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二月初九(丁巳),平盧都知兵馬使劉悟從行營悄悄殺回鄆州,殺了節度使李師道,派人搜捕李師道的黨羽。淄、青等十二州全部得以平定。三月初十(戊子),唐憲宗李純任命馬總為鄆、曹、濮等州觀察使,並於次日任命薛平為平盧節度使兼淄、青、齊、登、萊等州觀察使;任命王遂為沂、海、兗、密等州觀察使。李師道原來占據的十二州現被分為三鎮。
夏四月初八(乙卯),太白(金星)順行靠近東井。四月十一(戊午),唐憲宗任命刑部尚書李願為鳳翔尹,出任鳳翔和隴右節度使。
同時,橫海節度使烏重胤上奏說:“河朔一帶的藩鎮之所以能夠帶兵抗拒朝命,長達六十多年之久,都是由於諸州縣各自設置鎮將領事,收走刺史和縣令的權力,擅自作威作福。如果刺史各得行使自己的職權,那麽即使出現像安祿山和史思明那樣的奸雄,也必不能靠一州的兵力單獨造反。臣所管轄的德、棣、景三州,已下達文件歸還刺史的職權,在本州的兵馬也應當讓刺史兼領。”
四月十九(丙寅),唐憲宗根據烏重胤的建議下詔說:“諸道節度、都團練、防禦、經等使所管轄的州郡,除本軍州之外,另外設置的鎮遏、守捉、兵馬等使,全都隸屬刺史管轄。如果刺史兼帶本州團練、防禦、鎮遏等使,那麽諸使的兵馬便隸屬於本使。如果沒有這諸使,兵馬即隸屬管事的刺史。邊境和與溪洞蕃蠻相鄰的地方,如特別建立城鎮,不隸屬於州郡的,則不在此限。”自從唐肅宗至德(756)以來,節度使的權力很大,他們在自己統領的諸州各置鎮兵,派大將掌管,殘暴專橫,成為民患,所以烏重胤論及此事。後來河北的各個藩鎮,隻有橫海最順從朝命,都是由於烏重胤處理得當的緣故。
四月二十四(辛未),工部侍郎兼同平章事和諸道鹽鐵轉運等使程異去世。程異是京兆長安人。他曾侍奉父親疾病,在鄉裏以孝悌著稱。程異明經及第,剛出仕時出任揚州海陵主簿。後來他登《開元禮》科,被授予華州鄭縣尉。他精於吏治,在剖析斷案方麵從不拖滯。杜確任同州刺史和河中主帥時,程異都跟從他出任賓佐。貞元末年,他被提拔為監察禦史,又升遷虞部員外郎,出任鹽鐵轉運和揚子院留後。當時王叔文專權用事,喜歡談論錢利的人都來投靠他,程異因此也被引用。王叔文敗後,程異受到牽連,被貶為嶽州刺史,後改任郴州司馬(是著名的柳宗元等八司馬之一)。元和初年(804),鹽鐵使李巽推薦,說程異通曉錢穀事宜,請求不要讓將他閑置,應予以錄用。於是唐憲宗提拔他為侍禦史,讓他再次出任揚子留後。他經累遷出任檢校兵部郎中和淮南等五道兩稅使。程異自己懺悔先前的過失,激勵自己,竭盡氣節。江淮一帶錢穀管理的弊病,大多被他鏟除。後來他入朝擔任太府少卿和太卿,後轉為衛尉卿,兼禦史中丞,出任鹽鐵轉運副使。當時朝廷在淮西用兵,國用不足,程異出使江南調用征賦,並示意擁有土地的人盡量交納稅貢。他到了江南,並不盤剝民眾,也不搜刮錢財,朝廷經費既得到補充,百姓也頗感便利。於是唐憲宗讓他專領鹽鐵轉運使兼禦史大夫。元和十三年九月,他轉任工部侍郎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照樣兼領轉運使。輿論認為程異起於錢穀胥吏,一下子就位冠百僚,人們都覺得行不通。程異自知人心不服,便謙遜自律,入相個把月了,都還不敢自蓋印璽或秉筆起草詔書。程異知道西北邊軍的軍政混亂,便建議朝廷設置巡邊使。唐憲宗問誰可以出使,程異請求自己前往。但朝廷尚未最後決定時,他卻在這時無疾而終。唐憲宗追贈他為左仆射,諡號恭。程異生性清廉儉約,死在官府的樓舍,家裏沒有多餘的錢財,士人因此稱讚他。
