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六:永貞改革之一:翰林王叔文朋黨與豐州李景略病故

(2018-06-10 11:03:57) 下一個


(編者按:本係列主要根據資治通鑒,而通鑒作者司馬光作為政治上的保守派對曆代改革均持反對,有所偏見,所以對短命的永貞改革和二王八司馬持極為負麵的觀點。)


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五月二十五(乙亥),吐蕃派使臣論頰熱到長安入朝進貢。


六月十二(辛卯),唐德宗李適任命右神策中尉副使孫榮義為中尉。他和楊誌廉全都驕橫放縱,招攬大權,依附他的人很眾,宦官的勢力因此日益強盛。


六月十三(壬辰),唐德宗派右龍武大將軍薛伾出使吐蕃。


陳許節度使上官涚去世,他女婿田偁想脅迫他兒子襲取官位,接管軍政。牙將許州人王沛也是上官涚的女婿,知道他的陰謀,便去告訴監軍範日用。範日用於是出討並生擒了田偁。六月二十十五(甲辰,通鑒作六月十六乙未),唐德宗任命陳許行軍司馬劉昌裔為檢校工部尚書,兼許州刺史、陳許節度使。


這年自正月直到現在一直沒下雨,朝廷分別派使者到各地去祈禱山川求雨。


秋七月初九(戊午),因為關中三輔旱災嚴重,朝廷決定取消這時的吏部選拔和禮部貢舉。次日,中書侍郎兼平章事齊抗因病罷相,改為太子賓客。七月十七(甲戌),長安半年來首次下雨。


七月十八(乙亥),尚書右仆射姚南仲病故。姚南仲是華州下邽人,於乾元初年(758)製科(和三年一次的科舉不同的不定期科考)登第,被授任太子校書,曆任高陵、昭應、萬年三縣尉。他後來升遷右拾遺,又轉為右補闕。大曆十三年(778),貞懿皇後獨孤氏去世,唐代宗悼惜不已,下令在長安附近修建她的陵墓,希望朝夕能夠看到,就像在眼前一般。姚南仲上疏諫止說:


“聽說朝廷將為貞懿皇後在城東章敬寺北麵修建陵廟,臣不知道這是有司部門的請求,還是陛下的意思,或者是陰陽家迎合陛下的旨意?臣的愚見認為這很不適宜。現恭謹陳述臣的具體看法,還希望陛下認真閱覽臣的奏折。臣聽說人臣以家為宅,君上以國為宅。長安城是陛下的皇居,豈能隨便穿鑿動工,在它旁邊修建陵墓?這是不適宜之一。安葬的目的就是藏匿,不想讓人見到。所以古代帝王安葬後妃時,莫不靠近丘原,遠離城郊。如今這陵園西臨宮闕,南迫大路。如果真要就近可見,死而複生,那不等於是放在西宮也可以的嗎?猶如骨肉歸土,魂魄卻無處不在。放在章敬寺的北麵,最終能有什麽好處?如果把皇後當作常人,那麽顯得過於溺愛。如果讓皇後名垂萬代,那麽將有損陛下的明德。這是不適宜之二。一般說來,帝王身居高明,照耀幽滯。先皇之所以能創建大業,正是因為如此。今天如果就在陛下眼前修建陵園,讓陛下一見到就傷心,而天心一傷,數日不平。況且即使一個平民心情不好,全家人都會不快樂。陛下萬乘不快樂,百姓怎能歡心?又有,閑暇日宮內歌舞,編鍾響亮,這裏都能聽到。這是不適宜之三。貞懿皇後的地德合天,以慈祥母儀天下。陛下因為她的去世悲痛欲絕,花很長時間為她占卜尋找吉地;開始時賜給她貞懿的諡號,最終卻用近乎褻瀆對待她,臣私下的確感到困惑。這並非是稱述皇後懿德,讓她光照九泉的好辦法。如今國人都說:‘貞懿皇後的陵園靠近宮城的原因,是讓主上每天都能去省視,時時都能觀望。’這將有損於陛下的聖德,也無益於皇後的貞懿。正所謂‘將欲寵之,而反辱之。’這是不適宜之四。


