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曆二年即公元826年十二月初八(辛醜),唐敬宗李湛在夜裏被宦官劉克明等人殺害。十二月十二(乙已),他二弟江王李涵即位成為唐文宗,並改名為李昂,也改元為大和。
大和元年即公元827年五月初七(戊辰),唐文宗下詔說:“元首和股肱,君主和臣輔,是相似的同類,大義上深為同體,道理上在於坦誠。任人則不疑,疑人則不任。然而自從魏、晉以來,朝廷采用霸製,枉然設置監搜禦史。這一習俗依然存在。朕正推誠置信,任用心腹,希望讓諸侯方嶽,得到王道教化;讓夷貊異族,暢談大治功效。更何況朕自己的台輔宰臣,又豈能輕易離間?自今以後,紫宸殿坐朝之後,百官退下,宰臣必須重新進宮奏事。監搜禦史可以取消(本來宰相奏事時必須有監搜禦史在旁)。”
五月初八(己巳,《舊唐書》作四月,但四月無己巳),唐文宗將山南東道節度副使李續貶為涪州刺史,將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張又新貶為汀州刺史。他們都是失寵宰相李逢吉的黨羽。
五月十五(丙子),唐文宗改任前攝理橫海軍節度副使、檢校國子祭酒、侍禦史李同捷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兗州刺史,出任兗海沂密等州節度使,意在將他調離滄州。唐文宗接著任命天平軍節度使、守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烏重胤為橫海軍節度使,接替並隨時準備出討李同捷。朝廷擔心河南和河北的節度使們相繼煽動李同捷抗拒朝命,便就地加授魏博節度使史憲誠為同平章事。次日,唐文宗又為盧龍節度使李載義、平盧節度使康誌睦、成德節度使王庭湊加授檢校官職。
五月二十三(甲申),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營田觀察處置臨海監牧等使,兼諸道鹽鐵轉運等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國、太原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王播來長安上朝。兩天後的夜裏,出現熒惑(火星)犯右執法星的天象。
六月初一(辛卯),唐文宗下敕,規定文武常參官如果沒來上朝參拜,將根據料錢的多少,每貫處罰二十五文。
王播到長安時,削尖腦袋企圖得到重用,給朝廷貢獻了數以千計的銀器,以及數十萬計的綾絹。六月初三(癸巳),他果然如願以償。唐文宗任命王播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照前兼任諸道鹽鐵轉運使。唐文宗還任命禦史大夫段文昌取代王播為淮南節度使。
六月初六(丙申),唐文宗任命左司郎中兼侍禦史知雜溫造為代理禦史中丞。
六月十三(癸卯),他下詔說:“元和和長慶年間,都因為朝廷用兵,經常權宜行事,所以下達的製敕都難以通行。現命令尚書省取來元和以來的製敕,加以詳細刪定,送交中書門下議定後,奏聞朝廷。”
六月二十四(甲寅),唐文宗因幹旱釋放在京現押囚犯(《新唐書》作次日乙卯,因幹旱降京畿死罪以下)。
七月初三(癸亥),唐文宗進封太常卿李絳為魏國公。同時,李同捷借口他的將士要求他留下,不肯接受朝廷改任他為兗、海節度使的詔命,暗中聯結幽州和鎮州,陰謀叛亂。
七月十三(癸酉),朝廷將睿武昭湣孝皇帝李湛安葬在莊陵;廟號敬宗。
七月二十一(辛巳),唐文宗下敕,規定今年暫時在東都進行官員選拔。
