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八:穆宗為政之十二:唐穆宗打球受驚與中書令韓弘病逝

(2018-08-08 15:57:52) 下一個


長慶二年即公元822年秋七月初四(壬辰)夜裏,宣武軍發生動亂,驅逐了節度使李願,推舉衙門都將李翽為留後。八月十八(丙子),宣武兵馬使李質殺了李翽,汴州的動亂很快就平息了。


九月初一(戊子),新任宣武節度使韓充送來的李翽兒子李道源、李道樞、李道瀹三人,在長安西市被處斬;李翽妻子馬氏和小兒子李道本以及女兒李汴娘則被籍沒到掖庭當苦役。


也在這天,浙西觀察使京兆人竇易直上奏,說大將王國清作亂,但已經伏誅。當初,竇易直得知汴州發生兵亂,非常害怕影響到他那裏,便想散發金銀布帛獎賞將士,來取悅他們。有人說:‘獎賞無名,恐怕更會讓人生疑。”他這才作罷。而外麵已有人知道這事,所以王國清作亂。竇易直討伐並生擒了他,接著殺了王國清及其黨羽二百多人。


德州刺史王稷繼承了他父親王鍔的剩餘資產,家裏十分富有。橫海節度使李景略貪圖他的財產,居然於九月初九(丙申)暗中指使軍士殺害王稷,屠殺了他一家,還納他的女兒為妾,然後用軍隊發生動亂作為借口,奏報朝廷(《新唐書》記載說德州軍亂,殺其刺史王稷。《舊唐書》也這麽說,還說亂兵搶掠了他的家財和奴仆,但把這事說是九月底,也許是奏報抵達朝廷的時間。但兩史都沒提到李景略是主謀)。


朝廷討伐李翽時,曾派司門郎中韋文恪到魏博宣旨慰問。魏博節度使史憲誠上表請求授給李翽節度使的旌節,又在黎陽修築馬頭城,做出要南渡黃河的勢頭。他見到韋文恪時,言辭和禮儀都十分倨慢。當聽說李翽死後,他頓時變得非常恭順,說:“我是個胡人,譬如一隻狗,即使被捶打,終究也不會離開主人。”


九月十五(壬寅,《舊唐書》作壬子,疑有誤),太子少師李夷簡去世,唐穆宗李恒追贈他為太子太保。九月十六(癸卯),唐穆宗任命前河陽節度使郭釗為河中尹,兼河中、絳、隰等州節度使;任命禦使中丞李德裕為潤州刺史、兼禦史大夫、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取代竇易直;改任竇易直為吏部會議郎。唐穆宗還加晉州刺史李寰為晉、慈等州都團練觀察使。兩天後,他下敕在設有團練防禦使的州安置判官一員,撤銷了副使和推巡。


九月二十四(辛亥),唐穆宗任命吏部侍郎柳公綽為禦史大夫。先前有詔書要拓廣芙蓉苑的南麵,準備將那裏的廬舍和墳墓都拆遷到其他地方,造成那一帶居民的驚駭困擾。兩天後,唐穆宗降敕取消了先前的詔令。九月三十(丁巳),唐穆宗任命萬州刺史李元喜為安南都護。同時,陰山府沙陀突厥兵馬使朱耶執宜來長安朝貢,唐穆宗賜給他官誥、錦彩、銀器。


冬十月初五(壬戌),唐穆宗任命前河中和晉、絳、慈、隰等州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中書令、河中尹、上柱國、許國公韓弘為守司徒兼中書令。十月初七(甲子)夜裏,月亮蓋住牽牛中星。十月十一(戊辰),興元節度使烏重胤來長安上朝,唐穆宗改授他為天平軍節度使。十月二十二(己卯),他任命工部侍郎鄭權為工部尚書,任命前華州刺史許季同為工部侍郎。當天,唐穆宗由複道前往鹹陽打獵,並在善因佛寺做了停留,施舍給僧侶一百萬錢,給鹹陽令一百匹絹。


閏十月初一(戊子),入回紇使金吾大將軍胡證、副使光祿卿李憲、婚禮使衛尉卿李銳、副使宗正少卿李子鴻等人,在護送太和公主進入吐蕃後回到長安。兩天後,唐穆宗任命吏部尚書鄭絪為太子少傅;太常卿趙宗儒為吏部尚書;韋綬為興元尹,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


閏十月初五(壬辰),右驍衛大將軍韓公武去世,唐穆宗為他取消朝會。同時,他任命戶部尚書楊於陵為太常卿。閏十月初九(丙申),回紇可汗派使者貢獻國信四床、回紇女子六人、葛祿部落女子四人。閏十月十二(己亥),唐穆宗下敕,讓翰林侍講學士諫議大夫路隨和中書舍人韋處厚一道兼任史館修撰,負責編修《憲宗實錄》,隔天到史館寫作;《實錄》完成以前,允許他們不用到內署辦事,也不需上朝參拜。