“凡此四條,實在有傷陛下的宏圖,天下皆知。還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取其長處。陛下正要偃兵息武,安寧百姓,如果在這事上失誤,對朝廷的傷害實在很多。臣擔心君王的是非,總要遭到史官的褒貶。大明忽虧於掩蝕,至德翻後於堯舜。這難道不令人惋惜!如今離安葬的日期還遠,更改占卜有什麽害處?還希望陛下壓抑對皇後的眷念,成就獨孤貞懿的美號。”


表疏奏上後,唐代宗十分嘉許,賜給他緋魚袋,特加五品階,並把他的奏折交付史館。


姚南仲和宰相常袞關係很好。常袞被貶官後,姚南仲也連坐被貶為海鹽縣令。浙江東西道觀察使韓滉聘用他為推官,奏請他出任殿中侍禦史和內供奉,擔任支使。很快他又被內征回朝任左司兵部員外,不久轉為郎中,升遷禦史中丞、給事中、同州刺史、陝虢觀察使。貞元十五年(799),他取代李複出任鄭滑節度使。監軍薛盈珍仗勢要奪他的軍政大權,姚南仲多次被薛盈珍的讒言詆毀,唐德宗頗為猜疑他。翌年,薛盈珍派小使程務盈乘坐驛馬,飛快地到朝廷誣奏姚南仲的壞事。姚南仲的裨將曹文洽剛好也到京師奏事,知道了薛盈珍奏折的內容。曹文洽無比憤怒,連夜倍道兼行,追上程務盈,在長樂驛站趕上他。他和程務盈同宿,半夜裏殺了程務盈,將薛盈珍的奏折沉進廁中後自殺。天亮時,驛站官吏劈開房門,見到血流滿地,還在曹文洽的屍體旁發現兩封信箋,一封是告發姚南仲的,一封是為姚南仲喊冤的,並自首殺了程務盈。唐德宗得知這事,十分驚駭,感到奇異。姚南仲擔心薛盈珍會加緊陷害他,便請求入朝。唐德宗說:“薛盈珍幹擾軍政嗎?”姚南仲說:“薛盈珍不幹擾軍政,難道是臣自己破壞了陛下的王法?像薛盈珍這號人到處都有,即使羊祜和杜預再生,安撫百姓,駕禦三軍,也必定不能成就陛下孝悌父母的仁政,建立文武並舉的製度。”唐德宗默然無語了很長時間。於是他改授姚南仲為尚書右仆射。這時他在任上病故,終年七十四歲。唐德宗追贈他為太子太保,諡號貞。


也在七月,朝廷借貸京畿百姓麥種。八月十七(乙未),長安總算下了大雨。


當初,翰林待詔王伾善於書法,山陰人王叔文善於弈棋。他們都經常出入東宮,給太子李誦提供娛樂。王伾是杭州人。王叔文很有計謀(通鑒的原話是“譎詭多計”,顯然頗有貶義),自稱說他讀書很多,了解治國之道,趁機經常為太子講述民間疾苦。太子曾和各位侍讀以及王叔文等人談到宮市的事,太子說:“寡人正想極力反對這事。”大家都讚成,隻有王叔文沒說話。眾人退下後,太子親自將王叔文留下,問他道:“剛才大家都表示讚成,隻有先生沒說話,難道有什麽看法?”王叔文說:“我承蒙太子的寵幸,有些見解,怎敢不說出來?太子的本職應當是照顧陛下的飲食和問安,不應當談及外間的事情。陛下在位已久,如果懷疑太子以此收買人心,太子將如何為自己辯解!”太子大吃一驚,因而哭著說:“要不是先生,寡人真看不到這點。”於是對他更加寵信,而他和王伾互相依附,成為太子的心腹。王叔文因此常跟太子說:“某人可以為相,某人可以為將,希望他日啟用他們。”他暗中結交翰林學士韋執誼,以及當時有名並且一心追求速進的朝臣,諸如陸淳、呂溫、李景儉、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等人,成為生死之交。淩準和程異等人也因為這些人的關係進位,天天和他們交遊相處,行蹤詭秘,沒人知道他們要搞什麽名堂。藩鎮也有人暗中給他們錢財,和他們相交。陸淳是吳人,曾任左司郎中;呂溫是呂渭的兒子,當時任左拾遣;李景儉是李渪的孫子,進士及第;韓曄是韓滉的族子;陳諫曾任侍禦史;柳宗元和劉禹錫當時都是監察禦史。


