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五:姑息藩鎮之五:李泌力保太子與力主回紇和親

(2018-05-10 15:21:17) 下一個


貞元三年即公元787年七月二十一(壬申),左仆射兼同平章事張延賞病故。


八月初一(辛巳),日食。這期間,吐蕃的尚結讚派五名騎兵護送崔漢衡回歸,並上表求和。他們到了潘原,李觀借口說“有詔書不讓接納吐蕃使者”,接受了他們的表章,卻把人關在城外(《舊唐書》說兵部尚書崔漢衡在八月初七丁亥得以回返,也許是回到長安的日期)。


當初,兵部侍郎兼同平章事柳渾和張延賞一道為相。柳渾議事時多次跟張延賞意見相左,張延賞指使親信跟柳渾說:“相公是朝廷的元老舊臣。隻要在朝堂上少說話,就能長久保住這重位。”柳渾說:“替我轉謝張公。我柳渾頭可斷,舌不可禁!”於是兩人關係惡化。唐德宗李適喜歡文雅寬和與很有涵養的士人,而柳渾秉性直爽輕率,缺乏威儀,在唐德宗麵前時常還講些俚語。唐德宗很不高興,想貶黜他為王府長史。李泌進言說:“柳渾隻是有些褊狹直爽,沒有無他大毛病。而且沒有罷相的大臣去擔任長史的先例。”唐德宗又想讓他擔任王傅,但李泌請求任命他為常侍。唐德宗說:“真要把他罷相,當什麽也無所謂。”八月初九(己醜),柳渾罷相,改任左散騎常侍。


當初,郜國大長公主嫁給駙馬都尉蕭升。蕭升是蕭複的堂兄弟。公主行為很不謹慎,詹事李升、蜀州別駕蕭鼎、彭州司馬李萬、豐陽令韋恪,都經常出入公主的府第。公主的女兒是太子妃,最初唐德宗對她的恩遇非常優厚,公主經常坐著肩輿讓人抬到東宮,宗室親戚都很嫉妒她。有人告發公主淫亂,而且私下搞些厭禱之類的巫術。唐德宗勃然大怒,將公主幽禁在禁中,並嚴厲痛責太子。太子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好請求和蕭妃離婚。


唐德宗將李泌召進宮,把這事告訴他,說:“舒王近來已經成年,可以冊立為太子。而且他為人孝敬友愛,溫良仁厚。”李泌說:“何至於此!陛下隻有一個兒子,為何一有點疑慮,就想廢黜他而改立侄兒?這樣做不是很失算嗎!”唐德宗勃然大怒,責問道:“愛卿為何要離間人家的父子!誰跟愛卿說舒王是朕的侄兒?”李泌說:“陛下自己說的。記得在大曆初年(765),陛下曾跟臣說:‘今天得到幾個兒子。’臣問陛下怎麽回事,陛下說:‘昭靖(即昭靖太子李邈,唐代宗的嫡長子,早死)的幾個兒子,主上讓我收養為子。’如今陛下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有猜疑,何況對侄兒!舒王雖然仁孝,但還希望自今以後,陛下應該多多努力,千萬不要將期望寄托在他的仁孝之上!”唐德宗問道:“愛卿難道不愛自己的家族嗎?”李泌答道:“臣正因為很愛自己的家族,才不敢不盡言。如果害怕陛下的盛怒而曲意聽從,陛下明天後悔了,一定會跟臣說:‘我單獨信任你為相,你卻不盡力勸諫,才一至於此。今天一定要殺了你的兒子。’臣已經年老,餘年沒什麽好可惜的。如果陛下冤殺了臣的兒子,迫使臣將侄兒當作後嗣,臣實在不知道他能否為我延續香火!”說著說著就開始鳴咽,淚流滿麵。