七月二十五(乙酉),武寧節度使王智興奏請率領本軍三萬人,自備五個月幹糧出討李同捷。唐文宗準奏。
八月初一(庚寅),唐文宗任命工部侍郎獨孤朗為福建觀察使,太府卿裴弘泰為黔中經略使兼觀察使。同時,退休的左仆射致仕楊於陵辭讓朝廷給的全額俸料,唐文宗也答應了。
八月十一(庚子),唐文宗削去李同捷的所有官爵,恢複張茂宗為兗、海、沂、密節度使;並命令烏重胤、王智興、康誌睦、史憲誠、李載義與義成節度使李聽和義武節度使張播各率本軍討伐李同捷。
八月十二(辛醜),邠寧節度使高承簡去世。高承簡是名將高崇文的兒子,年輕時就是忠武軍部將,後並入神策軍。因為他父親討伐西川叛臣劉辟,朝廷拜他為嘉王傅。宰相裴度征討淮、蔡時,奏請讓高承簡以本官兼禦史中丞,出任他軍隊的都押衙。淮西平定後,唐憲宗下詔,由郾城、上蔡、遂平三縣組成溵州,治所在郾城,以高承簡為刺史。很快他轉為邢州刺史。正值觀察使督責租賦很急,高承簡替州裏的數百戶窮人上交他們的租賦。不久他升遷宋州刺史,正好遇上汴州驅逐他們的主帥,擁戴部將李翽掌管帥事。李翽派部將去索取宋州官府和民間的財物,高承簡囚禁了那人。自此以後,汴州派來的使者,一來就被他扣押,然後在一天裏將他們全部推出軍門外處斬。高承簡因此威震郡中。接著李翽的大軍蜂擁而來。宋州共有三城,李翽已攻陷了南邊一城,高承簡保衛北邊兩城,抗拒宣武兵馬,跟他們進行了十多場戰役。後來徐州救兵來到,李翽被汴州將領李質拿下,押送到京師。包圍宋州的兵馬這才退走。朝廷因此授任高承簡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兗海沂密等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不久他升遷檢校工部尚書、義成軍節度、鄭滑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朝廷還就地加他為檢校尚書右仆射。接著他入朝官拜右金吾衛大將軍,出任右街使。不久他重新出任邠寧慶等州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先前,羌虜大多在秋季數月侵犯西部,高承簡請求派兵進駐寧州防備他們。後來因為生病,他上言請求入朝覲見,當即隨表前往宮闕。這年八月,他在回京的路上經過永壽縣的驛站傳舍,病死在那裏。唐文宗追贈他為司空。
高承簡死後次日即八月十三(壬寅),唐文宗任命刑部尚書柳公綽為檢校左仆射,出任邠寧節度使。八月十九(戊申),他任命諫議大夫張仲方為福建觀察使。
八月二十四(癸醜),前福建觀察使獨孤朗去世。
再說,李同捷派他的子弟帶著珍玩和女妓去賄賂河北諸鎮。八月二十九(戊午),李載義拿下他的侄兒,連同他進獻的賄賂送到朝廷。
魏博節度使史憲誠和李同捷的父親李全略通婚。當李同捷反叛時,他秘密送糧草資助他。裴度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以為史憲誠絕無二心。史憲誠派親信官吏到中書省請事,宰相韋處厚跟那人說:“晉公(即裴度)在主上麵前用一家百口擔保你的節度使主子。我則不然,要等著看他的所作所為。朝廷自有法典!”史憲誠得知後十分害怕,便不敢再和李同捷往來。
王庭湊為李同捷向朝廷請求節度使的節鉞,沒成後,就開始幫助李同捷作亂,出兵境上阻撓魏州的兵馬。他又派使者去厚賄沙陀酋長朱邪執宜,想和他連兵,但朱邪執宜拒絕接受他的賄賂。
九月初四(癸亥),唐文宗任命左神軍將軍兼知軍事何文哲為鄜、坊、丹、延節度使;並於九月十五(甲戌)任命左神策軍兼知軍事李泳為單於都護,出任振武和麟勝節度使。九月十八(丁醜),唐文宗為浙西觀察使李德裕和浙東觀察使元稹就地加授檢校禮部尚書。
