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八:穆宗為政之十:武寧王智興驅逐崔群與裴度重新拜相

(2018-08-06 10:52:34) 下一個


長慶二年即公元822年正月初八(庚子),魏博節度使田布的軍隊在南宮縣潰散。正月十一(癸卯),田布在魏州自殺身亡。


正月二十八(庚申,《舊唐書》作庚子,疑有誤),唐穆宗李恒任命兗、沂、密觀察使曹華為節度使;任命天德軍防禦使李進誠兼靈州刺史,出任朔方、靈、鹽定遠城等州節度使;任命晉州刺史李岵為豐州刺史,出任天德軍、豐州、東西受降城都防禦使。他還從內庫拿出繒帛八萬匹讚助軍隊。同時,朝廷暫時停止嶺南和黔中今年的官員選補。


篡奪成德的王庭湊將朝廷任命的成德節度使牛元翼包圍在深州,官軍三麵救援,但都因為缺乏糧草而不能前進,甚至猛將李光顏也都隻能關閉壁壘,自守而已。軍士自己跑去砍柴割草,每天的夥食供給不過陳米一勺罷了。深州的圍困日益危急,朝廷不得已,隻好在二月初二(甲子)下詔洗雪王庭湊的罪行,任命他為鎮州大都督府長史兼禦史大夫,出任成德軍節度、鎮冀深趙等州觀察等使,還許諾將對成德的三軍將士待之如初。唐穆宗並派兵部侍郎韓愈到那裏宣諭。同時,他還任命前吉州刺史張弘靖為撫州刺史。張弘靖最初被貶官時,還被扣押在幽州,被拘禁了半年。當朝廷赦免並任命朱克融為節度使後,他才得以回朝,因此有了這道任命。


唐穆宗剛即位時,河北河南的藩鎮大體已被平定,宰相蕭俛和段文昌便以為“如今天下已經太平,朝廷應當逐漸消弭兵戈。請陛下密詔天下,留有兵馬的軍鎮,每年在百人中允許八人逃亡或死亡(而不用填補)。”唐穆宗正沉湎於飲宴作樂,不以國事為意,因此準奏。後來注銷軍籍的人很多,全都集聚在山澤淪為盜賊。當幽州的朱克融和鎮州的王庭湊作亂時,他們舉臂一呼,那些逃亡的士卒全都前來集聚。唐穆宗下詔征召諸道兵馬討伐,而諸道兵馬人數太少,都是臨時召募來的烏合之眾。另外,各節度使又有監軍製肘,即使帶領偏師的偏裨將領朝廷也設置中使監陣,主將不得專擅號令,以致小勝則飛傳驛報奏捷,自以為有功;不勝則脅迫主將,將罪責歸咎他們。這些中使還挑選軍中驍勇的士兵自衛,派遣贏弱怯懦的士兵出戰,所以征戰大多失敗。又有,征討的決策都來自朝廷禁中;授給的方略,朝令夕改,讓主將不知所從。中使也不管行不行得通,隻是督促命令速戰。朝廷派出的中使來回穿梭在路上,驛馬不夠時,還搶了行人的馬匹趕路,搞得人們平時都不敢由驛路行走。所以雖然各道共有十五萬部眾,裴度又是元老和宿望,烏重胤和李光顏也都是當時的名將,出討幽、鎮二道不過萬把人的部眾,居然拖延了一年,最終無功而返,搞得國家財竭力盡。


宰相崔植、杜元穎、王播都是庸才,毫無遠略。魏博的史憲誠逼死了節度使田布,朝廷也不能討伐,隻得像對付朱克融和王庭湊那樣,將節度使的節鉞授予他。於是朝廷重新失去河朔三鎮(幽鎮魏),直到唐朝滅亡都不能重新收複。朱克融得到節度使的旌節後,才將張弘靖和盧士玫放回朝廷。


二月初四(丙寅),唐穆宗任命前成德軍節度使牛元翼為檢校工部尚書兼襄州刺史,出任山南東道節度觀察、臨漢監牧等使。他還任命左神策行營樂壽鎮兵馬使清河人傅良弼為沂州刺史,瀛州博野鎮遏使李寰為忻州刺史。傅良弼和李寰所衛戍的地方處在幽、鎮之間;朱克融和王庭湊互相對他們利誘威脅,但傅良弼和李寰都不理他們,各自帶領部眾堅壁守衛,叛軍最終也無法攻取。所以朝廷獎賞了他倆。次日,唐穆宗任命考功郎中兼知製誥李德裕為中書舍人,照任翰林學士。


