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七:憲宗中興之十八:宰相李吉甫病逝與唐憲宗討伐吳元濟

(2018-07-13 11:28:02) 下一個


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閏八月十二(丙辰),彰義(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去世,他兒子攝理蔡州刺史吳元濟秘不發喪,擅自接管了軍務。


九月初一(甲戌,通鑒作六天後即庚辰),唐憲宗任命洺州刺史李光顏為陳州刺史,出任忠武都知兵馬使;任命泗州刺史令狐通為壽州防禦使。令狐通是令狐彰的兒子。


九月十三(丙戌),他任命山南東道節度使袁滋為檢校兵部尚書兼江陵尹和荊南節度使;任命荊南節度使嚴綬為檢校司空兼襄州刺史和山南東道節度使;等於兩人對調。九月十五(己醜),出現月亮掩蓋軒轅星宿的天象。


吳少陽的判官蘇兆、楊元卿、大將侯惟清都曾勸吳少陽到長安入朝。吳元濟很忌惡他們,於是殺了蘇兆,並囚禁了侯惟清。楊元卿早先在長安奏事,並將淮西的虛實以及對付吳元濟的策略告知李吉甫,請求朝廷出討。當時吳元濟還秘不發喪。楊元卿勸李吉甫,讓他招呼各地阻止蔡州派到長安入奏的使者。吳少陽死了將近四十日,朝廷沒有為他取消朝會,隻是讓易、環、蔡諸鎮的將帥增兵嚴加防備。吳元濟接著殺了楊元卿的妻子及四個兒子,用他們的血塗箭靶。淮西宿將董重質是吳少誠的女婿,吳元濟讓他成為自己的謀主。


九月十九(壬辰),真臘國派人前來朝貢。九月二十五(戊戌),唐憲宗加河東節度使王鍔為檢校司空和同平章事,並任命給事中孟簡為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


李吉甫跟唐憲宗進言說:“淮西不比河北,四周沒有他們的朋黨救援。國家經常駐紮十萬兵馬防備他們,這筆費用不可能長久一直維持下去。今天如不趁機奪取,以後就很難對付了。”唐憲宗準備派兵出討。宰相張弘靖請求先為吳少陽的死取消朝會和追贈官爵,然後派使者前往吊唁饋贈,等待吳元濟有抗命的痕跡時再增加兵馬。唐憲宗聽從了,於是追贈吳少陽為尚書右仆射,並派工部員外郎李君何到蔡州吊祭。吳元濟拒絕迎接敕使,還派兵四出劫掠,屠殺舞陽,焚燒葉縣,劫掠魯山和襄城,造成關東震駭。李君何進不了蔡州,隻好無功而返。


冬十月初三(丙午),金紫光錄大夫、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大學士、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李吉甫去世。李吉甫字弘憲,是趙郡人。他父親李棲筠在唐代宗時曾任禦史大夫,名重於時,史書有他的傳記。李吉甫少年時就好學,能寫文章,二十七歲那年就成為太常博士,博學多聞,尤其精通本朝的先例和規章,能夠改革折衷,因此得到當時很多人的稱道。他後來升遷屯田員外郎,兼任博士,不久改任駕部員外。宰臣李泌和竇參都很器重他的才幹,盡力提攜他。當陸贄為相時,將他排擠出朝,擔任明州員外長史。久後他遇赦,成為忠州刺史。當時陸贄已被貶謫在忠州,人們都認為李吉甫必定會對陸贄懷恨在心,對他增加罪名。但李吉甫待陸贄很好,從未為以前的宿怨介意。他在忠州六年沒有升遷,後來因病罷免。很快他又改授柳州刺史,不久轉到饒州。先前,州府因為接連四位州牧先後死在那裏,因此人們不敢入居,所以十分荒蕪,還傳說裏麵有怪異,郡人也都深信不疑。李吉甫到了後,拿了州府的鑰匙,讓人砍掉叢生的荊棘,搬進居住。後人才感到放心。