唐德宗也哭著說:“事已如此,叫朕如何是好?”李泌說:“這是大事,還希望陛下深思熟慮。臣最初以為陛下有聖德,將會讓海外蠻夷都像對待父母那般擁戴陛下,怎會想到陛下自己有個兒子,卻還猜疑到如此程度!臣今天把心裏想的全都說出,不敢回避忌諱。自古以來,父子相疑的沒有不國亡家滅的。陛下還記得當年在彭原時,建寧王為何被誅殺?”唐德宗說:“建寧叔實在冤枉,肅宗性子急躁,而進譖言的人又把事情誇張得很厲害!”李泌說:“臣當年因為建寧王的緣故,堅決辭掉了官爵,發誓不靠近天子身邊。不幸今天又成為陛下的宰相,再次親眼目睹了這事。臣在彭原時,承蒙肅宗無比的恩典,最終竟不敢為建寧王喊冤。直到臨行時向肅宗告辭時才把這話說出來。肅宗也後悔地哭了。先帝(即代宗李豫)自從建寧王死後,經常心懷危懼。臣也為先帝朗誦黃台瓜辭,以防止讒言構陷的開端。”


唐德宗說:“朕對這些事都知道得很清楚。”這時怒氣才稍稍消解。他說:“貞觀和開元年間都更換了太子,為何沒有導致亡國?”李泌答道:“臣正要談到這事。當年承乾(即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曾多次監國,所以依附他的人很多。東宮甲士很多,所以他和宰相侯君集一道謀反。事情敗露後,太宗讓承乾的舅舅長孫無忌與幾十位朝臣對他立案審理。真相大白後,太宗才召集群臣討論這事。當時上言的人都說:‘希望陛下仍然不失為慈父,使太子得終天年。’太宗聽從了,同時也廢黜了自己最寵愛的魏王李泰。陛下既然知道肅宗性急,也覺得建寧王冤枉,那麽臣真感到萬分慶幸。希望陛下避免前車之鑒,私下從容地考慮三天,好好想想到底怎麽回事。那時陛下的心結必定會釋然而解,知道太子沒有其它什麽事。如果真有什麽劣跡,陛下應當召二十位深明大義的大臣和臣一道對太子身邊的人進行調查,一定能發現真相。如果真是那樣,還希望陛下依照貞觀年間的辦法處置,同時廢黜舒王而改立皇孫。那麽百代之後,占有天下的將還都是陛下的子孫。至於開元末年,武惠妃向玄宗進太子李瑛兄弟的譖言,導致他們被殺。全國為此感到冤屈氣憤,這是百代應當警戒的教訓,又怎能值得效法!況且陛下以前曾讓太子到蓬萊池見臣,臣觀察他的容貌儀表,並沒有羋商臣(弑父的楚世子)那般蜂目豺聲的相貌,隻是擔心他有失柔和與仁恕而已。又有,太子自從貞元以來經常居住在少陽院,在寢殿的側麵,從未接待過外人,或幹預過朝事,他怎可能會有什麽陰謀!那些靠讒言陷害他人的家夥百端狡詐,陛下即使發現有晉湣懷(湣懷太子司馬遹,被賈後讓人灌醉後糊裏糊塗地寫了自己都不清楚的東西,被作為謀反證據而處死)那樣的親筆書帖,或太子李瑛那樣的兵器盔甲,也未必就能相信,更何況太子隻不過被妻子母親的罪行所連累而已!幸虧陛下把這事告訴臣,臣敢於用家族擔保太子一定沒有參與任何陰謀。假使楊素、許敬宗、李林甫那幫人接承陛下的這一旨意,那早已成就舒王篡位的圖謀了!”


唐德宗說:“這是朕的家事,跟愛卿有什麽關係,而要如此賣力地為太子爭辯?”李泌說:“天子以四海為家。臣如今獨任宰相的重擔,所以四海之內,一件事情處理失當,責任將全歸於臣。況且坐視太子的冤枉而不直言,那臣的罪過就大了!”唐德宗說:“看在愛卿的麵子上,這事就拖到明天再考慮吧。”李泌抽出象牙笏敲擊額頭,哭著說:“如此一來,臣知道陛下父慈子孝,將要和好如初了!然而陛下回宮時,應當自己獨自考慮,千萬不要把這意思透露給身邊的人。一旦透露了,那麽那些人想要到舒王那裏邀功取寵,太子的地位就危險了!”唐德宗說:“朕清楚愛卿的意思。”李泌回到府邸後,跟自己的子弟們說:“我本不喜歡富貴,而命裏注定和願望相違。如今連累了你們。”


