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元年即公元805年十一月初七(壬申),唐憲宗李純將宰相韋執誼貶為崖州司馬,並接著在十一月十四(己卯)將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錫、陳諫、淩準、程異等七人貶為遠州司馬,從而徹底結束了唐順宗永貞年所謂二王八司馬的短暫改革。
這期間,回鶻的懷信可汗去世,唐憲宗派鴻臚少卿孫杲前往臨場吊唁,冊封他的後嗣為騰裏野合俱錄毗伽可汗。
十一月十六(辛巳),宣、撫、和、郴、郢、袁、衢七州上奏,說他們那裏幹旱也很嚴重。次日,吏部尚書鄭珣瑜去世。
十一月十九(甲申),唐憲宗任命湖南觀察使楊憑為洪州刺史兼江西觀察使;任命虢州刺史薛蘋為潭州刺史兼湖南觀察使。同時,鄂、嶽、婺、衡等州也上奏,說他們那裏也發生幹旱。十一月二十八(癸巳),宣歙觀察使穆讚去世。
十二月初五(庚子),唐憲宗任命東都留守韋夏卿為太子少保,任命兵部尚書王紹為東都留守。兩天後,朝廷將淳縣改為清溪縣,將淳於姓改為於姓。十二月初九(甲辰),唐憲宗加授襄陽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為平章事;並任命奉義節度使伊慎為右仆射。
十二月十三(戊申,《舊唐書》誤作丙申),出現月犯畢(月亮進入畢宿)的天象。接著又出現歲星(木星)犯太微西垣的天象。兩天後,朝廷從金州分出漢陰縣設置石泉縣。
十二月十四(己酉),唐憲宗任命新任給事中劉辟為成都尹兼劍南西川節度副使,負責節度事務。唐憲宗因為剛剛即位,暫時沒有力量討伐他。右諫議大夫韋丹上疏認為:“今天赦免劉辟,不予誅殺,那麽朝廷可以指揮得動的地方隻有兩京而已,此外誰不敢叛違朝命!”唐憲宗覺得他言之有理。十二月十七(壬子),唐憲宗任命韋丹為梓州刺史兼劍南東川節度使;任命常州刺史路應為宣州刺史兼宣歙池觀察使。韋丹是韋津的五世孫。
十二月二十六(辛酉),百官請求為太上皇李誦上尊號為應乾聖壽太上皇;為唐憲宗上尊號為文武大聖孝德皇帝。唐憲宗答應給太上皇上尊號,但自己推辭不受。
十二月二十七(壬戌),唐憲宗任命朝請大夫、守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上柱國鄭絪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學士;任命考功郎中兼知製誥李吉甫為中書舍人,考功員外郎裴垍為考功郎中兼知製誥,兩人同時擔任翰林學士。
唐憲宗還任命刑部郎中杜兼為蘇州刺史。杜兼辭行時,上書聲稱鎮海節度使李錡會造反,還說他必定會奏請將杜兼滅族。唐憲宗覺得他說的有理,便將他留下,改任吏部郎中。
元和元年即公元806年春正月初一(丙寅),唐憲宗率領群臣到興慶宮為太上皇獻上尊號。次日,他登禦含元殿接受朝賀,在禮儀完畢後又登禦丹鳳樓,大赦天下,宣布自正月二日黎明之前,大辟死罪以下,通常不赦的,也全都予以赦免。他還賜文武百官階、勳、爵,賜老年人米和布帛以及羊肉酒水。同時,唐憲宗改元為元和。
正月初六(辛未),唐憲宗任命鄂嶽觀察使韓皋為奉義節度使(即鄂、嶽、蘄、安、黃等州節度使),並在兩天後任命奉義留後伊宥為安州刺史兼安州留後。伊宥是伊慎的兒子。
正月十二(丁醜),太子少保韋夏卿去世。韋夏卿字雲客,是杜陵人。他父親韋迢曾任檢校都官郎中和嶺南節度行軍司馬。韋夏卿苦學成才,大曆中年和弟弟韋正卿同時應製舉,同時在策試時進入高等。他被授予高陵主簿,經累遷官至刑部員外郎。當時長久鬧幹旱和蝗災,朝廷下詔在郎官中選人出任赤畿令,韋夏卿當選,又改任奉天縣令,政績考核天下第一,因此轉任長安令。不久他改任吏部員外郎,又轉任本司郎中,拜給事中。後來他出任常州刺史。韋夏卿精深儒術,每到一處無不招引和禮待精通經史的士人。當時處士竇群寓居在他郡內,韋夏卿欣賞他所著的史論,便將他推薦給朝廷,竇群因此成為他的門人。韋夏卿後來改任蘇州刺史。貞元末年(800),徐州的張建封病故,唐德宗起初授任韋夏卿為徐州行軍司馬,很快又改授他為徐泗濠節度使。但韋夏卿尚未到任時,張建封的兒子張愔就被軍人擁立為留後,朝廷也隻好將節度使的旄鉞授給他,然後內征韋夏卿為吏部侍郎,不久轉他為京兆尹和太子賓客。接著他出任檢校工部尚書和東都留守,最後升遷太子少保。這時他病故,終年六十四歲。唐憲宗追贈他為左仆射。
韋夏卿很有風韻,善於談吐飲宴,與人相處,終年喜怒不形於色。他撫養孤侄,待他超過自己的兒子,很早就得到時人的稱道。和他交往的賓佐都是一時名士。他為政注重實際適用,不喜歡更改。他最初在東都時,傾心聘用士人,得到了不少才彥,後來他們都成為卿相。世人覺得他有知人明鑒。