唐憲宗嗣位,征他回朝官拜考功郎中兼知製誥。他到了宮闕之下,很快就被召入翰林成為學士,不久又轉中書舍人,賜予紫色官服。唐憲宗剛即位時,中書小吏滑渙和知樞密中使劉光琦親熱密切,頗為竊據朝權。李吉甫請求去掉他們。劉辟造反時,唐憲宗想命令將領出討,但還沒最後決定。李吉甫暗中讚成他的謀略,並請求廣為征用江淮的官軍,由三峽逆流而上,以分散蜀寇的兵力。後來伐蜀戰事進行得很順利,所以他更加得到親信。元和二年(807)春,杜黃裳出朝,唐憲宗於是提擢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兼平章事。李吉甫生性聰敏,精通政務。他自員外郎出仕,留滯在江淮一帶長達十五年之久,對民間的疾苦非常了解。當他為相後,對藩鎮的貪婪專恣感到憂慮,因此上言,讓各道屬下的州郡刺史能夠獨自為政。他還舉薦任用了許多人才,因此有很好的名聲。


元和三年秋,裴均任仆射兼判度支。他交結權貴,想要成為宰相。先前,製策中有試直言極諫科,其中有些人譏諷時政,冒犯了朝廷權貴。因此裴均的黨羽就揚言說,他們都是得到執政大臣的教唆指使,希望以此動搖李吉甫的地位。幸賴諫官李約、獨孤鬱、李正辭、蕭俛上呈密疏陳奏,唐憲宗才不再生他的氣。李吉甫早年曾欣賞羊士諤,所以提擢他為監察禦史;司封員外郎呂溫懂得文詞,也得到李吉甫的眷顧接納。竇群也和羊士鍔和呂溫關係很好。竇群剛拜禦史中丞時,奏請羊士諤為侍禦史,呂溫為郎中兼知雜事。李吉甫很氣他們沒有事先通知自己,而任命的官職又超過他們的資曆,所以將任命壓下沒有實行,因而和竇群他們有了嫌隙。竇群於是找機會報複他。他見到一個叫陳克明的以占候卜筮為業的人經常出入李吉甫家,便秘密逮捕了他,然後奏聞朝廷。唐憲宗了解了情況,發現並無奸邪的行跡。李吉甫因為裴垍長久主管翰林,又得到唐憲宗的親信,估計他必將得到重用,所以秘密推薦裴垍代替自己,自己打算到藩鎮任職。同年九月,他官拜檢校兵部尚書,兼中書侍郎、平章事,出任淮南節度使。唐憲宗還親自登禦通化門樓為他餞行。在揚州時,每次見到朝廷的得失和軍國的利弊,他都秘密上疏論述。他又在高郵縣築堤為塘,灌溉了數千頃農田,淮南百姓深受其惠。


元和五年冬,裴垍因病免職。明年正月,唐憲宗授任李吉甫為金紫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當再次入相後,他請裁減台省官職以及各種不同身份的胥吏等,並適當製定朝廷內外官員的俸料標準,當時人們都認為他做的適當合理。京城的許多僧侶利用莊園和碾坊避免交稅,李吉甫上奏說:“朝廷對錢米的征收,曆來都有定額。放寬對富裕的僧侶征稅,卻加重對貧苦無告的民眾的苛求,是決不允許的事。”唐憲宗因此禁止了這種做法。李吉甫又請求將普潤軍歸屬於涇原。


元和七年,京兆尹元義方奏稱:“遵照禮製為永昌公主修建祠堂,請朝廷製定它的規模大小。”貞元年間,朝廷都在義陽和義章二公主的墳墓邊上建造了有一百二十間屋子的祠堂,花費好幾萬。當京兆尹為永昌公主請求時,唐憲宗讓元義方照以前的規模減小一半。李吉甫上奏說:“永昌公主幼年夭折,一代人都一同感到悲哀,更何況陛下的聖情,自然非常思念。然而陛下還將祠堂的規模減小一半,表示折衷,訓導人們懂得節儉,這做法的確超越古今。但臣覺得為公主修建祠堂的做法,在禮典裏並無明文規定。德宗皇帝出於一時的恩典,隻是追隨習俗;當時民間不是沒有私下的非議。從前漢章帝想為光武帝的原陵和明帝的顯節陵,各修建祠堂,東平王劉蒼上疏說不能這麽做。東平王是光武帝的愛子,明帝的愛弟。這位賢王難道是舍不得花錢在父兄身上!誠然是因為這樣做不符合禮製,人君應當謹慎。如今,依照義陽公主的先例修建祠堂,臣覺得還不如適量安置守墓戶籍去照料墳墓的清掃。”次日,唐憲宗跟李吉甫說:“愛卿昨天上奏有關不建祠堂的事,讓朕十分滿意。朕起初就覺得這是不必要的浪費,但不清楚具體的事實,所以隻是酌量裁減規模而已。閱覽了愛卿的陳奏後,才知道這種做法其實沒有依據。然而朕不想讓二十戶百姓破費,應當挑選官戶,把照料墳墓的事交給他們。”李吉甫下拜道賀。唐憲宗說:“愛卿,這哪裏是件難事!有關朕自身的事,隻要是不合時宜的,朕聞過則改,多多益善!愛卿隻管經常匡正,別以為朕不能身體力行。”


