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十四年即公元726年春正月初四(癸未,《舊唐書》作癸亥為誤),唐玄宗李隆基改封契丹的鬆漠王李邵固為廣化王,奚族的饒樂王李魯蘇為奉誠王。唐玄宗還封他堂外甥女陳氏為東華公主,把她嫁給李邵固(《舊唐書》說這事發生在三月二十四壬寅);封成安公主的女兒韋氏為東光公主,把她嫁給李魯蘇。
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張說上奏說:“今日的五禮(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經過貞觀和顯慶年間兩次的修纂,前後頗不相同,其中或許有些地方並不折衷。希望朝廷與學士們參考古今,討論這事,對五禮適當加以刪改後施行。”唐玄宗下製聽從了他的建議。
同時,邕州封陵的獠族人梁大海和周光等人占據賓、橫二州造反。二月初一(己酉,《舊唐書》作二月庚戌朔,與通鑒矛盾,暫以通鑒為準),唐玄宗派驃騎大將軍兼內侍楊思勖發兵討伐他們。
唐玄宗召河南尹崔隱甫入朝,想重用他。中書令張說因為他缺乏文采而看不起他,便上奏擬定他出任金吾大將軍。前殿中監崔日知曆來和張說關係密切,張說推薦他為禦史大夫,但唐玄宗沒答應。二月初八(丙辰),唐玄宗任命崔日知為左羽林大將軍,並於次日任命崔隱甫為禦史大夫。崔隱甫因此和張說有了嫌隙。
張說頗有才智,然而貪財。朝廷百官向他匯報事情時,如果不合他的口味,他總喜歡當麵批評,甚至叱罵。他厭惡禦史中丞宇文融的為人,而且擔心他權勢太重,所以經常壓抑宇文融的建議。中書舍人張九齡勸張說道:“宇文融正承蒙恩寵,專權用事。而且他能言善辯,又會玩弄權術,足下不能不對他多加防備。”張說說:“諒這鼠輩能有什麽作為!”夏四月初五(壬子,《舊唐書》作次日即癸醜),崔隱甫和宇文融以及禦史中丞李林甫共同上奏彈劾張說,說:“張說請來術士占卜星辰,營私舞弊,僭越奢侈,受納賄賂。”唐玄宗下敕讓源乾曜與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少卿明珪和崔隱甫等人共同在禦史台對張說立案審理。李林甫是李叔良的曾孫;韋抗是韋安石堂兄的兒子。
四月初十(丁巳),唐玄宗任命戶部侍郎李元紘為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李元紘以清儉著名,所以唐玄宗啟用他為相。
源乾曜等人審理張說的案件,的確找到了不少證據。唐玄宗派高力士去看望張說,高力士回來後奏報說:“張說蓬首垢麵,睡在槁草席上,吃飯也隻用瓦器,正惶恐地等待治罪。”唐玄宗覺得有點可憐。高力士趁機上言說張說有功於國家,唐玄宗也這麽覺得。四月十三(庚申),他隻是罷免了張說的中書令,其它職位不變。
