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元年即公元684年二月初六(戊午),太後武則天將唐中宗李顯廢為廬陵王,並於次日立豫王李旦為唐睿宗,武則天仍然臨朝稱製。九月,柳州司馬李敬業冒稱揚州司馬,在江都起兵反抗武則天專權。十月初九,武則天誣陷宰相裴炎謀反,將他關進監獄。
九月十八(丙申),朝廷在洛陽的都亭將裴炎處斬。裴炎臨死前環顧著兄弟們說:“兄弟們的官位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我沒有出絲毫之力。今天卻受到我的株連而被流放遠方,這太可悲了!”
裴炎是絳州聞喜人。他少年時補任弘文生,每次遇到休假,其他的弘文生大多都出遊去了,隻有裴炎獨自不肯廢棄學業。一年多後,有司部門準備舉薦他,裴炎推辭說他的學業尚未完成而作罷。他在學館苦學了近十年,尤其精通《春秋左氏傳》和《漢書》。他經過明經考試及第,不久就出任濮州司倉參軍。經過累遷後他曆任兵部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侍中、中書令。永淳元年(682),唐高宗臨幸東都,留下太子李哲(即李顯)守衛京師,命令裴炎與劉仁軌和薛元超為輔佐大臣。翌年,唐高宗身體不適,裴炎跟從太子赴東都侍奉唐高宗的疾病。裴炎後來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裴炎明顯的錯事就是在唐高宗麵前間接講了遠征突厥的功臣裴行儉的壞話,導致唐高宗殺了投降的突厥頭領阿史那伏念,導致朝廷背信殺降。史臣指責他嫉妒功臣,暗中製造禍端,所以他的失敗也是報應!後來唐睿宗即位,下製感懷已故中書令裴炎,追贈他為益州大都督。這是後話。
裴炎死後,朝廷籍沒他的家室時,發現他清廉得家裏沒有一石大米的儲蓄。劉景先被貶為普州刺史,胡元範則被發配到瓊州,結果死在那裏。裴炎弟弟的兒子太仆寺丞裴先,才十七歲。他上呈了密封奏事,請求謁見太後言事。太後召見了他,責問道:“你伯父謀反,你還有什麽話要說?”裴先答道:“臣為陛下獻策而已,怎敢申訴冤屈!先帝剛撒手歸西,拋下天下,陛下作為李氏的婦人,就急忙總攬朝政,改立嗣子,疏遠並排斥皇家李氏,分封並崇尚武家宗室。臣的伯父忠於社稷,反而被誣陷有罪,禍及子孫。陛下的如此所作所為,臣實在為陛下婉惜!陛下應當及早恢複兒子的皇位,然後回到內宮高枕深居,那麽武氏的宗族可以得到保全。不然的話,天下一變,救都來不及了!”太後憤怒地罵道:“胡說八道!小孩子膽敢講出這樣的話!”命令帶他出去。裴先反過頭來看著武則天說:“今天采用臣的進言,還為時不晚。”就這樣回頭說了三次。太後命令在朝堂上打了他一百棍杖,然後將他長期流放到瀼州。
裴炎下獄時,郎將薑嗣宗出使來到長安。留守大臣劉仁軌問他有關東都的事情,薑嗣宗說:“我已經注意到裴炎十分異常很久了。”劉仁軌問道:“你自己發覺的?”薑嗣宗答道:“是的。”劉仁軌說:“我有一道奏事,還希望足下附上給太後。”薑嗣宗說:“好的。”次日,他就帶了劉仁軌的密封奏折回去。奏折上說:“薑嗣宗知道裴炎謀反卻沒有告發”。武則天看了奏折後,居然令人在殿廷上將薑嗣宗痛打了一頓,然後將他在都亭絞殺。
九月十九(丁酉),朝廷追削李敬業祖上的官爵,包括他祖父初唐名將李世勣,還發掘了他家的墳墓,砍碎了棺材,恢複他家的原姓徐氏。
同時,朝廷將首先指控裴炎謀反的鳳閣舍人李景諶貶為司賓少卿,任命右史武康人沈君諒和著作郎崔察為正諫大夫兼同平章事。
