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五:姑息藩鎮之二十六:山南西道嚴震去世與陳許曲環病逝

(2018-06-02 14:58:01) 下一個


貞元十五年即公元799二月初三(丁醜),宣武軍節度使董晉去世。十天後,宣武軍發生動亂,殺了行軍司馬陸長源和判官孟叔度。宋州刺史劉逸準帶兵進入汴州,自稱留後。


三月初十(甲寅),彰義(即淮寧)軍節度使吳少誠派兵襲擊唐州,殺了監軍邵國朝和鎮遏使張嘉瑜,掠奪一千多百姓後離去。


三月十三(丁巳),唐德宗李適任命度支郎中兼中丞於?為戶部侍郎,照樣兼判度支。


三月十四(戊午),昭義(澤潞)軍節度使兼檢校工部尚書王虔休去世。王虔休字君佐,是汝州梁縣人。他本名王延貴,少年時就涉獵書籍,鄉裏人因為他的信用和義氣對他既畏懼又仰慕,他尤其喜愛武藝。唐代宗大曆中年,汝州刺史李深用他為將。不久,澤潞節度使李抱真聽說他的名聲,便用厚禮招他,他後來經累授出任兵馬使押衙。建中初年(780),李抱真統領兵馬與諸將征討河北,在雙岡和水寨營等戰役中,王虔休立了很多戰功,因此被提擢為步軍都虞候,經累加兼任禦史中丞和大夫,賜實封一百戶食邑。李抱真病故後,裨將元仲經等人商議要立李抱真兒子李緘為帥,造成軍中擾亂。王延貴嚴肅地跟大家說:“軍州是天子的軍州,將帥空缺時,應當等待朝廷的任命,怎能隨便議論,妄生異意!”軍中聽從了他,因此避免了潰亂。朝廷知道後十分嘉許,任命邕王為昭義節度觀察大使,授任王延貴為潞州左司馬,照樣兼任禦史大夫,掌管昭義留後,並賜名他叫王虔休。他令行禁止,安撫軍民,軍州得到很好的治理。兩年後,他升遷潞州長史、昭義軍節度、澤潞磁邢洺觀察使,很快又加授檢校工部尚書。這時他去世,終年六十二歲。唐德宗為他取消三天朝會,追贈他為左仆射,還給家人布帛米粟作為喪事賻禮。


王虔休性格謙恭勤勉,儉省節用,管轄區內州倉都堆積了很多糧儲,可供給軍人多年。他還曾撰寫《誕聖樂曲》進獻。先前,有位叫劉玠的太常樂工流落在潞州,王虔休於是讓他編造此曲。後來的《中和樂》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王虔休死後,唐德宗於三月十四(戊辰)任命河陽和懷州節度使李元淳為潞州長史、昭義軍節度、澤潞磁邢洺觀察使;任命河陽節度押衙衡濟為懷州刺史和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


三月二十七(辛未),退休致仕的太子少師於頎病逝。於頎字休明,是河南人。他父親於庭謂曾任濟王府倉曹,經累贈成為尚書左仆射。於頎年輕時就以熟悉吏事聞名,經累授出任京兆府士曹,得到京兆尹史翽的賞識和器重。史翽出鎮襄、漢一帶時,奏請他為禦史,擔任自己的判官。史翽後來被亂兵所殺,於頎挺身而出,為他收葬遺骸,時人都稱道他的義氣。度支使第五琦署任他為河東租庸使,他經累授出任鳳翔少尹、度支郎中、兼禦史中丞、轉運租庸糧料鹽鐵等使。於頎覺得汴州累次遭遇兵亂,散失了很多金錢布帛,因而奏請將轉運使下屬的汴州院遷移到河陰。元載任諸道營田使時,又署任他為郎官,讓他在東都和汝州開置屯田。他接著曆任戶部侍郎、秘書少監、太府卿,曾取代杜濟為京兆尹。但當他成為大官時,喜好權術,專門投靠權要,朝堂上不勢利的官員都很看不起他。他屈節事奉元載,跟他十分親昵,而且為政苛刻瑣細,無法掌握大體。他的生母去世時他丁憂離職。當元載獲罪後,他被貶出朝任鄭州刺史,又升遷河南尹,但因為缺乏政績被取代後回朝。當時朝廷想內征汾州刺史劉暹入朝。劉暹剛正直腸,嫉惡如仇,多次兼管數州,都讓地方觀察使感到畏懼。宰相盧杞害怕劉暹成為禦史大夫,會經常跟自己過不去,因此急忙推薦於頎為禦史大夫,覺得他柔和佞幸,容易控製。於頎後來跟從唐德宗到奉天避難,改任左散騎常侍,也任左千牛上將軍,不久又改任大理卿、太子少保、工部尚書。因為年老,他在上朝時跌倒在地,被金吾仗衛扶起,所以唐德宗讓他退休,改任太子少師致仕。這時他去世,終年七十四歲。