四月二十(丁卯),太子太傅岐王李範去世。李範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四子,本名李隆範,後來為避諱他兄長唐玄宗李隆基的連名,改單名為李範。他起初封鄭王,但很快就改封衛王。長壽二年(693),他隨慣例卻入閤,改封巴陵郡王,經累授後出任尚食奉禦。神龍元年(705),他升遷太府員外少卿,加賜實封二百戶,連同前封共五百戶食邑。景龍年間(708左右),他兼任隴州別駕,加銀青光祿大夫。唐睿宗即位後,他進封岐王,又加實封五百戶,拜太常卿,兼左羽林大將軍。先天二年(713初),他跟從唐玄宗誅殺竇懷貞和蕭至忠等人,因功加賜實封滿五千戶,唐玄宗還下製褒揚讚美他。開元初年(713),他拜太子少師,帶著本官曆任絳、鄭、岐三州刺史,並於開元八年升遷太子太傅。
李範好學,工於書法,特別喜愛會寫文章的士人,士無貴賤,他都盡禮接待。他與閻朝隱、劉庭琦、張諤、鄭繇等人篇題唱和,又收集了很多書畫古跡,被當時人們稱道。那時唐玄宗禁止諸王約見王公,不讓他們和外人交往。駙馬都尉裴虛己因為和李範遊宴,並私自挾帶讖緯之類的書籍,所以被發配到嶺南。萬年尉劉庭琦、太祝人張諤都因為和李範飲酒賦詩,朝廷將劉庭琦貶為雅州司戶,張諤貶為山茌丞。然而唐玄宗跟李範照樣關係密切,恩情如初。他還跟身邊侍從說:“我兄弟友愛是天然的,一定不會相互猜疑。隻是那幫趨炎附勢之輩,強行托附而已。我終不會因為纖芥的事情去責怪兄弟。”當時王毛仲等人本來出身低賤,但都成為朝廷的一時權貴。諸王每次見到他們,都畢恭畢敬地站在一旁,隻有李範見到他們照樣一副莊嚴的樣子。李範病逝時,唐玄宗哭得非常傷心,取消三天朝會,親手書寫了《老子經》,為他追福。唐玄宗命令工部尚書兼攝理太尉盧從願冊封追諡他為惠文太子,陪葬橋陵。唐玄宗為他撤除了禦膳幾十天。百官上表一再要求他不要這樣,他才恢複正常。
五月初十(丁亥),太原尹張孝嵩上奏說:“有個叫李子嶠的人,自稱是皇子,說他出生於潞州,母親是趙妃。”唐玄宗命令將那人杖殺了。
五月二十四(辛醜),朝廷在定、恒、莫、易、滄五州設置軍隊防備突厥。
唐玄宗想封武惠妃為皇後,但有人上言說:“武氏和皇家有不共戴天之仇,豈能封她為國母!民間盛傳張說想靠立皇後的功勞再次入相。況且太子並非惠妃所生,惠妃自己又有兒子。如果她登上皇後的位置,太子必定會陷於危境。”唐玄宗隻好作罷。然而武惠妃在宮中的禮秩,跟皇後沒有兩樣。
五月二十六(癸卯),戶部上奏,今年全國共有七百六萬九千五百六十五戶人家,四千一百四十一萬九千七百一十二人口。
六月十二(戊午),東都刮大風,將大樹連根拔起,還摧毀了不少房屋,甚至毀壞了端門的鴟吻(屋脊上的裝飾),都城城門等以及寺觀上的鴟吻被刮落了大半。唐玄宗因為幹旱和暴風雨,命令朝廷內外群官上呈密封奏事,指出時政的得失,不要有所隱諱。六月十六(壬戌),他又下詔要求州縣長官也這麽做。