再說徐敬業聽說李孝逸的大軍即將到來,急忙從潤州回來抗拒,進駐高郵的下阿溪,然後派徐敬猷緊逼淮陰,派別將韋超和尉遲昭進駐都梁山。
李孝逸率軍來到臨淮,偏將雷仁智與徐敬業作戰,出師不利。李孝逸怕了,按兵不進。殿中侍禦史魏元忠跟李孝逸說:“天下的安危,在此一舉。全國各地太平的日子過了很久,忽然聽說有人造反胡鬧,百姓都急切盼望朝廷盡早消滅他們。如今大軍久留不進,讓遠近的人們大失所望。萬一朝廷改命其他將領取代將軍,將軍將用什麽理由逃脫逗留不前的罪名!”李孝逸這才率軍前進。十月二十四(壬寅),李孝逸的副將馬敬臣在都梁山陣斬尉遲昭。
十一月初四(辛亥),朝廷任命左鷹揚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大總管,出討徐敬業。
韋超擁兵占據都梁山。朝廷將領們都說:“韋超憑險堅守,我們的士卒無法發揮他們的勇猛,騎兵也無法施展他們的馬力。況且窮寇往往拚死決戰,攻打他們會造成士卒的重大傷亡。不如分兵看住他們,大軍則直搗江都,傾覆他們的巢穴。”支度使薛克楊說:“韋超雖然占據險要,但他的部眾人數不多。現在如果留下很多士兵守在這裏,那麽前軍的勢力就分散了。留少了那麽他們終將成為後患。不如先攻擊他們,看樣子一定能拿下。一旦拿下都梁,那麽淮陰和高郵就將望風瓦解了!”魏元忠請求先去出擊徐敬猷。將領們說:“不如先攻打徐敬業。徐敬業敗了,那麽徐敬猷就將不戰自擒。如果攻擊徐敬猷,到時徐敬業帶兵來救,我們將腹背受敵。”魏元忠說:“並非如此。賊人的精兵,都在下阿的徐敬業那裏。他們臨時湊合著過來,利在決一死戰;萬一失利,他們大勢就去了!徐敬猷出於一個賭徒的心理,又不熟習軍事,加上他的部眾單弱,軍心也容易動搖。我們大軍一旦緊逼,立馬就可以打敗他們。徐敬業即使前來相救,估計也未必能來得及。我們消滅了徐敬猷後,乘勝前進,他們即使是韓信和白起,那時也無法阻擋我們的鋒芒!現在不先去攻取弱者,反而要去攻打他們的強兵,我看不是辦法。”李孝逸聽從了他的建議,便率軍攻打韋超。韋超在夜裏逃走,朝廷大軍接著進擊徐敬猷。徐敬猷也脫身逃走。
十一月十三(庚申),徐敬業帶兵利用下阿溪拒守。官軍後軍總管蘇孝祥夜裏帶著五千人,乘小船渡過溪水先行出擊,不幸兵敗,蘇孝祥戰死,士卒跳進溪水淹死的過半。左豹韜衛果毅漁陽人成三朗也被徐敬業生擒,唐之奇騙他的部眾說:“這人就是李孝逸!”準備將他處斬。成三朗大聲喊道:“我是果毅成三朗,並不是李將軍。官軍今天已經大批過來了,你們的滅亡就在朝夕。我死了,妻兒得到榮耀。你們要死了,妻兒將被籍沒官府。所以你們終究比不上我!”唐之奇於是殺了他。
李孝逸等各路官軍相繼來到,但出戰多次失利。李孝逸怕了,想撤退回去。魏元忠和行軍管記劉知柔跟李孝逸進言說:“風向順著我們,蘆葦也很幹燥,這時最利於火攻。”因此堅決要求決一死戰。徐敬業已經列陣很久了,多數士卒都感到疲倦,開始觀望,無法保持陣容的嚴整。李孝逸率軍進擊,利用風向縱火,結果徐敬業大敗,陣亡了七千人,跌進溪水裏淹死的不可勝數。徐敬業等人帶領輕騎逃進江都,然後帶上妻兒逃往潤州,打算從海上投奔高麗。李孝逸進駐江都,分派諸將追趕他們。十一月十八(乙醜),徐敬業一行抵達海陵界,遇到大風,無法出海。他的部將王那相殺了徐敬業和徐敬猷以及駱賓王,帶著他們的首級前來歸降。他們的餘黨唐之奇和魏思溫也都被捉獲,腦袋被砍下送到神都(原東都洛陽)。於是曆時不到三個月的揚、潤、楚三州叛亂被平定了。
晚唐史學家陳嶽評論說:徐敬業如果能采用魏思溫的計策,直指黃河洛水,專門以匡複李家皇室為號召,即使軍敗身戮,但忠義猶在。然而他荒誕地希求金陵的王氣,結果真的成了叛逆,不敗更待何時!