二月十一(癸酉),唐穆宗任命鄜坊節度使韓充為義成軍節度使,取代王承元;任命王承元為鄜坊節度使。次日夜裏,火星和木星靠近。二月十四(丙子),唐穆宗還為滄州節度使王日簡賜姓名為李全略。


二月十九(辛巳),唐穆宗改任正議大夫、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騎尉、賜紫金魚袋崔植為刑部尚書,罷免了他參知政事。接著他任命工部侍郎元稹守本官、同平章事;任命翰林學士兼中書舍人李德裕為禦史中丞。他還任命司勳員外郎兼知製誥李紳為中書舍人,照任翰林學士。右庶子王仲周因為奉命出使時辦事遲緩,被貶為台州刺史。


二月二十一(癸未),唐穆宗加授深、冀行營諸軍節度、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為滄州刺史和橫海軍節度使;任命橫海軍節度使李全略為德州刺史和德棣等州節度使。當時,朝廷覺得李光顏孤軍深入,軍需很難送到,所以將滄景二州割讓給他。


王庭湊雖然接受了成德節度使的旌節,卻不肯解除對深州的包圍。二月二十四(丙戌),唐穆宗因為新任命的襄州主帥牛元翼還被困在深州重圍之中,隻好任命兵部郎中兼知製誥東陽人馮宿為檢校左庶子,出任山南東道節度副使,暫時負責襄州軍府事務。他還派中使到深州去催促牛元翼赴任。


元稹怨恨河東節度使、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裴度,想要解除他的兵權,所以力勸唐穆宗洗雪王庭湊的罪過而罷兵。二月二十五(丁亥),唐穆宗於是任命裴度為守司徒和平章事,出任東都留守,判東都尚書省事、都畿汝防禦使、太微宮等使。諫官爭著上言說:“時下尚未完全罷兵。裴度有將相的全才,不應將他安置在散地。”唐穆宗於是命令裴度先入朝,然後再奔赴東都。


同時,唐穆宗任命前靈武節度使李聽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當初,李聽任羽林將軍時有匹良馬。唐穆宗那時還是太子,便派身邊的侍從去暗示他,想得到那馬。李聽覺得自己總領禁軍,不敢獻馬給太子。當河東缺乏主帥時,唐穆宗說:“李聽不給朕馬,是個值得信任的人。”便有了這道任命。


昭義(澤潞)監軍劉承偕仗恃皇恩,經常淩辱節度使劉悟,還多次當眾羞辱他,又放縱屬下違法亂紀。他暗中和磁州刺史張汶密謀,想將劉悟綁了送到長安的宮闕之下,然後讓張汶取代他。劉悟得知這事,便暗中指使軍士作亂,殺了張汶,接著包圍了劉承偕,想要殺了他。幕僚賈直言進來,責備劉悟道:“明公怎敢這麽做,難道要仿效李司空(李師道)嗎!這軍中誰知道就沒有像明公這樣的人(意思也會像他殺了李師道那樣殺了他)?假使李司空有知,難道不會在地下譏笑明公嗎!”劉悟感謝他的直言,於是赦免了劉承偕,隻是將他囚禁在府舍。


當初唐穆宗在東宮時,聽說天下人都厭倦了唐憲宗的不斷用兵,所以即位後,總想優待將士以求姑息。三月初一(壬辰),他下詔說:“很多武將長久沒得到升遷。舉薦的大將,有些又跟隨節度使歸朝。自今以後,必須讓神策六軍軍使以及南衙常參武官,各自將詳細的履曆送到中書門下。對於平時建立大功以及有才器的武將,必須量才加以獎勵提擢(通鑒還說:天下諸軍,各委本道據守舊額,不得輒有減省)。常參官依照月限給以改轉,諸道軍府帶監察以上的官員,限三周年即可改轉。死於王事的將士,三周年內不得停發他們的軍服和糧食。先前規定,在留州留節度使錢內的錢中每貫割二百文助軍,今後不用抽取。”


唐穆宗對如何駕馭軍隊,從不得要領,經常說應當姑息武將。所以剛即位時,他就傾動府庫的錢財頒賞他們。遠征的人,每人能得到巨萬的賞賜;而隨意的賜與也不可勝數。所以軍旅日益驕恣,法令日益鬆弛,以致征戰總無法取勝,國運日益衰危。自從頒發此詔後,大多藩鎮都將大將的文符賣給富商,還曲意為他們論奏,以取得朝廷的官秩。於是商人和胥吏爭相賄賂藩鎮,藩鎮也準備文檔將他們推薦為列將。類似這樣的文件堆滿了中書省。名臣和士大夫皆扼腕歎息,卻又無可奈何。