三月二十八(壬申),朝廷在易州滿城縣設置永清軍。次日,朝廷命令江淮地區每年運送二百萬石大米進京。雖有這道詔命,然而每年運來的不過四十萬石。


四月初三(丁醜),因為久旱,唐德宗下令陰陽人作法術祈雨。四月初九(壬午),朝廷給內侍省增加內給事二員。次日,唐德宗任命安州刺史伊慎為安黃節度營田觀察使。四月十六(庚寅),朝廷統計京城內外諸軍縣鎮職員人數,共有五萬八千二百七十一人。朝廷下令為每人賜穀粟一石。


四月二十一(乙未),特進兼兵部尚書歸崇敬去世。歸崇敬字正禮,是蘇州吳郡人。他曾祖歸奧因為歸崇敬的緣故被追贈秘書監,祖父歸樂被追贈房州刺史,父親歸待聘也被追贈秘書監。歸崇敬少年時很勤學,靠經業科舉及第。遭遇喪事時他極為哀毀,因此以孝聞名,後被調授四門助教。天寶末年,他在朝廷對策高第,被授任左拾遺,後改任秘書郎,不久又升遷起居郎和讚善大夫,兼史館修撰,又加集賢殿校理。他因家貧請求出任外職,曆任同州和潤州長史。當唐玄宗和唐肅宗下葬山陵時,他參與掌管禮儀,升遷主客員外郎。他又兼任史館修撰,後改任膳部郎中。


歸崇敬覺得百官在初一十五朔望日穿褲褶(戎狄傳統服裝,基本款式為上身齊膝大袖衣和下身肥管褲,便於騎馬)上朝,並非古代的做法,因此上疏說:“按照夏商周三代的典禮和兩漢的史籍,並無褲褶上朝的製度,也不清楚這樣做的起由。隋代以來,才開始有這樣的服飾。這事違背古製,請朝廷予以罷除。”朝廷同意了。


他又進諫,大略意思是:東都太廟不適合安放神主牌位。這是因為神無二主,天無二日,土無二王。東都太廟是則天皇後所建,用以放置武氏的牌位。中宗去掉牌位而保存了太廟,主要是為了行幸東都或遷都時做的安排。況且殷商屢次遷徙,前八後五,先後遷都十三次,顯然他們不可能每次遷都都要另立牌位。


他又議論說:“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對文宣王(孔子)的釋奠,禦署祝禱的版文完畢後,還得北麵拜揖。臣覺得這禮儀太重。謹按《大戴禮》,祭祀尚父(薑太公)時授予周武王的丹書,周武王東麵而立。如今禦署祝禱版文,還請朝廷遵照周武王東麵而立的禮儀,輕重也就比較適當。”


