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耀元年即公元681年閏七月,裴行儉平定了突厥,帶著捉獲的突厥頭領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傅回歸京師。九月二十七(壬戌),裴行儉等人獻上戰俘。冬十月初一(丙寅),朝廷不顧裴行儉的反對,將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溫傅等五十四人在都市斬首。
十月二十二(丁亥),新羅王金法敏去世。朝廷派使者去立他兒子金政明為王。
十一月初八(癸卯),朝廷將被廢太子李賢流放到巴州。十二月,吐火羅派人來進獻金衣一領,但唐高宗不肯接受。
十二月初七(辛未),太子少保甑山縣公郝處俊去世。郝處俊是安州安陸人。他父親郝相貴在隋末和他嶽父許紹占據硤州,後來歸降唐朝,因功授予滁州刺史,封甑山縣公。郝處俊十來歲時,他父親在滁州去世。他父親的故吏贈送了很多東西給他,光布帛就有一千多匹,但他全都謝辭,沒有接受。年長後,他喜好讀《漢書》,大略都能背誦。貞觀中年,他在本州進士中舉。吏部尚書高士廉對他感到驚異,授任他為著作佐郎。他世襲父爵甑山縣公,和兄弟和睦相處,事奉幾個舅舅也十分恭謹。他後來轉為滕王王友,但對出任封王官屬感到羞恥,便棄官歸耕。不久後,朝廷召他回來,拜他為太子司議郎,經過五遷後出任吏部侍郎。乾封二年(666),他改為司列少常伯。遇上高麗反叛,朝廷下詔派司空李世勣為浿江道大總管,以郝處俊為副手。他曾駐紮在敵人城下,還沒來得及布陣,高麗大軍就突然來到,軍中大為驚駭。郝處俊獨自坐在胡床上,正吃著幹糧,不慌不忙地挑選精銳,打敗了敵兵,很多將士都欽佩他的膽略。總章二年(669),他官拜東台侍郎,不久入相為同東西台三品。鹹亨初年(670),唐高宗巡幸東都,皇太子在京師監國。唐高宗將主要侍臣戴至德和張文瓘等人都留下輔佐太子,隻帶著郝處俊跟從自己。當時東州道總管高侃在安市城打敗高麗殘餘部眾,上奏聲稱,有個高麗僧人胡說什麽中國將有災異,請求殺了他。唐高宗跟郝處俊說:“朕聽說作為帝王的,應該用天下人的眼睛看事,用天下人的耳朵聽聲,這都是為了博聞廣見。況且上天降下災異,就是用以警悟人君。如果變異屬實,言者何罪?如果這事屬虛,聞者也足以自戒。虞舜樹立進諫的謗木,是有其原因的。想要杜絕天下之口,能成嗎?所以這事不足以加罪。”因此特令赦免了那僧人,並跟郝處俊說:“王者無外,天下一家,何必還要防禦。但話雖這麽說,設置沉重城門,夜裏打更,都是為了防備萬一,所以知道禁衛關鍵在於謹慎嚴肅。朕曾以為秦的律法還太寬,荊軻一個匹夫而已,卻能帶著匕首暗中發難;秦始皇驚駭恐懼,居然也沒人膽敢上前抗拒。豈不是由於積習過於寬慢導致的嗎?”郝處俊回答道:“其實是由於律法太嚴所致,並非過於寬慢。”唐高宗問道:“何以見得?”郝處俊說:“根據秦朝律法:凡是上殿的人,都會被夷三族。人人都害怕被夷族,誰敢上殿去抗拒荊軻?直到魏武帝曹操,律法依然嚴峻。臣見到《魏令》曾說:‘京城有變,九卿各居其府。’後來嚴才作亂,帶著十來個門徒攻打左掖門,魏武帝登上銅雀台遠望,竟然沒有人敢來相救。當時王修擔任奉常,聽說發生事變,急忙去召來車馬。車馬還沒來前,他就帶著自己的部屬徒步來到宮門。魏武帝望見了說:‘來的人必定是王修!’這是因為王修知道隨機應變,違反法令前去赴難。如果大家都各守律法,那就導致災禍了。所以帝王設置律法是為了布行教化,不能過於嚴苛。一般說來,政寬則人慢,政急則人手足無措。聖王之道,寬猛相濟。《詩經》說:‘不懈於位,人之攸塈(帝王認真為政,百姓悠然安康)’,指的是仁政。又說:‘式遏寇虐,無俾作慝(《詩經》原句是無俾民憂,意思是製止惡人為非作歹,不使民眾憂慮)’,指的是威刑。《尚書-洪範》說:‘高明柔克,沉潛剛克(高明的人用柔軟取勝,深沉的人用剛強克敵)’,指的是中道。”唐高宗讚賞道:“說得好!”