左補闕張正一上書給朝廷後,得到唐德宗的召見。張正一與吏部員外郎王仲舒和主客員外郎劉伯芻等人關係很好,因此王叔文的黨羽懷疑張正一跟唐德宗談到他們暗中的事,便讓韋執誼反過來在唐德宗麵前大講張正一等人的壞話,指控他們結黨營私,還遊宴無度。九月初六(甲寅),張正一等人都因此被貶到遠方,人們卻都不知道是為何。劉伯芻是劉乃的兒子。


冬十月十八(乙未),唐德宗任命太子賓客韋夏卿為東都留守兼東都畿汝都防禦使。


暫時掌管鹽州事務的鹽夏節度判官崔文先為政苛刻。閏十月初三(庚戌),部將李庭俊作亂,殺了崔文先,割下他的肉吃了。衛戍鹽州的左神策兵馬使李興幹然後殺了李庭俊,將這事奏聞朝廷。


閏十月初十(丁巳),門下侍郎兼同平章事崔損去世。崔損字至無,是博陵人。他高祖崔行功以後的祖上名位都很低微。崔損在唐代宗大曆末年進士及第,又通過博學宏詞特科,因此被授任秘書省校書郎,經兩授成為鹹陽尉。他舅舅王翃成為京兆尹時,改任他為大理評事,他經累遷後又成為兵部郎中。貞元十一年(795),他升遷右諫議大夫。剛好遇上門下侍郎平章事趙憬去世,中書侍朗平章事盧邁因為風痹病請求告退,而戶部尚書裴延齡平時和崔損關係很好,便將他推薦給唐德宗。翌年,他以本官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給事中趙宗儒同一天參知政事,並賜給金紫官服。先前,如果兩位宰相出什麽事時,朝廷內外總是盼望德望很高的大臣十來天裏就能接任。崔損當時既沒才能也沒名望,所有製命下來那天,朝廷內外全都大失所望。崔損氣量狹隘,為人謹慎,每次到延英殿論事時,他從未發言。貞元十四年秋,他轉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那年,因為昭陵舊宮被野火焚毀,有司部門請求修複。唐德宗說:“昭陵舊宮在山上,年歲悠久,曾被野火燒毀,幾乎成了廢墟。不久昭陵宮就被遷移到瑤台寺的左側。如今正好是周年,打算重新修置;但因為供水稍嫌太遠,怕造成百姓的辛勞困弊。現在想在現有的行宮處加以修複,希望能維持久遠,也方便百姓。但又怕因此會移改舊製,擔心禮儀方麵未必周到。應當讓宰相和百官集體商議這事。”大多朝臣都認為:“舊宮既然已經燒毀,就應當移到山下。”唐德宗不想遷移,隻打算在山上重建昭陵宮,因此任命崔損為八陵修奉使。於是崔損負責在獻、昭、乾、定、泰五陵修建了五百七十間房屋,橋陵一百四十間,元陵三十間,隻有建陵依舊,隻是修繕而已。陵寢中所用的床蓐帷幄以上的每件東西,唐德宗都要親自過目,然後讓崔損送到陵寢去。


