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七:憲宗中興之二:高崇文收複梓潼與元稹上疏進諫

(2018-06-19 15:35:09) 下一個


元和元年即公元806正月十九(甲申),唐順宗即太上皇李誦駕崩。正月二十三(戊子),唐憲宗李純任命高崇文為征蜀主帥,出討違抗朝命的西川節度使劉辟。正月二十六(辛卯),群臣請求唐憲宗回朝聽政。


唐憲宗跟宰相杜黃裳談及藩鎮的事,杜黃裳說:“德宗自從經曆了許多憂患以後,總是一味姑息藩帥,從來不在他們生前更換節度使。有人死去時,他也總是派中使去了解軍情,看軍中看好誰就授任他。中使或許私下接受了大將的賄賂,回來就交口讚譽。主上於是當即賜給旌旄,從未有過朝廷自己滿意的人選。陛下如果定要振舉綱紀,應當稍微用些法度裁製藩鎮,那樣天下才能得到治理。”唐憲宗覺得他講得非常在理。於是他開始決定出兵討伐西蜀。後來在河北河南重新奠定朝廷的威嚴,都是出自杜黃裳的啟蒙。


高崇文當時駐紮在長武城,時刻訓練五千士卒,有著敵寇隨時就會入侵的意識。他卯時(拂曉)受詔,辰時(早晨)就開拔部隊,器械糧草,一無所缺。正月二十九(甲午),高崇文率軍兵出斜穀,李元奕兵出駱穀,同時直驅梓州(即梓潼)。高崇文大軍抵達興元(即漢中)時,有個士兵在客棧吃飯,把店主的筷子折斷了。高崇文將他斬首示眾。


同時,劉辟攻陷梓州,並生擒了東川節度使李康(《新唐書》作二月十九甲申)。


二月初一(乙未),唐憲宗任命度支郎中敬寬為山劍行營糧料使,作為出征大軍的後勤。同時,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上奏,說他收複劍州,還殺了劉辟任命的刺史文德昭。


這期間,奚王誨落可(《舊唐書》作梅落可)到長安入朝。二月初三(丁酉,《舊唐書》作乙醜,二月無乙醜),唐憲宗任命他為銀青光錄大夫和檢校司空,封饒樂郡王,然後送他回歸。


二月初九(癸卯),朝廷追贈當時被汴州叛軍殺害的宣武軍節度使陸長源為右仆射;也追贈已故吉州刺史薑公輔為禮部尚書。


薑公輔出身不詳,進士及第後成為校書郎。他應製策科獲得高等,被授任左拾遺,召入翰林成為學士。秩滿時本當改任,薑公輔趁機上書自陳,說他母親年老和家裏貧窮,覺得府掾的俸給較優,便請求兼任京兆尹戶曹參軍。朝廷也特地給了他恩惠和眷顧。薑公輔才氣很高,又有器識,每次入宮言事,唐德宗大多都能聽從。建中四年(783)十月,涇原士兵嘩變,侵犯宮闕,唐德宗倉促自苑北便門出逃。薑公輔在馬前諫道:“朱泚曾任涇原主帥,深得軍心。前不久因為朱滔反叛,朝廷奪了他的兵權,朱泚因此經常憂憤不得誌。陛下不如派人捉捕了他,讓他陪同鑾駕。如果群凶突然擁立他為主,必將導致國患。臣近來曾經陳奏,陛下如果不能坦誠待他,那還是把他殺了好,免得養虎為患,到時後悔也沒用。”唐德宗說:“已來不及了!”薑公輔隨從唐德宗前往奉天,官拜諫議大夫,很快又以本官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他接著跟從唐德宗到山南。禦駕到城固縣時,唐安公主去世。她是唐德宗的長女,昭德皇後所生,聰敏仁孝,深得唐德宗的鍾愛。最初,唐德宗下詔將她嫁給韋宥,但尚未舉行婚禮就遇到朱泚之亂。公主這時去世,唐德宗非常悲哀,並下詔所司部門將她厚葬。薑公輔諫道:“收複京城該不會太久,公主最終還必須歸葬。如今在路上,應該盡量節儉薄葬,錢最好用在軍士身上。”唐德宗聽了很生氣,跟翰林學士陸贄說:“唐安公主夭亡,朕不想就在這裏搞個土堆,隻是下令造一座磚塔安置,功夫和費用都很小,也用不著宰相議論這事。薑公輔忽然呈進表章,說的毫無道理,隻是指責朕的過失,打算為自己取得名聲而已。朕近來提拔他成為腹心,他竟然如此辜負朕!”陸贄說:“薑公輔官職是諫議大夫,又身居宰衡,進諫固然是他的本分。陛下任命宰輔,放在身邊,朝夕聽取教誨,目的就在防微杜漸。陛下有微小的過失,他及時提出,是很必要的。陛下覺得造塔的功夫和費用微小,並非宰相應當談論的事情。其實隻問道理的是非,哪管事情的大小!如果造塔是對的,那麽工程雖大造起來也有什麽害處!如果造塔不對,費用雖小他表示反對又有何罪!”唐德宗又說:“愛卿沒領會朕的意思。朕覺得薑公輔的才幹和操行,都當不了宰相。在奉天時就打算罷免了他,後因薑公輔自己辭退,朕也已當麵許諾。很快又遇上李懷光背叛,也就算了,容忍著他,到山南後再說。薑公輔明知朕要改任他,所以在造塔這事上喋喋不休,就想以此買個正直的名聲。有這樣的用心,哪裏是個善類!朕所惆悵的,隻不過因為如此罷了。”陸贄還是再三救護,但唐德宗依然怒不可遏,還是將他罷相,改任左庶子。很快薑公輔因母親去世丁憂,服喪後被授任右庶子,長久得不到升遷。自從陸贄掌權以後,因為都是翰林出身,他多次向陸贄求官。陸贄私下跟薑公輔說:“我曾見到郴州的竇相,說他為你奏請了多次,但主上總不答應,似乎有很氣你的話語。”薑公輔很害怕,於是上疏請求罷官去當道士,但唐德宗長久沒有答複。他後來又在朝廷奏請,唐德宗問他什麽原因。薑公輔不敢說是陸贄告訴他的,便將竇參的話說了。唐德宗非常憤怒,將薑公輔貶為泉州別駕,又派中使奉詔去譴責竇參。唐順宗即位後,起用薑公輔為吉州刺史,不久他就死在任上。