又有胡僧盧伽阿逸多受詔為唐高宗合成長生不死的丹藥,唐高宗打算服用。郝處俊諫止了他,還舉了唐太宗當時服藥無效的例子。唐高宗聽從了他,隻是加授盧伽阿逸多為懷化大將軍,不服他的仙藥。不久後朝廷恢複原來的官名,郝處俊授任黃門侍郎,並於鹹亨三年加授銀青光祿大夫,轉中書侍郎,翌年又監修國史。上元元年(674),唐高宗在含元殿東翔鸞閣觀看大歡宴,讓雍王李賢和周王李顯(即後來的唐中宗)分布主持東西棚進行音樂歌舞比賽,也被郝處俊諫止了。這些先前都已細說。他不久就取代閻立本為中書令,並於一年多後兼任太子賓客、檢校兵部尚書。
上元三年,唐高宗因患風疹,想要遜位,讓武天後攝政。郝處俊也諫止了他。儀鳳二年(677),他加授金紫光祿大夫,代行太子左庶子,並依舊參知政事,監修國史。儀鳳四年,他取代張文瓘任侍中。郝處俊生性節儉樸素,不修邊幅,自從參知朝政以來,每次和唐高宗議事時,總要引經據典,對朝政多有匡益,很有大臣的氣度,辦事得體。侍中平恩公許圉師是郝處俊的舅舅,早年都是同州鄉裏,同時成為達官貴人。他的鄉人田氏和彭氏也因為很能賺錢知名。有個叫彭誌筠的,在顯慶中年(658),上表請求用自家的絹布二萬段資助軍隊。朝廷下詔接受他的絹布萬匹,特授任他為奉議郎,並且向全國頒發布告。所以江淮一帶有這樣的說法:“貴如許郝,富若田彭。”郝處俊後來升遷太子少保。這年他去世時,年七十五歲。朝廷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和荊州大都督。唐高宗非常傷心,哭悼他,還環顧著侍臣們說:“郝處俊為人忠正,兼有學識。至於雕飾服玩,雖然都知道沒有好處,然而常人不能抑製自己的愛好而舍棄,都喜歡奢侈,而郝處俊卻能保持他的質樸儉素,始終不渝。雖然他不是元勳功臣或佐命大員,但也長期被朕驅使。又見到他的遺表,臨死前還憂國忘家。今天說他離去了,朕深感傷心憐惜。”當即在光順門舉哀一天,取消視事,並用二牲少牢為他終祭,並贈送他家絹布八百段和米粟八百碩。他還命令百官到郝處俊府上哭悼,並賜給他家一部靈車,載著家人一塊還鄉,由官府為他舉辦葬事。郝處俊的兒子秘書郎郝北叟上表謝辭朝廷所贈賜的物品以及葬禮的事物,但唐高宗沒有答應。侍中裴炎說:“郝處俊臨死前,臣前往探望。他囑咐臣說:‘生前對朝廷也沒什麽特別的裨益,死後怎能再讓朝廷破費。我瞑目之後,如果朝廷恩賜什麽贈物,不能再要。至於歸鄉護送,葬日營造等,真不想煩勞官府供給。’”唐高宗深為嘉許,感歎不已,然後遵從了他的遺願,隻是增加了贈物而已。郝處俊的孫子郝象賢,垂拱中年(687左右)任太子通事舍人,因罪被處死。臨刑時他說了很多不服的話,結果武則天勃然大怒,命令將他殺了後,又肢解了他的遺體,還發掘他父母的墳墓,焚燒了他們的屍體。郝處俊的棺柩也被摧毀。自那以後,法司部門每次將要殺人時,必先用木丸塞住犯人的嘴,然後才加刑。這一常規就是從武則天年代開始的。這些都是後話。
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春正月初一(乙未),唐高宗因為去年饑荒,取消了朝會,並讓關內各府的士兵,到鄧、綏等州就食。