九月二十三(壬午),桂管觀察使劉棲楚去世。劉棲楚出身寒微,當他在鎮州當胥吏時,節度使王承宗對他感到驚奇。後來有人將他推薦給宰相李逢吉,因此他自鄧掾被提拔為拾遺。劉棲楚生性果敢,李逢吉將他當作鷹犬使用,想利用他中傷裴度和李紳。唐敬宗即位後,經常外出遊獵,很晚才來上朝。劉棲楚走出班列,用前額猛扣禦前的龍墀台階,直到額頭出血,苦諫道:“臣曆觀前代的帝王,嗣位之初,莫不親自勤於庶政,坐以待旦。陛下即位以來,縱情遊玩,嗜好睡覺,沉湎聲色,忘記憂患。陛下還安臥在宮闈,到了天快黑了才起床。西宮就在附近,先帝尚未殯葬山陵,而陛下的鼓吹之聲,每日都喧囂於外。還有,憲宗皇帝和大行皇帝(即穆宗)都是年長君主,還恪勤朝政。即使這樣,各地還有叛亂發生。陛下正當少主,即位沒有多久,就惡名播揚。臣擔心陛下的福祚也許不長。臣愧為諫官,導致陛下至此。臣請求磕碎腦袋向陛下謝罪!”於是用額頭猛叩龍墀,許久不停。宰相李逢吉出位宣布說:“劉棲楚不要再叩頭了,請出去等候詔旨。”劉棲楚捧著腦袋起身,還繼續陳述論奏,額頭滿是鮮血。唐敬宗為此動容,用衣袖連續揮手讓他出去。劉棲楚又說:“陛下不同意臣的奏請,臣立即磕碎腦袋而死。”中書侍郎牛僧孺再次暗示他出去。沒多久,他升遷起居郎,官至諫議大夫。很快他又由中書宣布出任刑部侍郎。由中書宣布授任丞郎,以前從未有過。不久他改任京兆尹,任上他抑製豪強,甚有謀略,很多人將他比作西漢的趙廣漢。後來他仗恃權勢和恩寵,經常以言詞和氣焰欺淩宰相韋處厚,因此被支出擔任桂州觀察使。一年多後,他在任上病故。
九月二十七(丙戌),唐文宗任命諫議大夫蕭裕為桂管觀察使,取代劉棲楚。
冬十月,天平和橫海節度使烏重胤帶兵出擊李同捷,屢次打敗他。十月二十五(癸醜),朝廷重新在兗州設置萊蕪縣。
十一月初八(丙寅,《舊唐書》誤作丙申),河中節度使薛平上奏,說虞鄉縣有隻白虎跑進靈峰觀。
也在這天,天平和橫海等軍節度使、守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烏重胤去世。烏重胤最早是潞州牙將。元和中年,成德的王承宗反叛,王師出討。潞州主帥盧從史雖然也出兵,但暗中卻和叛軍勾結。當時征討主帥吐突承璀的神策行營離盧從史的軍隊很近,吐突承璀便和烏重胤密謀,將盧從史綁了帶到他的帳下。當天,烏重胤戒嚴,潞軍沒人敢動。唐憲宗獎賞他的功勞,授他為潞府左司馬,升遷懷州刺史,兼河陽三城節度使。當朝廷討伐淮、蔡時,啟用烏重胤直壓他們的邊境,並將汝州割給河陽。自從王師討伐淮西以來的三年間,烏重胤與李光顏掎角相應,經曆了大小百餘戰,直至吳元濟伏誅。唐憲宗就地加他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後轉司空。有個叫李端的蔡州將領,渡過溵河去歸降烏重胤。叛軍將他的妻子綁在樹上,割下她身上的肉吃。直到快斷氣時,她還對著丈夫喊道:“好好事奉烏仆射。”烏重胤就是如此深得人心。元和十三年(818),他取代鄭權成為橫海軍節度使。赴任後,他上言說:“臣覺得河朔一帶的主帥之所以敢抗拒朝命,原因大略可見。這都是因為刺史失去了他們的職權,反而讓鎮將掌管兵馬。如果刺史各自得到職權,手下又有鎮兵,那麽即使出現像安祿山和史思明那樣的奸邪節將,又豈能占據一州反叛作亂?所以河朔六十年來能夠不斷抗拒朝命,隻是因為節度使奪了刺史和縣令的職權,自己作威作福的緣故。臣已經給轄下的德、棣、景三州,發放了文書,還給刺史職權,各地的州兵也全讓刺史收管。又有,景州本是弓高縣,現請求廢州為縣;歸化縣本來隻是集市,現請廢除縣製,依舊歸屬德州。”唐憲宗下詔全都同意。於是橫海法製修立,官員各歸適當的名分。