他在禮儀方麵還有很多論述,因學術成分過重,這裏就不詳述了。後來國學裏的胥吏在餐錢方麵出現差錯,禦史台立案審理,他為此被貶為饒州司馬。建中初年(780),他又官拜國子司業,很快被選為翰林學士,升遷左散騎常侍,加銀青光祿大夫。不久他又兼任普王元帥參謀,經累加成為光祿大夫。當河北河南那些反叛將帥在唐德宗下罪己詔後秉承朝命時,朝廷派歸崇敬以本官兼禦史大夫,持節前往宣旨慰勞,他奉命出使,辦事頗讓唐德宗滿意。回來後,他上表請求歸鄉拜墓,唐德宗答應了,還賜給他絲繒布帛,儒生都以此為榮。很快他加特進和檢校戶部尚書,又升遷工部尚書,照樣擔任翰林學士和皇太子侍讀。他累次上表辭職,因年老請求退休,唐德宗於是讓他在兵部尚書位置上致仕。這時他病逝,終年八十歲。唐德宗為他取消一天朝會,追贈他為左仆射。


四月十九(癸巳),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尚書左仆射、平章事嚴震去世。嚴震字遐聞,是梓州鹽亭人。他家世代為農,在鄉裏算非常富有。唐肅宗至德和乾元以後,嚴震屢次拿出家財資助邊軍,因此被授州長史和王府諮議參軍。東川節度判官韋收推薦嚴震給節度使嚴武,嚴武於是授任他為合州長史。當嚴武移任西川時,署任他為押衙,後改為恒王府司馬。嚴武因為他也姓嚴,所以將軍府事務大多委交給他。嚴震又曆任試衛尉和太常少卿。嚴武去世後他罷職回歸。東川節度使又奏請他為渝州刺史,但他因病免職。山南西道節度使又奏請他為鳳州刺史,加侍禦史,不久他母親去世丁憂離職。起複後他出任本官,同時兼任興、鳳兩州團練使,經累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兼禦史中丞。他為政清正嚴格,興利除害,得到廣泛稱道。建中初年(780),司勳郎中韋楨任山、劍黜陟使,向朝廷推薦嚴震,說他理政和品行在山南算第一,唐德宗於是特賜他上下考績,封鄖國公。他在鳳州十四年,始終都有能理政的名聲。


建中三年,他取代賈耽為梁州刺史、兼禦史大夫、山南西道節度觀察等使。當朱泚竊據京城時,李懷光駐軍鹹陽,又和朱泚勾結。朱泚讓心腹穆庭光和宋瑗等人帶著空白的任命書去招誘嚴震一同反叛,嚴震召集部眾,當著他們的麵將穆庭光他們處斬。當時李懷光連接叛軍,唐德宗想到山南避難。嚴震得知後馬上派人上表,前往奉天迎接禦駕,並命令大將張用誠領兵五千到盩厔以東迎候護送。唐德宗得知後非常高興。後來張用誠被叛軍引誘,陰謀背叛篡逆,朝廷因而非常擔憂。剛好嚴震又派牙將馬勳奉表迎候,唐德宗在朝堂召見馬勳,跟他交談。馬勳說:“臣請求馬上趕回山南,取來節度使的令符,去召張用誠。如果他不受召,臣當將他斬首後再來回複陛下。”唐德宗高興地問道:“愛卿何時能趕回來?”馬勳估計了回來的日期,唐德宗勉勵慰勞了他。馬勳得到嚴震的令符後,當即帶上五名壯士偕行。出了駱穀後,張用誠以為馬勳不知道他的陰謀,便帶著數百隨騎來迎接馬勳。馬勳和他一道前往驛站館舍,張用誠身邊警備森嚴。馬勳先堆積了很多柴草在驛站外頭點燃篝火,張用誠身邊的軍士爭著去烤火。馬勳趁機從容地從懷中拿出令符給他看,說:“大夫(即嚴震)召你回去。”張用誠驚惶失措,起身要跑,但被馬勳帶來的壯士反綁了雙手。沒想到張用誠的兒子在後,舉刀對著馬勳就砍。馬勳身邊的壯士急忙攔住他的手臂,結果沒砍得太深,隻稍微傷了馬勳的腦袋。壯士們於是殺了張用誠的兒子,將張用誠壓倒在地。壯士們踩上他的腹部,用刀刃抵在他的喉口說:“敢出聲就殺了你!”馬勳接著趕到他的軍營,軍士們都已披上盔甲,手握兵器,準備對抗了。馬勳大聲跟他們說:“你們的父母妻兒都在梁州。你們難道想就這樣將他們都拋棄了,要跟張用誠反叛謀逆?這到底有什麽好處?隻能是滅族而已!大夫派我來對付張用誠,對你們一律不予追究。你們還想幹嘛?”眾人都服從於他。於是馬勳將張用誠綁了押送回州,嚴震用棍杖把他殺了,然後提拔他的副將,讓他率領部眾去迎接禦駕。馬勳用藥水封了張用誠的首級,飛馬馳赴唐德宗的行在。日期延誤了半天,唐德宗有點擔心。當馬勳回來時,唐德宗高興得眉飛色舞。次日,禦駕離開奉天。進入駱穀時,李懷光派了幾百騎兵前來襲擊,幸賴山南的兵馬將他們擊退,禦駕因此沒有出現什麽緊急狀況。唐德宗不久就加授嚴震為檢校戶部尚書,賜實封二百戶食邑。