二月,朝廷在藍田興建萬泉宮。二月十九(癸未),唐高宗因為太子李顯生的皇孫滿月,改開耀二年為永淳元年,並讓百姓歡宴三天,還大赦天下。
三月二十五(戊午),唐高宗立皇孫李重照為皇太孫。他想為他開設府幕和設置官屬,便征求吏部郎中王方慶的意見。王方慶說:“按照周禮,有嫡子,沒有嫡孫。漢、魏以來,皇太子在,不立太孫,隻是封王而已。晉立湣懷太子的兒子司馬彧為太孫,齊立文惠太子的兒子高昭業為太孫,讓他們居住在東宮。皇太子還在而立太孫,卻沒有這樣的先例。”唐高宗問道:“從朕開始,可以嗎?”王方慶答道:“三王不相承襲禮製,為何不可!”於是依旨上奏請求為太孫設置師傅等官職。後來唐高宗又覺得這似乎不合禮法,最終也就算了。王方慶是王裒的曾孫,名綝,通常以字稱呼。
這年春季,關內幹旱,日色經常異常紅赭。同時,西突厥阿史那車薄率領十姓部落反叛。
夏四月初一(甲子),日食。唐高宗因為關中饑荒,一鬥米要賣三百錢,便準備前往東都。四月初三(丙寅),他離開京師,留太子李顯在長安監國,讓劉仁軌、裴炎、薛元超輔佐他。當時因為走得倉猝,扈從的人士有餓死在半路上的。唐高宗擔心路上草寇盜竊很多,便命令監察禦史魏元忠在禦駕前後一帶檢查巡視。魏元忠受詔,當即先去查看赤縣監獄,找到一個在押的盜賊,神采和言語都和其他犯人不同。魏元忠讓人卸下他的桎梏,讓他穿戴得像官員一般,乘驛馬跟隨禦駕,自己還和他一塊食宿,將對付盜賊的事情托付給他,那人也笑著答應了。到了東都,隨從禦駕的將士上萬人,居然沒有遺失一錢。
四月初八(辛未),唐高宗任命禮部尚書聞喜憲公裴行儉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讓他率領右金吾將軍閻懷旦等三總管分道討伐西突厥。可惜大軍尚未出發,裴行儉就病逝了。
裴行儉是絳州聞喜人。他曾祖父裴伯鳳曾任北周驃騎大將軍、汾州刺史、琅邪郡公;他祖父裴定高曾任馮翊郡守,襲封琅邪公;他父親裴仁基曾是隋朝左光祿大夫,失陷於王世充,後來密謀歸降唐朝,但事情泄露後遇害。唐高祖武德中年,朝廷追贈他為原州都督,諡名忠。裴行儉幼年時因為門蔭補任弘文生。唐太宗貞觀中年,他通過明經考試,官拜左屯衛倉曹參軍。當時蘇定方任大將軍,對裴行儉感到驚奇,便將自己的用兵奇謀傳授給他。唐高宗顯慶二年(657),他經過六遷後升任長安令。當時唐高宗將要廢黜皇後王氏而立武昭儀,裴行儉覺得國家的憂患一定會由此而始,便與太尉長孫無忌和尚書左仆射褚遂良私下議論這事。大理寺的袁公瑜在武昭儀母親榮國夫人那裏搬弄是非,裴行儉因此被貶為西州都督府長史。麟德二年(665),他再次屢遷後官拜安西大都護,很多西域小國慕義歸降,他因此被內征入朝,官拜司文少卿。總章中年(669),他升遷司列少常伯。鹹亨初年(670),朝廷恢複舊官名,他改為吏部侍郎,與李敬玄一道同時負責官吏的選拔長達十餘年,很有能幹的名聲,當時人們稱他們為裴、李。裴行儉開始設置姓名資曆的長榜,引用官員銓注錄用等法則,又確定州縣的升降和官員資曆的高下,製訂標準。上元二年(675),他加授銀青光祿大夫。