當他駐軍在深州時,烏重胤覺得朝廷的安排處置失宜;叛軍勢力正十分強大,官軍不可輕率冒進,因此觀望了累月。唐穆宗急於誅滅叛軍,便啟用杜叔良代他,改任烏重胤為檢校司徒,兼興元尹,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將他召回京師後,唐穆宗又讓他以本官出任天平軍節度和鄆曹濮等州觀察等使。李同捷占據滄州時,請求襲取父親的位置,但朝廷不肯。朝臣都擔心這狡詐的年輕人會抗拒朝命,便建議派烏重胤取代他。朝廷於是讓李同捷移鎮兗海,加授他為太子太師、平章事,還叫他兼領滄景節度使,並將齊州割讓給他,隻是希望不用動武就能安定他。製令下達不到十來天,烏重胤就去世了。唐文宗追贈他為太尉。
烏重胤出身行伍。當他成為主帥後,赤膽忠心地奉戴朝廷。他能和部下同甘共苦,所到之處無不立功,但從未自我矜伐。而且他善待賓客僚佐,既禮遇他們,也給他們名分,所以當時的名士都願意依附他。他去世那天,有二十多名軍士割下自身的股肉作為祭品祭奠他。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未必勝過他。他兒子烏漢弘嗣位,唐文宗起複(停止服喪)他為左領軍衛將軍。但烏漢弘上表請求服完喪期,唐文宗下嘉詔答應了,所以直到三年後才授他官職。這是後話。
十一月二十二(庚辰),唐文宗根據武寧節度使王智興的請求,任命保義節度使和晉慈等察處置等使李寰為橫海節度使,取代烏重胤出討李同捷。
十二月初六(癸巳),朝廷重新將晉州和慈州隸屬河中,並任命左丞錢徽為華州刺史。十二月初十(丁酉),唐文宗任命右金吾衛大將軍王公亮為潭州刺史兼湖南觀察使。
十二月二十三(庚戌),他任命王智興為滄州行營招撫使,並加他為同平章事。
大和二年即公元828年春正月十五(壬申),唐文宗任命右散騎常侍孔戢為京兆尹。這天,京師發生地震。
二月初一(丁亥),唐文宗任命兵部侍郎王起為陝虢觀察使,取代韋弘景;任命韋弘景為尚書左丞。二月十九(乙己),他任命刑部侍郎盧元輔為兵部侍郎,秘書監白居易為刑部侍郎。二月二十四(庚戌),他下敕,讓全國州縣抄寫李絳所進的武則天太後刪定的《兆人本業》三卷,散發給各個鄉村。
三月初一(丁巳),度支部門上奏說:“京兆府奉先縣界鹵池附近的百姓,取水和用柏樹的木柴燒灰煮鹽,每一石灰可得到十二斤一兩鹽。這一做法比從鹹土裏煮鹽更為違法亂紀,請朝廷予以禁絕。今後違犯的人將根據燒灰的數量計算鹽錢,完全根據兩池鹽法的條例處置。”唐文宗準奏。
三月二十三(已卯),王智興攻打棣州,焚燒了三道城門。
三月二十五(辛巳),唐文宗登禦宣政殿親自策試製策舉人,同時任命左散騎常侍馮宿、太常少卿賈餗、庫部郎中龐嚴為考製策官。
自從元和末年以來,宦官日益驕橫,天子登基都在他們掌握之中,威權超過皇帝,群臣都不敢多說什麽。唐文宗親自策試製策舉人和賢良方正;昌平人劉蕡在對策時,極言宦官專權的禍害,大略意思是:“陛下首先必須擔憂的是:宮闈將有事變,社稷將要危亡,天下將會傾覆,海內將生動亂。”他又說:“陛下如果要想杜絕篡位弑君之事的萌芽,就應當身居正位而接近正人,疏遠那些身遭刀鋸的賤人(即被閹割的宦官);應當親近骨鯁的直臣;輔相應當得以專任,朝臣也應得盡職。怎能讓自己親近的五六個猥褻小人總理天下的大政!禍起蕭牆,奸生帷幄。臣擔心曹節和侯覽(都是東漢末年的宦官)又出現在今日了。”他又說:“忠良賢能沒有得到心腹般的信任,婦人僧侶卻把持擅行廢立的大權;結果害得先君不能壽終正寢,以致陛下不能明正登基。”他又說:“朝廷的威權全被踐踏,藩臣日益專橫跋扈。要麽不肯履行人臣的節操,首先為亂,還以安定君王為名。要麽不肯顧及《春秋》的微妙,舉兵反叛,還以驅逐惡人為義。