閏十月二十七(甲寅),唐穆宗下詔說:“江淮諸州因為幹旱損失嚴重,當地米價不免上漲昂貴。朕眷念民眾的疲困,必須考慮給予優待。現委托淮南、浙西東、宣歙、江西、福建等道觀察使,各自在本道遭受水旱的地方,利用常平義倉的斛鬥,根據時價減半出售給百姓,給窮人帶來好處。


兩天後,他任命太子賓客令狐楚為陝、虢觀察使。十一月十一(丁卯),唐穆宗任命尚書左丞庾承宣為陝、虢觀察使,又恢複令狐楚為太子賓客,分管東都。令狐楚已到陝州理政一天了,突然接到追改的詔令。


十一月十四(庚午),唐穆宗命令皇子景王李湛率領禁軍五百騎,侍從皇太後臨幸華清宮,接著又臨幸石甕寺。次日,唐穆宗任命前安南都護桂仲武為邕管經略使。當天(《新舊唐書》均作第二天即癸酉),他由複道前往華清宮去迎接太後回長安,並順便在驪山狩獵。但他當天就回宮,而太後幾天後才返回長安(《舊唐書》說太後翌日才回宮)。


十一月二十(丙子),集王李緗去世。他是唐順宗的小兒子(史書沒具體說,但說順宗有二十三個兒子,其他兒子的順序都列了,就是沒有二十三子),貞元二十一年(805)封王。


十一月二十四(庚辰),唐穆宗和宦官在禁中打馬球,有個宦官突然從馬上跌下來,好像被什麽東西打到似的。唐穆宗受到驚嚇,取消了球戲。回到宮殿時,他腳不能著地,進而又得了風痹症,隻好臥床,不能下地。此後三日人們沒聽到唐穆宗的起居情況;宰相屢次請求入宮覲見,但都沒有得到答複。馬秋事故那夜,出現月亮靠近房宿的天象。


十二月初一(丁亥),唐穆宗因為身體不適,下詔讓五坊豢養的鷹隼全都放走,獵具也全都銷毀,還放走供獵用的狐狸兔子之類的野獸。


十二月初四(庚寅),宰相李逢吉率領百官到延英殿門請求晉見,但唐穆宗沒答應。朝廷內外大臣和裴度等人三次上疏,請立皇太子。當天夜裏,司徒兼中書令韓弘去世。


韓弘是潁川人,他祖父和父親都默默無聞,世代居住在滑州的匡城。他少年時就成了孤兒,依靠母親的家族度日。劉玄佐是他舅舅。他出任劉玄佐的州掾,經劉玄佐累次奏請他成了試大理評事。劉玄佐去世後,他兒子劉士寧被驅逐出州。韓弘也離開了汴州,成為宋州南城將領。劉全諒當時任宋州都知兵馬使。貞元十五年(799),劉全諒去世,汴軍懷念劉玄佐的恩惠,又覺得韓弘為人厚道,便共同請求他擔任留後,環繞著監軍使,請求他上表奏請這事,朝廷也因為劉玄佐的緣故答應了。於是他從試大理評事職位上成為檢校工部尚書、汴州刺史,兼禦史大夫、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宋亳汴潁觀察等使。當時吳少誠曾派人到汴州,秘密和劉全諒密謀,想趁著曲環病故去襲擊陳許。剛好劉全諒去世,而那人還在驛站的館舍。韓弘感激朝廷賜他節度使的節鉞,當即把吳少誠派來的那人殺了,奏聞朝廷。他還立即派出三千將士協助禁軍共討吳少誠。汴州自從劉士寧之後,軍隊日益驕橫專恣。當陸長源遇害時,他們有點看不起主帥,為亂的黨魁黨羽有數十上百人。韓弘上任幾個月後,都掌握了這些人的情況。有個叫劉鍔的部將,是亂黨的魁首。韓弘想大力建立自己的威望,因此找了一天,他排列手執短兵的衛士站立在衙門,將劉鍔及其黨羽三百人召來,數落他們的罪狀,然後將他們全部處斬示眾,鮮血流到路上。韓弘看著他們被殺死,照樣和賓客僚佐言笑自若。自此直到韓弘入朝,二十多年間,他的十萬部眾,沒人膽敢犯上作亂。他經累授成為檢校左右仆射和司空。


