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春正月初三(乙卯),朝廷在於化度寺門舉辦無遮大齋會(佛教每五年舉行一次的布施僧俗的大齋會。但去年七月剛舉行過)。
正月十四(丙寅)夜裏,唐中宗李顯和韋後微服在長安街市觀看燈火,接著順便去了中書令蕭至忠的府第。當夜,他們還縱容幾千宮女出宮遊玩。很多宮女就不回來了。第二天夜晚,他們又微服出行去觀看燈火,並臨幸韋安石和長寧公主的府第。
唐中宗命令紀處訥護送金城公主遠嫁吐蕃,但紀處訥推辭。他又命令趙彥昭前去,但趙彥昭也推辭。正月二十五(丁醜),他命令左驍衛大將軍兼河源軍使楊矩去護送。正月二十七(己卯),唐中宗親自送公主到始平。二月初一(壬午),唐中宗特赦鹹陽和始平二縣,並將始平縣改名為金城縣,免去那裏百姓一年租稅。當夜,他在長安令王光輔的馬嵬北原莊過夜,第二天才回宮。公主到了吐蕃後,讚普為她另外修築了座宮城讓她居住。
二月二十九(庚戌),唐中宗前往梨園場,並讓五品以上的中書門下供奉官和三品以上其他官員,以及諸學士等人,從芳林門進來,集中在梨園球場,分兩波拔河。韋巨源和唐休璟都已經衰老,結果在拔河時仆倒在地,長久都爬不起來。唐中宗和韋皇後以及嬪妃和公主們臨場觀看,無不開懷大笑。
三月,朝廷將河源的九曲割讓給吐蕃。
三月初三(甲寅),唐中宗臨幸臨渭亭,舉行禊飲(三月上巳日的宴聚),並賜給群官柳條編成的容器,用來辟邪。兩天後,他又到桃花園遊玩宴樂。
三月初九(庚申),京師下冰雨,井水上溢。兩天後,唐中宗賜給宰臣以下官員內樣巾子(用來罩住發髻的東西。古人束發後,先戴上巾子,再以幅巾裹頭)。
夏四月初七(丁亥,通鑒作丙戌),唐中宗到櫻桃園遊玩,並邀請中書門下五品以上各部門長官和學士等人進入芳林園嚐櫻桃,還讓他們在馬上用嘴摘,並置酒為樂。
當初武則天當政時,長安城東邊居民王純家的井水往外溢出,形成一個占地數十頃的大水池,被稱作隆慶池。相王李旦五個封王的兒子都在隆慶池北麵修建宅第。看風水的人說,“這地方經常鬱鬱蔥蔥,有帝王的靈氣。近來尤其明顯。”四月十五(乙未),唐中宗臨幸隆慶池,結彩為樓,宴請侍臣,並在池塘裏泛舟看戲,想以此來抵消傳說的帝王靈氣。他還順便臨幸禮部尚書竇希的宅第。
定州人郎岌上言說,“韋後和宗楚客將要叛逆作亂,”韋後讓唐中宗把他給用棍杖活活打死。
五月十一(辛酉),他改封秘書監和嗣虢王(即繼承人)李邕為汴王。五天後,韋皇後請求加嗣虢王為三品。
五月十七(丁卯),許州司兵參軍偃師人燕欽融再次上言說,“皇後淫亂,幹預國政,外戚宗族過於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都圖謀危害宗廟社稷。”唐中宗召燕欽融到朝堂親自責問他。燕欽融跪地磕頭,繼續上言,神色不變。唐中宗默然無語。宗楚客偽造製令,派禁衛飛騎把他往殿庭的石上猛摔,結果燕欽融折斷脖子,被活活摔死。宗楚客大聲叫好,說殺得痛快。唐中宗雖然沒有徹底追究,但明顯感到怏怏不悅。於是韋後及其黨羽開始感到憂慮和恐懼。
五月二十七(丁醜),剡縣發生地震。
五月二十九(己卯),唐中宗宴請近臣,國子祭酒祝欽明自己請求跳《八風舞》。他搖頭晃腦,轉動雙眼,醜態百出。唐中宗被他逗笑了。祝欽明平時以儒學著稱,吏部侍郎盧藏用私下跟學士們說:“祝公的《五經》全被一掃而光了!”
