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九:敬宗亂政之四:劉從諫接管昭義與裴度再次拜相

(2018-08-16 19:39:05) 下一個


寶曆元年即公元825年八月初十(庚戌),昭義軍節度使劉悟暴病去世,他兒子劉從諫拖了很久才給發喪,並要求成為留後。


八月十五(乙卯)夜裏,太白(金星)靠近房宿。八月十八(戊午),唐敬宗李湛派中使前往湖南和江南等道以及天台山采藥。當時有個叫劉從政的道士,宣講長生不老之道,請求朝廷派人到天下求訪異人,希望獲得靈藥。唐敬宗於是任命劉從政為光祿少卿,號稱升玄先生。


當初,陳留人武昭被罷免了石州刺史之後,成為袁王府長史。他因此鬱鬱不樂,心中怨恨執政大臣。宰相李逢吉和李程不和,水部郎中李仍叔是李程的族人,故意激怒武昭說,李程想為武昭封官,但被李逢吉阻擾。武昭趁著酒醉,跟左金吾兵曹茅匯吹牛說他要行刺李逢吉。九月初七(丁醜),衛尉卿劉遵古的差役安再榮告發武昭陰謀殺害宰相李逢吉。九月初十(庚辰),唐敬宗下詔讓三司立案調查這事。


九月十二(壬午),昭義(澤潞)為節度使劉悟發喪。當天夜裏,出現太白(金星)犯南鬥的天象。九月十六(丙戌)夜裏,又出現月犯右執法的天象。九月二十七(丁酉),華州暴雨導致水災,損傷了莊稼。同時,徐州的王智興上奏,說大將武華等四百人陰謀作亂,已經全部伏誅。


十月初一(庚子),河南尹王起上奏,請求對用盜賊銷毀的錢鑄造佛像的人,依照盜鑄錢幣論處。早先,振武節度使張惟清因為東受降城濱臨黃河,歲月久遠而城牆損壞,請求遷移到綏遠的烽南。十月十八(丁巳),遷移完畢。十月二十(己未),唐敬宗任命先前被送到崖州安置的嗣郢王李佐為潁王府長史,分管東都,並賜給他金紫官服。十月二十三(壬戌)夜裏,太白(金星)靠近哭星。


再說,前河陽掌書記李仲言跟茅匯說:“先生要堅持說李程和武昭共謀,就能活命,不然必死無疑。”茅匯說:“我即使冤死也甘心!靠誣告他人活命,我是不幹的!”結果案子被作實。十月二十五(甲子),武昭和他弟弟武匯以及役人張少騰被交付京兆府,被棍杖打死,李仍叔被貶為道州司馬。其它受到牽連的河陽節度掌書記李仲言被流放象州,茅匯被流放崖州,太學博士李涉被流放到康州。


十一月初二(辛未),唐敬宗任命禦史中丞王璠為工部侍郎,諫議大夫獨孤朗為禦史中丞。兩天後,鎮星(土星)靠近東井。十一月十四(癸未),唐敬宗任命殿中少監嚴公素為容管經略使。當夜,月犯東井。


唐敬宗想去驪山溫湯,左仆射李絳和諫議大夫張仲方等人屢諫不聽。拾遺張權輿跪伏在紫宸殿下,叩頭諫道:“從前周幽王臨幸驪山,結果被犬戎所殺。秦始皇安葬在驪山,結果國家敗亡。玄宗在驪山修建宮殿,結果安祿山叛亂。先帝也臨幸驪山,結果享年不長。”唐敬宗說:“驪山真的就這麽凶險嗎?我應該親自到那裏去應驗一下他的說法。”十一月二十一(庚寅),他臨幸驪山溫泉,當天回宮,然後跟身邊的侍從們說:“那個叩頭家夥的話,能信嗎!”