元和七年七月,唐憲宗登禦延英殿,望著李吉甫跟他說:“朕近日將狩獵和出遊都放棄了,隻喜歡讀書。昨天在《代宗實錄》中,見到當時綱紀未振,朝廷多事,也覺得有所鑒誡。後來見到愛卿先人的事跡,深深值得嘉許讚歎。”李吉甫急忙走下台階下跪奏道:“臣先父事奉代宗,盡心盡節。然而迫於時運的艱難,沒能等到神聖的盛世。臣一片赤誠,經常為此追悔遺恨。陛下深愛文史,每天都閱讀到新的內容;見臣的先父忠於前朝,全都記錄在案。今日特賜褒揚,先父雖在九泉之下,卻猶如目睹白晝的太陽。”因而俯伏在地,感激得淚流滿麵。唐憲宗慰勞勸諭了他。


元和八年十月,唐憲宗登禦延英殿,問宰相們當時的政記都記載了什麽大事。那時李吉甫監修國史,首先回答說:“宰相記錄天子的大事,然後交給史官作為實錄。古代時右史記錄天子的語言,相當於今天的起居舍人;左史記錄天子的事跡,相當於今天的起居郎。永徽年間,宰相姚璹監修國史,擔心私下應對的話,或許無法記錄,因而請求根據奏對隨時在廷上記錄,然後交給史官;這就相當於今天的時政記。”唐憲宗說:“有些場合卻沒有記錄,是什麽原因?”李吉甫說:“當麵承奉皇上的德音,但未及施行,稱作機密,所以不宜記錄送交史官。其中有些謀議出於臣下,宰相也不能自己書寫後交給史官。已經實行的政策,全都明顯地記錄在製令上,天下人也都知道,史官得以記錄,所以也不用另外書寫後再交給史官。而且據臣的觀察,記錄時政記的人中,姚璹修史最久。當姚璹罷相後時政記也就廢止了。賈耽和齊抗在貞元年間也記錄時政記,但當賈耽和齊抗罷相後這事也廢止了。然而他們認真記錄的時政記,不虛美,不隱惡,可稱作良史。”


也在這月,回紇部落南下,越過大沙漠,取道西城的柳穀出討吐蕃。西城防禦使周懷義的奏折來時,朝廷大為恐懼,以為回紇揚言出討吐蕃,其實是入寇中國。李吉甫上奏說:“回紇真要入寇,應當逐漸和我們斷絕友好,而不應馬上就來侵犯邊塞。所以我們隻須設防,不必過分憂慮。”因此請求在從夏州到天德的路上,重新設置已經荒廢的十一處驛站館舍,好讓朝廷及時得到信息。他又請求征發夏州騎士五百人,去經營經略故城,接應和支援驛使,同時保護黨項。元和九年,他又請求在經略故城設置宥州。早年朝廷設置的六個胡州在靈鹽境界,開元年間朝廷撤銷了這六州。他建議說:“國家從前設置宥州,以寬宥為名,負責管理眾多降戶。天寶末年,宥州由經略軍管理,因為它的地盤在經略軍管轄的範圍,這樣經略軍就可以總領蕃部,往北能夠接應天德,往南可以馳援夏州。如今經略軍遙隸靈武,又沒有設置軍鎮,所以違背了以前的做法。”唐憲宗準奏,重新設置宥州,並下詔說:“天寶年間宥州由經略軍管轄。寶應以來,因故廢置了宥州。此後番夷屢次侵擾,黨項無以依賴,歸附朝廷的蕃人部落,朝廷無法安撫懷柔。朕正謀略宏圖,思考如何恢複舊製。現命令在經略軍轄區設置宥州,並作為上州,在城下設置延恩縣,也作為上縣,屬夏綏銀觀察使管轄。”