二月初十(甲辰),因為鑄錢的銅太少,朝廷禁用銅器。


二月十九(癸醜),唐憲宗加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為同平章事。


二月二十四(戊午,《舊唐書》作十天前即戊戌,疑有誤),唐憲宗跟宰相們談論說:“古代的帝王,有的勤於朝政,有的則怠於聽政,端拱無為。而他們卻互有得失。怎樣做才算行呢?”杜黃裳答道:“帝王上承天地宗廟,下撫百姓四夷。起早貪黑以了解民間疾苦,舍己從人以厚待治下官民,當然不能自找閑暇,自找安逸。然而上下分工有別,綱紀也有大小順序。至於刑獄訴訟和市場賬簿之類煩細的事情,自有有司部門各自負責,並非人主應當親自過問的。以前秦始皇用秤衡量奏折的重量,不夠量則不休息,結果被前代人嗤之以鼻。諸葛亮是王霸的輔佐,二十杖以上的處罰都得親自決定,結果也被敵國所誚,知道他不能持久。魏明帝要重審尚書省處理的事務,陳矯就說這樣不行。隋文帝一天到晚忙碌,隻好讓衛士給他傳餐,文皇帝(指唐代宗)也笑他煩瑣苛察。其實他們這樣做對當時的時政沒什麽幫助,隻是讓後人譏笑而已。作為人主,當然不能去取代下司的職責。但隻要謹慎挑選天下的賢材,加以委任,有功則賞,有罪則刑,選用以公,刑賞以信,那麽誰會不盡力,什麽請求會無法獲得!明主勞於求人而逸於任人,這就是虞舜之所以能無為而治的道理。《左傳》稱讚虞舜的仁德,說:‘夫何為哉?恭己南麵而已!’正是因為他能任用十六相國,除去四凶的緣故。他豈能和那些勞神疲體和自任耳目的君主同日而語!並非他們不夠勤勞,隻是忙的不是地方罷了。人主的問題,經常就怕不能推誠待人;人臣的弊病,經常就怕不能竭盡忠誠。因此上疑其下,下欺其上,禮數虧欠。這樣還想求得治理,自然很難達到。如果沒有這些弊病,還怕不能取得大治!”唐憲宗覺得他說的非常在理。


三月初二(丙寅),唐憲宗任命神策行營京西節度使範希朝為右金吾大將軍。


三月初四(戊辰),唐憲宗下詔,讓常參官在寒食節去自家掃墓,墓地在京畿之內的可在假日內往返,在他州的則由官府奏請決定。


三月初七(辛未),禦史中丞武元衡上奏說:“中書門下禦史台五品以上官員、尚書省四品以上和諸司正三品以上、從三品的職事官、東都留守、轉運鹽鐵節度觀察使、團練防禦招討經略等使、河南尹、同華州刺史、諸衛將軍三品以上官員得到授任時,都必須入宮謝恩。其餘官員則允許隻到宣政殿南班拜謝後即行退下。”唐憲宗下詔說:“如果在此例之中有加授使節以及職掌新任的也遵照此例。”


