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李楊當道之十四:右相李林甫病故與外戚楊國忠入相

(2017-12-14 12:19:44) 下一個


天寶十一載即公元752年夏四月十二日(戊子),唐玄宗李隆基賜禦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自盡,將卷入反叛事件的他弟弟王銲在朝堂上用棍杖打死。


南詔國多次入寇邊境,蜀人請求兼任劍南節度使的楊國忠赴任;左仆射兼右相李林甫也上奏請求派他前往。楊國忠臨行前,哭著告辭,上言說他一定會遭到李林甫的陷害。楊貴妃也為他求情。唐玄宗跟楊國忠說:“愛卿暫時到蜀地去處理軍務,朕將屈指等待愛卿的歸來,一回來就能入相。”


李林甫當時已經生病,十分憂慮憤懣,不知該做什麽。巫師說見到皇上他的病就能稍微好轉。唐玄宗要想去探視,但被身邊侍從一再勸止。唐玄宗於是讓李林甫出到庭院當中,自己登上降聖閣遠遠地望去,並用紅巾招喚他。李林甫已經不能下拜,隻好讓人代拜。


楊國忠剛到蜀地,唐玄宗就派中使(宦官)召他回來。他到了昭應縣時,去謁見李林甫,拜倒在他的床下。李林甫流著眼淚跟他說:“我要死了,楊公必定會成為宰相,以後的事情就辛苦楊公了!”楊國忠稱謝,說不敢當,汗流滿麵。十一月十二(乙卯,通鑒作十二天後的丁卯為誤),尚書左仆射兼右相晉國公李林甫病故。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李叔良兒子李孝斌官至原州長史。李孝斌的兒子李思誨官至揚府參軍,他就是李林甫的父親。李林甫善於音律,最初擔任千牛直長,深受他舅舅楚國公薑皎的喜愛。開元初年,他升遷太子中允。當時源乾曜任侍中,他的侄孫源光乘是薑皎的妹婿,源乾曜跟他關係密切。源乾曜的兒子源潔跟他父親說:“李林甫請求出任司門郎中。”源乾曜說:“郎官必須是有操行以及才望很高的人,哥奴豈是郎官的材料?”幾天後,李林甫出任太子諭德。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字。他經累遷後出任國子司業。


開元十四年,宇文融任禦史中丞,引薦李林甫和自己同列,所以他也官拜禦史中丞,並曆任刑部和吏部侍郎。當時武惠妃得到的寵愛後宮無人可比,她的兩個兒子壽王和盛王因此得到唐玄宗異常的寵愛,太子李瑛也因此日益被疏遠。李林甫和多數後宮貴人關係良好,因此通過她們跟武惠妃說他願意盡力保護壽王。武惠妃很感激他。當初,侍中裴光庭娶了武三思的女兒。這女人為人詭譎,頗有材略,曾和李林甫私通。宦官高力士本來出自武三思的家門,當裴光庭去世後,武氏在悲悼期間去求高力士,請求讓李林甫取代她丈夫的職位,但高力士不敢出口。唐玄宗讓中書令蕭嵩選擇宰相,蕭嵩考慮了很久後舉薦了右丞韓休,唐玄宗也同意了,因此讓他起草詔書。高力士把這消息透露給武氏,武氏於是讓李林甫去轉告韓休。韓休入相後,為此很感激李林甫,並和蕭嵩不和。於是韓休推薦說李林甫堪為宰相,武惠妃暗中也協助他,於是李林甫不久就官拜黃門侍郎,唐玄宗對他的眷顧也日益加深。


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任命黃門侍郎平章事裴耀卿為侍中,中書侍郎平章事張九齡為中書令,李林甫為禮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加授銀青光祿大夫。李林甫麵相柔和而心有狡計,能摸透人主的心意,所以很快就爬上了高位,成為當時的權臣。他和宦官以及嬪妃的家人,關係都搞得特好,伺探唐玄宗的動靜,主上的心思他預先全都清楚,所以出言進奏時,總是讓唐玄宗心滿意足。而猜忌他人,暗地裏中傷同僚,他從來不露聲色。受到唐玄宗恩遇的朝臣,如果不是出自他的門下,李林甫總會千方百計地羅織罪名加以陷害。和他關係好的,即使是小廝下士,也都得到榮寵。不久他又曆任戶部和兵部二尚書,參知政事如故。