金紫光錄大夫、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弘文館大學士、上柱國、晉國公、食邑三千戶裴度在相位,知無不言,因此受到負責度支的宰相皇甫鎛及其黨羽的暗中排擠。四月二十九(丙子),唐憲宗下製,改任裴度為檢校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出任河東節度、觀察、處置等使。裴度等於罷相,被支出朝廷。皇甫鎛專門靠搜刮錢財進奉朝廷,取媚於唐憲宗。沒人敢批評他,隻有諫議大夫武儒衡上疏指責他的行為。皇甫鎛自己向唐憲宗訴苦,唐憲宗說:“愛卿因為武儒衡上疏,就要抱怨嗎!”皇甫鎛因此不敢再說什麽。武儒衡是遇刺宰相武元衡的堂弟。
五月初一(戊寅),唐憲宗任命刑部侍郎柳公綽為鹽鐵轉運等使,取代剛病故的程異。兩天後,他任命楚州刺史李聽為夏州刺史兼夏綏銀宥等州節度使。五月初九(丙戌),他又任命河東節度使、檢校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張弘靖為吏部尚書;任命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為邠、寧、慶節度使,並允許他帶上忠武軍六千人赴鎮。五月十三(庚寅),唐憲宗任命工部尚書郗士美為檢校刑部尚書、許州刺史,出任忠武軍節度使。當夜,出現月亮靠近心大星的天象。
五月二十二(己亥),朝廷設置臨海監牧,命令淮南節度使兼任監牧使。唐憲宗還下敕,將李師古的妻子裴氏和女兒李宜娘送到鄧州安置,將李宗奭的妻子韋氏放出掖庭。凡是因李師道的罪行被朝廷籍沒的李氏族人,唐憲宗都因為憐憫而寬宥,或判以輕刑。同時,他任命宣歙觀察使竇易直為潤州刺史。兼浙西觀察使韓弘進獻他協助平定淄青時得到的二十萬匹絹和十名女樂。唐憲宗將女樂送還給他。
六月初七(癸醜),唐憲宗任命福建觀察使元錫為宣州刺史兼宣歙池觀察使。六月十四(庚申),他任命戶部侍郎歸登為工部尚書;任命鄭州刺史裴乂為福州刺史兼福建觀察使。次日,他下敕將定州大都督府恢複為上州。六月十八(甲子),他任命前兵部尚書李絳為檢校吏部尚書、河中尹,出任河中晉張慈隰觀察使。六月二十七(癸酉),他下詔任命左金吾大將軍胡證出任京西北巡邊使,要求他在經過的各個鎮戍,和守將認真商量那裏的利弊,將具體事實奏聞朝廷。
史館修撰李翱上言說:“平定禍亂靠的是武功;興隆太平靠的是文德。如今陛下既然靠武功平定了海內,就應當接著改革弊政,恢複高祖和太宗原來的體製;任用忠正大臣而不猜疑,屏退邪佞小人而不親近;改革稅法,不急著掙錢而注重收納布帛;杜絕進獻,寬馳和裁減百姓的租賦;加強邊兵,用以製止戎狄的侵盜;經常訪問待製官員,以防止視聽的塞蔽。這六件事,是朝政的根本,太平正是因此而興隆。陛下既然已經完成了更難的事(即平亂),卻為何不實行這些容易的!以陛下的天資上聖,如不輕信那些奉承取悅的言辭,而是任用骨鯁正直的人士,那麽興隆巨大的教化,可不必太辛勞就能成就。但如果不把這當回事,臣恐怕大功之後,就容易產生安逸縱欲的心理。進言的人一定會說:‘天下既已太平,陛下可以高枕無憂,自行安逸了。’如果真的那樣,那麽太平未必可以期待!”