崔損因為久病在家,唐德宗賜給他二百匹絹作為醫藥費。南北兩省的清要官職,崔損先後都當過,但任上均無令人稱道的政績。他身居宰相,母親卻在野外殯葬,自己也從不談到要去掃墓,或遷移牌位的事。他姐姐是個尼姑,在附近的寺庵過世,崔損居然也不出席喪禮,士君子對此很有非議。加上他過於謙恭遜讓,被唐德宗召見時總是諂媚逢迎,不光是但求無過而已。自建中以後,宰相罕有在位很久的,一般沒幾年不是獲罪就是遭貶。崔損卻能靠他的方式讓唐德宗滿意,因此竊據相位達八年之久。唐德宗也知道輿論都鄙視他的屍位素餐,然而因憐惜而厚待於他。這時他病故,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太傅,賜給他家布帛五百端和米粟四百石作為喪事賻禮。


十一月初一(戊寅),唐德宗任命李興幹為鹽州刺史,允許他直接向朝廷奏事。此後鹽州不再隸屬夏州。


十一月二十九(丙午),振、武、麟、勝節度使範希朝來長安上朝。


十二月初三(庚申),唐德宗任命太常卿高郢為中書侍郎,吏部侍郎鄭瑜為門下侍郎,一道兼任同平章事。鄭瑜是鄭餘慶的堂兄弟。


十二月十一(戊午),唐德宗任命振武行軍司馬閻巨源檢校工部尚書,兼單於大都護、振武麟勝節度使,


建中初年(780),唐德宗曾下敕,要求禦史每季度末要到京城諸使和京畿府縣,去巡查在押囚犯的案子,發現冤枉和濫判的必須奏聞朝廷。近年來,北軍隻是移交個文件,敷衍敷衍而已。監察禦史崔薳對待下屬十分嚴厲苛察,下吏便想陷害他,誘騙他進入通常不許擅入的右神策軍。軍使以下武將都驚駭恐懼,因此聯名狀告他。唐德宗勃然大怒,於十二月二十五(壬申)將崔薳杖責四十,流放到崖州。


京兆尹嗣道王李實一心想靠征收稅賦進奉朝廷,以此取寵。他跟唐德宗說:“今年雖然幹旱,然而禾苗的長勢還不錯。”因此沒有減免地方租稅。他轄區的百姓人窮困到拆毀房屋,變賣瓦片木料,甚至用麥苗繳納租稅。優伶成輔端作了首歌謠嘲笑他,李實居然上奏指控成輔端誹謗朝政,將他用棍杖打死了。


監察禦史韓愈上疏說:“京畿百姓非常窮困,朝廷應當將今年尚未征收的稅錢和草粟等推遲到來年,等年景好些時再收。”韓愈因此被貶為陽山令。


貞元二十年即公元804年春正月初十(丙戌),天德軍都防禦團練使兼豐州刺史李景略去世。李景略是幽州良鄉人,他祖父李楷固和父親李承悅都曾任檀州刺史兼密雲軍使。李景略靠門蔭補任幽州功曹。大曆末年,他寓居河中閉門讀書。李懷光任朔方節度使時,招他來幕府辦事。五原有個叫張光的偏將,因私憤殺妻,前後縣令不敢斷案。張光很有錢,獄吏不想判他有罪。李景略了解真相後,殺了張光。後來正中午時他看見一個披頭散發滿身是血的女厲鬼,跪著行走,上前感謝他後離去。他身邊有人認識張光妻子,跟他說:“那就是張光的妻子。”他因此被授任大理司直,後升遷監察禦史。當李懷光駐軍鹹陽時,反叛的跡象開始萌芽。李景略時常勸李懷光收複宮闕,迎接禦駕,但李懷光不肯。李景略出了軍門慟哭著說;“誰知道這支軍隊竟然陷於不義。”軍士相互對看,被他的忠義感動,李景略也因此退歸私家。不久他就被靈武節度使杜希全聘請到他的幕府,後轉任殿中侍禦史,兼豐州刺史、西受降城使。豐州北扼回紇,回紇使者前來中國時,都得經過豐州。前任刺史大多懦弱,回紇使者來時總是用對等的禮儀相待。當時回紇派梅錄將軍跟隨中使薛盈珍入朝,李景略打算用氣勢鎮住他的傲慢。他到郊外迎接他們,聲言說要先見中使,而梅錄起初不懂的是什麽意思。李景略見了薛盈珍後,讓他跟梅錄說:“刺史得知可汗剛剛過世,想要表示吊唁之禮。”李景略於是登上高地的位置等待。梅錄佝僂著身子上前哭泣,李景略趁機安撫他說:“可汗棄世,我幫你表達追慕之情。”梅錄原先驕慢和威風的神情蕩然無存,於是以父輩稱呼李景略。自此以後回紇使者來見李景略時,都在他的廳堂下拜,因此他威名遠揚。杜希全忌妒他,上表誣奏,結果李景略被貶為袁州司馬。杜希全死後,朝廷征他為左羽林將軍。他到延英殿應對時,奏對從容簡潔,有大臣風采。