徐敬業起兵時,派徐敬猷帶兵五千,沿江西上,在和州一帶攻城略地。前弘文館學士曆陽人高子貢率領好幾百鄉親抵抗,徐敬猷因此無法西進。高子貢因功官拜朝散大夫和成均(類似太學)助教。
十一月二十(丁卯),武則天將同平章事郭待舉貶為左庶子(顯然因為他為裴炎說話的原故),任命鸞台侍郎韋方質為鳳閣侍朗兼同平章事。韋方質是韋雲起的孫子。
十二月,前中書令薛元超去世。同時,武則天將劉景先又貶為吉州員外長史,將郭待舉再貶為嶽州刺史。
當初,裴炎下獄時,單於道安撫大使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秘密上表為裴炎鳴冤,因此忤逆了武則天的旨意。程務挺平時與唐之奇和杜求仁關係良好,因此有人在武則天麵前大講他的壞話,說,“程務挺與裴炎和徐敬業通謀勾結。”十二月二十六(癸卯),武則天派左鷹揚將軍裴紹業到他軍中就地處斬了他,並籍沒他的家室。突厥人聽說程務挺死了,無不在自己的場所宴飲相慶,同時還為他建立祠堂,每次出師,總要先到那裏祈禱。
程務挺是洺州平恩人。他父親程名振在隋煬帝大業末年曾出任竇建德的普樂令,很有能幹的名聲,其他盜賊都不敢侵犯他的轄區。不久程名振就離開竇建德歸降唐朝,唐高祖李淵遙授他為永年令,仍然命令他率軍在河北征戰。程名振曾夜襲鄴縣,俘獲了男女千餘人後離去。在離開鄴城八十裏地時,看到有九十多名掠來的婦人還在哺乳嬰兒,他把她們全都放了。鄴人被他的仁恕感動,為他設齋,報答他的恩惠。當竇建德敗了後,他才正式上任。不久劉黑闥攻陷洺州,程名振再次和刺史陳君賓離開河北回歸朝廷。他母親潘氏和妻子李氏,在路上被賊兵所掠,淪落在劉黑闥那裏。程名振又跟從秦王李世民出討劉黑闥。當時劉黑闥在冀、貝、滄、瀛等州水陸運糧,抗拒官軍。程名振率領千餘人截擊糧隊,把運糧的車船全都摧毀了。劉黑闥得悉後勃然大怒,因此殺了程名振的母親和妻子。當劉黑闥被平定後,程名振請求親手處斬劉黑闥,用他的首級祭奠母親。程名振因功官拜營州都督府長史,封東郡公,賜予二千段布帛和三百兩黃金。他後來出任洺州刺史。唐太宗將要出征遼東時,召程名振來了解出征的軍事,程名振最初的回答令唐太宗十分不滿;唐太宗變了臉責問他。程名振接著應對如流,愈益雄辯。唐太宗氣才消了,還跟身邊的人們說:“房玄齡經常在我身邊,但每次見到朕嗔罵旁人時,還總是臉色蒼白,六神無主。程名振生平從沒見到過朕。剛剛朕嚴厲責讓他,他反而滔滔不絕,越說越有道理。真是名奇士。”當天就拜他為右驍衛將軍,授予平壤道行軍總管。他先後攻打沙卑城,擊破獨山陣,都是以少勝多,稱為名將。唐高宗永徽六年(655),他經過累遷出任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他又率軍在貴端水打敗高麗人,燒了他們的新城,殺死和俘獲很多敵兵。程名振後來曆任晉、蒲二州刺史,死於龍朔二年(662)。朝廷追贈他為右衛大將軍,諡名烈。
程務挺小時候就跟隨父親征討,以勇力著稱,後來升遷右領軍衛中郎將。永隆中年(681),突厥的阿史那伏念反叛,定襄道行軍總管李文暕、曹懷舜、竇義昭等人相繼戰敗。唐高宗又下詔派禮部尚書裴行儉率兵出討,讓程務挺作為副將,仍然檢校(代理)豐州都督。當時阿史那伏念駐紮在金牙山,程務挺和副總管唐玄表帶兵先行緊逼。阿史那伏念害怕支撐不住,便走小路投降了裴行儉。裴行儉許諾阿史那伏念不被處死。中書令裴炎斷言,阿史那伏念是因為害怕程務挺等人的兵勢才投降的,並非裴行儉的功勞,結果阿史那伏念被處死。程務挺因功升遷右衛將軍,封平原郡公。永淳二年(683),綏州城平縣人白鐵餘率步落稽的黨羽占據縣城造反,偽稱尊號,署任百官,又入寇綏息,殺掠官民,焚燒村落。朝廷下詔派程務挺與夏州都督王方翼出討。程務挺攻拔了他占據的城池,生擒白鐵餘,平定了他的所有餘黨。他又因功官拜左驍衛大將軍檢校(代理)左羽林軍。嗣聖初(684),他與右領軍大將軍檢校(代理)右羽林軍張虔勖一同接受武則天密旨,帶兵進入殿庭,將唐中宗貶為廬陵王,立豫王李旦為皇帝。武則天臨朝時,他累次受到賞賜;武則天還特拜他兒子程齊之為尚乘奉禦。程務挺哭著請求將官位回授給他弟弟,武則天十分嘉許,還下製褒揚讚美,因此拜他弟弟原州司馬程務忠為太子洗馬。唐睿宗即位後不久,武則天又任命程務挺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單於道安撫大使,都督大軍防禦突厥。程務挺善於綏禦,在軍中很有威信,偏裨以下的將領,無不為他盡力。突厥人非常怕他,相繼逃走,不敢靠近邊境。可惜沒多久他就被武則天殺了。
武則天因為夏州都督王方翼和程務挺長期共事,平時關係密切,而且是被廢的前王皇後近親,便也將他關進監獄,後來發配到崖州,最後死在那裏。
要想知道武則天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