秋七月初七(癸未,《舊唐書》作癸醜,疑有誤)夜裏,瀍水暴漲,注入漕運河流,衝走了河南和河北各州數百艘運送租賦的糧船,淹死的人數以千計。
八月初一(丙午),魏州上奏那裏的黃河決口,河水泛濫。
九月十四(己醜),唐玄宗任命檢校黃門侍郎安西副大都護兼磧西節度使杜暹為同平章事。
自從王孝傑收複西部四鎮以來,朝廷又在龜茲設置安西都護府,派三萬士兵前去衛戍,苦了那一帶的百姓。出任安西都護的,惟有田揚名、郭元振、張嵩以及杜暹頗有政績,被人稱道。
這年秋季,十五州上奏他們那裏發生幹旱和早霜;五十州上奏發生水災,河南和河北地區尤其嚴重;蘇、同、常、福四州很多民舍都被衝走損壞。唐玄宗派禦史中丞宇文融去巡視並賑濟災民。
冬十月,朝廷廢除了麟州。十月初十(甲寅),太白金星在白晝出現。十月十六(庚申),唐玄宗臨幸汝州的廣成溫泉,並於十月二十五(己巳)回東都。
十一月初一(甲戌),突厥派使者來上朝。十一月二十八(辛醜),渤海的靺鞨酋長派兒子義信來上朝,並貢獻地方特產。
十二月十四(丁巳),唐玄宗臨幸壽安,在那裏的方秀川圍獵。十二月十六(己未),日色赤紅如赭。十二月十九(壬戌)唐玄宗回到東都。
同時,楊思勖討伐反叛的獠民,生擒了梁大海等三千多人,斬首二萬級後凱旋而歸。
這年,黑水的靺鞨酋長派使者入見,唐玄宗在他的國內設置黑水州,並任命長史去鎮守。
勃海的靺鞨王武藝說:“黑水派人入唐,必須經過我的國境。以往他們向突厥請求派吐屯(突厥向下屬部落派的監察)時,都要先告知我,然後和我一道前往。如今他不告知我而直接向唐朝請求,一定是和唐人合謀,想要腹背攻打我國。”於是派他母弟門藝和他舅舅任雅帶兵出擊黑水。門藝曾在唐朝當質子。他勸諫武藝道:“黑水向唐朝請求派駐官吏,而我們因為這原因出擊他們,那是背叛唐朝。唐朝是大國。當年高麗全盛時,有精兵三十多萬。然而他們不遵守唐朝的詔命,結果被橫掃於地,幾乎片甲不留。何況我們的兵力不及高麗的什之一二,一旦與唐朝結怨,那將是亡國的局勢。”但武藝不聽,強行派他出兵。門藝到了邊境,再次上書力諫。武藝勃然大怒,派他的堂兄大壹夏取代他領兵,召門藝回來想殺他。門藝丟棄了部眾,走小路來投奔朝廷。唐玄宗下製任命他為左驍衛將軍。武藝派使者上表給唐玄宗,曆數門藝的罪狀,請求他殺了門藝。唐玄宗秘密派門藝前往安西,扣留了渤海的使者,另外派人去跟武藝說,已將門藝流放到嶺南。武藝知道實情後,上表聲稱:“大國應當示人以誠信,豈能這樣欺誑他人?”因此一再要求朝廷殺了門藝。唐玄宗因為鴻臚少卿李道邃和源複不能督察下屬官員,導致消息泄漏,將他們貶斥,然後暫時將門藝送到嶺南作為對武藝的答複。
司馬光評論說:帝王之所以讓四夷臣服,靠的是威信而已。門藝因忠獲罪,自己逃歸天子;天子應當體察事情的曲直,獎賞門藝而懲罰武藝,這才是為政的大體。即使不能出討,也應當告知武藝門藝無罪的事實。唐明皇的威嚴不能製服武藝,恩信不能庇護門藝,卻仿效小人用欺誑的言語貽笑於小國,然後又歸罪鴻臚的泄漏,這難道不讓人羞愧嗎!