太子派人向李泌致謝,並說:“如果情形實在無法挽救,我想自己先喝下毒藥,如何?”李泌說:“一定沒有這一憂慮。還希望太子無論如何都必須盡到對父母的孝敬。如果我真的不在了,那麽事情就難以得知了。”


隔了一天,唐德宗在延英殿單獨召見李泌,淚流滿麵地撫摸著他的背說:“要不是愛卿的懇切諫言,朕今天就已後悔莫及了!一切都像愛卿說的那樣,太子仁孝,實在沒有其它什麽陰謀。自今以後軍國以及朕的家事,全都要和愛卿商量。”李泌下拜慶賀,趁機說道:“陛下聖明,發現太子無罪,臣也算報國了。臣前天害怕得魂飛魄散,不能再承擔重任了,希望向陛下乞求骸骨,讓老臣離職。”唐德宗說:“朕父子全都幸賴愛卿得以保全,朕正要將子孫托付給愛卿,使愛卿代代富貴,以報答愛卿的仁德。愛卿怎麽突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八月十四(甲午),唐德宗下詔,因為李萬不懂得避免和宗室至親接觸,被處以杖死。李升等人以及公主的五個兒子,則都被流放到嶺南以及遠州去了。


八月十六(丙申,《舊唐書》作壬申,但八月無壬申)唐德宗任命給事中王緯為潤州刺史兼浙西觀察使;任命常州刺史劉讚為宣州刺史兼宣歙池觀察使。


八月十八(戊戌),唐德宗將前門下侍郎兼平章事蕭複貶為太子左庶子,送到饒州安置。他的宗族成員蕭位、蕭佩、蕭儒、蕭偲、蕭鼎等人勾結郜國長公主,從事奸邪巫蠱,蕭複因此受到株連而被放逐。


八月二十八(戊申,《舊唐書》作戊辰為誤),吐蕃率領羌族和吐穀渾的部眾入寇隴州,連營數十裏,造成京城震動恐慌,諸軍戒嚴。八月三十(庚戌),朝廷禁止成年馬匹離開蒲、潼、武關等關隘。


九月初五(乙卯,通鑒作丁卯為誤),唐德宗派神策將石季章衛戍武功,派決勝軍使唐良臣衛戍百裏城。


九月初七(丁巳),吐蕃人大肆劫掠汧陽、吳山、華亭,把老弱的民眾全都殺了,要麽砍斷手臂,要麽鑿去眼睛,拋下他們的屍體後離去。他們還將一萬多壯丁全都驅趕到安化峽西,將他們分別交給羌人和吐穀渾,還告訴他們說:“允許你們麵朝東,哭著向家鄉和國家告辭。”民眾無不大哭,跳下山崖深穀,不死即傷的多達千餘人。沒多久,吐蕃兵眾又回來包圍了隴州,刺史韓清沔和神策副將蘇太平夜裏出兵,將他們擊退了(《新唐書》說八月二十八戊申吐蕃入寇青石嶺,被隴州刺史蘇清沔打敗。估計為誤,取通鑒為準)。


唐德宗跟李泌說:“通常每年各道貢獻的物品總共價值五十萬緡錢,今年卻隻有三十萬緡。談論這事朕也知道有失體麵,然而宮中的費用的確因此短缺。”李泌說:“古代的天子不為自己求得錢財。如今臣請求每年向宮中提供一百萬緡錢,希望陛下不再接受各道的貢獻,並且不要再向他們索取貢品。如果一定需要什麽,可以降敕折算成賦稅,不要讓奸吏趁機盤剝百姓。”唐德宗聽從了。