散騎常侍馬秦客靠他的醫術,光祿少卿楊均靠他的烹調,都得以自由出入宮掖,得幸於韋後。他們恐怕事情泄漏被殺;而安樂公主也想要韋後臨朝聽政,自己就能成為皇太女。於是他們和安樂公主互相勾結合謀,在禦餅中下毒。六月初三(壬午),唐中宗因為中毒在神龍殿駕崩,終年五十五歲。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母親是武則天,於顯慶元年(656)十一月乙醜生於長安,並於翌年封為周王,授洛州牧。儀鳳二年(676),他改封英王,並改名李哲,授雍州牧。永隆元年(680),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同年李哲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唐高宗駕崩,遺詔讓皇太子在棺柩前即帝位。皇太後武則天臨朝稱製,改元嗣聖。這年二月,武則天將李哲廢為廬陵王,幽禁在別處。同年五月,他遷居到均州,不久又遷居到房陵。聖曆元年(698),他被召回東都,立為皇太子,恢複原名李顯。唐中宗後來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唐中宗死後,韋後秘不發喪,自己總領朝政。六月初三(癸未),她召各位宰相進入禁中,並征用各府兵五萬人進駐京城,列為左右營,讓駙馬都尉韋捷、韋灌、衛尉卿左千牛中郎將韋璿、長安令韋播、郎將高嵩等人分別統領。韋璿是韋後堂兄韋溫的族弟;韋播是韋溫的侄子;高嵩則是他的外甥。中書舍人韋元徼負責巡邏六街。韋後又命令左右金吾衛大將軍趙承恩和左右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人,帶兵五百乘坐驛馬去衛戍均州,防備被流放在那裏的譙王李重福。同時韋後還任命刑部尚書裴談和工部尚書張錫為同中書門下三品,仍然擔任東都留守。她也任命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一道為同平章事。岑羲是岑長倩的兒子。
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一道商量後,書寫了唐中宗的遺製: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皇後主持,相王李旦參知政事。宗楚客暗中跟韋溫說:“由相王輔政,在道理上並不合適。況且就皇後而言,嫂叔理應不互相通話。這樣臨朝聽政時,怎能不違背禮製!”於是他率領各位宰相上表,請求皇後臨朝聽政,取消相王參知政事。蘇瑰責問道:“遺詔豈可更改!”韋溫和宗楚客勃然大怒,蘇瑰怕了,也隻好遵從。於是隻任命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並不輔政。
六月初四(甲申),韋後將唐中宗的梓宮遷移到太極殿,然後召集百官為他發喪。皇後臨朝攝政,宣布大赦天下;平時大赦不能赦免的在押囚徒也都赦免了,被判處長期流放的也放歸田裏,犯罪的前科也都從記錄裏洗滌一淨。皇後還給三品以上的朝廷內外官員賜爵一級,四品以下的加一階;同時改元為唐隆。朝廷進封相王李旦為太尉,雍王李守禮為豳王,壽春王李成器為宋王,宗正卿李晉為新興王,想以此得到人心。皇後還任命韋溫總負責朝廷內外和邊塞的兵馬事務。
六月初七(丁亥),皇太子李重茂在先帝的棺柩前即位,成為曆史上的唐殤帝,那時他十六歲。他尊皇後為皇太後;立妃子陸氏為皇後。六月十二(壬辰),朝廷任命紀處訥持節去巡撫關內道,岑羲去巡撫河南道,張嘉福去巡撫河北道。
