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視元年正月(即公元699年唐曆十一月)二十八(戊寅),內史武三思罷相,改為特進和太子少保。天官侍郎兼同平章事吉頊也被罷相,貶為安固尉(《舊唐書》說被發配嶺南。估計安固或琰川都在嶺南。根據《新唐書》,正月初八戊午,吉頊被貶為琰川尉。同月二十二壬申,武三思罷相)。
武則天因為吉頊有才幹和謀略,所以將他當作心腹委以重任。吉頊與武懿宗當著武則天的麵爭奪平定趙州的功勞。吉頊身材魁武偉岸,能言善辯;武懿宗則短小佝僂。吉頊俯視著武懿宗,聲色俱厲。武則天因此很不高興,說:“吉頊在朕麵前,還如此看不起我武家的人,更何況其他時候!朕怎能倚賴他!”有一天,吉頊入宮奏事,正博古通今地引經據典時,武則天憤怒地打斷他說:“你說的,朕全聽過,不必多說了!太宗有匹馬叫師子驄,肥壯性野,沒人能夠調教駕馭。朕當時是個宮女,侍奉在太宗身旁。朕跟太宗說:‘妾能夠製服它,然而須要三樣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楇(盛潤滑車軸油膏的器皿),三是匕首。我先用鐵鞭擊打,如果不服,則用鐵楇猛敲它的腦袋;還不服,則用匕首砍斷它的喉嚨。’太宗讚揚了朕的壯誌。今天你哪裏夠得上沾汙朕的匕首!”吉頊惶恐驚懼,汗流滿麵,拜伏在地,請求饒命。武則天這才消了氣。武家人怨恨他依附太子,於是一道揭發他弟弟冒稱官吏的事,因此吉頊被貶。
吉頊告辭赴任那天,得到武則天的召見。他流著淚進言說:“臣今天遠離宮闕庭堂,永無再見的日期,還希望陛下容許臣再進一言。”武則天命他坐下,問他有什麽話要說。吉頊道:“水土攪拌起來就成了泥,它們會爭鬥嗎?”武則天說:“不會。”吉頊又問:“分一半的泥做佛像,另一半做天尊,它們會有爭鬥嗎?”武則天說:“有爭鬥。”吉頊跪下磕頭說:“宗室和外戚如果各守本分,那麽天下就會安定。如今太子已立,而外戚還都封王,這等於是陛下驅趕著他們,今後一定會因此爭鬥,兩邊都不得安寧。”武則天說:“朕也清楚。然而都已經這樣了,也沒什麽辦法。”
臘月初一(辛巳),武則天封前太孫李重潤為邵王,他弟弟李重茂為北海王。
武則天向鸞台侍郎陸元方了解朝廷外頭的事情。陸元方答道:“臣位居宰相,有大事不敢不奏報陛下。然而民間的瑣事,不足麻煩陛下的聖聽。”因此忤逆了武則天的旨意。臘月初十(庚寅),他被貶為司禮卿。
陸元方為人清廉謹慎,兩次出任宰相。武則天每次要提拔或貶黜什麽人時,經常征求他的意見。陸元方總是密封他的奏折呈上,從未泄漏。他臨終時,把奏折都燒了,說:“我暗地裏為別人做了不少好事,子孫應該不至於衰敗吧!”