杜暹任安西都護時,突騎施的交河公主曾派牙官帶著一千匹馬到安西來做買賣。使者宣讀了公主的教令,杜暹憤怒地說:“阿史那的女人有什麽權力宣教於我!”杖打了她的使者,還把他扣留下來。那些馬經曆風雪後來都死光了。突騎施可汗蘇祿勃然大怒,發兵入寇四鎮。剛好杜暹被征召入朝,趙頤貞代他出任安西都護,閉城堅守。西部四鎮的人畜和糧食儲存,都被蘇祿掠走,隻有安西都護城孤獨地保存了下來。後來蘇祿聽說杜暹入朝為相,才撤兵回去,不久又派使者入朝進貢。
開元十五年即公元727年春正月初五(戊寅),唐玄宗下製,讓民間埋沒的文武高才到宮闕自薦。正月二十七(庚子),太史監重新改名為太史局,依舊隸屬秘書省。
正月二十八(辛醜),涼州都督兼河西和隴右節度使王君毚(通鑒作王君毚,《舊唐書》作王君掞,《新唐書》作王君奐)在青海西部打敗吐蕃。
當初,吐蕃仗恃自己的強大,送書信給朝廷時用的都是對等國家的禮儀,言辭悖謬傲慢,唐玄宗經常為此感到憤怒。從東巡封禪泰山歸來後,張說跟唐玄宗說:“吐蕃傲慢無禮,的確應當出兵誅滅,但國家已經連續用兵十多年了,甘、涼、河、鄯等州再也承擔不起這經濟負擔。即使出師捷報頻傳,其實得不償失。聽說他們願意悔過求和,還希望陛下接受他們的臣服,好減輕邊塞百姓的負擔。”唐玄宗說:“待朕和王君毚商量後再說。”張說退下後,跟源乾曜說:“王君毚勇而無謀,總想冒險取得僥幸。如果兩國和親,他就得不到戰功!看來主上必定不會采用我的建議。”當王君毚入朝後,他果然請求深入吐蕃境內討伐他們。
去年冬季,吐蕃大將悉諾邏入寇大鬥穀,進攻甘州,焚燒掠奪了一番後離去。王君毚估計到他們兵馬疲憊,便帶兵跟蹤在他們背後。剛好遇上大雪,很多吐蕃士兵都凍死了,他們隻好經由積石軍西歸吐蕃。王君毚先派人走小路深入吐蕃境內,把路旁的野草全都燒光。悉諾邏到了大非川,想在那裏休息兵馬,但發現野草全被燒光了。最後他的馬餓死了過半。王君毚和秦州都督張景順率軍追趕,在青海西部趕上他們,接著利用湖上的結冰跨過青海。但悉諾邏已經離去了,他們打敗吐蕃的殿後軍隊,並繳獲了他們的輜重和數以萬計的羊馬,然後撤軍回來。王君毚因功升遷左羽林大將軍,唐玄宗還拜他父親王壽為名譽少府監,也因此對在邊塞用兵更加感興趣。
當初,洛陽人劉宗器上言,請求朝廷堵塞原來的汜水入汴口,改在熒澤引黃河水進入汴水。朝廷因此提拔劉宗器為左衛率府胄曹。到這時,新開的渠道阻塞不通,朝廷又將劉宗器貶為循州安懷戍主,接著命令將作大匠範安及發動河南以及懷、鄭、汴、滑、衛五州三萬人去疏通原來的渠道;結果隻用了十天就完工了。
當時河北發生嚴重耕牛瘟疫。二月初,唐玄宗派左監門將軍黎敬仁到那裏賑濟窮人。禦史大夫崔隱甫和中丞宇文融,擔心右丞相張說重新得到重用,便多次上奏詆毀他,各自結為朋黨。唐玄宗開始厭惡他們。二月初二(乙巳),唐玄宗下製讓張說退休致仕,罷免崔隱甫的官職,讓他回家侍候母親,將宇文融貶出朝廷去擔任魏州刺史。
二月十二(乙卯),他又下製說:“全國各州從外地逃來沒有戶籍的人家,先前經勸農使檢核後,如發現還有外來沒有戶籍的人家,在當地按照白丁的慣例征收當年的租庸,有征役時優先差使他們。”
夏五月,晉州發大水,衝走損壞了不少民居。