宗楚客與太常卿武延秀、司農卿趙履溫、國子祭酒葉靜能以及各個韋氏宗親共同勸韋後遵照武後的先例辦事,南北衛軍和台閣重要部門全由韋氏子弟掌控。他們廣聚黨羽,內外勾結。宗楚客又秘密上書,聲稱根據圖讖,認為韋氏應當革唐朝的命。他密謀要殺害李重茂,但害怕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幹預,便暗中與韋溫和安樂公主陰謀除掉他們。
相王的兒子臨淄王李隆基,先前被罷免了潞州別駕的職務,呆在京師。他暗中聚集才勇俱全的人士,密謀匡複社稷。當初,唐太宗選拔官員以及外蕃中驍勇的子弟,讓他們身著虎紋的戎服,跨坐豹紋的馬鞍,跟從禦駕遊獵,在馬前射殺禽獸,稱作百騎。武則天時將百騎增加為千騎,隸屬左右羽林。唐中宗將他們改稱為萬騎,任命置使帶領。李隆基這時暗中和這些豪傑聯結。
兵部侍郎崔日用曆來投靠韋氏和武氏,和宗楚客關係密切。他知道宗楚客的密謀,擔心大禍波及自己,便派寶昌寺僧人普潤秘密前往李隆基那裏告發他,並勸他先下手為強。李隆基於是與太平公主和公主的兒子衛尉卿薛崇暕,苑總監贛人鍾紹京,尚衣奉禦王崇曄、前朝邑尉劉幽求、利仁府折衝(《舊唐書》作長上果毅)麻嗣宗密謀先殺了宗楚客他們。韋播和高嵩曾多次棒打萬騎成員,想以此立威,所以萬騎都很怨恨他們。萬騎果毅葛福順和陳玄禮去見李隆基訴苦,李隆基暗示要利用他們誅殺各個韋氏宗室,他們都踴躍請求以死自效。萬騎果毅李仙鳧也參預他們的密謀。有人勸李隆基要啟稟相王,李隆基說:“我們幹這事是為了社稷。事情成了福歸相王,不成我們殺身成仁,不想連累相王。今天如果啟稟相王,相王要答應了,等於參預了這危險的事情。要不答應,我們這計劃不就完了?”因此並不啟稟。
六月二十(庚子)晡時即下午三時左右,李隆基微服和劉幽求等人進入苑中,在鍾紹京的廨舍和他相會。鍾紹京後悔了,想拒他們於門外。他妻子許氏說:“舍身為國,必定會得到神的讚助。況且密謀早已定了,今天即使退出,也免不了禍殃!”鍾紹京於是急忙出去拜謁他們。李隆基拉著他的手和他一道坐下。當時羽林將士都駐紮在玄武門,當夜,葛福順和李仙鳧都來到李隆基的住處,了解起事的暗號後才離開。將近二更時分,天星像雪片般紛紛散落。劉幽求說:“這是天意,時不可失!”葛福順拔劍直接進入羽林營,當場殺了韋璿、韋播、高嵩示眾,說:“韋後下毒鴆殺了先帝,陰謀危害大唐社稷。今晚我們將共同誅殺諸韋,把比馬鞭高的韋家人都殺了!立相王為帝以安定天下。敢有心懷兩端,協助逆黨的,將罪及三族!”羽林士兵全都欣然聽命。他們於是將韋璿等人的首級送交李隆基,李隆基取來火把仔細辨認後,便和劉幽求等人出了苑南門。鍾紹京也率領園丁和工匠二百多人,拿著斧頭鋸子跟從他們。李隆基讓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打白獸門,並約定在淩煙閣前會合。當即他們大喊大叫,葛福順等人殺了守門將領,斬關而入。李隆基帶兵等在玄武門外。待到三更時分,他聽到呐喊聲,便率領總監以及羽林兵馬從玄武門入宮。在太極殿宿衛唐中宗梓宮的衛兵,聽到呐喊聲,也都披上甲胄響應他們。韋後惶恐困惑地逃進飛騎營,結果被某個飛騎斬首獻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在照鏡畫眉,也被士兵殺了。羽林兵也在肅章門外殺了武延秀,在太極殿西殺了內將軍賀婁氏。
當初,上官昭容引薦她姨母的兒子王昱任左拾遺,王昱勸上官昭容的母親鄭氏說:“武氏是上天所廢,不能再興。如今婕妤投靠武三思,這是滅族的死路,還希望姨媽好好考慮這事!”鄭氏以此警戒昭容,但昭容不聽。當太子李重俊起兵討伐武三思時,到處尋找上官昭容,要殺了她,上官昭容這才開始害怕,也開始考慮王昱的話。自那以後,她內心依附帝室,與安樂公主各自樹立對立的朋黨。當唐中宗駕崩時,上官昭容起草遺製立溫王李重茂為帝,讓相王輔政。但宗楚客和韋溫將遺製更改了。當李隆基入宮時,上官昭容還拿著蠟燭率領宮女們迎接他,並將她起草的遺製草稿出示給劉幽求看。劉幽求也幫她講話,但李隆基不肯,到底還是將她在旗下斬首。