當時河東節度使李說有病,唐德宗下詔任命李景略為太原少尹兼節度行軍司馬。那時藩鎮節度使很少被征入朝或派人替換,都是死後才任命接替的人,而行軍司馬都是唐德宗屬意的人。受命之日,人心全都歸屬於他。李景略身居被主帥猜疑的位置,本來處境就很難了。回紇使者梅錄將軍入朝經過太原時,李說設宴招待。梅錄因座位的上下和主人發生爭執,李說束手無策。李景略起身喝叱了梅錄。梅錄就是以前經過豐州的使者,認得李景略的聲音。他急忙上前下拜說:“這不是豐州的李端公嗎?已經很久沒拜見端公了,怎麽最近瘦了。”接著又拜。李景略於是讓他在次座入席。在座將吏和賓客都看著李景略,全都對他感到敬畏。李說心裏更加不平,因此厚賄護軍中尉竇文場,想讓他在宮內幫他去掉李景略。


一年多後,流言傳說回紇將要南下陰山,豐州得找個能幹的大將防守。唐德宗平時也聽說過李景略在邊塞時的事情,正在考慮。剛好竇文場在旁,建議說李景略堪為邊任。唐德宗於是任命李景略為豐州刺史、兼禦史大夫、天德軍西受降城都防禦使。邊塞窮苦寒冷,土地貧瘠,習俗也很難讓人忍受。李景略節用約己,與士卒同甘共苦,因此將士都相安無事。他還鑿通鹹應和永清二渠,灌溉了好幾百頃農田,官府和民間都受益匪淺。同時他儲備糧草,修繕器械,政令整肅,智略英明。兩年後,豐州的軍隊稱冠北邊,回紇人也很怕他。天下人都覺得豐州無法發揮李景略的全部才能,為此感到可惜。這時他在任上病故,終年五十五歲。唐德宗追贈他為工部尚書。


當初,李景略曾宴請僚佐,行酒的人不小心送上一罐醋。判官京兆人任迪簡因為李景略生性嚴厲,擔心行酒的人因此獲罪,便硬著頭皮喝了下去,回去後還因此嘔血。軍士聽說後都感動得哭了。李景略去世後,軍士都覺得判官為人仁厚,想奉他為帥。監軍將他安排到另一個房間,軍士們竟然撬開門栓把他接出來。監軍將這事奏聞朝廷,唐德宗於是下詔讓他取代李景略。


正月二十三(己亥),唐德宗任命鄜、坊、丹、延節度使劉公濟為工部尚書,讓行軍司馬裴玢代領節度使。


二月初一(丙午),因為年景不好,唐德宗取消了通常在這天舉行的中和節宴會。二月初五(庚戌),長安出現大雷震,還下冰雹。


同時,吐蕃讚普去世,他弟弟繼立。三月初九(甲申),唐德宗因為吐蕃讚普的去世取消了朝會。三月二十四(己亥),他任命國子祭酒趙昌為安南都護、禦史大夫、本管經略使。


要想知道唐德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