五月初二(癸酉),唐玄宗任命皇子慶王李潭為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度大使,忠王李浚為單於大都護兼朔方節度大使,棣王李洽為太原冀北牧兼河北諸軍節度大使,鄂王李涓為幽州都督兼河北節度大使,榮王李滉為京兆牧兼隴右節度大使,光王李涺為廣州都督兼五府節度大使,儀王李濰為河南牧,潁王李潭為安東都護兼平盧軍節度大使,永王李澤為荊州大都督,壽王李清為益州大都督兼劍南節度大使,延王李洄為安西大都護兼磧西節度大使,盛王李沐為揚州大都督,但並不出閣(即隻是名義上的而已)。
當初,唐太宗喜愛晉王李治,沒讓他出閣(即離開後宮到自己的王府居住)。豫王李旦因為是武則天的小兒子,所以也不出閣,直到他由皇嗣子轉為相王時才出閣。唐中宗李顯那時,譙王李重福失寵,被貶謫到外州居住;而溫王李重茂十七歲了卻還住在禁中。唐玄宗即位後,緊挨著禁苑城邊為十王修建了宅第,讓皇子們居住,由宦官們照顧。皇子們可以通過夾城去參見並問候皇上的起居。自那時起皇子們就不再出閣了。夾城是當年唐高宗所建。他將舊居興慶坊改為興慶宮,為方便上朝和外出,就在東城牆修牆一道,與原東牆形成一條夾道,稱為夾城。皇子們後來即使開辟王府設置官屬,或者遙領藩鎮,也隻有侍讀才經常入閣教授他們讀書,其餘的王府官屬,也隻是每年定時來通報姓名,問候起居而已。藩鎮的官屬,甚至不用通報姓名。當皇孫逐漸增多時,朝廷又設置百孫院讓他們居住。太子也不住在東宮,常常住在唐玄宗臨幸的行宮別院。
秋七月初四(甲戌),雷電震壞了興教門樓頂的兩個鴟吻,欄檻以及柱子也遭了火災。
唐玄宗命令妃嬪以下的宮人在宮中養蠶,想讓她們學習女工。五月二十五(丁酉)夏至,他賜給尊貴親近的宮人每人一綟絲。
七月初八(戊寅),冀州黃河泛濫。
七月初九(己卯),禮部尚書許文憲公蘇頲去世。蘇頲是已故尚書左仆射蘇瑰的兒子,少年時就有俊才,能一目千行。他二十歲弱冠時舉進士,授為烏程尉,經累遷出任左台監察禦史。長安中年(702),武則天下詔讓蘇頲複審來俊臣等人的舊案,蘇頲申明了他們的冤枉,因此為很多人平反昭雪。神龍中年(706),他經累遷出任給事中,加授修文館學士,不久又拜中書舍人。很快他又和父親蘇瑰一同出任中書門下三品,父子同掌朝廷樞密,被當時人們引以為榮。朝廷的機要事務和官員委任,文誥都出自蘇頲的手筆。中書令李嶠歎道:“蘇舍人思如泉湧,我實在趕不上。”他不久又升遷太常少卿。景雲中年(711),蘇瑰去世,唐睿宗下詔讓蘇頲停止丁憂,出任工部侍郎,加授銀青光祿大夫。蘇頲上表一再推辭,言辭非常懇切。唐睿宗隻好下詔允許他服完喪期。他服畢就職,並世襲父爵許國公。唐玄宗問宰相們說:“有從工部侍郎直接轉為中書侍郎的嗎?”宰相們答道:“任賢用能,並非臣等所能辦到的。”唐玄宗說:“蘇頲可以擔任中書侍郎,朝廷可以為他提供餐食。”次日,唐玄宗就加授他知製誥,即負責製令和詔書的起草。所謂“有政事食”,就是從蘇頲這時開始的。蘇頲入宮謝恩,唐玄宗說:“朕常想重用愛卿,每有高官位置空缺時,總希望宰相們提到愛卿。宰相們都是愛卿的熟人,但都沒提到,朕很為愛卿歎息。中書侍郎是朕很看重的位置。自從陸象先過世後,朕每次考慮接替的人時,總覺得沒人強過愛卿。”當時李乂任紫微侍郎,與蘇頲一道掌管文誥。有一天,唐玄宗跟蘇頲說:“前朝有李嶠和蘇味道,人們稱之為蘇、李。今天有愛卿和李乂,也不比他們差。愛卿所書寫的文誥,可抄錄一本密封後呈上,題上‘臣某撰’的字樣,朕要留在禁中閱覽。”唐玄宗對他的禮遇就是如此特殊。唐玄宗想在靖陵建立石碑,蘇頲諫道:“帝王和皇後,都沒有神道碑。況且這事沒有古代的先例,這麽做將有違常法。如果單獨在靖陵立碑,那麽陛下祖宗的山陵也都必須追立。”唐玄宗聽從了他的建言,打消了這一念頭。