淮西節度使吳少陽病故時,他兒子吳元濟請求襲取父位。李吉甫覺得淮西作為內地,不同於河朔一帶,況且四境沒有黨援,而國家總要每年派出數十萬兵馬防禦,所以應當趁機將淮西取回。唐憲宗也是這麽想的,於是開始製定對付淮西的謀略。這時李吉甫突然暴病去世,終年五十七歲。唐憲宗傷悼了很長時間,還派中使親臨府邸吊唁;在平常的饋贈之外,朝廷拿出內庫的五百匹絹撫恤他家,再追贈他為司空。李吉甫最初為相時,頗得人心。當他從淮南再次內征為相時,朝廷內外也都盼望再見到他當年的風采。然而秉政之後,他時常受人蒙蔽,因此逐漸失去人心。當時眾望所歸的大臣都害怕被李吉甫忌恨,大多回避並很怕他。唐憲宗私下也知道這事,所以他入相不到一年,唐憲宗就啟用李絳,他也因此和李絳非常不和諧;而李絳生性剛正,又愛評論是非,所以在唐憲宗麵前,兩人互有爭論,而人們大多讚同李絳。然而李吉甫秉性敬畏謹慎,也不會故意傷害自己不喜歡的人。他對服飾和食物的要求很高,必得精美,然而不增殖財產;除了京師一棟宅第之外,別無其它別墅,輿論因此看重他。有司部門給諡號敬憲,但當讓大家公議時,度支郎中張仲方提出反駁,覺得太優。唐憲宗非常生氣,居然因此貶斥了張仲方,加賜李吉甫諡號為忠懿。


李吉甫曾討論《易象》的異義,附於每行的集注之下。他還記錄東漢、魏、晉、周、隋的往事,分析他們成敗損益的大致原因,名為《六代略》,共三十卷。他還記錄天下諸鎮山川險易的事情,並在篇首畫出各自的地圖,共五十四卷,號為《元和郡國圖》。他又和史官等人記錄當時戶籍賦稅和兵馬記錄,號為《國計簿》,共十卷。此外,他還編纂《六典》諸職為《百司舉要》一卷。這些書籍他都上奏呈獻,刊行於當代。他有兩個兒子:李德修和李德裕。


李吉甫去世後,唐憲宗於十月十一(甲寅)任免刑部員外郎令狐楚為職方員外郎兼知製誥,並於十月十九(壬戌)任命忠武軍節度使韓皋為吏部尚書,任命忠武軍節度副使兼陳州刺史李光顏為許州刺史兼忠武軍節度使。


十月二十一(甲子),他下製說:“朕嗣即寶位,至今已有十年;總是推誠置信地駕馭華夏,期望以仁德感化,使天下太平和諧。朕起早貪黑,宵衣旰食,正是為了這一目的。如今淮西一道,沒有達到朕的要求,不但擅自承襲,還肆行寇掠。將士等受到脅迫,並非出自本心。朕思量著要去掉三麵的羅網(出自商朝成湯的故事),也許淮西會遵守兩階(即君臣)的大義。”


當天,他任命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兼任申光蔡等州招撫使,督領諸道兵馬討伐吳元濟。次日,他任命內常侍知省事崔潭峻為招撫監軍(《新唐書》說,九月十四丁亥,朝廷派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忠武軍都知兵馬使李光顏、壽州團練使李文通、河陽節度使烏重胤討伐淮西)。


十月二十五(戊辰),他任命尚書左丞呂元膺為檢校工部尚書兼東都留守。按照慣例,任命東都留守時朝廷要賜給旌旗和盔甲,和任命藩鎮主帥一樣。當呂元膺受命時,唐憲宗沒有這樣做。諫官援引華、汝、壽三州的先例,認為居守東都是個重任,不應單獨沒有賜給旗甲。唐憲宗說:“這三處也必須停止賜予旗甲。”