秋七月初一(丁醜),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將殺害武元衡的賊人王士元等十六人押送到京師。唐憲宗下詔讓京兆府和禦史台徹底調查審理,結果他們全都服罪。但當京兆尹崔元略問到武元衡被害時的細節時,他們的回答差別很大。崔元略問這是為何,他們說:“恒、鄆二州一同密謀派刺客行刺武元衡,而我們去晚了。後來聽說恒州的人已經得手,我們私下便把這當作自己的功勞,回去受賞而已。現在估計罪行均等,終究不免一死,所以就承認了。”唐憲宗也不想繼續辨正這事,於是下詔將他們都殺了。
七月初二(戊寅),宣武節度使韓弘將汴、宋、毫、潁四州回歸朝廷,並首次到長安入朝,唐憲宗待他非常優厚。韓弘獻馬三千,絹五千,雜繒三萬,金銀器皿一千,而汴州的府庫和馬廄裏還有錢一百多緡,絹一百多萬匹,馬七千匹,糧食三百萬斛。
次日,退休致仕的左散騎常侍薛蘋去世。薛蘋是河東寶鼎人,年輕時靠吏治進身,經累遷官至長安令,後拜虢州刺史。朝廷因為他考績優異而提擢他為湖南觀察使,又升遷為浙江東道觀察使,他又因理政優異和操行良好升遷浙江西道觀察使。任上他提倡廉潔風氣,遵守法度,當地百姓得以安寧。他生活節儉,待己菲薄,隻穿一件綠袍,十多年不換,直到朝廷加賜他朱紱官服,他這才卸下那件綠袍。薛蘋曆任三鎮共十多年,家裏沒有聲樂,將俸祿全散發給親族故人的子弟。年老後朝廷任命他為左散騎常侍,讓他在這位置上退休致仕。當時有不少年過懸車(即七十歲)還不想致仕的,唯有薛蘋一到七十,雖然沒有疾病也馬上告退,然後到東洛定居,因此得到時論的高度評價。這時他病故,終年七十四歲,唐憲宗追贈他為工部尚書。
七月初九(乙酉)夜裏,出現月亮掩蓋心大星的天象。
七月十三(己醜,《舊唐書》誤作辛巳),群臣為唐憲宗上尊號為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當天,唐憲宗登禦宣政殿受冊,並在禮儀完畢後登禦丹鳳樓,宣布大赦天下。京畿今年的秋稅與青苗和榷酒等錢,每貫酌量免去四百文;元和五年以前拖欠的租賦全都蠲除。唐憲宗還賜給文武官階、勳、爵,並派黜陟使到全國各地巡察。
兗、海、沂、密觀察使王遂本來隻是管理錢穀的官吏。他生性急躁,缺乏遠見。當時軍府剛剛建立,人心尚未安定,而他專門靠嚴酷為治,所用的棍杖比平常的要大得多。每次辱罵將士,總是叫他們“反虜”。他又在盛夏季節奴役士卒去營建府舍,督責得十分嚴峻急迫,因此將士無不憤怒抱怨。
七月十五(辛卯),役卒王弁和同伴四人在沂水裏沐浴,趁機密謀作亂,說:“如今我們服役,觸犯了他的法律就得死,如果奮不顧身地起事,最壞也就一死。死於起事,不是更好嗎!明天,常侍與監軍和副使有個宴會,軍將都在告假,值班的士兵大多也都在休息。我們利用這一時機,出其不意拿下他來,絕對沒問題。”其他四人也都同意,並約定事成後推舉王弁為留後。
次日(《新唐書》說就在辛卯那天),王遂正在宴飲。日過中午,王弁等五人突然衝進去,到值班房前取了弓箭和大刀,徑直向前射殺了副使張敦實。王遂和監軍狼狽起身逃跑,但被王弁拿下。王弁曆數了他盛暑興役和用刑殘暴等罪狀,當場將他殺了。他還傳令不要驚嚇監軍。王弁當即自稱留後,到聽事廳發號施令,和監軍平起平坐。他還召集將吏前來參見慶賀,大家都不敢不從。監軍將這事具體奏聞給朝廷。