開元四年(716),他升遷紫微侍郎兼同紫微黃門平章事,與侍中宋璟一同參知政事。宋璟為人剛正,多數事情都由他裁斷。蘇頲也都順從地成人之美。在唐玄宗麵前接受旨意、或奏事以及應對時,蘇頲經常讚同宋璟的意見,所以兩人相處得很好。宋璟曾跟人說:“我和蘇家父子,前後同時為宰相。蘇仆射是位長者,為人厚道,確實是國家重器。但要說到提出建設性意見,竭盡臣子的節操,決斷吏事,至公無私,那麽蘇頲超過了他父親。”開元八年,蘇頲改任禮部尚書,罷免了參知政事,不久又出朝負責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事務。前司馬皇甫恂破壞規章,拿出府庫的織新樣錦敬獻給唐玄宗,蘇頲為此罷免了他的一切官職。有人跟蘇頲說:“明公如今遠離朝廷,豈能忤逆聖上的意思?”蘇頲說:“明主不會因為個人的喜愛而犧牲至公,又豈能因為遠近就更改忠臣的節操!”最終還是上奏罷免了皇甫恂。巂州蠻人酋長苴院私下和吐蕃連謀,將要成為內寇。蘇頲捕獲他的間諜,將士都請求出兵討伐他,但蘇頲不肯。他寫信給苴院,並將那間諜送交給他。苴院感到非常慚愧後悔,最終不敢入寇。
開元十三年,他跟從禦駕東封泰山,唐玄宗讓蘇頲撰寫朝覲的碑文。他不久又負責吏部的選事。蘇頲生性廉潔節儉,將自己所得的俸祿,盡數送給諸弟,或分散給親族,家裏沒留下什麽資產。這年他去世時,終年五十八歲。
朝廷對他優詔追贈的製令尚未下達時,起居舍人韋述上疏說:“臣見到貞觀和永徽年間,每有公卿大臣去世時,無不停止朝會,為他舉哀。這正是為了成全陛下對大臣有始有終的大恩,看重君臣相互信任的大義;對上有旌揚賢能記錄舊恩的仁德,對下有生時光耀死有哀榮的美稱;可以列入史冊,以示將來。從前智悼子病故時,晉平公還設宴作樂。但當杜蒯進諫後,他就馬上感悟了。《春秋》記載了這事,禮經也把它當為美談,古今舊事,昭然可睹。臣見到已故禮部尚書蘇頲,累代都是輔弼大臣,一門忠誠清廉。蘇頲又侍奉了先帝和陛下二十多年,在樞密出謀獻策,還出任藩牧。他政績斐然,操履清白,可惜上天沒留下他,讓他永遠辭別聖代。還希望陛下考慮到他盡心朝政的舊情,顧念到他股肱大臣的親近,遵循先朝的盛典,借鑒晉平的事跡,為他取消朝會,舉哀祭悼,表明君臣一體的大義,使逝者荷德於九泉之下,存者盡節於大路之上。朝廷百官和公卿士族,誰會不因此感到幸甚。臣愧任記事,不得不記載君主的所有舉止,敢於申明舊日的章典,錄下陛下的過失。還希望陛下降下恩旨,虛心傾聽臣的進言。”唐玄宗閱覽了奏折後,當天就在洛城南門為蘇頲舉哀,並取消了兩天的朝會,還追贈他為尚書右丞相,諡號文憲。下葬那天,唐玄宗在鹹宜宮遊玩,正要出獵。聽說蘇頲的靈車要出城了,他愴然歎道:“蘇頲今日下葬,朕怎忍心自己去娛樂遊玩。”半路上就打道回宮去了。
要想知道唐玄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