同時,武則天任命西突厥的竭忠事主可汗阿史那斛瑟羅為平西軍大總管,出鎮碎葉。
臘月十七(丁酉),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為內史,並於三天後任命文昌左丞韋巨源為納言。
臘月二十五(乙巳),武則天巡幸嵩山。
公元700年春一月十七(丁卯),武則天來到汝州的溫泉,並於一月二十八(戊寅)回神都。她還下令,在嵩山祭拜昊天的告成縣石淙修建三陽宮。
二月十五(乙未),同鳳閣鸞台三品豆盧欽望罷相,改任太子賓客。
三月,武則天封吐穀渾青海王宣超為烏地也拔勤忠可汗。同時,她任命李嶠為鸞台侍郎,照樣參知政事。三月初四(癸醜),武則天任命夏官尚書唐奉一為天兵中軍大總管,防備突厥。
夏四月二十九(戊申),武則天臨幸三陽宮避暑。有個胡人僧侶邀請武則天的禦駕去觀看安葬佛舍利的儀式,武則天也答應了。狄仁傑跪在馬前勸道:“佛祖是夷狄的神祗,不足以委屈天下的君主。那個胡僧詭計多端,隻是想邀請陛下的萬乘,好去誘惑全國各地百姓罷了。山路險峻狹隘,不容易侍衛,並非萬乘之軀所應當親臨的。”武則天半路上返回,說:“讓朕成就我們直臣的正氣。”
五月初一(己酉),日食。當初,武則天讓洪州僧人胡超合成長生藥,三年成藥,花費了巨萬錢財。武則天服下後,病好了些。五月初五(癸醜),武則天為此大赦天下,改元久視,並除去天冊金輪大聖的名號。朝廷還讓百姓大酺歡宴五日,並讓告成縣免除租稅一年。
六月初,武則天任命魏元忠為左肅政禦史大夫,仍舊參知政事。同時,朝廷將控鶴改為奉宸府,任命張易之為奉宸令。奉宸府官員的班次僅在禦史大夫之下。武則天每次在內殿奏曲宴會時,總要邀請武家人以及張易之和他弟弟秘書監張昌宗一道飲酒賭博,還互相嘲弄戲謔。武則天想掩飾他們的行跡,便命令張易之和張昌宗與文學人士李嶠等人,在內殿修撰了《三教珠英》。武三思上奏說張昌宗就是周靈王太子王子晉的轉世。武則天於是讓張昌宗穿上羽衣,吹著笙簫,在庭中乘坐木鶴(王子晉承白鶴升天)。在座文人全都賦詩讚美。
武則天又精選了很多美少年擔任奉宸內供奉。右補闕朱敬則諫道:“陛下內寵已有張易之和張昌宗,已經夠了。近來聽說右監門衛長史侯祥等人,明白地自我炫耀,也不在乎別人對他們的鄙視輕蔑,一心想成為奉宸內供奉。他們無視禮儀,早已讓滿朝議論紛紛。臣的職責在於諫諍,所以不敢不奏。”武則天慰勞他說:“要不是愛卿的直言,朕不會知道這事。”因而賜給他一百段彩綢。
張易之和張昌宗競相攀比豪侈。他們的弟弟洛陽令張昌儀,私下求他倆辦事,他們無不依從。曾經有次早朝,一個姓薛的候選官員,拿出五十兩金子和自己的狀紙(相當於名片)在張昌儀馬前當麵賄賂他。張昌儀接受了金子,到朝堂後,將狀紙交給天官侍郎張錫。幾天後,張錫不小心丟掉了狀紙,急忙跑去問張昌儀。張昌儀罵道:“真不是個會辦事的人!我也記不得了。就記得是個姓薛的人給的。”張錫怕了,退下去,在候選人名單上大找,結果姓薛的有六十多人,便將他們全都登記當官了。張錫是張文瓘兄長的兒子。
這年夏天,全國旱災非常嚴重。