七月十八(甲午),韓弘又獻上絹二十五萬匹,絁(粗綢)三萬匹,銀器二百七十件。左右軍中尉也各獻錢一萬緡。自從淮西用兵以來,度支和鹽鐵以及全國各地爭相進奉,稱作所謂“助軍”。淮西平定後照樣進奉,改稱為所謂“賀禮”。後來繼續進奉,又稱作所謂“助賞”。唐憲宗加尊號後又進奉,也稱作“賀禮”。
七月二十一(丁酉),唐憲宗任命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朝議郎、使持節懷州諸軍事、守懷州刺史、兼禦史大夫、賜紫金魚袋令狐楚為朝議大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令狐楚和皇甫鎛同年進士,所以皇甫鎛引薦他為相。
七月二十六(壬寅),唐憲宗任命永州刺史韋正武為邕管經略使。次日,他任命前黔中觀察使魏義通為懷州刺史兼河陽三城懷孟節度使。
沂州軍亂的消息抵達朝廷。七月二十八(甲辰),唐憲宗任命棣州刺史曹華為沂州刺史,出任沂、海、兗、密觀察使,取代被害的王遂。次日,他取消晉州防禦使的職位。
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汴宋亳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汴州刺史、上柱國、許國公、食邑三千戶韓弘累次上表請求留在京師,八月初三(己酉,《舊唐書》誤作乙酉),唐憲宗下製,任命韓弘為守司徒、兼中書令,宣武軍節度使(顯然是名譽)。八月初七(癸醜),唐憲宗任命吏部尚書張弘靖為同平章事,出任宣武節度使,取代韓弘。張弘靖是宰相的兒子,少年時就有很好的名聲,在朝廷以簡約寡言著稱。當時河東和宣武的主帥位置空缺,朝廷覺得他的官位和名望曆來都很重,所以有了這道任命。張弘靖在王鍔搜刮地方和聚斂財富,及韓弘嚴苛的猛政之後,實行清廉謹慎和寬大為懷的政策,因此得到兩鎮民眾的愛戴,地方上下都得以安寧。
八月初八(甲寅),朝廷在襄州的穀城縣設置臨漢監,用以放牧馬匹,並讓山南東道節度使兼任監牧使。八月十二(戊午),成德節度使王承宗進位為檢校左仆射。
八月十三(已未),田弘正到長安入朝,唐憲宗待他特別優厚。唐憲宗跟宰臣們說:“天下的事情重大,一天都不能曠廢。如果遇到連續的假期不能坐班,你們有事隨時可以到延英殿請求應對。”崔群因為當時雖是晚夏,還是十分炎熱,便用眼神示意同僚,準備退下。唐憲宗止住他們說:“幾天才見到你們一麵。雖然暑天炎熱,但朕不覺得辛勞。”談了很久才讓他們退下。八月二十一(丁卯,《舊唐書》作丁亥,但八月無丁亥),唐憲宗在麟德殿宴請田弘正與他手下大將和判官二百人,還給他們不同的賞賜。
八月二十二(戊辰),陳許(即忠武)節度使兼檢校刑部尚書郗士美去世。郗士美字和夫,是高平金鄉人。他父親郗純字高卿,得到李邕和張九齡等人的知遇,尤其以詞學受到推崇。他與顏真卿、蕭穎士、李華都是好朋友。郗純進士及第,接著以書判製策三中高第,在朝廷曆任拾遺、補闕、員外、郎中、諫議大夫、中書舍人。他辦事總是堅持原則,所以被元載忌恨。魚朝恩署任牙將李琮為兩街功德使。李琮殘暴專橫,曾在銀台門侮辱京兆尹崔昭。郗純到元載那裏抗議理論,覺得這是國家的恥辱,請他盡速奏聞。元載不肯,他因此稱病辭職,退歸東洛共十年,自稱“伊川田父”。他的清名高節著稱天下。當唐德宗即位,崔祐甫作相時,朝廷召他回來,官拜左庶子和集賢學士。到京後,他因年老請求退休。上表三次後,唐德宗改任他為太子詹事,在這位置上退休致仕,東歸洛陽。唐德宗召見他時,屢加褒美讚歎,還賜以金紫官服。公卿大夫都到都門為他賦詩餞行,高官們把這當作美談。郗純留有文集六十卷,刊行於世。
