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七:武瞾革命之六:武則天洛水得寶圖與越王父子起兵敗死

(2017-09-04 19:18:15) 下一個


垂拱四年即公元688年春正月初五(甲子),朝廷在神都洛陽建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廟,四時祭祀的儀式跟長安的西廟一樣。朝廷又建立崇先廟以祭祀武氏的祖父和父輩。太後武則天命令有司部門議定崇先廟的分室數目,司禮博士周悰請求定為七室,又將唐的太廟減為五室。春官侍郎賈大隱上奏說:“根據禮法,天子七廟,諸侯五廟,這是千百年來百王不改的大義。如今周悰別出心裁,提出虛浮的論調,廣為描述奇談怪論,隻知道推崇太後臨朝的威權和禮儀,卻不依照國家的常規。皇太後親自接受先帝臨終的顧托,光大發揚治國大道。所以應當按照諸侯的禮數規定崇先廟的室數,而不應該隨意更改國家宗廟的室數。”武則天這才作罷。


唐太宗和唐高宗在位時,屢次打算建立明堂,但因為名儒們無法決定明堂的規模和製式,所以一直沒有建成。當太後稱製時,隻和所謂“北門學士”討論這事,不再征求名儒們的意見。名儒們認為明堂應當建在都城正南的地方,離宮城三裏之外,七裏之內。但武則天認為離宮城太遠。正月十一(庚午,通鑒和《舊唐書》均作二月,但二月沒庚午),朝廷開始拆毀乾元殿,在那裏興建明堂。武則天任命僧懷義為監造大使,一共投入了勞工數萬人。


這期間,山東和河南饑荒嚴重,武則天下詔,派司屬卿王及善、司府卿歐陽通、冬官侍郎狄仁傑到那裏去巡撫賑給。


三月初四(壬戌),武則天殺了麟台少監周思茂。


夏四月十一(戊戌),武則天下令殺了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郝象賢是已故宰相郝處俊的孫子。


當初,武則天對郝處俊有怨氣(指上元二年即675年,唐高宗李治因風眩病想讓武則天攝理朝政,但被郝處俊反對而止),剛好郝家有個家奴誣告郝象賢謀反,太後武則天便命令周興調查,導致郝象賢被處以滅族大罪。郝象賢的家人前往朝堂,向監察禦史樂安人任玄殖申訴冤屈。任玄殖上奏說郝象賢並無謀反的證據,自己卻因此連坐免官。郝象賢臨刑前,破口大罵武則天,揭發了宮中隱諱的醜事,還奪下市場觀眾的木柴擊打行刑者。金吾禁兵一塊當場殺了他。武則天命令肢解了他的屍體,並派人發掘他父親和祖父的墳墓,毀棺焚屍。從此直到武則天去世,法官每次執行死刑時,總要用木丸塞進死囚犯的嘴裏。


武承嗣讓人在白石上刻鑿文字,寫道:“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然後用紫石搗成粉末混雜著藥物填進去。五月初三(庚申,通鑒作四月庚午為誤,以《新唐書》為準),他指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將白石獻給武則天,聲稱是從洛水裏發現的。武則天非常高興,將這白石命名為“寶圖”,並提拔唐同泰為遊擊將軍。五月十一(戊辰),武則天下詔準備去親自拜祭洛水,正式接受“寶圖”。同時,她到南郊祭祀,告謝昊天。祭禮完畢後,她臨幸明堂,朝見群臣。武則天還命令各州都督和刺史,以及宗室和外戚在拜祭洛水的前十天到神都洛陽集中。五月十八(乙亥),朝廷給太後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六月初一(丁亥),日食。又有人說從汜水裏得到一塊瑞石。


六月十六(壬寅),朝廷製作聖母神皇的三個禦璽。


武則天削去了東陽大長公主的封邑,並把他兩個兒子遷徙到巫州。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九女兒,嫁給高履行。武則天因為高氏是長孫無忌的舅族,所以非常厭惡她。


江南道巡撫大使冬官侍郎狄仁傑覺得吳、楚一帶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祠堂,便上奏焚毀了其中的一千七百多座,隻留下祭祀夏禹、吳太伯、季劄、伍員的四種祠堂。