同年三月,唐德宗抵達梁州。山南地方貧窮,糧食難以供給,宰相們因此建議唐德宗轉移到成都府。嚴震上奏說:“山南接近京畿,李晟憑藉六軍的聲援,正打算收複京師。如果陛下前往西川,那麽李晟就未必能在短期內收複京師。希望陛下對這事深思熟慮。”朝臣的意見還不統一,剛好李晟的奏章來到,請求禦駕停留在梁、洋一帶,便於他收複京師。轉去成都的議論這才平息。梁州漢中一帶,刀耕火種,農業十分落後,民眾靠采穭(野生穀物)為生。州府雖然節製督察十五個郡,而收到的租賦卻不到中原的三五個縣。自從安史之亂以後,地方受到山賊的搶掠,戶口流失了大半。自從朝廷和六師轉移到這裏,嚴震想盡辦法鼓勵民眾,征收財賦,供給唐德宗的行在,做到了百姓的負擔不至於過分沉重,對朝廷的供應也不至於匱乏。這年六月,李晟收複京城,禦駕將要回到京師,唐德宗進位嚴震為檢校尚書左仆射,並下詔說:“朕遭遇寇難,顛簸流離到梁、岷一帶。百姓忙於供給,武旅勤於捍衛。這裏的各部執事,無不奉守職司,眷念自己的邦國,興複我的皇運。應對他們的忠誠加以發揚光大大,作為將來的示範。現改梁州為興元府,官名和品製,都和京兆和河南府一樣;鄭縣升格為赤縣,其他諸縣升格為畿縣。現任州縣長官,考績滿後可以參與官員選拔,百姓給予免稅一年。洋州將升格為望州,現任州縣長官,考績滿後可減兩選。山南西道的將士,一同予以甄別敘用。”接著任命嚴震為興元尹,賜實封二百戶食邑。


貞元元年(785)十一月,唐德宗親自到南郊祭祀昊天上帝,嚴震入朝陪祭。貞元十一年二月,他加授同平章事。這時嚴震去世,終年七十六歲。唐德宗為他取消三天朝會,冊贈他為太保,賜給布帛米粟作為喪事賻禮。當喪事日期將近時,唐德宗讓朝廷百官依次到他住宅吊唁哭喪。