唐高宗因為裴行儉工於草書。曾給他絹素一百卷,讓裴行儉用草書書寫《文選》一部。唐高宗閱覽之後非常滿意,賜給他五百段布帛。裴行儉曾跟人說:“褚遂良的書法不怎麽樣,未曾有過什麽書法作品留下。不擇筆墨,隨時都可以寫出一手好書法的,隻有我和虞世南而已。”上元三年,吐蕃背叛朝廷,朝廷下詔任命裴行儉為洮州道左二軍總管,很快又任命他為泰州鎮撫右軍總管,並接受元帥周王李顯的節度。裴行儉的事跡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這年四月他去世時年六十四歲。朝廷追贈他為幽州都督,諡名獻。唐高宗還下特詔讓皇太子差使六品京官一人主持他的家事,等五六年後,待他的兒孫稍微成年後再取消。唐中宗即位後,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
裴行儉有文集二十卷,撰寫了《草字雜體》幾萬言,都流傳於世。他又撰寫了《選譜》十卷,以及安置軍營、行陣部署、預料勝負、甄別器能等四十六訣。武則天後來命令秘書監武承嗣到他的住宅,把它們全都秘密收入宮內。裴行儉尤其通曉陰陽和算術,兼有鑒別人才的能力。自從掌管吏部以及後來成為大總管以來,凡是遇到賢俊人才,他無不甄別敘用。每次在密室裏製訂克敵製勝和摧毀敵軍的策略時,他總要先估計戰勝的日期。當時有諸如華陰人楊炯、王勃、範陽人盧照鄰、義烏人駱賓王等文人後生,都以文章見稱,吏部侍郎李敬玄對他們非常讚譽,將他們引薦給裴行儉。裴行儉說:“能夠致遠的士人,都應當器識在先,才藝在後。王勃等人雖有文華,然而浮躁淺薄,哪裏是能夠享受高爵厚祿的才器!楊子比較沉穩恬靜,應該能官至令長,其餘的能夠善終就很幸運了。” 後來王勃在渡海時墮水淹死,楊炯死在盈川令任上,盧照鄰重病不愈,跳水自殺,駱賓王反叛伏誅,正如裴行儉預言的那樣。當時,王勃的兄長前進士王勮和鹹陽尉欒城人蘇味道尚未知名,但因為調選,裴行儉見到了他們,並一下子就深感驚異,以禮相待,還跟他們說:“我晚年才有兒子,遺憾不能見到他們的成長。你們二人十來年後將會位居衡石(即衡量官員的吏部),還希望多多照顧到他們。”後來他倆果然相繼成為吏部,正像他預言的那樣。裴行儉曾推薦和任用的偏將裨將中,有程務挺、張虔勖、崔智辯、王方翼、黨金毗、劉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齒常之等人,後來都成為名將,官至刺史和將軍的有幾十人。他的知人善任,多數都是此類。裴行儉曾讓醫師合成藥劑,請人去尋找犀角和麝香;送東西來的人不慎遺失了,因而倉惶出逃。又有一次,朝廷敕賜給他一匹駿馬和嶄新馬鞍,令史興奮地馳騁前往他的府第,結果馬倒鞍破,令史也害怕得逃跑了。裴行儉委托自己的親信找到他們,安慰說:“你們怎麽這麽看輕我?那都是不小心的錯誤罷了。”待他們和先前一樣。當初,他平定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繳獲了很多瑰寶,蕃人的酋長和將士都想看看。裴行儉於是設宴請他們,把瑰寶全拿出來給他們看。有個瑪瑙盤子,直徑長達二尺餘,盤上的文彩稱絕。軍吏王休烈捧著盤子,步上一級級台階小步趨進,結果不小心踩到長衣拌倒了,瑪瑙盤也隨著打碎。王休烈驚惶萬分,叩頭流血。裴行儉笑著說:“你也不是故意的,何至於此!”喜怒不形於色。朝廷下詔將阿史那都支等人的資產和三千多件金銀器皿,相當數量的駝馬賜給裴行儉,而他將所有東西都分給親友故舊以及副使以下的將士,幾天裏就全分光了。他小兒子裴光庭,在開元中年任侍中,得到皇恩,例行追贈裴行儉為太尉。那是後話。
