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三:德宗求治之八:李正己病故與李希烈平定梁崇義

(2018-02-22 12:42:21) 下一個


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六月十四(辛醜),中唐名將汾陽忠武王郭子儀病逝。按照慣例,一品官員的墳高丈八,而唐德宗李適特詔另加十尺。群臣依次前往他的宅第吊唁哭喪。喪禮所需的用品,全部由官府供給。郭子儀下葬時,唐德宗登禦安福門城樓哭送,百官陪著哭泣。唐德宗賜他諡號忠武,讓他配饗唐代宗的廟庭。


郭子儀的兒子郭曜、郭旰、郭晞、郭昢、郭晤、郭曖、郭曙、郭映等八人,女婿七人,都是朝廷重官。他孫子數十人,前來問安時不全認得,所以他隻是點頭示意而已。他的參佐官吏六十多人,後來都位至將相,升任朝廷高位。他們的姓名都刻在石碑上,立在河中府。河中民眾為此感到榮耀。


中唐史臣裴垍評價說:“汾陽王事奉主上無比忠誠,對待部下也十分寬厚。每次攻下城邑時,所到之處,他總是深得人心。他先後遭到佞臣程元振和魚朝恩的百端詆毀,但因為他正手握重兵,或者正麵臨戎敵,詔命征召他時,他總是當即應召,所以讒言和誹謗沒有作用。唐代宗到陝州避難時,讓他帶著幾十隨騎去偵查敵情。在涇陽時,他又身陷胡虜重重包圍之中。他無不以身許國,未曾因個人安危改變主意。也算幸運,他最終都免遭大難。田承嗣當時正在魏州專橫跋扈,傲狠無禮。郭子儀曾派使者前去,田承嗣西望下拜,指著膝蓋跟使者說:‘我這膝蓋不隨便下屈已經好幾年了,今天特為郭公下拜。’李靈曜占據汴州,官府和私人的財賦全被他截留,唯獨郭子儀的東西經過他的境內時,他不敢扣留,還都派兵護送。連這幫豺狼虎豹也都如此折服於他。麾下老將如仆固懷恩、李懷光、渾瑊等數十人,都成為王侯那般尊貴,而郭子儀對他們頤指氣使,猶如仆隸。他幕府的強盛,近代無人可比。他最初和李光弼齊名,雖然威嚴和謀略不如後者,但寬厚待人深得軍心方麵卻超過他。他每年的官俸有二十四萬貫,但心裏毫無私利。他的宅第在親仁裏,占據裏弄四分之一,中間直通永巷,有家人三千。然而出入親仁裏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居處。朝廷先後賜他良田美器,名園甲館,聲色珍玩,堆積如山,不可勝數。唐代宗不叫他的名字,尊稱他為大臣。天下的安危全依賴於他長達三十年,檢校中書令也有二十四年。他權傾天下而朝廷毫不忌恨,功蓋一代而君主毫不猜疑,窮奢極欲而人們也毫不責難。他富貴長壽,家庭繁衍,安泰怡然,哀榮終始。做人的昌盛,郭子儀簡直是毫無缺憾。唯一不足的是,他因為別人進讒導致盛怒,誣奏判官戶部郎中張譚,導致他被朝廷杖殺。輿論以此略有非議。”


六月十九(丙午),唐德宗任命檢校秘書少監鄭叔則為禦史中丞兼東都畿觀察使。六月二十五(壬子),唐德宗任命懷、鄭、河陽節度副使李艽為河陽和懷州節度使,割讓東都畿五縣歸他管轄。


北庭和安西自從吐蕃攻陷河、隴一帶後就和朝廷隔絕不通。其間李嗣業、荔非元禮、孫誌直、馬璘等大將都曾遙領節度使的名義。伊西和北庭節度使李元忠和四鎮留後郭昕率領將士閉境拒守,多次派使者奉表,但都無法到達長安,音訊斷絕長達十餘年。到這時,他們派使者走小路經曆諸胡地區,取道回紇前來。唐德宗嘉獎了他們。秋七月初一(戊午),唐德宗下詔說:“二庭四鎮統領西夏五十七蕃國和十姓部落。自從開國立朝以來,藩臣相繼奉守此職。自從關、隴失守,東西隔絕以來,忠義之徒,漚心泣血相率堅持,謹慎固守封疆邊塞,遵守禮教。這都是侯伯和守將交相修繕,共同治理才能做到的。現任命伊西和北庭節度觀察使李元忠為北庭大都護,四鎮節度留後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兼四鎮節度觀察使。”朝廷還賜李元忠為寧塞郡王,郭昕為武威郡王;他們的將士都升遷七資。李元忠姓名是朝廷所賜,他本姓曹名令忠。郭昕則是郭子儀弟弟的兒子。