郗士美少年時就好學,記性很好。他父親的朋友顏真卿和蕭潁士等人曾和他討論經傳,他應對如流。他們後來相互感歎道:“我們今後當交於二郗之間。”郗士美還不到二十歲時就出任陽翟丞。李抱真鎮守潞州時聘他為從事,他很有參讚的成績。後來潞州換了兩任主帥,朝廷也都下詔讓郗士美輔佐。他後來由坊州刺史轉為黔州刺史、兼禦史大夫、持節黔中經略招討觀察鹽鐵等使。當時溪州賊帥向子琪連結蠻夷和獠人,控製並占據山洞,號稱有部眾七八千人。郗士美設奇計將他們討平了。朝廷下詔書慰勞,並加他為檢校右散騎常侍,封高平郡公。他後來經兩遷出任京兆尹。唐德宗每次在延英殿召見他時,必定要向他谘訪大政。不久他出任鄂州觀察使。
貞元十八年(802),伊慎因為有功被特授安黃節度使。貞元二十年,伊慎來長安上朝,他兒子伊宥主持留後事宜,朝廷未能罷免他。剛好伊宥母親在京師病故,而伊慎為了讓他掌握軍權,沒有及時發喪。郗士美派手下從事以其他理由故意經過安黃境界,伊宥果然出來迎接。從事於是將他母親去世的噩耗相告,並預先準備了肩籃(即肩抬的轎子)。伊宥當即就到長安去了。
元和五年(810),他官拜河南尹。翌年三月,他成為檢校工部尚書兼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出任昭義節度使。前任的浮誇浪費,他到任後全予以裁減,在地方號令嚴肅。當朝廷討伐王承宗時,郗士美派兵馬使王獻率領精兵一萬作為先鋒。王獻凶惡不羈,仗恃戰亂,逗留不進。郗士美馬上將他召回,數落了他的罪狀後將他處斬,並下令說:“敢後出者斬!”郗士美還親自擂鼓激發將士的鬥誌。兩軍交戰時,叛軍大敗。他接著攻下三座敵營,進圍柏鄉,屢次向朝廷報捷。唐憲宗非常高興地說:“朕早就知道郗士美能替朕辦事。”當時四麵七、八鎮的兵力共十餘萬,環繞著鎮、冀一帶,卻始終沒有進展,很多將帥故意違犯朝令。而郗士美的將士勇敢而敬畏律法,所以威聲甚振。王承宗非常害怕,覺得不久自己就將敗亡。後來朝廷下詔讓郗士美班師。至今兩河的百姓還稱道他。元和十二年,他因病內征為工部尚書,不久後,又官拜忠武節度使和檢校刑部尚書。到鎮所許州才個把月,他就一病不起,這時去世,終年六十四歲。唐憲宗追贈他為尚書左仆射,諡號景。郗士美善於和人交往,非常重視許下的諾言,為人豁達開闊,當時名聲非常之好。
郗士美病逝後,唐憲宗任命庫部員外郎李渤為吊祭使。李渤從許州回來後上言說:“臣經過渭南,聽說長源鄉原有四百戶,今天才剩下百餘戶;閺鄉縣原有三千戶,今天才有一千戶。其它州縣也大體相似。尋找個中緣由,都是因為官府將逃戶的租稅攤派到四鄰,最後迫使他們也跟著逃亡。這都是那些聚斂財富的臣下靠剝削下民,用以取媚上司;隻考慮竭澤而漁,而不考慮最終還有沒有魚剩下。臣請求陛下降下詔書,杜絕攤派逃戶的弊病。隻要將逃戶的財產沒收用來償還拖欠租稅就行了,不夠的則蠲免。估計這樣用不了幾年,人們都會回來恢複農耕。”執政大臣見了這奏折,感到厭惡。李渤隻好稱病回歸東都。
八月二十七(癸酉),吐蕃入寇慶州,在方渠紮營。
要想知道唐憲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