十一月二十三(壬辰),唐敬宗任命刑部侍郎劉棲楚為京兆尹。十一月二十七(丙申),他下詔封皇子李普為晉王。


次日,吏部侍郎韋顗去世。韋顗字周人,是唐肅宗時宰相韋見素的孫子。他一歲時父親韋益就死了,因此成了孤兒。他事奉姐姐十分恭順孝敬,生性嗜學,尤其精通陰陽、象緯、經略、風俗之類的書籍。他善於持論,有清正的聲譽。少年時他以門蔭補任千牛備身,後來自鄠縣尉判為入等,授任萬年尉,曆任禦史、補闕、尚書郎,經累遷成為給事中、尚書左丞、戶部侍郎、中丞、吏部侍郎。他在諫官任上,與李約和李正辭相繼諷諫唐憲宗,對朝政頗有裨益。宰相裴垍、李絳、崔群等人跟他關係也很好,而有名氣的後進也經常到他門下拜訪,因此人們稱讚他很有時望。當李逢吉靠朋黨專擅朝政時,韋顗投靠他的跡象尤其明顯,因此也頗被時人譏諷。然而他處世儉樸節約,因此足以為人稱道。他著有《易蘊解》,推演不管是處於低迷或是飛黃騰達,都應當有始有終的大義,頗得其中的奧秘。這時他去世(《舊唐書-韋顗傳》說是七月),唐敬宗追贈他為禮部尚書。


再說,唐敬宗得到劉悟要求兒子繼任的遺表後,交給大臣去討論。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上黨是內地藩鎮,和河朔一帶不同,不能答應他的要求。左仆射李絳上疏說:“兵機在於神速,威斷貴於早定。當對方的人心尚未一致時,才能商量討伐的謀略。劉悟已經死了幾個月了,朝廷卻尚未作出決策。朝廷內外的意見,都可惜錯過了時機。如今昭義兵馬不少,必定不會都和劉從諫同謀。即使有一半人和他同心,那麽還有一半會效順朝廷。劉從諫掌管兵馬並未很久,威嚴和恩惠也尚未施及民眾。又有,澤潞道曆來貧困,如不是特殊的時候他們必定不會獎賞將士。如今朝廷隻要盡快任命靠近澤潞的一員大將出任昭義節度使,命令他兼程赴任。劉從諫還沒來得及布置兵力時,新使就已經到了潞州。這正是所謂‘先人奪人之心’。新使到任後,軍心自然有所維係。劉從諫一旦沒了名位,他就師出無名。那時即使他陰謀抗拒朝命,部下將士也未必肯從。現在朝廷長久沒有作出決定,對方的軍隊不知朝廷的用意。想要效順又怕朝廷忽然授任劉從諫;想要同惡又怕朝廷另外派人。就在這猶豫之間,如果有奸人為他畫謀獻策,吹噓說要給軍士賞錢,那時軍士企盼發財,朝廷就更難指揮了。還希望陛下盡速作出決斷,並首先下達明敕,宣示昭義軍眾,獎勵那裏曆來忠誠的將士,賜給新使五十萬匹絲繒,以此設立獎賞;接著讓劉從諫出任某州刺史。那時劉從諫既然略有所得,必定不會放棄這好處而去冒險,因此萬無違拒的道理。即使他不肯從命,臣也認為朝廷不用出兵攻討。為何這麽說呢?臣聽說劉從諫已經禁止崤山以東三州的軍士,不許他們自己收藏兵器。這足以說明他們的軍心並不統一,他帳下的人也未必都聽他的。所以如果認真考慮利害關係,朝廷決無立即授任劉從諫為節度使的道理。”當時宰相李逢吉和護軍中尉王守澄受到昭義的賄賂,已經做出了決定,曲意為劉從諫奏請,所以朝廷最終並沒采用李絳等人的謀略。十二月初三(辛醜),唐敬宗任命晉王李普為昭義軍節度副大使;起複(即不用再服喪)劉悟兒子將作監主簿劉從諫為雲麾將軍、守金吾衛大將軍同正、檢校左散騎常侍、兼禦史大夫,出任昭義節度留後。劉悟為政煩瑣苛刻,而劉從諫以寬厚相輔,因此部眾頗歸心於他。