五月二十五(戊辰),宗正卿嗣吳王李巘去世。六月初六(己卯),黔中觀察使兼禦史中丞王礎病故。


這期間,南詔王異牟尋派使者去和西川節度使韋皋約定共同出擊吐蕃。韋皋覺得兵馬和糧草都還沒準備就緒,請他等到來年再說。


興州刺史兼山南西道都虞候嚴礪靠諂媚事奉嚴震。嚴震病重時讓他負責留後,並上遺表推薦他。秋七月初三(乙巳),唐德宗任命嚴礪為興元尹、兼禦史大夫、山南西道節度度支營田觀察等使。


次日,唐德宗為已故唐安公主賜諡號莊穆。公主賜諡號就是從唐安公主開始的。


七月初五(丁未),唐德宗因為王礎的病故取消一天朝會。觀察使去世朝廷廢朝,就是從王礎開始的。


七月十六(戊午),唐德宗將諫議大夫苗拯貶為萬州刺史,左拾遺李繁貶為播州參軍。他們被貶斥是因為私下議論說任命嚴礪是不當之舉,卻沒有正式呈上章疏,反而謊稱曾累次上疏。這期間,鄭、滑二州發大水。


八月二十四(丙申),檢校尚書右仆射、許州刺史兼陳許節度使曲環去世。曲環是陝州安邑人。他父親曲彬曾任南使正監,因家在隴右,以曲環的緣故追贈兵部尚書。曲環少年時就熟讀兵書,尤其以勇敢和善於騎射聞名。天寶中年,他跟從哥舒翰攻拔石堡城,收複黃河九曲和洪濟等城,經累授成為果毅別將。安祿山反叛時,他跟從襄陽節度使魯炅守衛鄧州,抗拒叛軍將領武令珣。曆經數十合戰鬥,曲環建功居多,被超授左清道率。他又跟從李抱玉守衛河陽南城,很快又帶兵守衛澤州,打敗叛軍驍將安曉,朝廷為此下敕特拜他為羽林將軍。他又率領別部兵馬會合諸軍共同討伐史朝義,平定河北,經累轉成為金吾大將軍,並同正員,然後跟隨李抱玉移軍京西。唐代宗大曆中年他在隴州帶兵頻繁打敗吐蕃,因此加授特進和太常卿。唐德宗剛即位時,吐蕃大舉入寇劍南。朝廷下詔讓曲環率領邠、隴兵馬五千飛馳前往,擊潰吐蕃戎虜,收複七盤城和威武軍,以及維、茂二州,西戎逃遁。曲環名聲大振,建立功名後凱旋而歸,因此加授太子賓客,唐德宗還賜給他名馬。他又和諸將討伐並平定了涇州叛將劉文喜,為此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兼禦史中丞,出任邠、隴兩軍都知兵馬使。當時李納擁兵侵逼徐州,唐德宗命令曲環和劉玄佐一同前往救援。在多次打敗李納叛軍過程中,曲環功勞最大,因此又加禦史大夫。建中三年(782)十月,他加授檢校左常侍,出任邠、隴行營節度使。


李希烈攻陷汴州時,曲環與諸軍堅守寧陵和陳州,並在陳州城下擊潰李希烈軍隊,殺了敵兵三萬五千人,生擒李希烈的驍將翟暉獻給朝廷,李希烈不得不逃回蔡州。曲環因功加檢校工部尚書,兼陳州刺史。李希烈之亂平定後,唐德宗加曲環兼任許州刺史和陳許等州節度觀察使,增加實封三百戶。陳、蔡二州因為受到李希烈的擾亂,百姓遭到嚴重劫掠,多數人都逃竄他鄉避禍。曲環勤奮恭儉,以身作則,賦稅均平,政令寬簡,結果不到三二年,扶老攜幼和帶著嬰兒回歸的人們絡繹不絕。他鼓勵農耕,訓練軍隊,兵力和糧草都很充足。貞元十二年(796),他加授檢校左仆射。這時曲環病故,終年七十四歲。唐德宗為他取消一天朝會,追贈他為司空,還賜給他家布帛米粟作為喪事賻禮。


要想知道唐德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