回紇的合骨咄祿可汗屢次請求和朝廷和親,並向唐德宗求婚,但唐德宗沒有答應。剛好邊將奏報缺乏馬匹,朝廷又無法供給。於是李泌跟唐德宗說:“陛下如果真能采用臣的計策,數年之後,馬價將低於今天的十倍!”唐德宗問道:“為什麽?”李泌說:“希望陛下能用至公之心,委屈自己,善待他人,為社稷的大計著想,那時臣才敢進言。”唐德宗說:“愛卿為何自我猜疑到了如此地步!”李泌說:“臣希望陛下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和天竺。如此一來,那麽吐蕃將自陷困頓,馬匹也容易得到了。”唐德宗說:“雲南等三國沒有問題,至於回紇則絕不可能!”李泌說:“臣就知道陛下會這麽說,所以不敢早言。為今天的形勢考慮,應當以回紇為優先,其他三國可以暫緩。”唐德宗說:“隻有回紇不行。愛卿不用多說了。”李泌說:“臣位居宰相,事情可否在於陛下,何至於不讓臣說話!”唐德宗說:“朕對愛卿算是言聽計從。至於回紇,應當留待子孫。朕還在的時日,絕對不行!”


李泌問道:“這是因為陝州的恥辱嗎!”唐德宗說:“是的。韋少華等人因為朕的緣故受辱而死,朕豈能忘記!因為國家多難,還沒有機會報仇,但和他們構和是絕不可能的。愛卿不要再說了!”李泌曰:“害死韋少華的是牟羽可汗。陛下即位以後,他舉兵入寇,但還沒出境,自己就被當今的合骨咄祿可汗殺了。所以當今的可汗是有功於陛下,應當得到封賞,陛下又哪裏來的怨恨!後來張光晟殺了突董等九百多人,合骨咄祿竟然不敢殺害朝廷的使者。所以說合骨咄祿自然是無罪的。”唐德宗說:“愛卿如果認為回紇是對的,那麽朕自然就是錯的了?”李泌說:“臣是為了社稷才這麽說的。如果隻是為了迎合和取悅陛下,將有什麽臉麵到天上去見肅宗和代宗!”唐德宗說:“讓朕慢慢思考思考。”


此後李泌又和唐德宗談論了十五多次來回,未曾不提到回紇的事,但唐德宗始終不肯。李泌說:“陛下既然不肯與回紇和親,那麽還希望賜臣骸骨,讓臣退休離職。”唐德宗說:“朕並非拒諫,隻是要和愛卿講道理而已。愛卿何至於就要匆忙離朕而去!”李泌說:“陛下允許臣講道理,這自然是天下人的福分。”唐德宗說:“朕不惜委屈自己與他們和親,但不能辜負了韋少華他們。”李泌說:“以臣的看法,是韋少華他們辜負了陛下,並非陛下辜負了他們。”唐德宗問道:“這話怎麽說?”李泌說:“當年回紇的葉護帶兵幫助討伐安慶緒,肅宗隻讓臣在元帥府宴請和犒勞他,先帝(即代宗)未曾和他見麵。葉護一再邀請臣前往他的兵營,而肅宗連這都不肯。當大軍將要出發時,先帝才和葉護相見。為什麽這麽做呢?是因為覺得戎狄是群豺狼,舉兵進入中國的腹地,不得不對他們嚴加防備。陛下在陝州時,年齡很輕,韋少華他們不能深思熟慮,竟然讓皇子徑直前往回紇的兵營(當時唐德宗作為唐代宗長子和雍王出使回紇),又沒能先和他們議定相見的禮儀,結果讓對方得以肆行他們的暴虐。這難道不是韋少華他們辜負了陛下嗎?即使身死也不足以彌補他們的罪責。況且香積寺大捷後,葉護想帶兵進入長安,先帝親自在他的馬前下拜才勸住了他們,葉護因此不敢入城。當時圍觀的人多達十萬多,全都歎息說:‘廣平王(即後來的唐代宗)真是華、夷之主!’所以說,先帝受到點委屈,但卻得到了很多好處(指屈辱了自己而救了長安百姓免遭回紇人的蹂躪)。葉護是牟羽可汗的叔父。牟羽身為可汗,出動全國的兵馬奔赴中原的危難,自然不免盛氣淩人,所以膽敢要求陛下向他下拜舞蹈。陛下天資神武,不肯屈服於他。就當時的情景而言,臣不敢說其他的,但假如可汗將陛下留在他的營中,歡飲十日,天下人難道不會因此而寒心嗎!然而天威降臨,連豺狼也都馴服。可汗的母親捧著陛下的貂裘,叱退身邊的侍從,親自送陛下乘馬回歸。陛下就香積寺的事而言,是委屈了自己好呢?還是不委屈自己好?是陛下屈服於牟羽呢?還是牟羽屈服於陛下?”