因為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都因為母親失寵而有怨言,駙馬都尉楊洄把他們的不滿轉告了武惠妃。唐玄宗勃然大怒,和宰相們商量如何將他們治罪。張九齡說:“陛下三個成年兒子不可再得。太子是國家的根本,從小長在宮中,受到陛下教導和影響,別人並未見過。陛下怎能以一時的喜怒就忍心廢了他?臣不敢奉詔。”唐玄宗聽了很不高興。李林甫惘然若有所失地退下,起初什麽都沒說。後來他跟宮中的貴妃們說:“皇上的家事何必要和外人商量?”當時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在任上很有政績,唐玄宗想賜給他封邑,張九齡又奏說:“邊將厲兵秣馬,儲蓄軍備,不過是平常的事務而已。陛下賞賜他當然可以;但要賜給他封邑,恐怕不太適宜。還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唐玄宗默然無語。李林甫把他的話轉告牛仙客,牛仙客次日拜見唐玄宗,哭著辭讓官爵。唐玄宗於是打算下達賜他實封的詔命,還讓他兼任尚書,張九齡仍然固執己見。唐玄宗變了臉說:“事情難道總是由著你說了算嗎?”張九齡磕頭謝罪說:“陛下讓臣在宰相位置上待罪,事情不很公允,臣理應盡言。如今違逆聖旨,臣罪當萬死。”唐玄宗說:“愛卿覺得牛仙客沒有門第嗎?愛卿自己又出自什麽門閥?”張九齡答道:“臣來自荒僻鄉野,出身微賤。牛仙客卻是中華之士。然而陛下既然提拔臣執掌台閣,負責製誥,臣就不得不盡言。牛仙客本來隻是河湟的一個使典,目不識丁,如果委以大任,臣恐怕不很適宜。”李林甫退朝後議論道:“隻要有才幹和見識,何必一定要懂得辭學。天子用人,又什麽不行的?”唐玄宗開始對張九齡不滿。


張九齡和中書侍郎嚴挺之關係很好。嚴挺之休了原配妻子,她後來嫁給蔚州刺史王元琰。當時王元琰因為貪贓,唐玄宗下詔讓三司(刑部,禦史台,大理寺)立案審理。嚴挺之出麵相救,王元琰得免於罪。唐玄宗覺察出來後,跟張九齡說:“王元琰並非沒有貪贓,隻是由於嚴挺之的囑托,人家給了他麵子而已。”張九齡說:“那是嚴挺之的前妻,如今已改嫁給崔氏了。他不應該跟王元琰有任何私情。”唐玄宗說:“你不知道。雖然離了。卻仍有私情。”唐玄宗將這事跟以前的事聯係起來,覺得張九齡有結黨的嫌疑,便將他和裴耀卿一同罷免參知政事,改任他們為左、右丞相,將嚴挺之貶為洺州刺史,王元琰則被流放到嶺南。當天李林甫就取代張九齡成為中書令、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唐玄宗又拜牛仙客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負責門下省事務。監察禦史周子諒私下議論說牛仙客並非宰相的才器,唐玄宗一怒之下殺了他。李林甫說周子諒本是張九齡引薦的,張九齡因此被貶為荊州長史。


唐玄宗終於采用了李林甫的建議,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都貶為庶人,太子妃的兄長駙馬都尉薛鏽被長久流放瀼州,結果死在故驛。人們將被廢黜的三皇子稱作“三庶”,聽到這事的人們都替他們喊冤。這月,獻媚的人說有喜鵲在大理寺監獄裏築巢,說明天下幾乎不用刑措就得到大治。唐玄宗歸功於宰輔大臣,於是封李林甫為晉國公,牛仙客為豳國公。同年冬天,武惠妃生病,三庶人被指控作祟害她而被處死。儲君的東宮位置空了許久,唐玄宗一時無法確定立誰為太子。李林甫說:“壽王年齡已大,讓他當儲君非常適宜。”唐玄宗說:“忠王仁孝,年齡又是居長,應當讓他身居東宮。”因此立他為皇太子。此後李林甫有點害怕,便暗中千方百計地想搞掉太子。