唐憲宗即位後,加授他為同平章事。當時王鍔任檢校司空兼平章事,韓弘為此寫信給宰臣武元衡,為位在王鍔之下感到恥辱。唐憲宗正想利用他的兵力討伐淮西的吳元濟,便任命他為司徒兼平章事,班次在王鍔之上。當朝廷任用嚴綬為招討使,而他被叛軍打敗時,韓弘正鎮守汴州,處於河北河南叛軍的要衝地帶。朝廷擔心他有異誌,便想授予他兵權討好他,而讓李光顏和烏重胤當他的屬下旗鼓。唐憲宗於是任命韓弘為淮西諸軍行營都統,派兵部郎中兼知製誥李程向他宣旨,賜給他任命告身。韓弘其實並沒有離開汴州,隻是派他兒子韓公武帶兵三千隸屬於李光顏軍。韓弘雖然位居統帥,卻經常不想讓各路官軍立功,暗中還阻擾官軍的進展,存心逗留拖延。每次聽到捷報,總是好幾天都很不高興。他就是這樣靠危害國家為自己邀功。吳元濟被殺後,他因統帥的功勞,加授檢校司徒、兼侍中,封許國公,罷免了行營都統的職位。


元和十四年(819),李師道伏誅,朝廷收複了河南二州,韓弘這才大為恐懼。同年七月,他帶上汴州的衙門將校千餘人入宮覲見。在便殿應對和下拜舞蹈之際,唐憲宗還因為他的腳病,命令宦官給他按摩,並加等地設宴招待和賞賜他,讓他參預冊封徽號的大禮。韓弘進獻絹三十五萬匹、騑(駕在車轅兩旁的馬)三萬匹、銀器二百七十件。他三次上表堅決請求推辭兵戎事務,表示願意留在京師當奉朝請。唐憲宗下詔將他大肆讚美一通,然後任命他為守司徒兼中書令,任命吏部尚書張弘靖兼平章事,取代韓弘出鎮宣武。


唐憲宗駕崩時,朝廷讓韓弘攝理塚宰。元和十五年六月,他以本官兼任河中尹和河中晉絳節度觀察等使。當時韓弘弟弟韓充任鄭滑節度使,兒子韓公武任鄜坊節度使。父子兄弟,都秉承節度使的節鉞,可謂人臣的恩寵,冠絕一時。長慶二年(822),他請求告老,罷免戎鎮的職位。三次上表後唐穆宗才答應了。於是他照前隻任守司徒和中書令。這時他病故,終年五十八歲。唐穆宗追贈他為太尉,給他家喪事的賻禮絹二千匹、布七百端、米粟一千碩。


當初,韓弘鎮守大梁(即汴州)二十多年,屬下四州征收的租賦全都歸自己所有,未曾上供。他有私錢一百萬貫、穀粟三百萬斛、馬七千匹,兵仗器械也一樣多。他專務聚斂財富,積儲穀粟,嚴峻刑法,樹立私威。然而他為人莊重寡言,沉著有謀,勇敢果斷。鄰道的吳少誠和李師道之輩無不忌憚他。朝廷派來的詔使向他宣諭時,韓弘大多表現得十分倨傲怠慢。當齊(李師道)、蔡(吳元濟)的叛亂被平定後,他才因勢力減小而入宮覲見。唐憲宗和唐穆宗兩朝對他的寵遇無不加等,韓弘最後名位得以有始有終,算是人臣的大幸。那時他兒子韓公武已經去世,韓弘孫子韓紹宗世襲他的爵位。


韓公武作為宣武馬步都虞候帶兵出討蔡州,吳元濟被平定後,他升遷檢校右散騎常侍、鄜州刺史、鄜坊等州節度使。不久因生母去世丁憂離職,起複後成為金吾將軍,保留舊職。元和十四年,他父親韓弘入朝,韓公武也請求罷免節度使,入朝成為右金吾將軍。後來韓弘出鎮河中,叔父韓充移鎮宣武,韓公武歎道:“二父聯居重鎮,我作為孺子任執金吾要職,家門的盛況,怕未必守得住。”因此堅決要求辭去宮廷宿衛,改任右驍衛將軍。他生性頗為恭遜,不以富貴自處。韓弘罷免了河中節度使之後,歸居長安崇裏第;韓公武則居住在宣陽裏的北門。在一次去探望父親時,他沒病卻突然去世(顯然心髒病發作)。朝廷追贈他為戶部尚書。


韓弘去世後第二天即十二月初五(辛卯),唐穆宗在紫宸殿召見群臣。他登禦大繩床,撤去身邊的衛官,隻留下十來名宦官侍奉在身側。這是他在馬秋事故十天後首次露麵,群臣這才稍微感到放心。李逢吉進言說:“景王已經長大,請陛下立他為太子。”左仆射裴度也極力讚成,還請求盡速下詔,好滿足天下人的希望。接著中書和門下兩省官員也相繼有人請立太子。十二月初七(癸巳),唐穆宗下詔立景王李湛為皇太子。他的病也逐漸好轉。