李希烈因為長期下雨,無法進軍,受到唐德宗的責怪。盧杞秘密跟唐德宗說:“李希烈拖延是因為楊炎的緣故。陛下何必為了愛惜楊炎一時的功名而壞了大計?不如暫時免了楊炎的相位以取悅李希烈。等到事情成了後再啟用他,也無傷大雅。”唐德宗覺得有理。七月初三(庚申),唐德宗改任楊炎為左仆射,罷免他參知政事。同時他任命前永平節度使張鎰為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張鎰是張齊丘的兒子。唐德宗還任命朔方節度使崔寧為右仆射。


也在這天,唐德宗任命檢校尚書右仆射侯希逸為司空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他當天就病故了。侯希逸是平盧人,少年時就武藝高強。天寶末年,安祿山反叛,任命他的心腹徐歸道為平盧節度。侯希逸當時任平盧裨將,帶兵和安東都護王玄誌襲擊並殺了徐歸道,然後派人將這事奏聞朝廷,於是朝廷下詔任命王玄誌為平盧節度使。乾元元年(758)冬,王玄誌病故,軍人共推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朝廷因此授任他為節度使。他多次遭到叛軍逼迫,侯希逸率領並勉勵將士,多次打敗叛軍將領向潤客和李懷仙等人。經過不少歲月,因為外無救援,又被奚虜所侵,侯希逸隻好帶著二萬多部眾撤離平盧的治所營州(今遼寧朝陽),且戰且退,抵達青州。剛好田神功和能元皓前往兗州,青州便落入侯希逸之手,朝廷於是下詔就地加授侯希逸為平盧和淄青節度使。從那以後,淄青節度都帶有平盧的名義。


侯希逸初領淄青節度使時,名聲很好。他治軍務農,得到遠近各方的讚美。寶應元年(762),他和諸節度使同時出討史朝義。平定了他後,朝廷加授侯希逸檢校工部尚書,賜實封食邑,並把他的圖像畫在淩煙閣上。侯希逸後來逐漸放縱驕恣,政事怠惰,尤為崇奉佛教,且喜好畋獵遊玩,動用民工修建寺廟,害苦了軍州吏民。永泰元年(765),他因為和巫師在城外過夜,軍士趁機關閉城門不讓他回來。侯希逸隻好逃歸朝廷。後來他因家裏事故離職。大曆十一年(776)九月,他起複為檢校尚書右仆射、上柱國,封淮陽郡王。過了許久,唐德宗又加授他負責尚書省事,升遷司空。詔書剛出來他就病故了。唐德宗為他取消三日朝會,追贈他為太保。


七月十九(丙子),唐德宗追贈已故伊州刺史袁光庭為工部尚書。袁光庭在天寶末年任伊州刺史。吐蕃攻陷河、隴地區時,袁光庭堅守伊州多年,吐蕃人對他百方勸誘,但他都不肯投降。後來糧竭兵盡,城池即將失陷。袁光庭先殺了妻兒,然後自焚而死。郭昕派來的使者總算抵達長安後,朝廷才知道這事,因此追贈他的官職。


七月二十(丁醜),唐德宗任命河中尹關播為給事中,同州刺史李承為河中尹兼晉絳都防禦觀察使。


七月二十四(辛巳),唐德宗任命邠寧節度使李懷光兼靈州大都督、單於鎮北大都護、朔方節度使。他還任命鄜坊和丹延觀察留後李建徽為坊州刺史兼鄜坊丹延都團練觀察使。


七月二十五(壬午),唐德宗任命幽州隴右節度使兼中書令朱泚為太尉。


七月二十六(癸未),河東節度使馬燧,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鋒都知兵馬使李晟,一道在臨洺擊潰魏博的田悅。