武元衡又上奏說:“兵部、吏部、禮部貢院官員,每當選拔官員時期,從十月到二月都不奉朝參(即上朝參謁)。如果說因為事情繁忙,那麽中書門下、禦史台、度支、京兆府的公事至為繁重,那裏的官員卻照常朝謁。何況旬節(每十天一節假)已讓他們歸休,又允許分日,所以一月之內,也隻朝參十次。盛暑嚴寒,又特蒙照顧放假。臣尋找了以前的資料,覺得王顏擔任中丞時曾談論這事,應對得非常詳盡。還希望遵照貞元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的敕令,作為永久製度。”唐憲宗準奏。


同時,高崇文率軍從閬州直趨梓州,劉辟部將邢泚帶兵逃去,高崇文於是進駐梓州。劉辟將李康送還高崇文,請求洗刷自己的罪責。高崇文因為李康戰敗失守,把他殺了(《舊唐書》說朝廷在五月初九壬申將李康貶為雷州司馬。也許還不知道他已被高崇文所殺)。三月十二(丙子),嚴礪上奏說王師收複梓州。次日,唐憲宗下製,削去劉辟所有官爵。


當初,夏綏節度使韓全義到長安入朝,讓他外甥楊惠琳負責夏綏留後事務。杜黃裳因為韓全義出征無功,還驕橫蹇慢,對朝廷不遜,便強迫他退休致仕,然後任命右驍衛將軍李演為夏綏節度使。楊惠琳帶兵抗拒,並上表聲稱,說將士逼迫他出任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嚴綬上表請求出兵討伐,於是唐憲宗下詔,讓河東和天德軍合擊楊惠琳。嚴綬派牙將阿跌光進和他弟弟阿跌光顏帶兵前往。阿跌光進本是出自河曲步落稽部落,兄弟在河東軍中皆以勇敢著名。三月十七(辛巳),夏州兵馬使張承金殺了楊惠琳,將他的首級函送京師。


三月二十八(壬辰),大行太上皇即唐順宗的德妃董氏病故。


東川節度使韋丹到了漢中,上表說:“高崇文帶著客軍遠征,無所依靠。朝廷如將梓州給他,定會鼓舞他的士氣,必能建立大功。”夏四月初四(丁酉),唐憲宗任命右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為檢校兵部尚書、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副使、負責節度事務。


四月初五(戊戌),唐憲宗任命安南經略副使張舟為安南都護兼本管經略使。次日,他任命前劍南東川節度使韋丹為晉絳觀察使。四月初九(壬寅),他任命前安南經略使趙昌為廣州刺史兼嶺南節度使。第二天,前嶺南節度使徐申病故。


派去宣慰江淮一帶的潘孟陽每到一個地方,專門遊樂飲宴,仆從三百人大多收納賄賂。唐憲宗得知後,於四月十一(甲辰)改任潘孟陽為大理卿,罷免了他度支和鹽鐵轉運副使的職位。


四月十三(丙午),唐憲宗親自策試製舉及第的士人,於是校書郎元稹、監察禦史獨孤鬱、校書郎下邽人白居易、前進士蕭俛、沈傳師都脫穎而出。獨孤鬱是獨孤及的兒子;蕭俛是蕭華的孫子;沈傳師是沈既濟的兒子(《舊唐書》說法不同,說這天唐憲宗命令宰臣在尚書省監試製舉人。他覺得製舉人是先朝所征,所以不想親自策試)。


杜佑請求解除他負責財賦的職位,並推薦兵部侍郎、度支使、鹽鐵轉運副使李巽取代自己。四月十四(丁未),唐憲宗加杜佑為司徒,罷免了他鹽鐵轉運使的職位,任命李巽為度支和鹽鐵轉運使。自從劉晏之後,掌管財賦職責的大臣都比不上李巽。李巽上任一年後,征收所得,能和劉晏相比,第二年又超過了他,再一年更增加了一百八十萬緡。