同時,淮南上奏說和州鬧饑荒,烏江的百姓殺了縣令,強奪官府的藏米。


十二月初八(甲午),朝廷從內庫拿出絹二百匹,賑濟長安東西兩市衰老病殘的窮人。次日(乙未,《舊唐書》誤作己未),兩軍容內司和公主貴戚屬的家庭,都因為唐穆宗的病愈,到京師各座寺院舉行僧齋謝恩。朝廷也下敕讓在京諸司釋放在押囚犯。


十二月初十(丙午),唐穆宗登禦宣政殿冊封皇太子。受冊禮儀完畢,百官到東宮謁見太子。太子抬起卷簾,手執牙笏答拜,百官也下拜受禮。


次日,判度支兼戶部侍郎張平叔被貶為通州刺史。當夜,月亮蓋住左角星。


十二月二十三(己酉),唐穆宗任命前天平軍節度使馬總為檢校左仆射兼守戶部尚書。次日,他任命吏部侍郎竇易直為戶部侍郎兼判度支,取代張平叔。


十二月二十七(癸醜),因為太子冊封的典禮完畢,朝廷宣布製令赦免囚徒,降死罪以下,並賜文武常參觀以及州府長宮子為父後的人勳兩轉,宗室諸親一轉。唐穆宗還任命前黔中觀察使崔元略為鄂、嶽、蘄、黃、安等州觀察使。


也在這天,太子賓客孟簡去世。孟簡字幾道,是平昌人,武則天時同州刺史孟詵的孫子。他工於詩詞,很有名氣,是進士及第,因登宏辭科舉,經累遷官至倉部員外郎。戶部侍郎王叔文竊取朝政時,孟簡是他的屬下,但許多事情上都不肯依附他。王叔文雖然很討厭他,但也沒有加以擯斥。很快他升遷司封郎中。元和四年(809),他超次官拜諫議大夫,負責匭事(即投書於匭的上訴告狀等事)。孟簡熟悉並理解內典。元和六年,唐憲宗下詔,讓他與給事中劉伯芻、工部侍郎歸登、右補闕蕭俛等人,一同在醴泉佛寺翻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孟簡是其中最擅長佛理的人。


王承宗反叛時,唐憲宗下詔,任命吐突承璀為招討使。孟簡上疏論奏反對,被認為攻擊大臣而被支出朝廷去任常州刺史。元和八年,他就地加授金紫光祿大夫。孟簡剛到常州時,就決定開通古時的孟瀆(水渠)。該渠長四十一裏,灌溉了四千多頃良田。到各地巡察的廉使舉薦了他的課考政績,因此有了這道加封。同年,朝廷內征他拜任給事中。元和九年,他出任越州刺史、兼禦史中丞、浙東觀察使。他的前任李遜在越州壓抑遏製士族和優待民戶。當孟簡上任後,全都反了過來,因而農戶大多受到傷害。當時人們認為兩個極端都行不通。元和十二年,他入朝成為戶部侍郎。元和十三年,他取代崔元略為禦史中丞,仍兼戶部侍郎。同年,他出任襄州刺史兼山南東道節度使。元和十四年,唐憲宗下敕在穀城縣設置群牧,命名為“臨漢監”,讓孟簡出任監使。孟簡奏請均州鄖鄉縣的鎮遏使趙潔出任本縣令,而朝台有司部門彈奏他的作法違犯刑典,朝廷因此處罰他一月俸祿。同年,他改任太子賓客,分管東都。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他被貶為吉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當初,孟簡在襄陽時,派心腹胥吏陸翰到上都進奏,還讓他去打通關節和結交宦官中貴。陸翰掌握了孟簡一些不可告人的醜事,逐漸變得無法控製。孟簡盛怒之下將他追回到襄州,用土袋悶死了他,還想繼續殺人滅口。陸翰的子弟前往宮闕告狀訴冤,還告發孟簡貪贓的事實。禦史台開始調查,獲得孟簡賄賂吐突承璀的金錢布帛等,共計七千多貫匹。證據確鑿,所以他被再次貶黜。長慶元年大赦,他就近移任睦州刺史,接著於翌年移任常州刺史(《孟簡傳》說長慶三年他入朝成為太子賓客,分管東都。同年十二月去世。比《穆宗本級》說的要遲一年)。


孟簡生性俊拔尚義。早年結交的朋友,如果早逝,他都會照料他們的遺孤,總是優厚地周濟撫恤,議者認為他有前輩的遺風。然而他沉溺於佛教,因此被儒生譏誚。


十二月二十九(乙卯),唐穆宗任命前陝虢觀察使衛中行為尚書右丞。


這年冬十月頻繁下雪,後來又一直很悶熱,水也不結冰,草木還居然萌發,如同正月二月之後。也在這年,全國開始使用《宣明曆》。


要想知道唐穆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