當時田悅進攻臨洺,累月無法攻拔。城中糧食將要耗盡,府庫也都空竭,士卒大多不死即傷。臨洺守將張伾將他的愛女裝扮一番,讓她出去對將士下拜。他說:“大家堅守作戰非常辛苦。我家裏也沒有其它的東西,今天就將愛女賣給將士,當作一天的獎賞。”大家都感動得哭了,說:“我們願意為將軍拚盡死力,不敢談論獎賞!”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向朝廷告急,唐德宗於是下詔派河東節度使馬燧率領步騎二萬和李抱真一道出討田悅,又派神策都戰候李晟帶領神策兵和他們俱往。他又下詔讓幽州留後朱滔討伐李惟嶽。馬燧等軍隊尚未脫離險境時,先派使者帶著書信去好言勸諭田悅。田悅以為馬燧怕他,便不再對他防備。馬燧於是和李抱真合兵八萬,東下壺關,進軍邯鄲,攻擊並打敗了田悅的另一支部隊。田悅正加緊進攻臨洺,並分出李惟嶽的五千士兵去協助楊朝光。次日,馬燧等進攻楊朝光的柵寨,田悅帶兵一萬多前去救援。馬燧命令大將李自良等人將他們攔在雙岡,並下達軍令說:“如果放了田悅過來,我定要將你處斬!”李自良等人因此拚死力戰,將田悅軍隊打退。馬燧派兵推著著火的車輛焚燒楊朝光的柵寨,殺了楊朝光,斬首和俘虜了五千多人。五天後,馬燧等人進軍來到臨洺。田悅率領全部兵眾拚死力戰,雙方交戰了一百多合,最終田悅大敗,陣亡了一萬多人。田悅帶兵連夜逃遁,邢州之圍總算得以解脫。


八月初五(辛卯),平盧淄青節度觀察使、司徒、太子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正己的兒子李納發喪,宣告李正己去世。李正己是高麗人。本名李懷玉,生於平盧。乾元元年(758),平盧節度使王玄誌去世,剛好朝廷有敕令派使者前來慰問,李懷玉害怕王玄誌的兒子成為節度使,便殺了他,和軍人共推侯希逸為軍帥。侯希逸的母親即是李懷玉的姑媽。他後來和侯希逸一同來到青州,經累遷官至折衝將軍。李懷玉驍健而有勇力。寶應中年(763),諸軍出討史朝義,抵達鄭州。回紇人那時正非常強暴專橫,諸節度使對他們無不低聲下氣。李懷玉當時任軍候,獨自想靠豪氣壓下他們的氣焰。因此和回紇人角逐,許多軍士都聚著圍觀。他和回紇人約定說:“輸的要敲打背部。”李懷玉贏了,因此捉住那回紇人的衣領揍他的背部,居然把他尿都打出來了。軍士們歡呼大笑,回紇人非常慚愧,從此不敢繼續為暴。


節度使侯希逸因為是他的表親,便提拔李懷玉為兵馬使。李懷玉沉著剛毅,深得軍心。侯希逸因事解除了他的軍職,而軍中人都替他喊冤,覺得不該罷免他。後來淄青的將士驅逐了侯希逸,侯希逸逃回長安,大家便立李懷玉為帥,朝廷也隻好授任他為平盧淄青節度觀察使、海運押新羅渤海兩蕃使、檢校工部尚書、兼禦史大夫、青州刺史,並賜名叫李正己。不久朝廷又加授他檢校尚書右仆射,封饒陽郡王。大曆十一年(776)十月,他又加授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曆十三年,他請求歸入皇籍,唐代宗也答應了。李正己為政嚴苛,他管轄的地區人們不敢竊竊私語。他最初擁有淄、青、齊、海、登、萊、沂、蜜、德、棣等州,與田承嗣、令狐彰、薛嵩、李寶臣、梁崇義互相影響。大曆中年,薛嵩死了,後來李靈曜又叛亂,各道共同攻打他,占領了他的地盤後就成為自己的城邑。李正己因此又得到曹、濮、徐、兗、鄆,共有十五州地盤。他總跟同列的藩臣比較,購買渤海名馬,年年不斷。李正己法令統一,賦稅平均,也比其他藩鎮低,所以在各藩鎮中算最強大。他曾進攻田承嗣,威震鄰邦。李正己曆任檢校司空、左仆射、兼禦史大夫,加平章事、太子太保、司徒。


後來他自青州徙居鄆州,讓兒子李納和其他心腹大將分別治理他的轄地。建中(780)之後,他開始怕朝廷對他動手,很不自安。得知唐德宗要擴建汴州,他便移兵進駐濟陰,日夜訓練軍隊作為防備,導致河南騷動,朝廷為此擔憂。他還各處傳送羽檄,征兵加強對朝廷的防備。李正己又在徐州增兵,以此扼住江淮,朝廷的運輸不得不因此改道。但不久後,他背發疽死去,終年四十九歲。


李正己其實早些時候已經死了,但他兒子李納秘不發喪,擅自接管軍務。田悅向李納和李惟嶽(反叛後改回原姓張,但為了方便,以後還是用李惟嶽)求救,李納派大將衛俊帶兵一萬,李惟嶽也派兵三千人去救援田悅。田悅收集散卒,得到二萬多人,進駐洹水。淄青軍隊在他的東麵,成德軍隊在他的西麵,首尾相應。馬燧率領諸軍進駐鄴城,上奏請求朝廷派河陽兵馬協助自己。唐德宗於是下詔派河陽節度使李艽帶兵和他會合。


