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一:安史之亂之十五:唐肅宗討伐安慶緒與史思明攻陷魏州

(2018-01-02 11:16:40) 下一個


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四月,範陽節度使史思明殺了想暗算他的副使烏承恩,開始醞釀再次反叛。


秋七月初一(辛未),吐火羅葉護烏利多以及其他九國首領來長安上朝,並要幫助朝廷討伐安慶緒。唐肅宗讓他們奔赴朔方行營。同時,黨項的羌人入寇邊塞。


秋七月十六(丙戌),朝廷采納禦史中丞第五琦的建議,首次鑄造當十大錢,上麵鑄有“乾元重寶”的字樣,以一當十,和開元通寶同時使用。


次日,唐肅宗李亨冊封回紇可汗為英武威遠毗伽闕可汗,將自己的幼女(《舊唐書》說第二女)寧國公主嫁給他。他還任命殿中監漢中王李瑀為冊禮使,右司郎中李巽為副使;並命令左仆射裴冕護送公主到邊境。七月十八(戊子),唐肅宗又讓司勳員餐郎鮮於叔明擔任李瑀的副手。鮮於叔明是鮮於仲通的弟弟。七月二十四(甲午,通鑒作甲子,疑有誤),唐肅宗將寧國公主送至鹹陽。公主和他告辭訣別說:“國家事情重大,女兒死也無恨!”唐肅宗流著淚回來。


李瑀等人來到回紇的牙帳,可汗穿者赭紅色長袍,頭戴胡人的帽子,坐在帳中的榻座上,儀衛十分威嚴盛大。他讓李瑀等人站立在帳外。李瑀站立著沒有下拜,可汗說:“我和天可汗(即唐肅宗)是兩國的君主。君臣有禮,你們為何不下拜!”李瑀和鮮於叔明答道:“以前大唐和各國聯姻時,都是把宗室成員的女兒當作公主。如今天子覺得可汗有功,所以將自己親生女兒嫁給可汗,可以說是恩情和禮儀無比重大。可汗怎能作為一個女婿而對嶽父如此傲慢,在坐榻上接受冊封!”可汗當即改變了態度,起身接受冊命。次日,他立公主為可敦(即可汗夫人),舉國無不為此感到高興。


七月二十五(乙未),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從東都洛陽到長安入朝。


八月初三(壬寅),唐肅宗任命青徐等五州節度使季廣琛兼任許州刺史;河南節度使崔光遠兼任汴州刺史。他還任命青州刺史許叔冀兼任滑州刺史,出任青滑六州節度使(通鑒作滑、濮等六州節度使)。


八月初五(甲辰)是太上皇誕生節,太上皇李隆基在金明門城樓宴請百官。


八月十一(庚戌),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從太原到長安入朝。八月十七(丙辰),唐肅宗加授郭子儀為中書令,李光弼為侍中(《舊唐書》說關內節度使王思禮也來上朝,唐肅宗加授他為兵部尚書)。次日,郭子儀返回行營。


回紇派大臣骨啜特勒和帝德率領驍騎三千來協助討伐安慶緒。唐肅宗讓朔方左武鋒使仆固懷恩率領這支部隊。


九月初一(庚午),唐肅宗任命右羽林大將軍趙泚為蒲、同、虢三州節度使,兼蒲州刺史;任命貝州刺史能元皓為齊州刺史,兼齊兗鄆等州防禦使。


九月初七(丙子),招討黨項使王仲升殺了入侵的黨項酋長拓跋戎德,將他的首級函送到朝廷。


安慶緒剛逃回鄴郡時,雖然黨羽分崩離析,但還占據七郡六十多城,甲兵和資糧也很充足。安慶緒不理政事,專門以修繕樓台,遊玩樓船,和飲酒作樂為能事。他的大臣高尚和張通儒等人爭權不已,朝廷毫無綱紀。蔡希德雖有才略,部卒也很精銳,然而他生性剛愎,喜好直言。張通儒在安慶緒麵前大講他的壞話,安慶緒竟然絞殺了他。蔡希德的麾下數千人全都逃散,將領們因此十分怨恨和憤怒,不肯為他賣力。安慶緒任命崔乾祐為天下兵馬使,總領朝廷內外兵馬。崔乾祐剛愎自用,暴戾好殺,士卒無不離心。


九月二十一(庚寅),唐肅宗命令朔方的郭子儀、淮西的魯炅、興平的李奐、滑濮的許叔冀、鎮西和北庭的李嗣業、鄭蔡的季廣琛、河南的崔光遠等七名節度使,以及平盧兵馬使董秦,率領步騎二十萬討伐安慶緒;又命令河東的李光弼與關內和澤潞的王思禮兩名節度使率領所部出兵相助。唐肅宗覺得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元勳,誰也不好統帥誰,所以不設元帥,隻是任命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觀軍容的官名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九月二十四(癸巳),廣州奏報說大食和波斯派兵包圍了州城,刺史韋利見翻牆逃走,兩國的士兵劫掠州府的倉庫,焚燒了很多民居,然後從海上撤離。兩天後(《舊唐書》作十月,疑有誤),唐肅宗任命鳳翔尹李齊物為刑部尚書,任命濮州刺史張方須為廣州都督兼五府節度使。