三月初二(癸巳),唐穆任命兵部尚書蕭俛為太子少保,前山南東道節度使李逢吉為兵部尚書。三月十一(壬寅),左驍衛上將軍張奉國去世。同時,唐穆宗任命鴻臚卿兼判度支張平叔為戶部侍郎。張平叔以曲意奉承得到唐穆宗的恩遇眷顧,上疏請求官府自己賣鹽,說這樣可以富國強兵,陳述了十八條利害關係。唐穆宗詔令將他的上疏交給公卿詳細討論。中書舍人韋處厚逐條責疑,堅決認為行不通,因此這事也就被擱置起來了。


這期間,朱克融和王庭湊還繼續聯合攻打深州,不肯解圍離去。裴度寫信給幽、鎮二道,用大義責備他們。朱克融接到信後當即解圍離去,王庭湊雖然不肯完全離去,倒也率軍稍微退後了一點。


當初,武寧(徐州)節度副使王智興率領軍中精兵三千討伐幽、鎮。節度使崔群忌妒他,便上奏請求朝廷,要麽任用王智興為節度使,否則就召他回朝任命其他官職。朝廷沒有回複,王智興自己也懷疑。剛好有詔書赦免王庭湊,諸道也都罷兵。王智興帶兵在預定日期之前回到武寧境內。崔群怕了,便派使者去迎接慰勞,並要求軍士解除兵器甲胄後再進城,但王智興不肯。三月十四(乙巳),他帶兵直接進城,徐州人也開門等待他。王智興殺了反對自己的十來人,然後進入府衙,見到崔群和監軍時,拜伏在地,說:“軍心如此,我也無能為力!”於是為崔群和他的判官以及隨從官吏安排了人馬和行裝,其實都是早已準備好的,然後派兵護送崔群上路,送到埇橋後就返回。王智興接著搶了鹽鐵院的金錢和布帛,以及停泊在汴河裏各道進奉朝廷的物品,連同商旅的財物,全都三分取二。


唐穆宗聽說朱克融和王庭湊已經撤除了對深州的包圍,便於三月十五(丙午)任命朱克融和王庭湊為檢校工部尚書,加官予以褒獎。其實,王庭湊的軍隊仍然在深州城下。


韓愈被派去成德宣慰時,大家都很替他的安危擔心。唐穆宗下詔,讓韓愈到邊境時要觀察勢態的變化,千萬不要匆忙進去。韓愈說:“勸止臣前往是君主的仁德;慷慨赴死則是臣子的大義。”於是徑直前往成德。到了鎮州,王庭湊居然拔刀亮刃,拉弓滿弦地接待他。入住館舍後,成德的甲兵布滿庭院。王庭湊跟他說:“之所以這麽亂哄哄的,都是這些士兵幹的,並非我的本意。”韓愈聲色俱厲地說:“天子覺得尚書有將帥的才幹,這才賜給尚書節度使的節鉞。殊不知尚書居然不能指揮得動這些健兒!”甲兵們上前說道:“先太師(指王武俊)為國趕走朱滔,他的血衣還在。我們成德軍有何處對不起朝廷,而要把我們當作賊兵!”韓愈說:“你們還能記得先太師,那就太好了。能轉逆為順,那麽離轉禍為福也就不遠了!自從安祿山和史思明以來,直到吳元濟和李師道,他們的子孫還有人在當官嗎?田令公以魏博歸順朝廷,子孫即使隻是孩提,也都成為大官。王承元帶著成德軍歸順朝廷,不到二十歲弱冠就成為節度使。劉悟和李祐今天也都是節度使,你們也都聽說了吧!”王庭湊害怕甲兵們被他說動,便趕快揮手讓他們出去,然後跟韓愈說:“侍郎前來,想讓我做什麽?”韓愈說:“神策六軍中的將領,像牛元翼那樣的人不少。隻是朝廷顧全大體,不想隨便拋棄他不管而已!尚書為何還包圍著不放他回朝?”王庭湊說:“馬上就讓他出城。”於是設宴招待韓愈,然後禮送他回去。沒多久,牛元翼就帶著十名隨騎突圍而出(《新唐書》說四月初二壬戌,成德軍節度使牛元翼逃往京師,王庭湊攻陷深州),深州大將臧平等人接著舉城投降。王庭湊氣他們長久堅守,後來居然殺害了臧平等將吏一百八十多人。這是後話。