也在十月,出現太白晝見(即白天可以看到金星)的天象。


十一月十一(甲申),唐憲宗任命吏部尚書韓皋為太子賓客。十一月二十一(甲午),他又任命禦史中丞胡證為單於大都護兼振武麟勝等軍節度使。十一月十五(戊子),朝廷禁止京兆府進獻獵取來的狐狸兔子。


十一月二十四(丁酉),太子太傅範希朝去世。範希朝字致君,是河中虞鄉人。建中年間,他任邠寧虞候,事奉節度使韓遊瑰,軍政處理得很好。當唐德宗到奉天避難時,範希朝戰守有功,經累加兼任中丞和寧州刺史。韓遊瑰入朝覲見後,自奉天回歸邠州。看到範希朝曆來治軍有方,害怕他威脅自己的地位,便尋找他的過失,準備殺他。範希朝怕了,於是逃奔鳳翔。唐德宗得知後,急忙將他召回京師,安排在左神策軍中。韓遊瑰去世後,邠州諸將聯名上奏請求範希朝接任節度使,唐德宗也準許。範希朝讓位給張獻甫,說:“臣起初被他逼迫而來到朝廷,最終卻代他出任,這並非是防止將來部將覬覦上司,讓節度使擔心的好辦法。”唐德宗下詔表示嘉許,因此任命張獻甫統領邠寧。幾天後,他任命範希朝為振武節度使,就地加他為檢校禮部尚書。


振武有黨項和室韋人混雜定居在那裏的山川丘阜,而他們總是淩犯為盜,天天入境作亂,人們把他們叫作“刮城門”。居民無不恐懼驚駭,很少有安寧的日子。範希朝對所有要害的地方都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在那裏設置堡壘柵欄,派人嚴密監視,振武的百姓總算得到安寧。異族人即使隻是鼠竊狗盜,他也必殺無赦,因此戎狄和胡虜都很忌憚他,說:“以前有個張光晟,長久把我們害苦了。今天聽說他換了姓名又過來了。”可見他們對範希朝害怕的程度。根據蕃人部落的習俗,有長帥來到時,必定要敬獻奇駝名馬。即使是清廉的主帥也都說要尊重當地的習俗,不讓對方不高興而接受,但範希朝卻一無所受。他在振武十四年,全都隻是保衛邊塞而毫不專橫。單於城中原來很少樹木,範希朝從其它地方購買了柳籽,命令軍人種植,很快就插柳成林,居民得到很大的好處。貞元末年,他累次上表請求到長安上朝覲見。當時節度使不因為其它原因自己請求回朝述職的隻有範希朝一人,所以唐德宗非常高興。他到長安後,朝廷就拜他為檢校右仆射兼右金吾大將軍。


唐順宗時,王叔文的黨羽專權用事,將要將軍權交給韓泰。他們覺得範希朝年老多病,容易控製,便利用他的名望任命他為左神策和京西諸城鎮行營節度使,鎮守奉天,而讓韓泰作為副手,想不久就取代他。王叔文敗了後,範希朝也被罷免了。唐憲宗即位時,再次讓他作為檢校仆射擔任右金吾,不久又拜他為檢校司空,出任朔方靈鹽節度使。突厥有個叫沙陀的旁支部落,北方異族裏就算他們最為勇猛剛勁。範希朝引誘和規勸他們,沙陀人於是從甘州舉族前來歸附,人數上萬。後來他經常利用他們出討賊寇,所到之處無不立功。範希朝不久升遷河東節度使。他接著率師討伐鎮州,但無功而返。因為他年老多病,河東的政事沒有得到治理,最後朝廷任命他為左龍武統軍,以太子太保的身份退休致仕。這時他病故,唐憲宗追贈他為太子太師。


範希朝被後人稱為名將,很多人將他比作西漢名將趙充國。當張茂昭奉詔出擊成德的王承宗時,幾乎全軍覆沒。而範希朝按兵不前,不肯賣力,輿論因此怪罪他。


要想知道朝廷派兵討伐淮西的結果如何,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