秋七月初一(丁巳),武則天大赦天下。更命“寶圖”為“天授聖圖”;更名洛水為永昌洛水,封洛水神為顯聖侯,加特進,並禁止在那裏打魚釣鱉,對洛水的祭祀和對四瀆的祭祀等同。朝廷還將“天授名圖”出現的地方命名為“聖圖泉”,在泉旁設置永昌縣。朝廷又將嵩山改名為神嶽,封山神為天中王,拜太師、使持節、神嶽大都督,並禁止在那裏打柴放牧。又因為早先也在汜水得到瑞石(隻有《新唐書》記載了汜水得到瑞石的事,但是在洛水之後),朝廷便將汜水縣改名為為廣武縣,並讓天下百姓歡飲五日。


七月初二(戊午),京師長安地震。八月十三(戊戌),神都洛陽地震。


太後武則天暗中想要革命(即改朝換代),便開始清除李家宗室。絳州刺史韓王李元嘉、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軌、邢州刺史魯王李靈夔、豫州刺史越王李貞,以及李元嘉的兒子通州刺史黃公李譔、李元軌的兒子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緒、虢王李鳳的兒子申州刺史東莞公李融、李靈夔的兒子範陽王李藹、李貞的兒子博州刺史琅邪王李衝,在宗室中都以才幹和操行具有良好的名聲,因此武則天尤其忌恨他們。李元嘉等人內心很不自安,暗中便有匡複皇室的誌向。


李譔寫信給李貞,隱諱地說:“內人的病逐漸加重,應當盡快治療。如果拖到今年冬天,恐怕就成了治不好的痼疾了。”當太後武則天召宗室成員到明堂朝見時,諸王輪番互相警告說:“神皇想要在舉行盛大祭祀的關頭,指使人告密,然後搜捕全部宗室成員,殺得一個不留。”李譔因此偽造了一道皇帝璽書給李衝,說:“朕遭到幽禁,諸王應當各自發兵,前來救朕。”李衝又偽造皇帝璽書說:“神皇想要轉移李氏的社稷,轉授給武氏。”八月十七(壬寅),李衝召長史簫德琮等人前來,讓他們招募兵馬,並分告韓王、霍王、魯王、越王,以及貝州刺史紀王李慎,讓他們各自起兵,共同直趨神都洛陽。武則天聽說後,於八月二十一(丙午)任命左金吾將軍丘神勣為清平道行軍大總管,帶兵討伐他們。


李衝招募到五千多士兵,想要渡過黃河直取濟州。他先行出擊武水,武水令郭務悌前往魏州求救。莘縣令馬玄素帶兵一千七百人想在中途截擊李衝,但害怕兵力不足,便進入武水,閉門拒守。李衝派兵推著載滿幹草的車輛塞住南門,利用風向縱火焚燒,想趁著火勢突入城門。但火點起來了,而風向卻變了,李衝的軍隊無法前進,因此全軍泄氣。堂邑人董玄寂作為李衝的部將帶兵攻打武水。他跟人說:“琅邪王和朝廷交戰,這是造反。”李衝得知後,殺了董玄寂示眾,結果部眾全都怕了,紛紛逃散,淪落到草澤,一發不可禁止,隻有李衝自己的家僮和隨從幾十人還在。李衝隻好跑回博州。八月二十三(戊申),李衝回到博州城門,結果被守門士兵所殺。李衝從起兵到敗死,總共隻有七天。丘神勣到了博州,州裏的官吏身穿素服出迎,丘神勣竟然把他們全都殺了,被害的多達千餘家。後來武則天下詔特赦博州。