唐德宗跟李晟和馬燧說:“從前的事情最好別再提起。朕曆來怨恨回紇人。今天聽了李泌談到香積寺的事,朕自己覺得沒什麽道理。你們二人的看法如何?”他們答道:“如果真像李泌說的那樣,那麽回紇似乎可以寬恕。”唐德宗說:“連你們二人也不讚同朕的看法,朕該怎麽辦!”李泌說:“臣覺得回紇人不值得怨恨,反而是近來的宰相值得抱怨。現今的回紇可汗殺了牟羽,而他的國人有兩次收複京城的功勳,會有什麽罪過!吐蕃人利用我們境內的災難,攻陷河西和隴右的數千裏領土,又帶兵進入京城,迫使先帝跑到陝州避難,這才是必報的大仇。況且他們的讚普還在。近來的宰相不向陛下表明這事,反倒要和吐蕃一道進攻回紇,這才是值得抱怨的事。”唐德宗說:“朕和回紇人結怨巳久,現在他們又聽說了吐蕃人劫持結盟會場。今天前去跟他們和親,隻怕他們又會拒絕於我,那樣不是要讓夷狄笑話我們嗎?”李泌說:“其實不然。臣在彭原時,當今的回紇可汗是胡祿都督,和當今的回紇國相白婆帝都曾跟從葉護過來幫助我們。臣對他們的接待十分親厚。他們現在聽說臣出任宰相,這才派人前來求和,哪裏還有再次拒絕的道理!臣今天就寫信跟他們講明條件:向朝廷稱臣;成為陛下的兒子,每次派使者前來不能超過二百人,賣馬也不能超過一千匹,不許攜帶中國人和胡商出塞。如果他們答應這五個條件,主上就應當允許和親。如此一來,陛下將威加北荒,震撼吐蕃,足以快慰陛下平日的心願。”唐德宗說:“自從至德(756)以來,回紇和朝廷一直是兄弟對等的國度,如今卻要讓他們稱臣,對方怎肯答應?”李泌說:“他們想要與中國和親已經很久了。他們的可汗和國相曆來都很相信臣的話。如果還有什麽問題,隻要再送一封信就行了。”唐德宗聽從了。


後來,回紇可汗果然派使者上表自稱兒臣,李泌約定的五個條件他們也全都答應。唐德宗喜出望外,問李泌道:“回紇為何對愛卿如此畏服!”李泌答道:“這都是陛下的威靈,臣算什麽!”唐德宗說:“回紇這算是和親了,現在是不是要招撫雲南、大食、天竺了?”李泌答道:“和回紇和親了,那麽吐蕃已不敢輕易侵犯邊塞。緊接著再招撫雲南,等於是切斷了吐蕃的右臂。雲南自漢朝以來就臣屬中國,楊國忠無故驚擾他們,迫使他們反叛,改去臣屬於吐蕃。他們苦於吐蕃的沉重賦役,未曾一天不想要重新成為大唐臣屬。大食在西域算是最強,從蔥嶺直到西海,領土幾乎占有半個天下。他們和天竺都羨慕中國,世代與吐蕃為仇。所以臣知道他們是可以招撫的。”


九月十三(癸亥),唐德宗將回紇派來求婚的使者合闕將軍送回國,答應將鹹安公主嫁給可汗,並歸還欠他們的馬錢五萬疋絹。


要想知道唐德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