冬十月初五(甲辰),唐肅宗正式冊立太子,將他改名為李豫,並宣布大赦,賜文武官員階和爵,五品以上子為父後(爵位比父親低的嗣子)的給勳兩轉。唐肅宗還要求百官舉薦忠正孝友的人出任東宮官屬。自中興以來,朝廷不再給群臣賞賜物品。到這時,因為開始有了新鑄的大錢,百官和六軍才得到不同的賞賜。


郭子儀帶兵從杏園渡過黃河,往東抵達獲嘉,打敗了安慶緒的大將安太清,斬首四千級,俘虜五百人。安太清退保衛州,郭子儀進兵包圍了他。十月初七(丙午),郭子儀派人到長安告捷。魯炅自陽武渡過黃河,季廣琛和崔光遠則自酸棗渡河,和李嗣業的大軍在衛州與郭子儀會合。安慶緒率領鄴中的全部七萬大軍來救衛州,分兵三路,命令崔乾祐率領上軍,田承嗣率領下軍,安慶緒自己率領中軍。郭子儀派擅長善射的三千人埋伏在壁壘牆壁之內,下令說:“我撤退時,賊兵一定會來追趕。到時你們登上壁壘,擊鼓呐喊,向他們猛烈射擊。”接著他和安慶緒開戰,假裝敗退。叛軍追殺到壁壘之下,伏兵頓時起來猛射,矢如雨下。叛軍退走,郭子儀帶兵反過來猛攻,結果安慶緒大敗。官軍俘虜了他弟弟安慶和,殺了他,於是攻拔衛州。安慶緒逃走,郭子儀他們追到了鄴城。許叔冀、董秦、王思禮以及河東兵馬使薛兼訓都帶兵相繼來到。安慶緒收拾殘餘部眾在愁思岡抗拒官軍,又打了敗仗。官軍前後斬首三萬級,俘虜了一千人。安慶緒隻好入城固守,郭子儀等人包圍了鄴城,李光弼接著也帶兵趕到。安慶緒處境窘迫危急,隻好派薛嵩向史思明求救,並請求讓位給他,說要舉行禪讓之禮。史思明發動範陽的十三萬大軍想去救鄴城,但觀望著不敢進軍。他先派李歸仁帶領步卒一萬和馬軍三千進駐滏陽,遙遠地為安慶緒製造聲勢。李歸仁到了滏陽,郭子儀對鄴城的包圍已經非常堅固,修築了圍城和壕塹各三重,樓櫓(用以瞭望和攻守的無頂高台)數量之多,古所未有。他又引水直灌城下,城中的泉水高漲,井水也全都溢了出來。同時,安慶緒讓安太清取代不得軍心的崔乾祐為都知兵馬使。


十月十五(甲寅),太上皇臨幸華清宮,唐肅宗親自到灞上為他送行。


這期間,許叔冀上奏說:“衛州婦人侯四娘、滑州婦人唐四娘、某州婦人王二娘相與歃血為誓,請求奔赴行營討伐賊兵。”朝廷讓她們都補任果毅。十一月初三(壬申),王思禮在相州打敗安慶緒的兩萬大軍。


十一月初八(丁醜),太上皇從華清宮回京師,唐肅宗到灞上迎接他歸來。他親自為太上皇執轡,走了一百多步。太上皇下誥命製止了他,唐肅宗才作罷。


同一天,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攻拔魏州(《舊唐書》作郭子儀。估計崔光遠在他之下),並在監獄裏找到安慶緒任命但顯然拒絕上任的刺史前兵部侍郎蕭華(《舊唐書-史思明傳》中說蕭華在魏州歸順。估計崔光遠攻拔魏州為實)。十一月十七(丙戌),唐肅宗任命蕭華為魏州防禦使。剛好史思明分兵三路,一路出邢、洛二州,一路出冀、貝二州,一路自洹水直趨魏州。郭子儀上奏讓崔光遠取代蕭華。十二月初五(癸卯),唐肅宗下敕,任命崔光遠兼領魏州刺史,派蕭華前往相州行營。


十二月初六(甲辰),朝廷設置浙江西道節度使,領蘇、潤等十州,讓升州刺史韋黃裳出任,並兼蘇州刺史。十二月十二(庚戌),朝廷又設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領越、睦等八州,讓戶部尚書李峘出任,兼淮南節度使(《舊唐書》說是淮南和浙西觀察使兼處置節度使;《新唐書》則說淮南、江東、江酉節度使)。