李林甫執掌朝廷樞密之後,兼領隴右和河西節度使,又加授吏部尚書。天寶年間改易官名,他成為右相,停了節度使的任命,改加光祿大夫,升遷尚書左仆射。天寶六載,他又加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三百戶食邑,得到的恩寵日深。凡是皇上禦府的珍膳佳肴,遠方進貢的山珍海味,唐玄宗總是派宦官賜給他;前往他府邸的中使絡繹不絕。他和宰相李適之雖然同是宗室親屬,而李適之行為輕率,和李林甫同時談論時政時,大多不太得體。因此李適之逐漸失寵,以致最終罷相。黃門侍郎陳希烈生性喜好拍馬逢迎,曾曲意事奉李林甫。李適之罷相後,李林甫便引薦陳希烈一同參知政事。李林甫長久掌權,天下的威勢,全歸於自己,朝廷各部事務,陳希烈都不敢參議,隻是唯唯諾諾而已。每次有所奏請,李林甫必定先要賄賂唐玄宗身邊的侍從,伺察唐玄宗的心思,以此保持自己得到的恩寵。唐玄宗在位多年,對朝政感到厭倦,總是讓大臣們互相製約,使他們難以放縱私欲。自從得到李林甫後,卻把政事全都托付給他。所以他再也聽不到逆耳之言,一心都在飲宴作樂上頭,後宮的生活也不再在乎禮儀,縱欲而不以為恥。這些都是李林甫促成的。


李林甫在京城修築府邸,廣置田園,興建磨坊,獲得極大贏利。城東有座原來屬於薛王的別墅,林亭幽邃,是都邑首屈一指的豪宅。唐玄宗特意將它賜給李林甫。還有女樂二部以及天下的奇珍異玩,前後賜給他的東西不可勝數。宰相如此專權用事是開元以來從未有過的。然而他對每件事情都十分謹慎,辦事也都很有條理,在增修綱紀和朝廷內外任命和升遷官員方麵,也都有常規法度。但他貪戀榮寵,為了保住權勢,栽培自己的黨羽,一旦見到什麽人有了點名望,李林甫一定會暗中想法中傷他們。當初,韋堅剛到朝廷時,因為是皇太子妃的兄長,李林甫便引薦他身居要職,以示恩信,其實是想搞掉他,並指使禦史中丞楊慎矜暗中尋找韋堅的嫌隙。剛好遇上正月十五望夜,皇太子出遊,和韋堅相見。楊慎矜探知了這事,上奏給唐玄宗。唐玄宗勃然大怒,認為韋堅圖謀不軌,罷免了他,還廢黜了太子妃韋氏。李林甫趁機上奏指控李適之和韋堅關係親密,裴寬和韓朝宗也曲意投靠他。唐玄宗也這麽認為,於是賜韋堅自盡,裴寬和韓朝宗也都因此被貶斥。後來楊慎矜權位日盛,李林甫又開始忌妒他,於是引薦王鉷為禦史中丞,把他當作心腹。王鉷秉承李林甫的旨意,秘密上奏誣陷楊慎矜使用旁門左道,行為不法,導致他被夷族。楊國忠作為楊貴妃的親戚,出入宮廷禁中,奏請也大多得到應允,還被提拔到台省,讓他審理大案。剛好皇太子良娣杜氏的父親杜有鄰和女婿柳勣不和,柳勣飛書告發杜有鄰行為不法,還引用李邕為證。唐玄宗下詔讓王鉷和楊國忠立案審訊他。王鉷與楊國忠附會李林甫,上奏判他有罪,於是唐玄宗賜杜有鄰自盡,將他女兒杜良娣貶為庶人,李邕和裴敦複等人被指控為他的黨羽而被處死。李林甫苞藏禍心,為人殘忍,就是這樣。