當初,契丹大將李楷固,善用套索,並擅長騎射和舞槊。每次衝鋒陷陣時,他猶如猛禽飛入鴉群,所向披靡。黃獐穀戰役時,張玄遇和麻仁節都被他用套索擒獲。又有個叫駱務整的,也是契丹的猛將,屢次打敗唐兵。當孫萬榮死後,他二人都來投降。有司部門責問他們為何姍姍來遲,上奏要求將他們滅族。狄仁傑說:“李楷固等人都驍勇絕倫。他們既然能為他們的主人盡力,那就一定也會為朝廷盡力。如果用仁德對他們加以安撫,我們必定能用得上他們。”於是上奏請求赦免他倆。狄仁傑的親朋好友都勸他別管這事,狄仁傑說:“隻要對國家有利,我怎能隻為自己考慮!”武則天采納了他的建議,赦免了他倆。狄仁傑又請求任用他們,武則天於是任命李楷固為左玉鈐衛將軍,駱務整為右武威衛將軍,讓他們帶兵出擊契丹的餘黨,全部平定了他們。
秋七月,朝廷在含樞殿舉行獻俘儀式。武則天任命李楷固為左玉鈐衛大將軍、燕國公,賜姓武氏。她還宴請公卿大臣,舉杯敬狄仁傑道:“都是狄公的功勞。”準備封賞他。狄仁傑答道:“這都是陛下的威靈,將帥的盡力,臣有什麽功勞!”堅決推辭不受。
閏七月初一(戊寅),武則天從三陽宮回到洛陽宮。閏七月十二(己醜),武則天任命天官侍郎張錫為鳳閣侍郎兼同平章事。鸞台侍郎兼同平章事李嶠罷相,改任成均祭酒。張錫是李嶠的舅舅,所以武則天罷免了李嶠的參知政事。
閏七月二十(丁酉),吐蕃大將麹莽布支入寇涼州,包圍昌鬆。隴右諸軍大使唐休璟在洪源穀和他們決戰。麹莽布支的士兵都穿著鮮亮的鎧甲。唐休璟跟部將們說:“論氏家族的人都死了,現在麹莽布支剛成為主將,不熟悉軍事,王公貴戚的子弟都跟著他。剛看去好像是支精銳,其實很容易對付。我擊潰他們給你們看看。”於是身披盔甲首先衝鋒陷陣,六戰六捷。吐蕃全麵潰散,唐軍斬首二千五百級,俘獲了兩員裨將後回來。
司府少卿楊元亨,尚食奉禦楊元禧,都是楊弘武的兒子。楊元禧曾得罪過張易之,張易之因此跟武則天說:“楊元禧是楊素的族人。楊素父子都是隋的逆臣,他們的子孫不應當擔任供奉。”武則天聽從了。閏七月二十五(壬寅),武則天下製說:“隋尚書令楊素,從前在本朝,很早就承蒙特殊恩遇。然而他稟性凶邪,有諂佞的辯才。他惑亂君主,離間骨肉;還動搖主上的嫡長子,製造巫蠱之禍。他還誘騙煽動後主(隋煬帝),最終導致被臣下弑殺的請蹯之釁(出自《左傳·文公元年》: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隋室的喪亡,原因固然很多,但追究禍事的萌芽,都是這一因素。生為不忠之人,死為不義之鬼。楊素自身雖得幸免,兒子終被夷族。他的這一奸逆之謀,應當作為宮廷的教訓。他險薄的品行,竟成為門風。他的家族雖然遭到刑戮,但枝葉後裔仍在,豈能讓他們留在近侍,位列朝行?朕繼承百王,君臨四海,在上嘉獎賢佐,在下嫉惡賊臣。朕常想能從容處理朝政萬機,將褒貶留到千載以外,更何況楊素的年代不遠,這些事都耳聞目見!楊素及其兄弟的子孫都不許擔任京官和侍衛。”於是將楊元亨貶為睦州刺史,楊元禧貶為貝州刺史。
八月初四(庚戌),武則天任命魏元忠為隴右諸軍大使,帶兵出擊吐蕃。
八月十四(庚申),武則天想建造大佛像,讓天下僧尼每天捐出一錢積累造佛像的費用。狄仁傑上疏諫止說:
“臣聽說為政的根本,必須將民眾放在首位。陛下可憐百姓迷惘,死後沒有歸路,便想讓佛像和宗教並行,人們看到佛像就會產生善心。陛下哪裏是要求所有佛塔寺廟都一定要崇高奢華,哪裏是要讓僧尼都拿著檀盤請求施舍?得到超度和施舍就行了,其餘都不重要。然而今日的寺院,規模甚至超過宮闕,窮奢極侈,畫梁雕棟;世上的寶珠都不夠點綴裝飾,全國的木材也不夠修建弘宇。建築的功夫並不靠鬼神,征用的都是服役的百姓;修建的材料也不是從天而來,終究必須從地上長出。不靠損害百姓的利益,又怎能建成它們!生之有時,用之無度。百姓的奉獻,僧尼們總覺得不夠;痛切肌膚的苦行,他們也不辭鞭笞毒打。雲遊的僧人開始說教,虛假地陳述禍福,百姓便翦下頭發或脫下衣服捐獻,還慚愧捐得太少。僧尼們還離間骨肉,親人也如同路人;即使娶了妻子,也覺得沒有你我。他們假托佛法,貽誤活人。裏弄動不動就建有念經之坊,街道也都立起拜佛精舍。化緣和捐贈比官府征稅還重要;法事的須要似乎也比朝廷的製敕還緊急。油水很多的行業,他們加倍占有;水車碾米的莊園,也為數不少。逃避壯丁和罪責的人,紛紛到法門尋找庇護;無名的僧人,共有好幾萬。目前隻在都下做戶口核實,就發現了好幾千人。一個農夫不耕種,官府都受到危害,何況現在吃白食的人這麽多,又劫取人們的財富。臣每次想到這裏,實在感到悲痛。
“以往在江南,佛像和法事盛行。梁武帝和梁簡文帝無限度地施舍佛門,結果導致三淮沸騰和五嶺冒煙的侯景之亂。滿街都是的羅刹寺院,無法挽救危亡的災禍;無處不在的緇衣僧尼,怎能成為勤王的大軍!近年以來,屢次遭到風沙災害,水旱十分不調,征兵和徭役也比較頻繁。家業先前已空,瘡痍尚未康複。這時再興起這一勞役,隻怕民力不堪重負。當今陛下的聖朝,功德無量,何必要營造巨大佛像,而以依靠民間的費用為名。雖然向僧尼募捐,但夠不上百分之一的開銷。佛像尊容如此巨大,又不能放在露天。朝廷又得為它蓋一座百層大廈,還擔心無法全部遮蓋;其他的廊宇,也不能沒有。出這主意的人又說什麽不花國家的錢財,不傷百姓的勞力。用這樣的辦法事奉君主,算得上盡忠?臣今天的看法,是兼采眾議。朝廷大臣也都認為,如來創立佛教,以慈悲為主,救濟眾生,應是他的本心,哪是想要勞役民眾,去做這些不實際的裝飾!目前國家多事,邊境也很不安寧;正應當減輕征鎮的徭役,節省不急的費用。設置監工,雇傭工匠,人們都會為了盈利前來。這樣一旦錯過農時,自然就丟棄了根本。今年如沒及時播種,明年必定饑荒。農忙時又有這道徭役,百姓就難以集中精力。況且要真沒有官府的資助,這佛像一定無法建成。如果再這樣耗費官府財政,又竭盡百姓的人力,一旦邊隅有難,將用什麽去救援!”
武則天看了奏折後說:“狄公教朕為善,朕怎能相違!”於是取消了大佛的建造。
阿悉吉薄露反叛,武則天派左金吾將軍田揚名和殿中侍禦史封思業帶兵出討。大軍來到碎葉時,阿悉吉薄露夜裏在碎葉城旁大肆劫掠後離去。封思業衰領騎兵追擊,反而被他們打敗。田揚名引來西突厥的阿史那斛瑟羅的部眾攻打他們的城池,但十來天下來都無法攻克。九月,阿悉吉薄露詐降,但被封思業誘騙後殺了,並俘虜了他的部眾。
要想知道武則天以後的事情,請看下篇文章。
她不是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