十二月二十(戊申)夜裏,出現月犯畢宿的天象;也在夜裏,北方霧起,須臾之間就彌漫天空,霧上還有赤氣,很久以後才散開。


李絳喜好直言,因此遭到李逢吉的厭惡。依照慣例,仆射上朝時,宰相必須相送,百官也必須按照班次站立,中丞列位在宮殿;尚書以下官員還得每月到仆射的官署去參拜一次。唐憲宗元和中年,伊慎任仆射,太常博士韋謙上言說對仆射的禮儀太重,朝廷因此將舊禮免掉了。禦史中丞王播仗恃李逢吉的權勢,曾與李絳在路上相遇,竟然不肯回避。李絳引用先前的慣例上言說:“仆射在開國初年是正宰相,禮數至為隆重。如果臣未必勝任,自然應當將位置另外授予賢良。如果陛下讓臣保留這一官職,那麽豈能有虧法製。還請陛下將這事交給百官詳細討論。”多數朝臣都同意李絳的說法,唐敬宗於是同意恢複舊的禮儀。十二月二十六(甲子),因為左仆射李絳有腳病,唐敬宗改任他為太子少師、分管東都。


同時,多數談論朝政的大臣們都稱讚山南西道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光祿大夫、守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元尹、上柱國、晉國公裴度賢能,朝廷不該將他遺棄在藩鎮。唐敬宗也多次派使者到興元(漢中)慰勞問候裴度,還暗中告訴他朝廷要他歸來的日期。裴度因此請求入朝。李逢吉的黨羽於是大為驚懼。


十二月三十(戊辰),唐敬宗下敕說:“農耕的關鍵,其實就在耕牛。百姓疲勞困乏,朝廷必須考慮給予幫助。現委托度支部門前往河東、振武、靈、夏等州購買耕牛一萬頭,分給京畿地區貧下百姓。”這年,淮南和浙西以及宣、襄、鄂、潭、湖南等州旱災嚴重,傷害了莊稼收成。


寶曆二年即公元826春正月初二(庚午),唐敬宗將殿中侍禦史王源植貶為昭州司馬。早先,王源植在街上行走時,被教坊樂伎侮辱。他的前導和隨從嗬斥了樂伎,結果產生糾紛。京兆尹劉棲楚決定責罰樂伎,而禦史中丞獨孤朗在談論這事時言辭十分激切。唐敬宗非常憤怒,於是貶斥了王源植。次日,湖南觀察使沈傳師上奏:說他奉詔尋找葉靖能和羅光遠的文案,但沒找到。


正月初五(癸酉),右讚善大夫李光現和官官李重實發生激烈爭執,李光現居然用牙笏將李重實打得流血。唐敬宗因為李光現是宗室親屬,隻處罰他兩月的俸料。次日,朝廷征用神策六軍的兩萬人到禁中穿鑿池塘和修建宮殿。


正月十三(辛巳),興元節度使裴度上奏,說他修建的斜穀路和沿途的館驛全都完工。正月二十四(壬辰),裴度自興元來到長安入朝。李逢吉的黨羽千方百計地詆毀他。先前,民間有歌謠說:“緋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逐。”緋衣即裴,天上有口即吳。這歌謠指的是當年裴度消滅淮西吳元濟的功勳。又有,長安城中有東西橫向的六座山岡,就像周易裏的乾象,而裴度的住宅正好坐落在第五岡。張權輿上言說:“裴度的名字對應圖讖,宅第又占據岡原。如今不召而來,他的企圖顯而易見。”唐敬宗雖然年少,卻很清楚這些全是誣陷誹謗,因此對待裴度更加優厚。