當時少帝還在太極殿。劉幽求說:“大家約好今夜共立相王為帝。為何現在不及早定下來!”李隆基急忙製止了他,接著在皇宮和各道宮門搜索韋氏家族成員,並搜索韋後的親信,把他們都殺了。到拂曉時,宮廷內外全都平定。
六月二十一(辛醜,通鑒作辛巳為誤),李隆基出來見他父親相王李旦,叩頭為沒有預先啟稟向他謝罪。相王抱著他哭道:“社稷宗廟沒被摧毀入地,都是你努力的結果。”李隆基於是迎接相王入宮輔佐少帝。
他們接著關閉宮門以及京城各門,分別派遣羽林萬騎去收捕韋氏親黨,並將太子少保兼同中書門下三品韋溫在東市北麵處斬。韋溫是韋後的堂兄。韋後父親韋玄貞曾任普州參軍事,女兒嫁給皇太子李顯為妃,所以累遷後成為豫州刺史。李顯被幽禁在廬陵時,韋玄貞被流放到欽州,並死在那裏。他妻子崔氏被蠻人首領寧承所殺,四個兒子韋洵、韋浩、韋洞、韋泚也一同死在容州,但韋後的兩個妹妹得以逃回京師。李顯複位成為唐中宗後,當天下詔追贈韋玄貞為上洛郡王、太師、雍州牧、益州大都督,追贈韋溫的父親韋玄儼為魯國公、特進、並州大都督。朝廷並派使者去迎回韋玄貞的棺柩,下詔讓廣州都督周仁軌討伐寧承,砍下他的腦袋祭奠棺柩,然後提拔周仁軌為左羽林大將軍和汝南郡公。棺柩到京師後,唐中宗和韋後登上長樂宮眺望痛哭,追贈韋玄貞為酆王,諡名文獻,廟號為褒德,陵園為榮先,並設置令丞,供給一百戶人家掃除陵園。
韋溫剛試著出仕為吏就因為貪贓遭到貶斥。神龍初年(705),朝廷提拔他為宗正卿,升遷他為禮部尚書,封魯國公;也將他弟弟韋湑從洛州戶曹參軍事連續提拔為左羽林大將軍和曹國公。韋後的大妹妹嫁給陸頌,陸頌也因此進位國子祭酒;二妹妹嫁給嗣虢王李邕。韋湑的兒子韋捷娶了成安公主,韋溫的堂弟韋濯娶了定安公主,兩人都官拜駙馬都尉,韋捷還出任右羽林將軍。景龍三年(709),韋溫以太子少保的身份兼任同中書門下三品,遙領揚州大都督。韋溫見到自己大權在握,便想培植黨羽鞏固權勢。公卿雖然怕他,然而韋溫無能,不如武氏家族人凶狠和熾熱。
韋湑剛兼任脩文館大學士時,出現熒惑(火星)長久逗留在羽林星宿的天象。韋後十分焦慮,正好韋湑跟她前往溫泉,韋後居然下毒殺了他,想以此應對天變,然後超次追贈他為司徒和並州大都督。韋湑兄弟頗有點文辭,當時唐中宗正大量挑選能寫文章的侍從,和他們賦詩娛樂。韋湑雖然也是學士,但常在北軍,所以也沒什麽作品。
有個富商犯罪,萬年令李令質對他立案審理。韋濯跑去相救,但李令質不肯寬容。韋濯到唐中宗那裏詆毀他,於是唐中宗召李令質入朝盤問。身邊的隨從都很擔心,但李令質從容地說:“韋濯和那賊商非親非故,隻是因為財物的關係為他請命。韋濯雖然權勢很重,與其討好他,我還不如堅守陛下的律法,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恨。”唐中宗最終也沒責怪他。六月庚子事變後,韋氏家族全被殺光,老少無遺。
韋溫被殺的同時,中書令宗楚客穿著大孝的斬衰、乘著一匹青驢逃走。到了通化門,守門的認出他來,說:“你不就是宗尚書嗎?”於是脫去他的布帽,捉了後就殺了,同時殺了他弟弟宗晉卿。宗楚客是蒲州河東人,武則天姑媽的兒子。他兄長宗秦客在垂拱中年曾暗中勸武則天革命(改朝換代)稱帝,因此經累遷成為內史。他後來與宗楚客及弟弟宗晉卿一道因為貪贓事發,被發配到嶺南。宗秦客死後,宗楚客等人很快又被武則天召回。宗楚客經累遷後出任夏官侍郎兼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並於神龍初年(705)成為太仆卿。