八月初五(辛卯),李納開始發喪,並上奏請求世襲父親的職位,但唐德宗沒答應。


同時,唐德宗加緊討伐梁崇義,派劍南西川節度使張延賞、東川節度使王叔邕、山南東道節度使賈耽、荊南節度使李昌巙和陳少遊一道出討梁崇義,全都接受淮寧軍節度使李希烈的節度。


八月二十四(庚戌),唐德宗任命中書舍人衛晏為禦史中丞兼京畿觀察使。


再說,梁崇義發兵攻打江陵,想打通前往黔貴和嶺南的道路;但到了四望時慘敗而歸,於是收兵固守襄、鄧一帶。李希烈曾先派一千多人守衛臨漢,但全被梁崇義屠殺了。李希烈率軍沿著漢水而上,與其他各道兵馬會合。梁崇義派部將翟暉和杜少誠在蠻水抵抗,結果被李希烈打得落花流水。李希烈又追擊到疏口(涑口),再次擊潰了他們。翟暉等二將請求投降,李希烈讓他們率領部眾先進入襄陽城慰諭軍民。梁崇義閉城拒守,但守門的士兵開門爭相出城,禁止不住。八月二十六(壬子),梁崇義走投無路,隻好與妻子跳井自殺。李希烈將他的首級送到京師。


梁崇義是長安人,最早在長安街市作小買賣。他很有膂力,能卷起金舒鉤,因而後來成為羽林射生,跟從來瑱到了襄陽。梁崇義沉默寡言,招人喜歡,經累遷後成為偏裨將領。來瑱到京師入朝時,分派諸將衛戍福昌和南陽。來瑱被殺後,派去衛戍各地的將士都潰散逃歸。梁崇義當時在南陽,於是統領回歸的部隊徑直進入襄州,與同列將領李昭和薛南陽相互推讓,不肯領頭。正無法決定時,其他將領們都請求說:“部隊非梁卿主持不可。”大家於是共推梁崇義為帥。寶應二年(763)三月,梁崇義殺了李昭和薛南陽,以此脅迫軍心。唐代宗也就順水推舟,授任他為節度使。唐代宗覺得襄州常年遭遇戰亂,因此暫屈法典,對他含忍包容,一心要姑息藩臣。他接著遙領禦史中丞、大夫、尚書,並與田承嗣、李正己、薛嵩、李寶臣勾結,互為呼應,擁有襄、漢七州的地盤,帶甲二萬,鞏固根本,從未入朝覲見。然而比起其他割據軍閥,他的地盤最小,兵力最弱,但為政法令也最合理,對朝廷的禮數也最恭敬。他的地盤橫跨東南的要衝,出了不少帝王,所以比較開化。梁崇義的親信曾勸他入朝,梁崇義說:“我的本帥來公有大功於朝廷。因為上元中年被閹宦進讒挑撥,逡巡徘徊而沒有及時入朝。當代宗嗣位後,他當即就去了京師,卻很快就被滅族。如今我觸犯朝廷比他嚴重得多,也更久,如何能夠去覲見皇上?”


建中元年(780),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多次請求興兵討伐梁崇義。梁崇義怕了,於是更為加緊軍事防備。梁崇義後頭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李希烈攻下襄陽後,殺了梁崇義親信三十多人,還殘忍地將梁崇義的所有親戚都殺了。他又找出跟從梁崇義到臨漢作戰的三千士兵,將他們全殺了。


範陽節度使朱滔將要出討李惟嶽,進駐莫州。李惟嶽手下的易州刺史張孝忠率領精兵八千守衛易州。朱滔派判官蔡雄去勸張孝忠說:“李惟嶽是個乳臭未幹的孩子,膽敢抗拒朝命。如今昭義和河東大軍已經攻破田悅,淮寧的李仆射也攻克了襄陽,估計河南諸軍早晚就會到北邊來。恒、魏的滅亡指日可待。使君如果真能首先唱義,帶著易州歸降朝廷,那麽消滅李惟嶽的大功將以使君為首。這是轉禍為福的計策。”張孝忠覺得有理,便派牙官程華去見朱滔,又派錄事參軍董稹奉表前往宮闕請求帶著易、定二州歸降。朱滔也上表推薦他。唐德宗很高興,於是在九月初六(辛酉)任命張孝忠為恒州刺史兼成德軍節度觀察使,同時命令李惟嶽護送他父親李寶臣的喪車回歸朝廷,但李惟嶽不肯。張孝忠對朱滔感恩戴德,為他兒子張茂和娶了朱滔女兒,跟他結為深交。


九月初七(壬戌),唐德宗加授李希烈為同平章事。


要想知道唐德宗和李惟嶽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