越王李貞得悉李衝起兵,於八月二十六(庚戌)也在豫州舉兵,並派兵攻陷上蔡。九月初一(丙辰),武則天命令左豹韜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帶兵十萬出討;又命令張光輔為諸軍節度。武則天還削去李衝的宗室戶籍,將他改姓虺氏。李貞聽說李衝已經失敗,想要給自己上了枷鎖到宮闕謝罪。剛好他屬下的新蔡令傅延慶招募到勇士二千多人,李貞於是向部眾宣言說:“琅邪王已攻破魏、相等數州,有兵馬二十萬,早晚就會過來。”於是征發下屬各縣的兵馬,總共得到五千人,分為五營。李貞自己負責中營,並署任他的親信汝陽縣丞裴守德為大將軍、內營總管;趙成美為左中郎將,負責左營;閭弘道為右中郎將,負責右營;安摩訶為郎將兼後軍總管;王孝誌為右將軍兼前軍總管。他又任命蔡州長史韋慶禮為銀青光祿大夫,任他的府司馬。他還署任九品以上官員五百餘人。但所署官員都是受到協迫,毫無鬥誌,隻有裴守德和他同謀。裴守德十分驍勇,善於騎射,李貞將要起事前,將女兒良鄉縣主嫁給他,署任他為大將軍,把他當作心腹。李貞又讓道士和僧侶為他誦經,保佑事成,他身邊隨從和戰士都身帶搞迷信的辟兵符。麴崇裕等人率軍來到豫州城東四十裏的地方,李貞派他小兒子李規和裴守德出去拒戰,結果他們潰敗而歸。李貞大為恐懼,關閉了樓閣自守。據說裴守德曾闖進樓閣,詢問越王在哪裏,想要殺了李貞為自己贖罪。麴崇裕等人來到城下時,李貞家僮都盡力保衛他。李貞說:“事情都到了這步田地,豈能再受殺戮的恥辱,應當為自己的身後打算。”李貞因此喝下毒藥自殺。家僮們這時才都逃散,放下兵器,束手就擒。李規也將他母親絞死後自殺。裴守德帶著妻子良鄉縣主也在另一個房間自縊身死(通鑒的說法稍微不同,稱李貞身邊隨從跟他說:“大王豈能坐以待斃,忍受被殺戮的恥辱!”李貞、李規、裴守德及其妻子隻好全都自殺。)朝廷將他們以及李衝全都梟首,把首級懸掛在東都宮闕下頭。李貞從起兵到敗死,隻持續了二十天,死時六十一歲。


越王李貞是唐太宗第八子,於貞觀五年(631)封漢王,貞觀七年授徐州都督,貞觀十年改封原王,不久又徙封越王,拜揚州都督,賜食邑八百戶。貞觀十七年,他轉為相州刺史,並於貞觀二十三年,加封食邑滿一千戶。唐高宗永徽四年(653),他加授安州都督,並於鹹亨中年(672左右)重新轉為相州刺史。李貞少年時就善於騎射,也涉獵文史,兼有行政的吏幹。但他在任上偏聽讒言,正直的部屬大多被貶退。他又縱容自己的書僮侵暴部屬,所以人們佩服他的才幹,卻鄙視他的操行。武則天臨朝時,加授李貞太子太傅,拜豫州刺史(唐代宗時為避諱改為蔡州)。


李貞在豫州時,多次上奏請求免去所部的租賦以收買人心。他有家僮千人,馬數千匹,表麵上說是為了圍獵,內心其實為了武備。他曾在城西水門橋遊曆,把水麵當鏡子照自己,卻沒看到腦袋,因而心裏十分不安,沒多久果然大禍臨身。神龍初年(705),朝廷追複了他的爵位和封邑,和李衝同時恢複了舊姓。這是後話。李衝是李貞的長子。他喜好文學,善於騎射,曆任密、濟、博三州刺史,任上都有能幹的名聲。


當初,範陽王李藹派人跟李貞和李衝說:“如果全國各地的封王不能同時起兵的話,事情一定不成。”諸王往來互相聯結,但尚未最後決定時李衝就首先發難,隻有他父親李貞倉促響應,而其他諸王都不敢起兵,所以失敗。