李林甫覺得自己當時反對立現皇太子,因此擔心這事將成為後患,所以屢次興起大獄,想危及太子的地位。幸賴太子穩重謹慎,沒有大過,所以流言蜚語沒有傷到他。李林甫曾指使濟陽別駕魏林告發隴右和河西節度使王忠嗣。魏林以前曾任朔州刺史,而王忠嗣那時是山東節度使,曾告訴魏林自己小時候曾和忠王李璵(即太子)一起在宮中長大,情意相得。魏林就以此誣陷王忠嗣要擁兵迎立太子。唐玄宗得知這事後說:“我兒在宮內,怎能和外人相通?肯定沒這回事。”然而王忠嗣到底還是被貶為漢陽太守。天寶八載,鹹寧太府趙奉章告發李林甫罪狀二十多條。然而奏折尚未上呈,李林甫就得知了這事。於是他暗示禦史台逮捕趙奉章,說他妖言惑眾,將他用重杖處決了。天寶十載,李林甫兼領安西大都護和朔方節度使,不久又兼任單於副大都護。天寶十一載,因為朔方副使李獻忠反叛,李林甫引咎辭讓節度使,舉薦安思順自代。唐朝自武德和貞觀以來,蕃將諸如阿史那杜爾和契苾何力,不但忠孝,還有才略,但朝廷都沒有專委他們大將的責任,大多是讓重臣當節度使製約他們。開元中年,張嘉貞、王晙、張說、蕭嵩、杜暹都曾作為節度使入朝參知政事。李林甫為了鞏固他的地位,一心想杜絕邊將入相的途徑。他曾上奏說:“文士為將,畢竟不敢身當矢石。所以不如用寒族出身的或蕃人為將,蕃人善戰勇猛,而寒族出身的沒有朋黨內援。”唐玄宗覺得有道理,因此任用安思順代替李林甫擔任節度使。此後高仙芝和哥舒翰都專任邊塞大將。李林甫因為他們都不識文字,所以沒有入相的理由。然而安祿山最終成為禍亂的根源,都是由於李林甫鼓勵讓蕃人專擅邊塞大將職責造成的。


李林甫仗恃自己很早就飛黃騰達,輿馬和被服都極為華麗。他不學無術,僅能秉筆寫寫簡單的文字,所以尤其嫉妒當時有才名的人士。而郭慎微和苑鹹都是文士中被人看不起的卑賤之人,代李林甫題寫尺牘。李林甫掌管吏部時,候選人嚴迥判語裏有用“杕杜”二字。李林甫不認得“杕”字,便問吏部侍郎韋陟道:“這‘杖杜’是什麽東西?”韋陟低著頭不敢回答。“杕杜”是《詩經》裏的一首詩。太常少卿薑度是李林甫舅舅的兒子。薑度妻子生了兒子,李林甫寫親筆信祝賀她說:“聞有弄獐之慶。”把慶祝人家生男孩的弄璋之慶居然寫成弄獐之慶,鬧得客人們無不掩口,不敢笑出聲來。李林甫的事情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這年他病故,朝廷追贈他太尉和揚州大都督,給他班劍和西園秘器。還讓他的兒子們用吉儀(給來送葬客人的禮物)護送他的棺柩從昭應縣回到京師,在平康坊的府第發喪。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最終導致天下大亂,而唐玄宗始終沒有醒悟。


李林甫晚年時沉溺於聲妓,侍候他的姬妾滿房都是。他有二十五個兒子和二十五個女兒。兒子中李岫任將作監,李崿任司儲郎中,李嶼任太常少卿;女婿中張博濟任鴻臚少卿,鄭平任戶部員外郎,杜位任右補闕,齊宣任諫議大夫,元捴任京兆府戶曹。當初,李林甫曾夢見一位長著長胡須的白晰男子威逼自己,老是不離開。醒過來後,他說:“這人的樣子很像裴寬,看來裴寬陰謀要取代我。”當時裴寬任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所以他將裴寬當作李適之的黨羽給罷斥了。那時楊國忠剛出任金吾胄曹參軍,離現在不到十年。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最終接替了他的職位,而他的相貌也像裴寬。楊國忠平時跟李林甫就有過節,入相後便誣奏李林甫與蕃將阿布思一同密謀篡逆,並誘使平時不喜歡李林甫的親戚前來作證。不久唐玄宗下詔褫奪了李林甫的官爵,廢他為庶人,李岫和李崿幾個兒子也都被貶到嶺南。李林甫生性沉密,城府很深,愛憎從不表露在臉上。自從出任台衡重臣以來,辦事總是遵循格令,衣冠士族的子弟,除非常調,一般都無法得到提升。所以他執政近二十年,朝野大臣都很恨他,但又害怕他的威權。不過當楊國忠在他死後誣陷他時,天下人卻覺得他冤枉。


十一月十七(庚申),唐玄宗任命楊國忠為右相接替李林甫,並兼任文部尚書,其他的判使如故。楊國忠為人強辯而浮躁,毫無威儀。他為相後,以天下為己任,裁決機務時總是十分果斷,毫不猶疑。他在上朝時經常捋起袖子,或扼著手腕;對公卿以下的大臣頤指氣使,人們無不震懾。他自侍禦史直到為相,共兼領過四十多使。不肯投靠他的台省各部有才能的官員,先後都被他支出了朝廷。