正月二十六(甲午),唐敬宗任命衛尉卿劉遵古為湖南觀察使,國子祭酒衛中行為福建觀察使。兩天後,鹽鐵使王播上奏說:“揚州城內原先的漕河水太淺,船隻容易卡住,經常因此耽誤了運輸期限。臣建議從閶門外古七裏港那裏開道運河,向東彎曲延伸,經禪智寺橋,往東通往舊官河,共計長十九裏。這一工程的費用,本使將自己想法對付。”唐敬宗準奏。


二月初三(辛醜),容管經略使嚴公素上奏說:“本州普寧等七縣,請同廣、昭、桂、賀四州一道照例參與北選。”唐敬宗準奏。正月初八(丙午)夜裏,出現月犯畢宿的天象。


裴度剛回到京師時,前來拜訪的朝臣盈門,裴度也留下他們喝酒。京兆尹劉棲楚附在裴度耳邊細語,侍禦史崔鹹舉杯要罰裴度喝酒,說:“丞相不應當讓有關官員在耳邊細語。”裴度笑著喝了罰酒,但劉棲楚卻感到很不自在,急忙出去了。


二月初九(丁未),唐敬宗任命裴度為守司空、同平章事,再次參知政事。裴度在中書省時,左右隨從忽然告訴他找不到大印,聽到這事的人無不大驚失色,但裴度照常飲酒自如。不久,左右隨從又回來告訴他說,在原來的地方找到了那印,裴度也沒有回應。有人問他為何,裴度說:“這必定是吏員拿了去印書券而已。急了他就把印燒了或拋進水裏,不急他就會把印放回原處。”人們都佩服他的見識和肚量。


二月十九(丁巳)是寒食節,唐敬宗在三殿宴請群臣,宴會從三月二十持續到二十二。三月二十八(丙寅),他正式冊封裴度為司空(原來隻是守司空)。次日,他又任命禮部尚書王涯為檢校左仆射兼山南西道節度使。


三月初一(戊辰),唐敬宗命令興唐觀道士孫準到翰林待詔。三月初四(辛未),江西觀察使殷侑請求在洪州的寶曆寺設置僧尼戒壇。唐敬宗下敕,指責殷侑故意違背朝廷的製令,擅自設置戒壇,罰他一個季度的俸料。三月初七(甲戌),唐敬宗又在曲江亭賜宰臣和百官上巳節宴席(《舊唐書》還說,次日,右散騎常侍李翱去世。但李翱既沒當過散騎常侍,又是在此後多年才去世。所以這裏可能是另有其人)。


三月十一(戊寅),唐敬宗臨幸魚藻宮觀看龍舟競渡。三月十四(辛巳),他任命同州刺史蕭俯為太子少保分司。次日,他任命工部尚書裴武為同州刺史。


三月十六(癸未),嶺南節度使崔植上奏說:“廣、湖、封、雷、潘、辯等七州的衛戍軍隊,除折衝別將外,請求一律予以撤消。”唐敬宗準奏。三月十九(丙戌),昆明夷人派使者到長安朝貢。


唐敬宗自從即位以來,就一直想去東都洛陽。前來勸諫的宰相和朝臣很多,但他都不聽。他下了決心要出幸,都已經命令度支員外郎盧貞前往巡視,並負責修複東都的宮闕以及沿途的行宮。裴度私下勸止他說:“國家本來設置兩都以備巡幸,但自從朝廷多難以來,這事也就廢止了。如今東都的宮闕、營壘、百司的官廨和館舍都已荒廢。陛下如果真要行幸東都,那就應當讓有司部門在一年半載裏逐漸修複,然後才能前往。”唐敬宗說:“以前勸諫的人都隻說不應前往。如果真像愛卿說的那樣,那不去也行。”剛好幽州的朱克融和成德的王庭湊分別請求派士兵和工匠去協助修複東都。三月二十(丁亥),唐敬宗因此下敕,說由於修複東都的煩擾,決定取消這趟巡幸,並召盧貞回來。