三月十七(戊申),裴度來長安上朝,到麟德殿應對。他跪伏在唐穆宗麵前,為自己討賊無功謝罪。在敘述河北的征戰時,他說得嗚咽流淚,唐穆宗也被感動,慰勞了他。


先是,唐穆宗下詔,叫劉悟將監軍劉承偕送回京師,劉悟借口軍情緊急,沒有及時奉詔。唐穆宗問裴度道:“這事應如何處置?”裴度答道:“劉承偕在昭義,驕縱不法,臣知道得很清楚。劉悟在行營時曾寫信給臣,具體談了這事。當時中使趙弘亮在軍中,把劉悟的信拿去,說:‘我想自己給朝廷上奏。’不如他上奏了沒有?”唐穆宗說:“朕一點不知道這事。況且劉悟是大臣,何不自己上奏!”裴度說:“劉悟是個武臣,不知道事體。然而今天這事就是如此混亂,臣等當麵論奏,陛下還不能決定,更何況劉悟在那天靠他單麵的說辭,豈能打動陛下的聖聽!”唐穆宗說:“前麵的事就不談了,直接說現在該如何處置?”裴度說:“陛下如定要得到天下的人心,隻要下半紙詔書,具體陳述劉承偕驕縱的罪過,讓劉悟集中將士,將他公開處斬,那麽藩鎮大臣,誰不想為陛下效死!不單單是劉悟而已。”唐穆宗低頭思考了良久,說:“朕不是舍不得劉承偕,然而太後把他當作養子。今天他被囚禁,太後都還不知道,何況還要殺他!愛卿再想想其次辦法。”裴度隻好和王播等人上奏,請求將劉承偕流放到邊遠州郡,說那樣劉悟一定就會放了他。個把月後,劉悟放了劉承偕。


李光顏帶領的士兵聽說他加領滄景二州,自己得留在這一帶時,紛紛大喊大叫地往西逃走,李光顏無法製止,並因驚懼造成疾病。三月十八(已酉),他上表堅決要求辭去橫海節度使的職位,乞求回歸許州。唐穆宗同意了。


三月二十一(壬子),唐穆宗任命裴度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出任淮南節度使,其他職位不變。他還加授劉悟為檢校司徒。此後劉悟逐漸變得驕橫傲慢,想仿效河北三鎮,招聚不逞之徒,給朝廷的表章大多也言辭不遜。


三月二十一(癸醜),徐州節度使崔群被他副使王智興驅逐,王智興自己專擅軍務的消息抵達朝廷。次日,唐穆宗任命右仆射韓皋為左仆射,前淮南節度使李夷簡為右仆射;並恢複了前東都留守李絳的原來官職。


裴度討伐幽、鎮二道時,回鶻請求派兵協助,但朝臣的意見都覺得不行,唐穆宗於是派中使勸止了他們。但回鶻派出的大臣李義節帶領三千人已到了豐州北麵。朝廷謝絕他們,但回鶻人不肯撤離。唐穆宗下詔賜給他們繒帛七萬匹。三月二十三(甲寅),他們才開始離開。


再說,武寧的王智興派輕兵二千襲擊濠州。三月二十五(丙辰),刺史侯弘度棄城逃往壽州。


朝廷的言官都覺得裴度不應出外,唐穆宗也很器重他。於是將他留下參知政事。也在三月二十五(丙辰,通鑒作兩天後即戊午,他下製留裴度輔政),守司徒裴度在正殿接受相位冊封後,前往拜謁太廟,然後去了尚書省。宰臣和百僚都來陪他前往。次日,唐穆宗任命左丞崔從為檢校禮部尚書、鄜州刺史、鄜坊節度使,取代剛任命的王承元,改任王承元為鳳翔和隴右節度使。


三月二十七(戊午),司徒裴度重新到中書省參知政事。唐穆宗轉而任命中書侍郎兼平章事王播為檢校右仆射,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出任淮南節度使,照樣兼諸道鹽鐵轉運使,但不再參知政事。同時,唐穆宗還任命原鳳翔節度使崔俛為河南尹。


新任忻州刺史李寰率領他的三千部眾從博野突圍出來,王庭湊派兵追趕。李寰和他們交戰,殺了三百多追兵,王庭湊的兵馬這才退回。李寰的剩餘部眾二千人還繼續堅守博野。


朝廷因為剛剛對幽州和成德罷兵,覺得沒有能力討伐徐州,隻好在三月二十八(己未)任命武寧軍節度副使王智興為檢校工部尚書兼徐州刺史,出任武寧軍節度使。同時,唐穆宗還任命德、棣節度使李全略重新出任滄州節度使,並將滄、景、德、棣合為一鎮。李光顏因此得以回鎮許州。


要想知道唐穆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