有人勸陝郡進士張彖去謁見楊國忠,勸他說:“見了他,就可以立刻得到富貴。”張彖說:“你們這輩人將楊右相當作泰山來依靠,而我卻覺得他不過是座冰山而已!如果皎陽高照,你們這輩人將完全失去依恃!”於是隱居到嵩山去了。


楊國忠任命司勳員外郎崔圓為劍南留後,內征魏郡太守吉溫為禦史中丞,並出任京畿和關內采訪等使。吉溫到範陽向安祿山告辭,安祿山讓他兒子安慶緒將吉溫送到範陽邊境,還為吉溫牽馬,送出驛站幾十步。吉溫到了長安後,凡是朝廷有什麽動靜,總是立即報給安祿山,信息兩個夜晚就能到達範陽。


十二月初二(甲戌),楊國忠想收取人望,因此上奏建議說:“文部選拔人才,不必拘泥於賢能或不肖。應當挑選資曆深厚的人留下,依據資曆和空缺任命官員。”他還奏請兩京在銓選那天就必須決定留下或放回。那些因為才能平庸而滯留的人無不欣然稱道。楊國忠做的事,都是盡量滿足人們的欲望,所以頗得眾人的讚譽。


十二月十二(甲申),唐玄宗任命平盧兵馬使史思明兼任北平太守,並出任盧龍軍使。十二月十五(丁亥,《舊唐書》作十二天後的己亥),唐玄宗從華清宮回長安。十二月二十五(丁酉),他任命安西行軍司馬封常清為安西四鎮節度使。


哥舒翰曆來與安祿山和安思順不和,唐玄宗經常調和他們的關係,讓他們互相稱兄道弟。這年冬季,三人同時入朝,唐玄宗讓高力士在城東設宴招待他們。安祿山跟哥舒翰說:“我父親是胡人(這裏特指匈奴人),母親是突厥人。明公的父親是突厥人,母親是胡人。我們的族類頗為相同,為何關係不能更親密些?”哥舒翰說:“古人說,狐狸向著自己的洞窟嗥嚎是不祥的征兆,因為它忘本的緣故。安兄如果真要和我親熱,我哥舒翰怎敢不盡心!”安祿山以為他在譏笑自己是胡人,勃然大怒,罵哥舒翰道:“你這突厥膽敢如此無禮!”哥舒翰正要發作,高力士用眼睛暗示製止他,哥舒翰這才算了,然後假裝酒醉離開。此後兩人結怨更深。


唐玄宗第四子棣王李琰的妃子韋氏曾有過過失,李琰很生氣但又不敢奏聞,就把她冷置在別室,自己去寵愛兩個孺人(即小老婆)。兩個孺人互相爭寵,其中一位指使巫師寫個符,放在李琰的鞋裏,想以此獻媚。李琰和監院的一個宦官有矛盾,那宦官得知這事後,秘密上奏說李琰作厭勝賭咒皇上。唐玄宗派人去突然搜查他的鞋子,果然發現了那符咒,因此非常憤怒。他把李琰叫進宮責問,李琰磕頭謝罪說:“臣的罪的確該死,但臣請求解釋一下再死。臣和新媳婦恩斷義絕已經兩年了。臣有兩個孺人,又都要爭長。臣實在不知道有符咒這事,估計是她們三人所為。還請父皇明察誰是罪人。”經過盤問後,果然是其中一位孺人。唐玄宗還懷疑李琰知情,怒氣未消。太子以下的親屬都為他求情,但唐玄宗還是令人將他囚禁在鷹狗坊中,不讓他朝見和請安。李琰因為過度憂懼居然就這樣死了。李琰妃子就是少師韋滔的女兒,沒有孩子。李琰死後,韋妃回到了她父親那裏。


按照慣例,如果兵部和吏部尚書參知政事,那麽選拔官員的事情就都委托給侍郎以下官員處理,但三注三唱(六品以下官吏銓選的程序)後,仍然必須經過門下省審核。從春季直到夏季,銓選才算結束。當楊國忠以宰相兼領文部尚書後,為了顯示自己的精幹聰敏,開始讓文部的令史先在他的私第秘密確定入選的名冊。


要想知道唐玄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