先前,朝廷派中使賜給朱克融時服春衣。朱克融覺得那襲時服做工粗疏低劣,因此扣留了敕使,還上奏說:“本道今年將士的春衣不足,請求度支部門發給三十萬端布匹。”他又奏說:“臣想帶領兵馬以及民丁和工匠五千人去幫助修複宮闕。”唐敬宗對此十分擔憂,便去問宰相,想派重臣去幽州宣慰,並要求他放回敕使。裴度說:“朱克融已經過於無禮,臣覺得他行將就斃!譬如猛獸,自己在山林中咆哮跳躍,久了就會自困,必定不敢擅離巢穴。還希望陛下千萬不要派使者去宣慰,也不用要求放回敕使。十天半月後,陛下可以從容地賜給他一道詔書,說:‘聽說中官到了你那裏,行為有失檢點。等他回來後,朕自有處置。至於時服,有司部門製作得不夠慎重,朕很想知道這事的始末,已下令查處。各州將士的春衣,從來都不是朝廷發放的,全由本道自備。朕不是舍不得這幾十萬匹布料,隻是曆來沒有這一先例,所以不能單獨發給範陽。’他說的什麽幫助修複宮闕,全是虛幻的言語。陛下如想直接挫敗他的奸計,應該這麽說:‘民丁和工匠應盡速派來,朕已下令東都有關部門安排食宿和供給。’對方一旦得到這道詔書,必定驚慌失措。如果陛下要向他表示寬容,那麽可以說:‘修複宮闕的事是有司部門的職責,不勞你們的民丁和工匠遠道而來。’如此而已,陛下不用為此費神。”唐敬宗聽了很高興,便都答應了。


也在三月二十這天,唐敬宗下敕冊封才人郭氏為貴妃。貴妃是皇子晉王李普的母親。


三月二十九(丙申),他任命吏部侍郎韋弘景為陝虢觀察使。


四月初一(戊戌),橫海軍節度使李全略去世。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簡,原是事奉王武俊的一名鎮州小將。元和中年,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去世後,鎮州軍心不安,他自己離開那裏歸附朝廷,被授為代州刺史。長慶初年(821),鎮州軍亂,殺害了田弘正。唐穆宗為此寢食不安,因為王日簡曾是鎮州大將,便召他來請教對策。王日簡於是在禦前極言利害關係,並自願為朝廷效力。唐穆宗於是授任他為德州刺史,讓他經營這事。翌年,唐穆宗提擢他為橫海軍節度使,賜姓李氏,名全略,表示對他的恩寵。沒多久,他送兒子李同捷入朝侍奉,並進獻一千萬錢。一年多後,李同捷回去探親,李全略便趁機奏請他為滄州長史兼知州事,還主持中軍兵馬。朝廷起初沒有答應,後來又擔心他有什麽奇招異策,搞出什麽名堂來,便答應了。朝廷讓步後,李全略於是暗中收買軍心,秘密做好長久割據的打算,外示忠順,內畜奸謀。棣州刺史王稷善於安撫部眾,而且深得軍心,李全略因猜忌而殺了他,還殺害了他的親屬。他的所作所為,大抵都是類似。這時他病故。


李全略去世後,他兒子副大使李同捷暫領留後,並重賄鄰道,想求得繼承權。


四月初五(壬寅),唐敬宗任命右金吾衛大將軍高承簡為邠、寧、慶節度使。四月初九(丙午),他升遷成德節度使王庭湊為檢校司空。兩天後,他又任命昭義節度使留後劉從諫為檢校工部尚書,出任昭義節度副大使、兼知節度事。


四月十三(庚戌),鄂嶽觀察使牛僧孺上奏說:“本道沔州與鄂州隔江相對,相距才一裏多。兩州都請求合並,漢陽和汊川兩縣將隸屬鄂州。”唐敬宗準奏。


要想知道唐敬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