿下並殺了他兒子賈溵。他們又進入左常侍羅讓、詹事渾鐬、翰林學士黎埴等人的家,掠走他們的家財,沒留下任何值錢的東西。渾鐬是渾瑊的兒子。街坊市井的惡少年趁機公報私仇,殺人越貨,互相攻劫,鬧得京城塵埃蔽天。


十一月二十二(癸亥),百官前來上朝。日出時,建福門才開始打開,每個官員隻允許攜帶一名隨從,禁兵露出刀刃站在路的兩旁。到了宣政門,大門尚未打開。那時沒有宰相和禦史負責班位次序,百官也沒按班次站列。唐文宗登禦紫宸殿,問道:“宰相為何不來?”仇士良答道:“王涯等人因謀反已被關進監獄。”並將王涯認罪的狀紙呈上。唐文宗召左仆射令狐楚和右仆射鄭覃等人上殿,將狀紙給他們看。唐文宗非常悲憤,不能自勝,問令狐楚等人道:“果真是王涯親手書寫的嗎?”令狐楚他們說:“是的!”唐文宗隻好說:“誠然如此,他們的確是罪不容誅!”因而命令令狐楚和鄭覃在中書省過夜,參決機務。他還讓令狐楚起草製令,宣告朝廷內外。令狐楚虛浮空泛地敘述了王涯和賈餗造反的事情,結果仇士良等人很不高興,因此令狐楚沒能成為宰相。


當時街坊市井的歹徒還在不斷地搶掠民眾,朝廷命令左、右神策將楊鎮和靳遂良等人各自帶領五百人分駐在交通要道,擊鼓警示,殺了十多人,街坊市井這才開始安定下來。


賈餗換上平民的服裝潛伏在民間兩個夜晚後,自知無處可逃,隻好穿著素服,乘著毛驢前往興安門自首,說:“我是宰相賈餗,被奸人誣告。你們可以送我到兩軍!”守門的於是將他執送西軍。李孝本也改穿低級官吏的綠官服,但還掛著金帶,用帽子遮住麵孔,獨自騎馬逃奔鳳翔。到鹹陽西麵時,他被禁軍追上擒獲。


十一月二十三(甲子),唐文宗下詔隻讓銀青光祿大夫、尚書仆射、上柱國、滎陽郡開國公鄭覃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舊唐書》說這道任命是昨日即癸亥,但以通鑒和《新唐書》為準)。


李訓平時和終南山的僧侶宗密關係密切,這時便前往投靠他。宗密想把他的頭發剃了後藏匿起來,但他的徒弟們不答應。李訓隻好出山,準備逃奔到鳳翔,結果被鎮遏使宋楚擒獲,被拷上枷鎖送往京師。到了昆明池時,李訓擔心到了神策軍後會遭到更殘酷的對待和侮辱,便跟押送他的人說:“誰得到我誰就會富貴!聽說禁兵正在到處搜捕,他們一定會奪走你的功勞。不如砍下我的首級送給朝廷!”押送的人於是將他斬首,把他的首級送到朝廷。


十一月二十四(乙醜),唐文宗任命朝議郎、守尚書戶部侍郎、判度支李石為朝議大夫、以本官同平章事,照樣兼判度支;並讓前河東節度使李載義恢複舊任。


也在這天,左神策軍出兵三百人,以李訓的首級領頭,後麵跟著王涯、王璠、羅立言、郭行餘;右神策軍出兵三百人,擁著賈餗、舒元輿、李孝本,一道到太廟和社稷獻祭,然後將他們在兩市示眾。朝廷接著命令百官臨場觀看,將他們在獨柳樹下腰斬處死,並在興安門外將他們梟首(《新唐書》說被殺的還有鳳翔少尹魏逢)。王涯他們的親屬不論親疏全被處死,孩稚也不放過,沒被處死的妻女則被籍沒為官婢。圍觀的百姓怨恨王涯搞榷茶即茶葉專賣,因此要麽破口大罵,要麽向他投擲瓦礫。


司馬光評論說:輿論都認為王涯有文學的名聲,最初並不知道李訓和鄭注的陰謀,卻橫遭滅族的大禍;但他司馬光卻獨不這麽認為。朝廷顛危卻不能扶正,還用他作什麽宰相!王涯和賈餗安於高位,飽於厚祿;李訓和鄭注都是小人,極為奸險,靠強力奪取將相重位。王涯和賈餗與他們比肩並列,卻不以此為恥;國家的危殆,他們也不以此為憂。偷合苟容,日複一日,自以為是明哲保身的良策,無人能和他們相比。如果人人都如此而不遭到禍患,那麽奸臣誰不願意這樣!一旦禍生不測,命喪族滅,那都是上天的誅殺,仇士良怎能獨自將他們滅族!