李貞即將起兵時,派使者去告知壽州刺史趙瑰。趙瑰的妻子常樂長公主跟使者說:“幫我給越王帶個話:當年隋文帝將要篡奪周室時,尉遲迥隻是周皇室的外甥,還能舉兵匡救社稷。他雖然沒有成功,然而威振海內,足以成為忠烈。何況你們諸王,都是先帝的兒子,豈能不把社稷放在心上!如今李氏危若朝露,你們諸王還不舍生取義,尚在猶豫不發,到底在等什麽!大禍即將來臨,大丈夫應當成為忠義之鬼,不能白白等死。”


九月十一(丙寅),朝廷特赦豫州。


當李貞敗死後,武則天想殺了韓、魯等諸王,因此命令監察禦史藍田人蘇珦對他們的密謀進行調查。蘇珦審訊了許多人後,沒有發現明顯的證據。有人誣告蘇珦與韓王和魯王他們通謀,武則天於是召見蘇珦責問。蘇珦堅持他的判斷,不肯更改。武則天說:“愛卿是極為高雅的士人,朕有別的差使給你,這個案件就不勞愛卿了。”於是命令蘇珦到河西監軍,改派周興等人審理。於是朝廷在東都搜捕了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李元嘉的兒子黃國公李譔、常樂公主、李靈夔的兒子左散騎常侍範陽王李藹、霍王李元軌和兒子江都王李緒;接著迫使李元嘉和李靈夔自殺,然後殺了李譔等人,並將他們全改姓虺氏。


武則天接著任命文昌左丞狄仁傑為豫州刺史。當時在給越王李貞的黨羽治罪時,應當連坐的有六七百家,籍沒官府的家屬有五千人。司刑催促狄仁傑執行刑罰。狄仁傑秘密上奏說:“這些都是誤判。臣想明白奏報,卻好像是在為叛逆之人申理。如果知而不言,恐怕違背了陛下仁慈體恤的初衷。”武則天因此特赦了他們,隻將這些人全都發配豐州。流放途中經過寧州,寧州父老在路上迎候他們,說:“是我們的狄使君救了你們嗎?”和他們一道在德政碑下抱頭痛哭,設齋三天後才繼續趕路。


當時張光輔還在豫州。他的將士仗恃戰功,不斷向州裏索取獎賞,但狄仁傑不理他們。張光輔憤怒地說:“州裏打算蔑視我的將帥們嗎?”狄仁傑說:“亂了河南的隻有一個越王李貞而已。如今一個李貞死了,卻又生出了一萬個李貞!”張光輔追問他這話什麽意思,狄仁傑說:“明公總領三十萬士兵,所誅殺的隻有越王李貞一人。城裏百姓聽說官軍到來,越牆出降的比比皆是。明公縱容將士施暴搶掠,殺害已經投降的人,當作自己的功勞,流血遍野,不是一萬個李貞又是什麽?我恨不得有把尚方斬馬劍,加在明公的頸項之上,即使死了,我也視死如歸!”張光輔無法反駁他。回到洛陽後,他上奏指控狄仁傑出言不遜,武則天因此將他貶為複州刺史。


九月十二(丁卯),武則天任命左肅政大夫騫味道和夏官侍郎王本立一道為同平章事。


武則天召集宗室成員朝謁明堂時,已故虢王李元鳳的兒子東莞公李融暗中派人去向成均助教高子貢打聽消息。高子貢說:“來了必定會死。”李融於是稱病不來。越王李貞起兵時,也派人去約李融,但李融因為太蒼猝而沒有回應。結果他被部屬逼迫,隻好逮捕了李貞的使者,上報朝廷。武則天因此拜他為右讚善大夫。沒多久,他也被宗室黨羽牽連。冬十月十四(己亥),李融在洛陽東市被處死,家室也被籍沒。高子貢也因此被殺。


十月二十六(辛亥),洛陽刮大風,把很多樹木連根拔起。


濟州刺史薛顗、薛顗弟弟薛緒、薛緒弟弟駙馬都尉薛紹,都曾和琅邪王李衝通謀。薛顗得知李衝起兵,開始私下製作兵器和招募人馬。當李衝敗了後,他殺了錄事參軍高纂滅口。十一月初六(辛酉),薛顗和薛緒事發被殺,薛紹因為娶了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的緣故,免於死罪,被杖責一百,結果餓死在監獄裏。