十二月二十一(己未),群臣請求為唐肅宗上尊號,稱乾元大聖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唐肅宗答應了。


十二月二十八(丙寅)立春,唐肅宗登上宣政殿,宣讀時令。五品以上的常參官(日常參朝官員)按品序坐在殿下傾聽。


再說,史思明趁崔光遠剛赴任的時機,大舉入侵魏州。崔光遠派將軍李處崟出兵抵禦。史思明軍勢浩大,李處崟連續幾戰全都失利,急忙退回到州城。叛軍追殺到城下,揚言說:“是李處崟叫我們來的,為何不出來!”崔光遠信以為真,竟然腰斬了李處崟。李處崟是員猛將,大家都依賴他,他這一死,部眾都沒了鬥誌。崔光遠脫身逃到汴州。十二月二十九(丁卯),史思明攻陷魏州,屠殺了三萬人,平地血流了好幾天都不停。


這期間,平盧節度使王玄誌去世。朝廷派宦官中使前往安撫他的將士,並就地了解他的將士想擁戴誰接替他,然後準備授他旌旗和節杖。高麗人李懷玉是裨將。他殺了王玄誌的兒子,然後推舉侯希逸為平盧軍使。侯希逸的母親是李懷玉的姑媽,所以李懷玉擁戴他。朝廷因此任命侯希逸為節度副使。節度使由將士廢立的習慣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司馬光評論說:“民眾都有欲望,沒有君主則會天下大亂。所以聖人製定禮儀用以治理民眾。自天子和諸侯直到公卿、大夫、士族、庶人,尊卑有分,大小有倫,就像綱領和條目之間互相維係,手臂和指頭之間互相使用。因此民眾服從主上,下層不會覬覦上司。《周易》說的‘上夫、下澤,履。’和象辭說的‘君子以辨上下,定民誌。’正是這個意思。人君之所以能夠駕馭他的臣民,靠的正是八種權柄來保存自己。一旦舍棄了,那麽彼此勢均力衡,將用什麽來治理屬下!


“唐肅宗遭遇唐朝中期的衰敗,幸好得以複國,正應當端正上下的禮儀,用綱紀治理四方;卻反而為了偷取一時的安定,而不考慮永久的禍患。任命將帥,統率藩邦,是國家的大事。而他卻將這重任委托給一個使者,聽從行伍士卒的要求,也不問是賢能還是不肖,士卒要誰就授任誰。從那以後,將這積習變成慣例,君臣相循,還以為是可行的政策,稱作姑息。以致偏裨小將,甚至行伍士卒,都能殺害或驅逐主帥,朝廷也不治他們的罪,反而趁機將位任授予他們。因此爵祿、廢置、殺生、予奪,都不再出於君上,而是出於下屬。禍亂的產生,還能有盡頭嗎!


“擁有國家的帝王,都必須賞善誅惡,這樣才能鼓勵為善,懲戒為惡。作為屬下而殺害或驅逐上司,還有比這更大的罪惡嗎!讓這樣的人擁有兵權,執掌一方,是獎賞他們。用獎賞鼓勵為惡,那麽惡行將無所不至!《尚書》說:‘遠乃猷。’《詩經》也說:‘猷之未遠,是用大諫。’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掌管天下大政的人專門從事姑息的事情,卻如何去消除憂患!這樣做隻能鼓勵為下的經常尋找為上的間隙,一有機會就攻擊甚至族滅他們。為上的將總是惴惴不安,害怕為下的,一旦得到機會也會屠殺了他們。於是互相爭著先下手為強,好讓野心得逞,而不再有互相保護,互利久存的意識。這樣做而想求得天下的平安,可能嗎!歸根究底,肇事的起源就在這裏。


“古代治理軍隊的根本必定在於注重禮法,所以晉文公在城濮之戰時,雖然見到自己的軍隊人少,但卻在禮法上占有優勢,所以知道必勝。如今唐朝治軍而不顧禮法,讓士卒得以欺淩偏裨,偏裨得以欺淩將帥,那麽將帥欺淩天子,也就很自然了。


“於是禍亂相繼而起,兵革不息,生靈塗炭,無處控訴,長達二百多年,然後大宋接受天命。宋太祖開始製定軍法,嚴格上下軍階製度,稍有違犯,都以軍法嚴懲。所以軍隊裏上下有敘,令行禁止,因此四處征討,無往不服,海內安寧,兆民興旺,直至今天。這都是因為以禮法治軍帶來的。這難道不是深謀遠慮嗎!”


這年,朝廷設置振武節度使,領鎮北大都護府和麟、勝二州;又設置陝、虢、華以及豫、許、汝兩個節度使;將安南經略使改為節度使,領交、陸等十一州。


也在這年,吐蕃攻陷河源軍。


要想知道安慶緒和史思明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