這等於政刑不由天子,征伐必自諸侯。”他又說:“陛下何不杜塞陰邪之路,擯棄褻狎之臣;抑製藩臣侵陵脅迫之心,恢複朝廷清掃門戶之役;警戒應當警戒的,憂慮應當憂慮的!既然不能根治先前的弊病,也應當治理今後的朝政;既然不能明正言順地開始,也應當名正言順地終結。這樣就可以虔誠地尊奉聖典,順利地繼承祖先的大業。從前,秦朝的滅亡在於過分強暴,漢朝的滅亡則在於過分微弱。過分強暴則賊臣畏死而殺害主上,過分微弱則奸臣竊權而震撼君主。臣見到敬宗皇帝沒有吸取亡秦的教訓,不能及時翦除賊臣的萌芽。臣希望陛下深刻認識亡漢的憂患,及時杜絕奸臣的興起。那麽祖宗的鴻業就能得以繼續,三皇五帝遙遠的軌跡也能得以追蹤。”他又說:“臣聽說漢元帝剛即位時,改革了七十多件事。他的心確實非常真誠,也得到了很多讚美。然而紀綱日益紊亂,國祚日益衰落,奸宄日益強大,百姓日益貧困,這些都是因為他不能挑選賢明大臣加以任用,因而失去了權柄的緣故。”他又說:“陛下如果真能將朝權交給宰相,將兵權交給大將,那麽陛下的雄心必將實現,陛下的朝政必得大治。”他又說:“法律必須一致,官職必須正名。如今朝廷有外官和中官(宦官)的區別,又有南司和北司的布局;有人在南局犯禁,而逃到北局;有人作為外官本應判刑,但成了中官則逍遙法外。法出多門,人們將不知所措。這都是由於對士兵和民眾執法不同,中官和外官的法律也有別造成的。”他又說:“如今夏官(兵部尚書或通指武官)不知道士兵名籍,隻懂得在朝廷參拜而已;六軍不主持兵馬事務,隻關心得到勳階罷了。軍容使都由中官擔任,武將們也都依附內臣(即宦官)。頭上一旦戴上武將的帽子,他們就對文吏嫉惡如仇。雙腳一旦踏進軍門,他們就將農夫當作草芥。他們的謀略不足以翦除凶逆,而他們的奸詐卻足以抑揚威福;他們的勇敢不足以捍衛社稷,而他們的殘暴卻足以侵擾鄉閭。他們牽製羈絆藩臣,幹擾淩辱宰輔;怠惰敗壞王法,侵擾搗亂朝政。他們張揚武夫的威嚴,上以抑製君父;他們假冒天子的詔命,下以駕禦英豪。他們有包藏禍心和伺機發難的野心,卻無堅守氣節和為國死難的大義。這哪裏是先王經文緯武的宗旨!”他又說:“臣並非不知道禍從口出,即使建議被采納自己也不免身死。隻是因為痛心社稷的危亡,悲哀百姓的困苦,豈能看著陛下對當下弊病的姑息,為了求得一道任命而默不作聲!”
閏三月初一(丙戌),魏博節度使史憲誠上奏,說他派兒子副大使史唐和都知兵馬使亓誌紹帶兵二萬五千直趨德州,出討李同捷。當時史憲誠本想暗中幫助李問捷,史唐哭著勸諫,並且請求發兵討伐李同捷。史憲誠不想違背他的意願。
也在這天,朝廷從內宮拿出水車樣品,命令京兆府依樣建造水車,送給鄭白渠沿岸的百姓,幫他們灌溉水田。
閏三月初九(甲午),參與賢良方正科舉的裴休、李郃、李甘、杜牧、馬植、崔璵、王式、崔慎由等二十二人及第,都被封官。考官左散騎常侍馮宿等人見了劉蕡的對策時,無不歎服,然而他們畏懼宦官的勢力,所以不敢讓他中舉。詔書下達後,輿論一片囂然,人人都為劉蕡鳴屈。諫官和禦史都想上疏論奏,但被執政大臣給壓下了。李郃說:“劉蕡沒有及第,而我們這些人反而登科,豈能如此厚顏無恥!”因此上疏說:“劉蕡的對策,漢、魏以來無人能和他相比。如今有司部門因為劉蕡切指時弊,怕得罪主上身邊的人,所以不敢奏聞。臣擔心從此忠良將再無進位的道路,朝廷的綱紀也將衰敗。何況臣的對策比劉蕡的相差甚遠,還請求將授予臣的位置轉授劉蕡,以旌揚他的直言。”朝廷沒有答複。劉蕡因此再也沒有機會在朝廷任職,最終在節度使府幕僚的位置上終其一生。杜牧是杜佑的孫子;馬植是馬勳的兒子;王式是王起的兒子;崔慎由是崔融的玄孫。
要想知道唐文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