武三思當權用事時,任宗楚客為兵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三品,宗晉卿也經累遷後出任將作大匠。節湣太子李重俊殺了武三思,但兵敗之後,逃往鄠縣。宗楚客派人追殺了他,然後令人用他的首級祭奠武三思和武崇訓的棺柩,因此更加得到韋後和安樂公主的寵信。沒多久,他升遷中書令。宗楚客雖然表麵上投靠韋氏,卻曾經別有異圖。他和侍中紀處訥結為朋黨,所以當時人們稱呼他們為宗、紀。景龍中年(708),西突厥的娑葛與阿史那忠節不和,屢次互相侵擾,導致西部邊境不安寧。安西都護郭元振上奏請求將阿史那忠節遷徙到內地,但宗楚客與宗晉卿和紀處訥等人各自收受了阿史那忠節的重金賄賂,便上奏請求發兵討伐娑葛,而不采納郭元振的建議。娑葛知道後勃然大怒,舉兵入寇,成為嚴重的邊患。
紀處訥是秦州上邽人,他娶了武三思妻子的姊姊,因此累遷後成為太府卿。他也在庚子事變中被殺。紀處訥和宗楚客的其它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李隆基他們殺了韋後黨羽後,相王帶著少帝李重茂登上安福門城樓,告慰和曉諭百姓。當初,趙履溫大肆動用國庫資金去討好安樂公主,為她不停地興建府第,修築高台,穿鑿池塘。他甚至掀開紫衫官服,用自己的肩膀挽拉公主的犢車。安樂公主死了時,趙履溫騎馬趕到安福城樓底下,手舞足蹈地高呼萬歲。他還沒喊完,相王就命令羽林萬騎把他殺了。百姓怨恨他不斷勞役民眾,爭著割下他的肉,一下子就都被割完了。秘書監汴王李邕娶韋後的妹妹崇國夫人,與禦史大夫竇從一都親手砍下他們妻子的腦袋獻上。李邕是李鳳的孫子。左仆射兼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聽說發生動亂,家人勸他逃匿,韋巨源說:“我位居大臣,怎能聽說國家出事而有難不赴!”剛出到都市街頭,他就被亂兵所殺,時年八十歲。
韋巨源是北周京兆尹韋總的曾孫。他祖父韋匡伯世襲祖爵鄖國公,到隋朝時改封舒國公,官至尚衣奉禦。韋巨源在武則天時累遷後任司賓少卿,後轉司府卿、文昌右丞、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幾年後他又轉為夏官侍郎,照樣平章事。韋巨源有吏治的才幹,他在批複中書門下省的文案時,對屬下要求很嚴。雖然屬下抱怨辛苦,然而對吏治頗有裨益。證聖初年(695),他出任鄜州刺史,不久官拜地官尚書兼神都留守。長安二年(702),武則天下詔征他入朝轉任刑部尚書,又加授太子賓客,不久再次成為神都留守。神龍初(705),他入拜工部尚書,封同安縣子,不久又升遷吏部尚書兼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郇縣伯。當時韋安石任中書令,因為是韋巨源的親屬,所以被罷免參知政事。韋巨源不久就升遷侍中、中書令,進封舒國公。朝廷將他編入韋後的三等親屬,敘為韋後的兄弟,編在韋氏宗室屬籍。同年,韋巨源奉製與唐休璟、李懷遠、祝欽明、蘇環等認製定《垂拱格》和《格後敕》,前後共二十卷,頒下施行。當時武三思先有數千戶封邑在貝州,那裏發大水,貝州刺史宋璟建議免去百姓以及封邑居民的租庸。韋巨源認為莊稼雖被淹沒,但蠶桑還在,所以要求征收庸調。因此人們紛紛逃荒,造成河朔一帶的人口流失了很多。韋巨源後來賣力投靠韋後,和她的黨羽結成朋黨,獻媚取寵,有見識的人都為此嗟歎憤慨。
亂兵殺了韋巨源後,又梟下馬秦客、楊均、葉靜能等人的首級,將它們連同韋後的屍體拋棄在東市暴露給民眾。崔日用接著帶兵到杜曲去屠殺韋氏家族,連繈褓中的嬰兒都沒放過,住在那裏的杜家人被濫殺的遠非一兩人。
要想知道李隆基政變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