正月十六(辛巳),唐憲宗任命興元元從功臣、右神策護軍副使薛盈珍為右神策護軍中尉。次日,他加授成德軍節度使兼檢校司空王士真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正月十八(癸未),唐憲宗下詔,因為太上皇舊病,始終欠安,他將親自侍奉醫藥膳食,從這月十六日以後,暫不聽政。同時,他任命左神策長武城防秋都知兵馬使高崇文為檢校工部尚書,出任神策行營節度使。
正月十九(甲申),太上皇李誦在興慶宮駕崩。唐順宗李誦的皇帝全稱是至德大聖大安孝丘帝。他是唐德宗長子,母親是昭德皇後王氏。唐順宗在上元二年(761)正月生於長安的東內,最初封宣城郡王,大曆十四年(779)六月,進封宣王。同年十二月十九(乙卯,《舊唐書》作翌年即建中元年正月丁卯。這裏采用通鑒和《新唐書》的說法),他被立為皇太子。李誦為人寬仁,喜好學問,擅長隸書,對師傅尊重有禮,見到時總要先拜。他跟從唐德宗到奉天避難,經常手執弓矢在父皇身邊護駕。郜國公主因為巫蠱獲罪,而太子妃又是公主的女兒,所以唐德宗也懷疑他,幾次都差點把他給廢黜了。幸賴李泌的保護,他才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後來他曾在魚藻宮侍宴。當時人們潑水嬉鬧,劃著彩船,宮女高唱棹歌,各種音樂相繼演奏,唐德宗玩得很興奮。他看著太子問道:“今日玩得如何?”太子隻是詠誦《詩經》裏的“好樂無荒”作為回答。當裴延齡和韋渠牟當權用事時,世人都擔心他們會拜相。太子總是觀察他們,一再表示反對,所以他倆最終沒有入相。唐順宗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他這時在興慶宮的鹹寧殿病故,享年四十六歲。
史臣韓愈評價道:“唐順宗身居儲位二十年,全國不知不覺地得到他的很多好處。可惜他即位時生了重病,導致近臣弄權。然而他最終還能傳政給元良,給朝廷帶來昌盛,真算是賢惠!”
唐順宗死後,唐憲宗將他的靈柩搬到太極殿,在那裏發喪。正月二十(乙酉),唐憲宗任命宰相杜祐攝理塚宰,杜黃裳為禮儀使,右仆射伊慎為大明宮留守,在尚書省處理政務。
再說,西川節度使劉辟得到旌節後,日益驕橫,居然要求兼領三川,但唐憲宗不同意。就在唐順宗駕崩的同一天,劉辟派兵將東川節度使李康包圍在梓州,並想讓幕僚盧文若為東川節度使。推官莆田人林蘊極力勸諫劉辟不要起兵,劉辟勃然大怒,將他拷上枷鎖關進監獄。接著他讓人帶他出來,準備處斬。劉辟暗中告戒行刑人不要殺他,隻要多次用刀刃卡在林蘊的脖子上摩擦,想迫使他屈服,然後就赦免。林蘊喝叱劊子手說:“小人,當斬即斬,我的脖子又不是你的磨刀石!”劉辟環顧身邊的人,說:“真是位忠烈人士!”因此隻是將他貶黜為唐昌尉。
唐憲宗想要討伐劉辟,但不想輕易用兵,公卿大臣和朝廷輿論也認為蜀地險固,難以攻取。隻有杜黃裳主張說:“劉辟不過一個狂妄愚蠢的書生而已,對付他就像拾起一根草芥那般!臣知道神策軍使高崇文勇敢有謀,可以重用。還希望陛下將軍事委托給他,千萬不要另置監軍。那樣劉辟必定手到擒來。”唐憲宗聽從了他的建議。翰林學士李吉甫也勸唐憲宗出討西蜀,唐憲宗因此十分器重他。
正月二十三(戊子),唐憲宗下製說:“劍南西川的疆界曆來確定,藩鎮守備也各有區分。近來因為元臣(指韋皋)謝世,導致鄰藩不睦,劉辟因此趁虛構造矛盾,和人結怨結仇,居然動用王師,還傷害百姓。朕一心想忍辱負重,務必求得黎民安寧,所以派遣使者前往宣旨曉諭,還賜給他節度旄鉞。新近又聽說西蜀道路擁塞,幹戈未息;劉辟放肆攻圍鄰邦,妄圖吞並他人。為君大體,在於遏製殘暴;命將興師,出於萬不得已。現命令興元的嚴礪(即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東川的李康,形成掎角應接;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率領步騎五千為前軍,神策兵馬使李元奕率領步騎二千為次軍,與東川和興元的大軍會合進討。糧料供應和將士軍餉,委托度支使派官員籌理,並奏聞朝廷。”
當時名位曆來很重的宿將很多,都以為自己會出任征蜀主帥。當朝廷下詔任用高崇文,他們都大吃一驚。
正月二十七(壬辰),朝廷重新設置斜穀路館驛,為伐蜀提供方便。
唐憲宗大舉討伐藩鎮意味著曆史性的轉折,從唐德宗一味姑息藩鎮變為中央努力恢複集權,從而帶來了憲宗中興的輝煌時期。
要想知道高崇文伐蜀結果如何,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