四月十五(戊申),唐憲宗加授隴右經略使、秦州經略使、秦州刺史劉澭為保義軍節度使。


這期間,朝廷為浙東地區賑濟大米十萬石。


四月二十六(己未),武元衡上奏,請求讓兼任禦史大夫和中丞的常參官,按照檢校台省高官的慣例,上朝時站立在本品同類官員之上。


四月二十八(辛酉),唐憲宗任命元稹為左拾遺,獨孤鬱為左拾遺,白居易為盩厔尉兼集賢校理,蕭俛為右拾遺,沈傳師為校書郎。


元稹上疏談論諫官的職責,說:“當年太宗以王珪和魏征為諫官,即使遊宴和寢食他們也未曾不在身邊。他還命令三品以上官員入宮議論大政時,必須有一位諫官相從,隨時提出建議的得失,所以當時天下大治。今天的諫官,首先得不到召見,其次不得參與時政,隻是排在百官的行列裏,上朝拜謁而已。近年以來,大臣不在正殿奏事,百官也不再巡回應對。諫官能做的事,隻是在看到誥命有不便的地方時,上道密封奏事罷了。君臣之間,在朝政還沒形成前通過諷諫和勸諭,精心和縝密的籌畫,還不能讓至尊的意見回轉,更何況已經下達的誥令。已下令授任了,而想要靠咫尺的奏折就讓主上收回寫在絲綸的詔命,確實也是很難的。還希望陛下時常在延英殿召見諫官,加以應對,使他們各盡所懷。豈能將他們安置在諫官的位置上,而屏棄不用,疏遠作賤他們!”


沒多久,他再次上疏,說:“大治和大亂的初始,必定都有萌芽的跡象。廣開言路,拓廣視聽,是大治的萌芽;愛聽諂諛,受蔽近習,是大亂的跡象。自古以來,人主即位之初,必有敢言的士人。人主如果接受直言並對他們加以獎賞,那麽君子將樂行其道,競相進獻忠讜;小人也將貪圖他們的名利,不做奸邪的醜事。這樣,則上下的心誌得以溝通,幽遠的情理得以通達,怎能不獲得大治!相反,如果人主拒絕直言並對他們加以治罪,那麽君子將卷起鋪蓋,爭著明哲保身;小人則阿諛奉承,趁機竊取高位。這樣,則十步之內明明白白的事情,都能被他們欺罔,怎能不導致大亂!當初太宗剛執政時,孫伏伽以小事進諫,太宗還非常高興,厚賞了他。所以那時,言事的人隻怕說的不夠深切,從不曾因觸犯忌諱而憂慮。太宗豈是喜好忤逆的意見,而討厭順從的迎合?的確隻是因為順適帶來的快樂是小事,而危亡的災禍卻是大事。陛下即位以來,現在已經周年,卻還沒聽說有誰得到孫伏伽那樣的賞賜。臣等位列諫官,曠日持久,長達近年,還得不到召見。每次上朝站立在班列,屏氣鞠躬,不敢仰視,又哪裏有閑暇議論朝政的得失,敬獻可否的意見!臣等作為供奉官尚且如此,何況疏遠的臣屬!這都是朝廷百官因循守舊的過錯。”並連帶具體提出包括請求讓百官依次受到召見應對、恢複在正殿奏事、嚴禁定期貢獻以外的進奉等十件大事。


元稹又以貞元年間王伾和王叔文靠伎倆得到東宮太子的寵信,結果在永貞那年(805)幾乎導致天下大亂作例子,上書勸唐憲宗盡早選擇品行端正的士人,讓他們輔導諸子。他認為:“太宗自從封為蕃王起,就和文學清修的十八位士人相處。後代的太子和諸王,雖然也都有僚屬,但卻日益和他們疏遠,並看不起他們。至於師傅之類的官屬,不是讓那些年老昏聵,因病不再任事的人出任,就是派那些被罷免將帥,不識詩書的人為之。至於王友、諭德、讚善、司議那幫人,更是些遊手好閑之輩,士大夫們都以此為恥。即使偶爾得到個把孤陋寡聞的年老儒生,也是個把月才能與太子和諸王見上一麵,又哪裏有時間教誨他們仁德道義,訓導他們遵從法度!普通百姓愛他們兒子,還知道尋找明達事理的老師教導他們,何況萬乘的嗣子,關係到天下人的生命!”唐憲宗十分嘉許他的諫言,也都高興地采納了,還時常召見他。


四月二十九(壬戌),邵王李約去世。他本名李漵,是唐順宗第八子,最初授國子祭酒,封高平郡王,貞元二十一年進封邵王。


也在這天,武元衡上奏說:“朝廷本來設置正衙待製官以備顧問。近來在正衙大多不奏事。今後臣請求讓尚書省諸司四品(《舊唐書》作六品,疑有誤)以上的職事官、東宮師傅、賓客、詹事、王府傅等人,每坐朝日派兩人待製;退朝後,陛下可下詔請他們到延英殿等候應對。”唐憲宗聽從了。


要想知道唐憲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