十二月初一(乙酉),司徒兼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軌受到越王案件的牽連,被廢黜王爵,用檻車載著流放到黔州。到陳倉時他就死了。李元軌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四子。他少年時就多才多藝,唐高祖對他頗感驚奇。武德六年(623),他封蜀王,並在兩年後,改封吳王。貞觀初年,唐太宗曾問群臣道:“朕的子弟中誰最賢能?”侍中魏徵答道:“臣愚昧暗弱,不能詳細了解他們的能力。隻有吳王多次和臣交談,臣未曾不覺得自己有點跟不上。”唐太宗說:“朕也很器重他。愛卿覺得他可以跟前代何人相比?”魏徵說:“他的經學知識和文雅程度,可以和漢朝的陳平相比。”唐太宗於是更加寵信他,還讓他娶魏徵的女兒為妻。他曾跟從唐太宗遊獵。遇上群獸時,唐太宗命令李元軌射擊,他箭無虛發。唐太宗撫摸著他的背說:“你武藝過人,隻可惜今天沒有施展的地方而已。當天下未定時,我要得到你豈不美哉!”貞觀七年,李元軌官拜壽州刺史,賜封邑六百戶。唐高祖去世時,他丁憂去職,哀傷的程度超過禮節,以後也經常身穿布衣,有終身哀戚的表示。每到唐高祖的忌辰,他總是多日不進食。貞觀十年,他改封霍王,授任絳州刺史,不久轉為徐州刺史。李元軌先後擔任刺史時,在州裏隻管閉門讀書,把州裏的政事都責成給長史和司馬,自己謹慎守節,也不得罪人,為人踏實。在徐州時,他隻和處士劉玄平成為布衣之交。有人問劉玄平霍王有什麽長處,劉玄平答道:“沒有長處。”問的人感到奇怪,便又問了一遍。劉玄平說:“人有短處,才可以看到他的長處。至於霍王,什麽都很完備,所以我能說什麽呢?”貞觀二十三年,他增加封邑滿一千戶,並出任定州刺史。後來突厥人入寇定州時,李元軌下令打開城門,收起旗幟。突厥人懷疑有伏兵,連夜逃跑了。州人李嘉運和突厥勾結,事泄後,唐高宗李治命令他追究李嘉運的黨羽。李元軌覺得強寇在境,人心不安,所以隻殺了李嘉運,其他人不予追究,並因違製自我彈劾。唐高宗閱覽了他的表疏後很高興,跟使者說:“朕當時也已後悔。要不是霍王,朕就失去定州了。”有個叫王文操的人遇到盜賊,他兩個兒子王鳳和王賢用自己的身子保衛父親,結果王文操沒事,而兩個兒子都死了。縣司沒有將這事上報,但李元軌察知後,馬上派使者前往吊祭,並上表褒揚了這事。唐高宗下詔追贈王鳳和王賢為朝散大夫,讓州裏加以旌揚。李元軌的禮賢愛善就是這樣。他入朝任職時,屢次上疏談論時政的得失,多所匡益,所以唐高宗十分尊重他。當他在外藩任職時,朝廷每有大事,經常會下密製去征求他的意見。唐高宗駕崩時,李元軌與侍中劉齊賢等認負責他的山陵和安葬等事。劉齊賢很佩服他對這方麵古代先例的熟悉了解,總是跟人說:“霍王並非我輩能趕得上的。”李元軌曾讓他封國的國令征稅,國令跟他說:“請殿下依照各國賦物的貿易收取利潤。”李元軌說:“你身為國令,應當糾正我的過失,怎麽反而勸說我收取利潤!”因此拒收。垂拱元年(685),朝廷加授他為司徒,不久出任襄州刺史,又轉為青州刺史。


在霍王李元軌被流放的同時,他兒子江都王李緒和殿中監公裴承先也在洛陽東市被處斬。裴承先是裴寂的孫子。到這時,宗室諸王相繼被殺,幾乎殆盡。他們年幼的子孫也都被發配到嶺南,他們的親屬和黨羽被殺的多達幾百家。


要想知道武則天大肆屠殺李家宗室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