王涯有個隔代堂弟叫王沐,家在江南,又老又窮。聽說王涯為相,他騎著毛驢來找他,想當個主簿和縣尉這樣的小官。他在長安呆了兩年多,才見到王涯一麵,而王涯待他特別冷淡。久而久之,王沐通過王涯寵愛的一個奴仆向他轉達了自己的願望,王涯這才許諾他一個微小官職。自那以後,王沐便早晚都到王涯門下聽消息。當王涯家人被收捕時,王沐正好也在他的府第,因此和王涯同時被腰斬。


舒元輿有個族子叫舒守謙,恭謹聰敏,舒元輿很喜愛他。他跟從舒元輿十年,突然有一天無故得罪了他。舒元輿非常憤怒,天天責罵他,奴婢們也因此看不起他。舒守謙很不自安,便請求回歸江南,舒元輿也不挽留。舒守謙隻好悲歎著離去。一天晚上,他在回江南路上經過昭應時,聽說舒元輿整個家族都被收捕,而舒守謙因禍得福,獨自得免。


王涯他們被處死當天,唐文宗任命令狐楚為鹽鐵轉運使,左散騎常侍張仲方為代理京兆尹。當時幾天之內,朝廷的生殺封拜,全都取決於神策兩軍中尉,唐文宗都不知情。


當初,王守澄忌惡宦官田全操、劉行深、周元稹、薛士幹、似先義逸、劉英誗等人,李訓和鄭注因此分派他們到鹽州、靈武、涇原、夏州、振武、鳳翔等地去巡邊,同時命令翰林學士顧師邕起草詔書賜給六道,讓當地節度使把他們給殺了。剛好李訓敗了,六道得到詔書後,全當作廢紙不予執行。十一月二十五(丙寅),朝廷因為顧師邕偽造詔書,將他關進禦史監獄。


早先,鄭注帶領五百親兵離開鳳翔,抵達扶風。扶風令韓遼知道他的密謀,沒接待他,反而攜帶印章及吏卒逃奔武功。鄭注知道李訓已敗後,重新回到鳳翔。仇士良等人派人帶著密敕授予鳳翔監軍張仲清,讓他逮捕鄭注。張仲清十分惶恐困惑,不知道該怎麽辦。押牙李叔和勸張仲清說:“我可以為明公用好言好語召鄭注過來,屏退他的隨從士兵,然後在座位上將他拿下。事情立馬就能成功!”張仲清答應了,於是埋伏了甲兵等待鄭注。鄭注仗恃有親兵護衛,便直接去見張仲清。李叔和將他的隨從衛兵引到外頭,設宴招待他們;鄭注隻帶著幾個隨從進入府衙。開始喝茶時,李叔和抽刀殺了鄭注,並趁機關閉外門,然後將他的親兵全都殺了。接著他拿出密赦,宣示給門外的將士,並族滅了鄭注一家,還殺了副使錢可複、節度判官盧簡能、觀察判官蕭傑、掌書記盧弘茂等人及其枝黨,總共死了千餘人。錢可複是錢徽的兒子;盧簡能是盧綸的兒子;蕭傑是蕭俛的弟弟。朝廷不知鄭注已死,還於十一月二十六(丁卯)下詔削奪鄭注的官爵,讓鄰道按兵觀變,同時任命左神策大將軍陳君弈為鳳翔節度使。


次日即十一月二十七(戊辰),白天也一片晦暗。唐文宗任命給事中李翊為禦史中丞,任命左右軍中尉仇士良和魚誌弘並兼上將軍。夜裏,張仲清派李叔和等人帶著鄭注的屍體到長安獻給朝廷,仇士良他們將鄭注的屍體在興安門梟首示眾,京師的人心這才開始安寧,禁衛諸軍也開始各還營地。


唐文宗下詔,賜給討賊及追捕逃犯有功的將士不同的賞賜。同時,右神策軍在崇義坊逮捕了右金吾衛大將軍韓約,並於十一月二十八(己巳)將他斬首。至此,李訓策劃的所謂甘露事件基本平定。


在這次事件中被殺的九個大臣都一道列在《舊唐書》的一部傳記裏,以李訓和鄭注為首。


要想知道這九大臣的故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