再說阿史那車薄包圍了弓月城,安西都護王方翼帶兵來救,在伊麗水打敗他們,斬首千餘級。不久,三姓咽麵和車薄部落合兵抗拒王方翼,王方翼和他們在熱海決戰。流矢貫穿王方翼的手臂,王方翼用佩刀砍斷了箭杆,因此身邊隨從都不知道他受了傷。他部下的胡人士兵陰謀捉住王方翼以響應車薄。王方翼得知後,召集他們開會,假裝拿出軍資賜給他們,然後依次把他們騙進帳篷裏殺了。剛好遇上大風,王方翼又振動金鑼和戰鼓,好掩蓋殺人的響聲,就這樣殺了七十多人,他們的黨徒都沒發覺。他接著分派裨將襲擊車薄和咽麵,擊潰了他們,還生擒他們的酋長三百人,西突厥的叛亂因此得以平息。閻懷旦最終並沒有出行。王方翼不久升遷夏州都督。唐高宗召他入朝商議邊境戰事。他見到王方翼衣服上有血漬,便問他原因。王方翼將他們在熱海的苦戰具體匯報了,唐高宗看著他的箭瘡歎息,但最終還是因為他是被廢的王皇後近親,沒有重用他,讓他回到夏州去了。
四月十五(戊寅),唐高宗禦駕在澠池的紫桂宮過夜。四月二十二(乙酋),他抵達東都,並在兩天後任命黃門侍郎潁縣人郭待舉、兵部侍郎岑長倩、秘書員外少監檢校(代理)中書侍郎鼓城人郭正一、吏部侍郎鼓城人魏玄同,一道擔任中書門下同承受進止平章事。唐高宗打算啟用郭待舉等人,跟韋知溫說:“郭待舉等人資曆尚淺。朕暫且讓他們參預聽取政事,但不能和愛卿等人有同樣的官名。”從那以後,外司四品以下參知政事的官員,首次以平章事為名。岑長倩是岑文本兄長的兒子。
先前,魏玄同任吏部侍郎,曾上言談到銓選錄用官員的弊病,認為:“作為君主的關鍵,是委任重臣而要求他們成功。委任得恰當,則所用的人自然就精幹。所以周穆王任命伯冏為太仆正,伯冏說:‘慎重挑選你的僚屬。’就是說各部門挑選職位低微的,而天子任命職位重大的。到了漢朝,得到的人才都是先從州縣填補上來的,經過五府征召後,才到朝廷任職。自從魏、晉以來,才開始將官員的選拔專門委托給吏部。天下如此之大,士人如此之眾,而委托到少數幾人之手,用刀筆衡量才幹,按簿冊監察操行,即使他們辦事像權衡那麽公平,像水鏡那麽透明,也力不從心,也有夠不到的地方,更何況所委托的人並非都很適當,難道就沒有愚暗或徇私的弊病!還希望陛下大略依照周、漢的規矩,挽救魏、晉的過失。”疏奏報上後,唐高宗沒有采納他的意見。
五月初十(壬寅),朝廷設置東都苑總監。自五月十四(丙午)以來,東都連日大雨。五月二十三(乙卯),洛水泛濫,衝壞了天津以及中橋、立德、弘教、景行等街坊,淹沒了一千多家居民。
六月,關中開始下大雨,淹死了不少麥苗。接著又出現幹旱,京兆、岐州、隴上的螟蝗又把剩餘的麥苗吃得精光,加上民間的許多瘟疫,米價漲到每鬥四百錢,兩京之間死於災荒的饑民滿路都是,京師還發生人吃人的慘狀,寇盜到處都是。朝廷下詔讓地方官府掩埋屍體,並於六月十五(丁醜)任命岐州刺史蘇良嗣為荊州長史(《舊唐書》作雍州長史為誤)。
要想知道唐高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